HIV合并HCV感染者普通干扰素治疗失败改用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的临床观察

来源 :中华肝脏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xiong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合并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使用普通干扰素治疗失败后改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Peg-INFα)联合利巴韦林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前瞻性观察使用Peg-INFα联合利巴韦林,治疗20例普通干扰素治疗失败的HIV合并HCV感染者0(基线)、12、24、48周及停药后24周的HCV RNA载量、肝功能及CD4+计数变化。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20例患者HCV病毒基因分型:14例1b,3例2a,3例测序失败。基线情况:CD4+计数平均(406.45±210.83)个/μl;CD8+计数平均(1 076.45±716.18)个/μl;CD4+/CD8+比值平均0.43±0.17;HCV RNA平均载量(6.01±1.13)log10IU/ml;12例(60%)存在肝功能异常。共14例(70%)患者获得完全早期病毒学应答(CEVR),15例(75%)获得治疗结束病毒学应答(ETVR),7例(35%)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SVR),8例(40%)复发。治疗过程中药物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0%(10/20),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也无患者因为药物不良反应停药。20例患者治疗48周时的CD4+计数与CD8+计数,均较基线明显下降(P = 0.001;P = 0.001),但CD4+/CD8+比值明显升高(P =0.032)。SVR组基线HCV RNA平均值(4.95±1.18)log10IU/ml,未取得SVR组为(6.59±0.53)log10IU/ml,前者明显低于后者(t = 3.49,P = 0.009)。

结论

HIV合并HCV感染者使用普通干扰素治疗失败后改用Peg-INFα联合利巴韦林仍可取得良好疗效和安全性,基线HCV RNA载量低者更容易获得SVR。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AMKL)患者实验室检查特点。方法采集22例AMKL患者骨髓,分离有核细胞,一部分用于制备普通透射电镜标本,观察AMKL患者巨核细胞的形态结构;另一部分用于制备血小板过氧化物酶(PPO)细胞组化电镜标本,分析AMKL患者巨核细胞PPO阳性反应。同时结合分析患者骨髓细胞形态学、细胞化学和染色体核型等检查结果。结果22例患者中,17例患者骨髓巨核细胞以Ⅰ期巨核细胞为主,核圆
目的分析不同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ANC)阈值下极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VSAA)患者接受一线免疫抑制治疗(IST)的早期血液学反应和长期生存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45例接受一线IST的VSAA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不同ANC阈值下VSAA患者的早期血液学反应、5年总生存(OS)及无病生存(EFS)率。结果以ANC 0.05×109/L为界观察VSAA患者IST后3、6个月的血液学反应,145例患者中AN
c-Jun氨基末端蛋白激酶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家族的成员,调节细胞的生长、发育、增殖和分化。c-Jun氨基末端蛋白激酶的异常表达与人皮肤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研究证实,c-Jun氨基末端蛋白激酶在多种皮肤疾病患者的真/表皮中表达过度增高及异常活化,进而导致细胞的生长、发育、增殖、分化异常以及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的发生。选择阻断c-Jun氨基末端蛋白激酶通路的异常活化可以使病情得到改善。针对c-J
梅毒不同的临床表现多取决于细胞免疫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巨噬细胞、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均在梅毒感染的细胞免疫中起重要作用。而与HIV合并感染更是增加了其免疫机制的复杂性和临床表现的多形性。在与HIV合并感染的二期梅毒中,Th1、Th17型细胞免疫增强,而Th2型细胞免疫的改变目前尚不确切。梅毒与HIV合并感染时两者的免疫机制、病程以及疗效均可能发生影响,因此,有必要进行
黑素瘤作为一种侵袭性强的皮肤恶性肿瘤,在发病率和死亡率方面都在上升,目前仍缺乏较为有效的治疗手段。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黑素瘤认识的逐渐深入,黑素瘤的表观遗传学修饰特别是在DNA甲基化方面的研究也受到广泛关注。DNA甲基化在肿瘤细胞中的改变相对较常见,包括黑素瘤细胞。因此,DNA甲基化相关基因可以作为黑素瘤早期筛查、诊断、预后、治疗分期以及治疗后监测的生物标记。
人乳头瘤病毒根据侵犯部位的不同可分为黏膜型和皮肤型。皮肤型人乳头瘤病毒多为β人乳头瘤病毒,其与皮肤鳞状细胞癌的相关性尚有争议。近年来随着皮肤鳞状细胞癌发病率的增加,其发病机制及β人乳头瘤病毒与皮肤鳞状细胞癌的病因学关系引起了重视。流行病学资料显示,β人乳头瘤病毒与皮肤鳞状细胞癌相关,但是也有部分证据不支持。随着研究的深入,有研究指出,β人乳头瘤病毒可能作为协同致癌因子诱导皮肤鳞状细胞癌的产生,但不
荨麻疹的类型多样,发病机制也各不相同。细胞因子在外周血中的水平充分反应疾病的炎症水平及发病机制所牵涉的效应细胞。在急性荨麻疹中,Th2系列因子的高表达证实了急性荨麻疹的过敏性,大量促炎症因子的高表达反映出急性荨麻疹的炎症性。在慢性荨麻疹中,透过外周血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可以发现,不仅Th1/Th2失衡、还有Th17、Tc17和Th9的活化、促炎症因子和趋化因子的广泛激活和非炎症非免疫系统等均参与了慢
Notch信号通路是一条进化上十分保守的信号转导系统。Notch受体与相邻细胞的配体相互作用转导细胞信号,从而影响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较多文献表明,Notch信号通路在维持皮肤正常生理功能以及炎症性皮肤病、自身免疫性皮肤病、皮肤肿瘤、色素性皮肤病等多种皮肤病中发挥重要作用。尽管目前临床应用尚不成熟,Notch信号抑制剂和激活剂有希望为皮肤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微小RNA参与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是多种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调控因子。研究发现,多种微小RNA在黑素瘤中表达异常,其中Let-7家族、微小RNA 137、微小RNA 200c和微小RNA 196a等发挥抑癌基因样作用,而微小RNA 221/222、微小RNA 30b/30d、微小RNA 146a、微小RNA 214和微小RNA 182发挥癌基因样作用。黑素瘤相关微小RNA的研究将丰富黑素瘤的分子
DNA羟甲基化指在TET蛋白酶家族催化下,将5甲基胞嘧啶氧化成5羟甲基胞嘧啶的过程,是DNA主动去甲基化的关键中间步骤,主要通过动态调节DNA甲基化水平,影响基因表达。DNA羟甲基化过程可被TET蛋白、三羧酸循环相关酶、维生素C、微小RNA等多种因素调控。研究发现,和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及多种实体肿瘤类似,恶性黑素瘤中同样存在5羟甲基胞嘧啶含量降低,DNA羟甲基化调控因素异常等现象,提示DNA羟甲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