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揭示的领袖基本素养

来源 :管理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3347946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想战胜世界,必须先战胜自己!”领袖必须愿意服从管教、严守纪律,不仅如此,他还必须以更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这就是自律
  在《圣经》中,领袖需要具备一定的天赋,同时也要具备成熟的灵性。“天赋”一词本身已经说明其超然的来源,成熟的灵性则揭示出领袖的几种基本素养。
  操练
  在领袖的基本素养中,操练是最重要的;一个人如果不具备这种素养,拥有再多的能力都没有用。
  “要想战胜世界,必须先战胜自己!”领袖必须愿意服从管教、严守纪律,不仅如此,他还必须以更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这就是自律。那些不服管束、不愿律己的人和那些怕苦、怕牺牲的人,根本就不配做领袖。懒惰与马虎使人永远不能成为真正的领袖。
  许多有志向的人因为没有学会顺服而失败。他们就像是在街头玩打仗的孩子,有过路人看到他们谁都不出声,问他们:“现在停火了吗?”他们回答说:“没有!我们都是将军,没有士兵,所以没人开火。”
  唐纳德 · 巴恩豪斯曾经在《美国名人录》一书中,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美国有4万名各界的重要人物,他们的平均年龄在28岁以下—早年的操练使他们少年老成,预备好了要做出牺牲,这为他们日后的成就铺平了道路。
  成大器之人往往在别人无所事事的时候努力工作,在别人打盹的时候努力学习,在别人做白日梦的时候恒切祷告。领袖应当清楚懒惰的思想,改变懒惰的行为,连漫不经心的着装打扮都该改变。脱颖而出的领袖往往很像军人,站如松、行如风,随时可以上战场。他毫不逃避,愿意承担起别人不愿接手的任务,或者默默无闻、吃力不讨好的工作。
  卫斯理公会的伟大布道家查德威克(Samuel Chadwick)总是6点起床,无论冬夏都坚持洗冷水浴。最重要的是,他每天晚上都孜孜不倦地学习、钻研,很少在凌晨2点之前熄灯睡觉。领袖如果过着严于律己的生活,其他人都会注意到这一点,而且他们会更好地配合领袖,因为领袖的榜样对他们来说,就是无声的命令。
  在自律方面,还有一点容易被人忽略,那就是:领袖应该乐于接受别人的给予,正如自己乐意给予别人一样。有些乐于牺牲自我的人,却往往不愿意给别人回报的机会,因为他们不想亏欠别人。但是,领袖不能这样。领袖必须向着众人完全敞开,既要毫无保留地给予,也要大方地接受别人的馈赠。拒绝别人的善意和帮助,只会使领袖孤立。
  异象
  那些对时代带来重大影响且永远被纪念的人,都是大有信心、目光远大的人,因为信心带来眼光,眼光带来异象(即企业中的愿景,编者注)。伟大的领袖摩西,“存心忍耐,如同看见那不能看见的上帝”,他的信心让他看见别人不能看见的异象并为此坚持、盼望到底。
  异象包括预见力与洞察力。领袖必须能够预见自己现在所做的一切将会带来怎样的结果,负责任的领袖总会预先估计到某件事对未来的影响。
  人若拥有异象,便会乐观、常怀盼望。悲观者面对机遇时看见的都是困难,乐观者在面对困难时都能看见机遇。因此,悲观者常常会拖后腿。当然,对领袖来说,谨慎也是需要的。谨慎可以帮助乐观的领袖更加现实—毕竟,我们生活在一个现实的世界里,这个世界存在种种限制与惯性。不过,把困难看得太分明的人,往往看不到正面的可能性,也无法把异象带给别人。相反,满有勇气的乐观者“从不后退,永远昂首向前;从不怀疑,乌云终将消散;就算世界颠倒黑白,也从不望而却步”。
  异象还会带来冒险,大胆向前的人才能书写历史。有异象的人总是凭信心迈出新的步伐、越过一切沟沟坎坎。领袖应该学习过去的经验教训,但切不可因循守旧,耽误了未来。有异象的人应该为未来而决策,因为历史已成为过去,永不能改写。
  谦卑
  一般人对“领袖”的认识与《圣经》中的革命性教导有天壤之别。《圣经 · 马可福音》10章42-43节清清楚楚地告诉人们:“你们知道,外邦人有尊为君王的,治理他们;有大臣操权管束他们。你们中间,谁愿为大,就必作你们的用人。只是在你们中间,不是这样。在你们中间,谁愿为首,就必作众人的仆人。”这种观点实在太具颠覆性了,甚至耶稣最亲密的两个门徒约翰与雅各在这之前都没能明白,他们都利用自己的母亲来游说耶稣,要抢在十二门徒中的另外十个之前,为自己谋到左右丞相的高位。
  现今的世代所需要的领袖,乃是那些乐于帮助别人有所成就、心存谦卑、甘愿做副手与帮助者的人。在中国这种“宁为鸡首,不做牛后”,争做“人上人”的文化中,尤其需要谦卑的领袖。
  圣保罗是领袖中越来越谦卑者的代表。在他布道的早期,他说“我原是使徒中最小的,不配称为使徒……”后来他又承认:“我本来比众圣徒中最小的还小……”当他快要走完人生旅程的时候,他再次提到自己的不配时说:“在罪人中我是个罪魁……”
  忍耐
  领袖必须有耐心,要具有积极的忍耐力。克里索斯托(John Chrysostom)更是称耐性为诸德之首。人们习惯于认为忍耐是消极的,认为耐心的人是听之任之或者稀里糊涂。但是,根据《圣经》的真理,我们应该纠正这样的想法。忍耐绝不是作壁上观、听之任之的意思,而是指恒久坚持,胜过试炼。领袖应当坚韧、勇敢、镇定,能够冷静地面对人生中各样的遭遇,甚至能够看最坏的事为好事,继续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坚强、勇敢地包容一切、胜过一切环境,这种能力可以使人突破各样的险境而不致受害,带着微笑去迎接未知的明天。
  人际关系最能考验一个人的耐心。当我们发现自己所倚重的人竟然懒散无用、令我们大失所望的时候,我们最容易忍耐不下去而发脾气。但是,发脾气又有什么用呢?我们应该继续保持柔和。领袖不应跑得太快、甩下其他人太远,以免令他们灰心—这就是忍耐。
  如果领袖想用劝勉而不是命令来领导别人的话,那么,耐心就是最基本的。领袖必须培养说服别人的艺术,如此,领袖个人的决策水平将有所提高,而且这也能够帮助他更好地掌控整个计划。因为,领袖往往需要耐心等待众人的支持,真到大家同心,才能真正开始推动一项计划。   《圣经》还揭示了领袖具备的其他一些基本素养,包括:智慧、果断、勇气、鼓舞士气、倾听等。
  智慧。智慧不是简单的知识,而是属天的、对一切事物的洞察力,包括我们对上帝的认识,以及对人性一切微妙之处的认识。智慧帮助一个领袖取得良好的平衡,避免偏执与极端。
  果断。果断的决策能力是真正领袖的标志,面对重大抉择,他不会犹豫不决,也不会反复不定。摩西要做以色列人的领袖,就果断放弃了自己在埃及原来所拥有的权力和地位。
  勇气。勇气可以使人坚强面对危险或困难而不致灰心丧胆。改教家马丁·路德面对在面对强大传统势力的质询时说:“不管怎样,我是绝对不会害怕的,我不会逃跑,更不会投降!—上帝赐给了我过人的勇气。”
  鼓舞士气。上帝的仆人在世人中做领袖,就好比一盏灯,照亮周围的人,而且能够激励别人去牺牲、去奉献、去努力工作。尼希米初到耶路撒冷的时候,那里的人们真是万念俱灰,但他很快就把他们组织成一支大有能力的工人队伍—“百姓专心做工”。
  倾听。真正的领袖知道,花时间去倾听是非常必要的。要抓住问题的根本,领袖就必须先掌握倾听的艺术。真正的倾听者总是尽力去理解别人,而不是急着下结论。
  你能够成为领袖吗?
  检验领袖是否合格的最好的办法,就是看看有没有人跟随他。领袖要影响他人,让他们顺从自己的带领。
  伟大的军事统帅蒙哥马利曾经这样说:影响力取决于人格魅力,也取决于他的热诚与激情;影响力的大小,也在乎他能发出多么强烈的光、对别人有多大吸引力。他曾经给“领导力”下过这样的定义:所谓领导力,指的是一种意志、一种能力——将一群人聚集在一起,并激励他们为共同的目标努力。二战期间的美国太平洋舰队总司令尼米兹曾说过,我们可以把领导力界定为这样一种才干:能够让下属信赖我们,甘心乐意地接受我们的观点、遵行我们的命令。美国总统杜鲁门:领袖有本事让别人去做他们本来不愿做的事,并且还能让他们对这事情产生热爱。
  以下问题有助于人们检验自己是否具有领袖潜质。
  ◎ 你破除过坏习惯吗?—要领导别人,首先要管好自己。
  ◎ 紧要关头,你能否保持冷静?—遭遇逆境时,失去冷静的领袖将令人失望。面对危难,领袖必须保持镇静;遭遇不顺时,领袖必须处之泰然。
  ◎ 你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吗?—领袖必须采纳最好的观点来帮助自己决策,但他决不能等待别人来替他做决定。
  ◎ 你能应对批评吗?你能从批评中受益吗?—真正谦卑的人甚至能从小人的风凉话中获益,尽管对方是想打倒你。
  ◎ 你能不摆架子,就使众人服从纪律吗?—真正的领袖靠的是内在的影响力,而不是外在的权威。
  ◎ 你能不能使人和睦?—领袖必须善于平息纷争、消除敌意,帮助对立的两方握手言和。
  ◎ 你是否善于交友,是否善于维持友谊?—从你有多少死党,就能看出你的领导力如何。
  ◎ 向你汇报工作的人是否放得开?—领袖应当和蔼可亲。
  ◎ 你是否意志坚定?—领袖不能优柔寡断或随风倒。
  ◎ 你能否保持审慎的乐观?—领袖不可以悲观。
  ◎ 你有没有压倒一切的热情?—领袖必须专心致志。圣保罗说“我只有一件事”。这样专一的心志,能够帮助你集中所有的力量来实现你的梦想。
  ◎ 你能否在失败中寻找再次崛起的契机?
  ◎ 你是否乐意与人合作?你能否赢得别人的尊重和信任?
  ◎ 遇到特别棘手的问题时,别人能否信任你?
  ◎ 你能否让人甘心乐意地坦然去做他通常不愿做的事?
  ◎ 你能否坦然接受不同的观点和决定?
  ◎ 你做事情是不是为了得到别人的赞赏?面对别人的不认可,甚至有时候是不信任,你是否能保持平静?
  ◎ 在陌生人面前,你是否能放得开?面对比自己地位高的人,你是否紧张?
  ◎ 你是否关心别人,不管对方的身份、种族如何,都不存偏见?
  ◎ 你说话是否得体,能否预料别人对你的话有何反应?
  ◎ 你能否饶恕别人?你是否对那些曾经伤害过的人心存不满?
  ◎ 你是否乐意承担责任?
  ◎ 对待下属,你是利用,还是培养?
  ◎ 你更喜欢批评,还是鼓励?
  ◎ 你更喜欢指挥别人,还是服务别人?
  ◎ 你喜欢主动寻找有具体需要或遇到困难的人,还是躲避他们?
  最后,也许是最重要的一点,“面对这些检验标准,你是静坐不动,还是奋起改变?”
其他文献
本土范的“野蛮人”  一直以来,在PE界,九鼎就因为定位上市前火线入股,地毯式搜索pre-IPO项目,而被业界诟病,并冠之以“野蛮人”的称号。但这种做法不无背景,甚至从实用主义角度看,九鼎的思考和行为是最符合当前中国环境的。  主要原因在于,国内资本市场自成立始就是照顾国有企业,尤其是在最早额度制、指标制的时候,民营企业基本都被挡在门外。而自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以来,中国民营经济经过十几年快速
期刊
福特、苹果、奈飞、星巴克和谷歌都通过突破策略获得成功,并改变了各自行业中的游戏规则:福特开启了汽车的大批量、标准化生产模式;苹果将消费者的个人电脑发展为一个“数字中枢”;奈飞通过直接邮件订阅服务提供月租电影;星巴克创建了一个处于办公室和家庭之间的第三方享用高品质咖啡的场所;谷歌组织、整合了世界的信息,并将信息共享。  虽然每一个策略是独特的,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告诉我们真正的突破策略是如
期刊
早在2000年,奢侈品服装公司巴宝莉就面临过这样一个两难的困境:以防水风衣闻名的百年老牌对年轻消费者没有吸引力,但是摆脱这样一个创立于1856年的公认品牌形象又将面临失去大量老牌客户的风险。巴宝莉最终通过引入更为吸引大众的新服装生产线,并以其营销活动配合时装表演秀,在重塑品牌的同时也保持了原有的品牌形象。一年后,巴宝莉的销售额同比增长了46%,至今依然是当今世界最有价值的品牌之一。  但是,这种品
期刊
母子公司关系管理:控制权与灵活性的平衡  对于任何大型组织来说,确保各组成部分按照总体政策行动是一个持续性的关键问题。组织的专业化分工有助于完成复杂的任务,但是专业化分工的形成,也形成了部门之间、业务之间和地区之间竞争性的目标冲突,因此,为实现组织的总体目标,组织同时还需要开发一套整合机制将这些分工活动组合成为一个经营的整体(Lawrence & Lorsch,1967)。这种分工和整合的双重压力
期刊
透视中国本土领导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需要置于中国传统社会人文环境和现今世界文明的浩荡洪流中。  一方面,曾国藩、刘邦等的传奇领导行为,一定有某些与中国情景相契合的要素。这包括“内圣外王”、“无为而治”等许多至今仍被中国人奉为圭臬的领导信条,也与两三千年来根植于中国人血脉中、现今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儒、法、道、释等息息相关。  另一方面,柳传志先生与张瑞敏先生都曾先后表示,企业中不同国家文化的差异所造
期刊
我们生活在一个大变革时代。在全球范围之内,我们正在经历全球化的快速深化。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新的挑战不断出现,新的形势要求新的管理教育及管理实践。  10月23日,一场主题为“勇于求变,志在引领”的管理教育创新院长论坛在清华大学管理学院举办,就新形势下管理教育事业创新改革进行探讨。参与的嘉宾有宾夕法尼亚沃顿商学院院长吉尔菲 · 盖瑞特(Geoffrey Garrett)、斯坦福大学商学院院长加斯
期刊
什么才是以价值观为基础的领导力?我认为是人们通过生活的各种经验,特别是对我们的情绪会产生影响的经验,以及信条和信仰发展而出的一套领导力  1 以目标为动力的生活比无所事事更有意义  在生活中,有目标是非常重要的。没有目标,行动就没有方向,就很有可能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难以取得成就。找到人生目标的方式就是回顾过去你所走过的路与你所参与的事情。我当过童子军,去过西点军校,我希望可以帮助其他人,我从部队
期刊
如果你刚刚被聘为一家高中的网球队教练。此时你站在网球场上,教50个孩子学习网球,你该怎么做?你能否把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以合适的方式传授给他们?  网球教练一般都知道如何教学生发球、正反手,以及其他动作要领和网球知识,但优秀的教练还会告诉队员为什么要学习网球,帮助他们发现学习的意义;给队员制订一套行为准则与文化,一般包括准时到场、按要求着装,以及遵守球场道德等;制订合理的目标与一套奖励与惩罚机制来激励
期刊
Q:在过去的几年当中,越来越多中国公司的CEO去美国和欧洲以及其他的发展中国家。但是大多数人在海外并不如意。你认为对于中国CEO来说在海外应该遵循哪些理念?  A:这个问题很难,要把一个在本土很成功的公司,变得全球化,并且获得同样的成功其实很难。首先,我们就要变的谦逊,不要自我中心。在1995年,宝洁进入日本的时,叫宝洁远东。我的办公室有一幅世界地图,日本是在世界的中心。如果我们看中国的地图,中国
期刊
罗香林(1906~1978),客家学大师。字元一,号乙堂。1930年清华大学史学系毕业,兼修社会人类学。毕业后就职于清华大学,专治唐史与百越源流问题。1936年任广州市立中山图书馆馆长兼任中山大学副教授,讲授史学。1949年全家移居香港。  罗芳伯为广东嘉应州石扇堡人。嘉应州在宋为梅州,今名梅县。其地据赣江上游,为闽、赣、粤交通要冲,自宋元以来,即以文物著称,明清二代,尤人才辈出。闽、粤二省,自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