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头银饰 动物大观

来源 :中国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zg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狮子头帽花
  长5.2厘米 宽4.1厘米 重6克 无款
  此动物头上虽有“王”字,但却不宜解读为老虎,因为它的鬃毛和卷毛更适合将其解读为狮子。这件狮子帽花产自福建,按其造型来看,口中当有一把剑。狮子吞剑,即表示化解戾气,也可表示拥有智慧福德。因为在佛教中,代表智慧的文殊菩萨其坐骑就是青狮,而文殊菩萨的代表性法器就是一把“斩断痴愚剑”。
  无爪双龙帽花
  直径4.9厘米 重7克 无款
  这对双龙帽花出自湖南,纹饰相对简单,云纹只在周身环绕。但它却透露出一个信息:龙无足亦无爪,是制作时忘记了,还是有意回避,甚或是想沾点龙的祥瑞,但又恐造化不够,折了福寿?这一点还尚待考证。
  帽花是广义的概念,既包括男士帽子上类似帽正的帽花,也包括女性和儿童帽子上的帽花,而后者当中很大一部分是帽字类帽花。例如,帽子前沿往往缝着一句吉祥话,正中配八卦,吉祥话两侧装饰吉祥花草。这一排装饰之上,有时候还要缝上八仙或福禄寿喜财。有些地区为了显得一团和气或者为了增加文化内涵,还往往将部分图案缩合,如福禄寿,就常常用福字底焊接一头口衔灵芝的鹿,寓意福禄寿。妇女或女孩的帽子后面往往还有下带铃铛的小银牌。铃铛图案或为吉祥花果,或为八卦印玺,铃声清脆悦耳,极富民族情调。
  如今,在我国西南、华南等地的非少数民族地区和部分汉族地区,仍有佩戴银帽饰的习俗,但少数民族地区的银饰与汉族在铸造风格和材料上都区别明显。汉族银帽花品类繁复,产地驳杂,曾经覆盖广大汉地,但由于权威资料和系统整理工作的缺失,目前尚不具备按产地加以研究的条件。为了方便,现从纹样的角度加以简单区别,本文重点论述动物类帽花,且主要集中于清代和民国时期的实物。
  动物类帽花常常以珍禽瑞兽为主要内容,有时也錾刻一些文字,其中最主要的动物当为麒麟、鹿、老虎和狮子,而龙凤相对来说比较少见。这其中涉及到等级制度问题,龙凤图案比较敏感,民间禁用较多,且有专门的监管,而且民间通常认为,龙凤非常人可用,需要造化极大的人才可,否则容易折损福寿。当然,这是民俗禁忌中的一面,也包含迷信的因素,因此要辩证看待。
  日月四爪双龙背文星帽花
  直径5.4厘米 重23克 “文星”款
  这一对双龙帽花出自湖南,厚胎,镂空四爪龙,龙身錾刻细腻龙鳞,有如针尖所刺,龙头部分的龙鳞较大一些,为常见的珍珠底(鱼籽纹)。图面纹饰为单龙戏珠,火珠中间分别錾刻日月,龙周身环饰如意云头纹,飞龙行空,日升月恒。如此硕大的帽花实为罕见,据湘北一带反馈,这类大型帽花一般单独装饰。明清两朝对龙纹的使用控制极其严格,而且由于民国革命的不彻底性,广大民众新智未开,封建意识残留较重,即使到了民国时期,龙的图案在民间使用也较少,因此可以推测,这一对帽花的使用者应当有一定身份。
  麒麟帽花
  长2厘米 宽3.2厘米 重3.5克 “河”款
  麒麟是我国古代的神兽之一,被认为是吉祥之物,人们认为有麒麟出没的地方就有祥瑞之气。民间有麒麟送子、后嗣兴旺之说,同时它也是镇宅、仕途以及权威的象征。奇怪的是,银锁中常见麒麟的形象,但在民间帽花中麒麟题材却很少见,保存完整且装饰精当者更是凤毛麟角。这件作品虽然体型较小,但刻画、装饰乃至用料却一点都不含糊,且章法严谨、生动传神。麒麟口衔绶带,寓意官运亨达。脚踏鲜花,双角硕大,肌肉丰健,尾部高扬,昂首阔步,一派祥和之气。
  鎏金狮子帽花
  长3.5厘米 宽2.3厘米 重4克 “聚星生”款
  这件作品的突出之处是其造型生动、鎏金完好,不足之处是应当还有一只雄狮,可惜佚失。其产自福建,母狮环饰飘带,毛发紧然,头下仰卧一只小狮子,舐犊情深。所见诸多狮子帽花中,造型和鎏金程度能出其右者寥寥。
  福禄寿帽花
  直径3.2厘米 重5克 双排款:“顺”、“孙正兴”
  福禄寿题材在中国民间大概是知名度最高的一种吉祥纹样了。与常见的福禄寿人物形象不同,这件作品是以象征的手法来表达吉祥祈愿的,这使此件作品具有了浓厚的民间文学的味道。作品主体是布满珍珠底的福字,福字的头向右侧倾斜,看着像倒下去了,取谐音“福到了”。福字之上以锤碟手法凸显鹿(禄)的形象,鲜活生动,动感十足。鹿眼的刻画尤为独到,刀工熟畅,造型与众不同,极具现代气息。鹿身以针尖状小点环绕成圈,细看之下井然有序。鹿口衔灵芝,灵芝与外围环绕的祥云结合在一起,寓意长寿。外围祥云环绕更增加了作品的祥瑞之象,可谓匠心独运。
  银鎏金獸头帽花
  长5.5厘米 宽3厘米 单只重5克 无款
  虎作为四灵之一,在中国被视为消灾镇邪的瑞兽、神物。先秦两汉之时,人们在过年时会在门户上绘神荼与郁垒和神虎的形象以驱邪。门户贴虎的习俗一直沿袭到近代,其中虽带有迷信色彩,但却流露出人们征服邪恶势力以及期盼幸福生活的憧憬。老虎图式在旧中国儿童身上更被赋予借助虎的力量为孩童驱邪,企盼幼童虎背熊腰、茁壮成长、虎虎生威的美好愿景。虽然我国的彝族、白族和土家族都有崇拜老虎的习俗,但从材质和图样来看,这四只老虎仍为汉地所造。从造型上看,四件作品风格趋近,整体夸张而活泼,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其中两只头部錾刻“王”字,一只刻寿字纹,牙齿的表现方式不尽相同。整体夸张而活泼,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
其他文献
看画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特别是在看画的过程中获得了意外发现,那会倍加高兴。最近在香港与朋友一起看画,其中一幅齐白石的《枫林草虫图》就让我获得了意外的“发现”。  是图立轴,纸本设色,纵101厘米,横33.6厘米。名为枫林,其实只二、三树枝而已,左右夹幅构图,疏枝阔叶,凭借洋红的暖调,画得灿烂热烈。叶间有蜻蜓飞来,蝈蝈则匍行匐止,欲动又静。显然这是齐白石晚年(约90岁前后)的作品。齐白石自1917年
期刊
或许是受敏求精舍首届主席胡惠春常常挂在嘴边的“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的影响,叶承耀曾于2002年将自己多年搜集的家具珍藏拍卖。然而之后他发现自己并不像前辈那样洒脱,经常像想念老朋友一样想念着那些离开自己的家具,于是,在过后的10余年间,他不仅悄悄购回了曾拍出的家具,更将收藏扩充了不少,叶医生的明式家具收藏再度成为家具收藏圈顶级的象征。  “我买家具时正赶上明式家具收藏的黄金期。”叶承耀说。在整个
期刊
他用匠心之作叩問经典  “中国美术馆非常重视此次展览,因为庞然的雕刻体现了中国文化的伟大。”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这样评价道。  吴为山所称的展览即是前不久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叩问经典——庞然当代琢玉艺术精品展”。作为国家最高美术殿堂,中国美术馆向来以中国绘画、书法、油画、雕塑等美术作品的展示为主,而属于工艺美术范畴的玉雕展览则极为少见。庞然是第三位登上这座艺术殿堂举办个展的当代玉雕大师。  大展开
期刊
吉祥如意、福寿康宁,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吉祥两字在《易经·系辞下》中有“吉事有祥”之语,《庄子》也有“虚室生白,吉祥止止”之句。据后人解释:“吉者,福善之事;祥者,嘉庆之征。”  “夫恒物有种类,瑞物无种适生。”中国人往往利用多种手法对自然界的事物进行理想化处理,比如借助于汉语中频繁出现的同音字和近音字,比如捕捉并放大自然物的一些特性,在自然物与“瑞物”之间建立起某种联系,从而使特定的自然物可以
期刊
质朴无华的嘉定竹刻,将书、画、诗、文、印诸种艺术融为一体,使竹刻艺术获得了书卷之气和金石品位,风雅绝俗,成为历代文人士大夫的雅玩。嘉定竹刻创始于明朝隆庆、万历年间,创始人朱鹤原是一位善于诗文书画的人,通古篆,擅刻印章,兼精雕镂。不寸之质,作山水、人物、楼阁、鸟兽,无不因势象形、出人意表。他在制作中能以笔法运刀法,勇于创新,为他人所不及。他的儿子朱缨、孙子朱稚征都继承此业。  朱家三代在竹刻上的辉煌
期刊
他们,一位是年过五旬的牙雕工艺大师,一位是愿意追逐理想的晚辈后生。也许在当前的牙雕创作群体中,他们的经历是幸运的。但他们所走过和正在走的路,无疑也是多年来传统牙雕技艺传承的一个典型缩影。  “开课训词”,是入门当天师傅陈吉品送给徒弟郑士儒的“禮物”。老一辈的艺术家没有那么多排场讲究,只不过一张再普通不过的小纸片,一笔一划地写下朴实而真切的教诲。文化修养、技法、做人缺一不可,这种看似随意、实则充满苦
期刊
五百年前的明代,御窑炉火不熄,源源不断地将烧造出的精美瓷器送进紫禁城,供皇室赏玩。在严格的挑选标准下,不夠精美的落选品和残次品则遭到集中销毁和填埋。同生于御窑,却面对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命运,或被珍藏于深宫,或被深埋于地下。  五百年后的今天,北京故宫博物院与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首次联合举办瓷器展览—“明代御窑瓷器—景德镇御窑遗址出土与故宫博物院藏传世洪武、永乐、宣德瓷器对比展”,两种命运终在紫禁城
期刊
1895年台湾发行的台南官银票、台南官钱票,可称为最早的抗日货币,它见证了当年台湾军民誓死捍卫祖国领土完整、英勇抗击日本侵略军入侵的悲壮史事。  光绪二十年(1894年)甲午之役,腐敗无能的清政府战败,屈辱求和,1895年4月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竟将台湾和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为了迫使台湾人民投降,日本派北白川能久亲王率领日军最精锐的主力近卫师团,于5月27日从冲绳出发,分兵两路进攻台湾。台
期刊
这本《进步青年》出版于1949年10月1日,与新中国同年同月同日生,具有跨时代的意义,是一本难得的开国纪念刊。  这本《进步青年》为216期,封面上醒目地印着“进步青年”、“原名中学生”,封面设计新颖别致,具有时代特色。红色的底饰充满着喜庆,在封面的左下角印着1949年9月甫堡创作的漫画《万民欢腾》,在漫画中一句“我们做了国家的主人!我们自己的政府诞生了!”口号,道出了亿万人民的心声,在漫画中间欢
期刊
以元魏墓志为代表的魏碑体,处于中国书法演变过程中由隶书向楷书过渡的阶段。北魏墓志书法最繁荣鼎盛的时期是孝文帝迁都洛阳的魏太和廿年(公元496年)到北魏彻底分裂的西魏文帝大统元年(公元535年)。在这近40年的时间里,北魏墓志书法大体又可分为两个时期:前一时期刊刻意味强烈、风格相对单一,即如包氏所说的“具龙威虎震之规”。此期风格与造像题记如出一辙,极为接近,如《元桢墓志》(公元496年)、《元简墓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