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教育阶段是学生的启蒙阶段,这一时期的小学生由于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正处于比较有限的时期,社会经验也非常少,这使他们无法对语文知识进行有效掌握。虽然语文一直被用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因为上述原因存在一定难度。所以教师应该善于运用教材中的插图,将文字知识更为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从而提高他们的对语文的理解能力。本文就巧用教材插图,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这一问题进行探究,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教材插图;小学语文;策略
引言:
相关人员在编辑语文教材时,结合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采用了图文并用的方式。不过在传统教學方法的影响下,教师并没有将教材中的插图有效运用起来,仅仅对课文内容进行展开讲解,这就使插图失去了它存在于教材中的价值。而教师这种教学方法,看似利用短暂的课堂将大量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实则不然,因为文字信息对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来讲会十分枯燥,这不利于让学生将注意力很好地集中于课堂。所以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应该将教材中的插图充分利用起来。
一、通过图片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传授给学生既有语文知识,不如传授给他们学习语文知识的方法[1]。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都希望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完全掌握本节课程所有知识点,但是没有站在学生的位置,考虑他们的具体学情,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传授语文知识。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将忽视教材中的插图,仅仅对课文中的文字进行讲解,将教材上的知识点机械的传送给学生,这并不利于学生将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课堂上,更不要再提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2]。所以教师应该将插图充分利用起来,并且可以对其进行适当的修改,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教师在讲解《我要的是葫芦》这一课时,教材中的插画内容如下:图一,一个男孩站在葫芦藤下津津有味地看着葫芦藤上的叶子和花朵;图二,葫芦藤上的叶子变得枯黄,而且也都纷纷掉落在地上。教师开教学开始之前,可以先让学生观察教材上这两幅图片,可以进行“找不同”的游戏,并让他们将自己发现对不同之处大胆表达出来,有的学生说:“第一张图片叶子是绿色的,第二张图片叶子是黄色的。”有的学生说:“第一张图片葫芦正在生机勃勃地生长着,第二张图片的葫芦都掉在了地上。”教师此时顺势说道:“那么你们知道为什么好好的葫芦会掉落在地上吗?接下来我们就一同学习一下这篇课文,看看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葫芦藤的叶子变得枯黄,又是什么原因使阻断了葫芦继续长大的脚步?”通过这种方法,教师可以在课堂一开始就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之中,有利于接下来的课程顺利进行。
二、通过图片与文章结合突破教学难点
上文已经提到,小学生的认知和理解能力十分有限,也十分缺乏社会经验,教师在讲解有些知识点时,学生的学习过程十分困难,所以教师应该将教材中的插图充分利用起来,让课文内容更加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化抽象的文字为具体的图片,这也有利于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情节,从而突破本篇文章的难点部分。另外若在课堂时间允许的前提下,教师可以针对插图内容为学生进行知识拓展,从而使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3]。
比如,教师在讲解《难忘的泼水节》这一课时,教材中的插图内容如下:周总理手里捧着一碗水笑呵呵站在少数民族的姑娘和小伙子中间。由于学生不了解少数民族的风俗,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很多困难,教师首先让学生观看教材中的插图,为学生介绍泼水节是傣族的最隆重的传染节日,蕴含着祝福、力量等美好寓意。如此会更有利对课文内容进行细致分析,有效突破了本节课堂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从而使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三、通过图片引发学生想象,锻炼学生口语能力
对于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来说,相比起文字更喜欢看图片,语文课堂之所以无法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是因为教师仅仅对文字内容进行讲解,而将插图的作用完全忽视。针对这一点,教师可以在正式教学内容开始前,让学生先结合教材中的插画谈一谈自己的感受,这样不仅会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锻炼,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
比如,教师在讲解《雷雨》这一课时,教师可先让学生针对教材中阴雨天气的背景图画谈一谈自己对于阴天的看法,教师也可以进行引导性的提问:“比如现在大家正在操场上快乐地玩耍,突然间乌云密布,电闪雷鸣,你们在这时会听到什么声音?看到什么景象?想说些什么?”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快速对雷雨天气产生情感共鸣,并且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在他们分享各种感受的时候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语文这门学科是基础性学科,如果教师不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理解能力,可能会影响到其他科目的学习。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将图片利用起来,尤其是教材中现有的插图,从而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使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杨小磊.小学语文教师如何用好部编版教材插图[J].中国新通信,2020,22(04):207.
[2]鲍英爱.谈如何巧用教材插图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J].才智,2020(05):16.
[3]刘秋丰.谈对小学语文教材插图的认识及利用[J].华夏教师,2020(05):56-57.
黑龙江省鹤岗市绥滨县第八中学 156200
关键词:教材插图;小学语文;策略
引言:
相关人员在编辑语文教材时,结合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采用了图文并用的方式。不过在传统教學方法的影响下,教师并没有将教材中的插图有效运用起来,仅仅对课文内容进行展开讲解,这就使插图失去了它存在于教材中的价值。而教师这种教学方法,看似利用短暂的课堂将大量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实则不然,因为文字信息对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来讲会十分枯燥,这不利于让学生将注意力很好地集中于课堂。所以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应该将教材中的插图充分利用起来。
一、通过图片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传授给学生既有语文知识,不如传授给他们学习语文知识的方法[1]。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都希望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完全掌握本节课程所有知识点,但是没有站在学生的位置,考虑他们的具体学情,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传授语文知识。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将忽视教材中的插图,仅仅对课文中的文字进行讲解,将教材上的知识点机械的传送给学生,这并不利于学生将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课堂上,更不要再提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2]。所以教师应该将插图充分利用起来,并且可以对其进行适当的修改,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教师在讲解《我要的是葫芦》这一课时,教材中的插画内容如下:图一,一个男孩站在葫芦藤下津津有味地看着葫芦藤上的叶子和花朵;图二,葫芦藤上的叶子变得枯黄,而且也都纷纷掉落在地上。教师开教学开始之前,可以先让学生观察教材上这两幅图片,可以进行“找不同”的游戏,并让他们将自己发现对不同之处大胆表达出来,有的学生说:“第一张图片叶子是绿色的,第二张图片叶子是黄色的。”有的学生说:“第一张图片葫芦正在生机勃勃地生长着,第二张图片的葫芦都掉在了地上。”教师此时顺势说道:“那么你们知道为什么好好的葫芦会掉落在地上吗?接下来我们就一同学习一下这篇课文,看看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葫芦藤的叶子变得枯黄,又是什么原因使阻断了葫芦继续长大的脚步?”通过这种方法,教师可以在课堂一开始就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之中,有利于接下来的课程顺利进行。
二、通过图片与文章结合突破教学难点
上文已经提到,小学生的认知和理解能力十分有限,也十分缺乏社会经验,教师在讲解有些知识点时,学生的学习过程十分困难,所以教师应该将教材中的插图充分利用起来,让课文内容更加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化抽象的文字为具体的图片,这也有利于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情节,从而突破本篇文章的难点部分。另外若在课堂时间允许的前提下,教师可以针对插图内容为学生进行知识拓展,从而使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3]。
比如,教师在讲解《难忘的泼水节》这一课时,教材中的插图内容如下:周总理手里捧着一碗水笑呵呵站在少数民族的姑娘和小伙子中间。由于学生不了解少数民族的风俗,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很多困难,教师首先让学生观看教材中的插图,为学生介绍泼水节是傣族的最隆重的传染节日,蕴含着祝福、力量等美好寓意。如此会更有利对课文内容进行细致分析,有效突破了本节课堂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从而使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三、通过图片引发学生想象,锻炼学生口语能力
对于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来说,相比起文字更喜欢看图片,语文课堂之所以无法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是因为教师仅仅对文字内容进行讲解,而将插图的作用完全忽视。针对这一点,教师可以在正式教学内容开始前,让学生先结合教材中的插画谈一谈自己的感受,这样不仅会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锻炼,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
比如,教师在讲解《雷雨》这一课时,教师可先让学生针对教材中阴雨天气的背景图画谈一谈自己对于阴天的看法,教师也可以进行引导性的提问:“比如现在大家正在操场上快乐地玩耍,突然间乌云密布,电闪雷鸣,你们在这时会听到什么声音?看到什么景象?想说些什么?”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快速对雷雨天气产生情感共鸣,并且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在他们分享各种感受的时候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语文这门学科是基础性学科,如果教师不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理解能力,可能会影响到其他科目的学习。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将图片利用起来,尤其是教材中现有的插图,从而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使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杨小磊.小学语文教师如何用好部编版教材插图[J].中国新通信,2020,22(04):207.
[2]鲍英爱.谈如何巧用教材插图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J].才智,2020(05):16.
[3]刘秋丰.谈对小学语文教材插图的认识及利用[J].华夏教师,2020(05):56-57.
黑龙江省鹤岗市绥滨县第八中学 15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