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初中语文教学的不断深入,一大批学习困难的学生出现了。究其原因,有学生自己、学校、教师、家庭的,还有社会环境的不良因素。文章提出可采取以下策略:拉近距离,亲近学困生;委以重任,让其体验成功;融情于教,激发其学习热情;合作学习,多措并举,多管齐下;鼓励评价,促其积极向上;成长记录,积累转化经验;家校合作,掌握转化情况;耐心细致,坚持做思想工作。
关键词: 农村初中语文教学 学困生 成因 转化策略
一
课改的浪潮淹没了旧的教育体制,农村教师也在蜗行摸索。随着初中语文教学的不断深入,一大批学困生出现了。其共性为:(1)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差。(2)没有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和方法。(3)缺乏创新思维。(4)存在厌学情绪。究其成因,不外乎下面几类:
1.来自学生。
首先,他们在小学时成绩不好,对字音、造句、作文都不太明白,觉得语文学习无趣。其次,这些学生怕吃苦,懒惰。再次,课外练习总抄答案,学习封闭,不与人交流。最后,目标不明。
2.来自学校及教师。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学困生的形成原因是教学失误积累所致。目前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现状不容乐观,教师串讲串问,围绕优等生组织教学,中等生似懂非懂,学困生稀里糊涂的现象屡见不鲜。教师认为他们无可救药,忽视他们,于是学困生学习越来越困难。再加上在学校里,学困生是一个弱势群体,他们受排挤、轻视,没有能力和机会参加各项活动,心灰意冷、自甘消沉。
3.来自家庭。
首先,本地区的学生多来自农村,父母为了生计终日劳碌奔波,根本无暇顾及孩子,很少检查甚至从不检查孩子的作业,更不用说辅导孩子的作业。其次是家长能力有限。这些农村的家长大多数小学未毕业,何谈辅导孩子。再次,不少学困生的家长对子女的学习不重视,认为他们只管把孩子送上学,学好学坏是学校与老师的事,与自己无关。
4.社会环境不良。
在农村,青壮年多外出打工,形成了一种风气:考不上大学就外出打工,同样能挣钱。同时,学校周围电子游戏室随处可见,学生上网成瘾,更加大了学困生转化的难度。
二
面对学困生,我们提出的口号不少,但真正深入到他们内心的并不多,在总结了各处转化学困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及本地区实际,摸索出了一些适合本地学困生转化的方法。
1.拉近距离,亲近学困生。
少指责,多鼓励,少埋怨,多理解,少冷漠,多关心,少否定,多肯定,融洽同学关系,使他们感到老师并没有抛弃他们,同学没有拒绝他们,班集体欢迎他们,从而唤起他们的自尊、自爱、自强。
2.委以重任,让学困生体验成功。
学困生虽然毛病较多,但他们身上也有优点和长处,只要细心洞察就不难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若让他们做一些非学习上的事做,他们就会觉得老师是信任他们的。
3.融情于教,激发学困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是师生双方共同的活动过程,教学过程不仅仅是知识传授的过程,同时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因此,教学中,切忌对学困生冷嘲热讽,或者以罚代教。不管学困生的程度如何,教师都应该倾注自己的满腔热情,关心和帮助学生,一句表扬的话,一个友好的动作,甚至一个肯定的眼神,都可能使学困生备受感动进而亲其师,信其道。
4.合作学习,多措并举,多管齐下。
多年的教学经验证明,当求知双方展开互动,进行问题讨论时,都受益匪浅。因此合作学习是转化语文学困生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策略。根据班内学生情况进行分组,分散学困生,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并确定“兵教兵”结对帮扶人员名单。每一名语文学困生搭配一到两名成绩优秀的学生,对每一课中所要掌握的知识点、练习、作业都由优秀生帮助。这样,既减轻了教师课外辅导的压力,又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
5.鼓励评价,促进学困生积极向上。
课堂上教师要当着全班同学,寻找时机多对学困生的课堂表现予以表扬鼓励,让他们增强自信心;作业批改时,多用一些富有针对性、指导性、鼓励性强的语言评价他们;每次测试后帮助他们分析试卷,肯定好的地方,找出不足,点出下一步奋斗的目标,等等。教师适时的正面评价,会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无形力量,促进他们尽快转化,摆脱学困处境。
6.成长记录,积累转化经验。
成长记录袋每一名语文学困生一份。主要内容包括:学期初师生共同制订学期学生成长计划;语文学困原因及基本情况分析;主要转化措施;班内“兵教兵”帮教合作学习分组名单;师生助学情况记录;学生本学期各方面优秀作业或活动作品及教师鼓励性评价;每次单元测试试卷、自我检测练习、家长意见和教师鼓励性评语、指导性评语,等等。
7.家校合作,掌握转化情况。
电话联系、家长联系卡、家校通短信联系、家校互访等。经常性的联系使家校双方对学困生的情况能够及时了解,并且针对学生的情况随时调整转化措施,采取更有效的策略。
8.耐心细致,坚持做思想工作。
有些学生不只是学习困难、后进,往往行为表现也比较差,因此,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非常重要,一个学风不正的班级,不会有好的学习成绩。
农村初中语文学困生转化工作是一项实践周期长,涉及因素多,工作难度大的教育教学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提高,今后我们应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特点,拓宽改革面,加大实践力度,把对策集中到学困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学习能力的提高、学困生的学与教师教的依附关系上,继续探索,为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守恒.认知偏差及其表现.中国教师网.
[2]中小学教学研究.2007,1.
关键词: 农村初中语文教学 学困生 成因 转化策略
一
课改的浪潮淹没了旧的教育体制,农村教师也在蜗行摸索。随着初中语文教学的不断深入,一大批学困生出现了。其共性为:(1)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差。(2)没有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和方法。(3)缺乏创新思维。(4)存在厌学情绪。究其成因,不外乎下面几类:
1.来自学生。
首先,他们在小学时成绩不好,对字音、造句、作文都不太明白,觉得语文学习无趣。其次,这些学生怕吃苦,懒惰。再次,课外练习总抄答案,学习封闭,不与人交流。最后,目标不明。
2.来自学校及教师。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学困生的形成原因是教学失误积累所致。目前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现状不容乐观,教师串讲串问,围绕优等生组织教学,中等生似懂非懂,学困生稀里糊涂的现象屡见不鲜。教师认为他们无可救药,忽视他们,于是学困生学习越来越困难。再加上在学校里,学困生是一个弱势群体,他们受排挤、轻视,没有能力和机会参加各项活动,心灰意冷、自甘消沉。
3.来自家庭。
首先,本地区的学生多来自农村,父母为了生计终日劳碌奔波,根本无暇顾及孩子,很少检查甚至从不检查孩子的作业,更不用说辅导孩子的作业。其次是家长能力有限。这些农村的家长大多数小学未毕业,何谈辅导孩子。再次,不少学困生的家长对子女的学习不重视,认为他们只管把孩子送上学,学好学坏是学校与老师的事,与自己无关。
4.社会环境不良。
在农村,青壮年多外出打工,形成了一种风气:考不上大学就外出打工,同样能挣钱。同时,学校周围电子游戏室随处可见,学生上网成瘾,更加大了学困生转化的难度。
二
面对学困生,我们提出的口号不少,但真正深入到他们内心的并不多,在总结了各处转化学困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及本地区实际,摸索出了一些适合本地学困生转化的方法。
1.拉近距离,亲近学困生。
少指责,多鼓励,少埋怨,多理解,少冷漠,多关心,少否定,多肯定,融洽同学关系,使他们感到老师并没有抛弃他们,同学没有拒绝他们,班集体欢迎他们,从而唤起他们的自尊、自爱、自强。
2.委以重任,让学困生体验成功。
学困生虽然毛病较多,但他们身上也有优点和长处,只要细心洞察就不难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若让他们做一些非学习上的事做,他们就会觉得老师是信任他们的。
3.融情于教,激发学困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是师生双方共同的活动过程,教学过程不仅仅是知识传授的过程,同时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因此,教学中,切忌对学困生冷嘲热讽,或者以罚代教。不管学困生的程度如何,教师都应该倾注自己的满腔热情,关心和帮助学生,一句表扬的话,一个友好的动作,甚至一个肯定的眼神,都可能使学困生备受感动进而亲其师,信其道。
4.合作学习,多措并举,多管齐下。
多年的教学经验证明,当求知双方展开互动,进行问题讨论时,都受益匪浅。因此合作学习是转化语文学困生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策略。根据班内学生情况进行分组,分散学困生,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并确定“兵教兵”结对帮扶人员名单。每一名语文学困生搭配一到两名成绩优秀的学生,对每一课中所要掌握的知识点、练习、作业都由优秀生帮助。这样,既减轻了教师课外辅导的压力,又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
5.鼓励评价,促进学困生积极向上。
课堂上教师要当着全班同学,寻找时机多对学困生的课堂表现予以表扬鼓励,让他们增强自信心;作业批改时,多用一些富有针对性、指导性、鼓励性强的语言评价他们;每次测试后帮助他们分析试卷,肯定好的地方,找出不足,点出下一步奋斗的目标,等等。教师适时的正面评价,会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无形力量,促进他们尽快转化,摆脱学困处境。
6.成长记录,积累转化经验。
成长记录袋每一名语文学困生一份。主要内容包括:学期初师生共同制订学期学生成长计划;语文学困原因及基本情况分析;主要转化措施;班内“兵教兵”帮教合作学习分组名单;师生助学情况记录;学生本学期各方面优秀作业或活动作品及教师鼓励性评价;每次单元测试试卷、自我检测练习、家长意见和教师鼓励性评语、指导性评语,等等。
7.家校合作,掌握转化情况。
电话联系、家长联系卡、家校通短信联系、家校互访等。经常性的联系使家校双方对学困生的情况能够及时了解,并且针对学生的情况随时调整转化措施,采取更有效的策略。
8.耐心细致,坚持做思想工作。
有些学生不只是学习困难、后进,往往行为表现也比较差,因此,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非常重要,一个学风不正的班级,不会有好的学习成绩。
农村初中语文学困生转化工作是一项实践周期长,涉及因素多,工作难度大的教育教学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提高,今后我们应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特点,拓宽改革面,加大实践力度,把对策集中到学困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学习能力的提高、学困生的学与教师教的依附关系上,继续探索,为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守恒.认知偏差及其表现.中国教师网.
[2]中小学教学研究.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