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由“程序化水平”迈向“结构化水平”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8608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程序化水平”是指学生按顺序熟练地处理数学问题的能力,“结构化水平”是指学生按原理灵活地处理数学问题的能力。以“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内容为例分析了引导学生由“程序化水平”升华为“结构化水平”的基本路径。
  [关键词]程序化水平 结构化水平 算理 算法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5-013
  先对题目中的两个词做一个解释:“程序化水平”和“结构化水平”,这两个看上去非常专业的名词,是基于我自己在教学实践中产生的真切感受,并结合个人对相关词语的理解而自行杜撰出来的,旨在用它们来描述和区分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理解已经达到的不同的水平层次。
  “程序化水平”是指学生能够运用概念和规则,按照正常的操作步骤正确处理问题的能力;“结构化水平”是指学生能够凭借概念和规则,在打乱正常操作顺序的情况下,依然能够正确而灵活地处理问题的能力。很明显,“结构化水平”高出“程序化水平”一个层次。
  举个例子帮助理解。如“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达到“程序化水平”的标志是学生能够按照计算法则所设定的步骤实施相关的操作,并且表现出相对流畅熟练的状态;达到“结构化水平”的标志是学生能够适时地摆脱计算法则既定的操作顺序的束缚,而进入相对自如而灵活的境界。更直观和直接地说,“程序化水平”的学生只能计算图1的题,而结构化水平的学生则不仅能计算图1的题,而且能探索图2的题。
  也许有人认为,可能是学生熟练程度还不够吧。可是,在经过长达一个月的“除法”单元学习和训练后,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达到熟练的程序化水平,但是能自然达到“结构化水平”的学生依然是十之二、三。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就是达到“程序化水平”和“结构化水平”的基础和路径不是完全一致,有些情况下还可能背道而驰。
  具体来说,学生完全可能在不理解除法算理的前提下,仅是依靠多次模仿和强行记忆来实施相应的算法操作,从而达成“程序化水平”。而“结构化水平”恰是建立在理解算理,明晰每一步计算中被除数、除数、商、积、余数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只有这样的学生才能通过适当的练习首先达到“程序化水平”,再伴随着算法熟练程度的提高,升华为“结构化水平”。相反,如果一个学生属于前一种情况,多加练习只会使他(她)每一步的操作更加游离于有意识思维的监控之外,从而演变成一种纯粹机械的下意识活动。要想他(她)能够从“程序化水平”上升至“结构化水平”,就必须回头补上“算理”这一课。只有在算理和算法的“双轮驱动”下,才能帮助学生实现既定的目标。
  如此分析,促进学生结构化水平达成的方法也就慢慢浮现——
  一是要加强算理教学。
  算理教学最好是在对比中进行,以题组的形式出现。
  例如:(1)在口算300÷3时,可以把它看成是( )个( )除以3,商是( )个( ),就是( )。
  (2)在口算300÷5时,可以把它看成是( )个( )除以5,商是( )个( ),就是( )。
  再如:(1)在口算84÷7时,应该先算( )÷( )=( ),再算( )÷( )=( ),最后算( ) ( )=( )。
  (2)在口算84÷6时,应该先算( )÷( )=( ),再算( )÷( )=( ),最后算( ) ( )=( )。
  (3)在口算84÷4时,应该先算( )÷( )=( ),再算( )÷( )=( ),最后算( ) ( )=( )。
  这样的题组既可以让学生理解算理,又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二是要培养整体观念。
  在学生掌握基本的算法程序后,要能及时地让学生从具体的计算题的背景中跳出来,观察、欣赏竖式计算的整体样貌。如,可以出现竖式除法的标准框架(如图3),并提出一些问题:(1)这道除法可分成几步?(2)每步的上面一个数与下面一个数分别是怎么来的?表示什么意思?帮助学生建立对于除法的整体观念,促进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在学完这个单元后,还可以要求学生按照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不同情况,画出不同的竖式框架,帮助学生区分各种情况的不同之处,寻找各种情况的内在联系,整体构建关于这一类除法的认知结构。(图略)
  三是要经常双向思维。
  要让学生在顺向思维的基础上,有较多的机会开展逆向思维,让学生的思维在双向操作中自由穿梭。
  如,可设计这样的习题让学生展开思考:请根据有余数除法的横式记录情况,( )÷6=54……2,填写类似于图3的除法竖式框架图。(图略)
  这样的练习无疑能指引学生更好地把握除法竖式中数与数之间的相互关联,逐步摆脱除法法则规定的运算顺序的束缚,朝着更加灵活机动的方向迈进。
  (责编 金 铃)
其他文献
时下,虽然大家对课程改革众说纷纭,褒贬不一,但我们很多一线教师对情境创设却是情有独钟。确实,它给我们的数学课堂增添了生活味,也增加了趣味性,但是创设的情境仅关注其生活味和趣味性就足够了吗?我在执教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小数乘法”一课时,创设了超市购物的生活情境,希望能更好地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但课堂上这样的情境非但没有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而引发了学生的思维混乱。那么,究竟创设情境是为了什么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明确指出:“运算能力主要是指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律正确地进行运算的能力。”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有助于他们理解运算的算理,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下面,以“小数乘整数”一课的教学,谈谈自己的做法和体会。  教学片断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星期天,小朋友们都到海滨公园的广场上放风筝,冬冬、小雪和雯雯三个小朋友也相约来到公园,他们想买同样的风筝
[摘 要]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教师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识都教给学生,因此,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各种思想方法的渗透,为全面提升学生数学素养服务。以“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为例,谈培养学生掌握数学思想的方法。  [关键词]课堂教学 思想方法 孕育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1-035  “三位数乘两位数”作为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
数学教学中,如何合理利用数学文本,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曾经引发大家的争议。实际上,教材对于教师来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资源载体。如果在没有充分尊重教材、理解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所谓的创造性使用教材,有可能误入歧途、事倍功半。下面,以“口算除法”一课教学为例,浅谈如何处理情境创新和文本利用的关系。  一、情境创新要立足于文本  我们都知道情境创设对数学学习的重要意义,它不但能使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而
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过:“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据此进行教学。”这句话道出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是教学活动的起点”这样一个教学理念。同时,《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开展数学教学。”只有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
[摘 要]“学生微视频”简短精练,指向明确,以独特的组织形式和呈现方式,营造了开放式、主题式的应用“小环境”。它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了学生素养,可谓“微视频,大作用”。  [关键词]学生微视频 便捷灵活 对比建构 适时拓展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7-056  “学生微视频”是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
[摘 要]学生对圆形物体并不陌生,对圆的特征亦有初步感知。基于学生经验,设计有关车轮的备学问题,激活学生有关于圆的经验,并促使学生进行深度思考。“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的?”这一朴素问题,直抵圆的本质属性。将圆的学习放在一个大问题背景之下,通过交流展示、质疑研讨,剖析车轮是圆形的原因和优势,从而有效突出圆“一中同长”的特质。  [关键词]准备先行 经验分享 问题研讨 反省总结 拓展延伸  [中图分类
[摘 要]提升学生的化归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使学生在遇到新的数学问题时能够自己去进行思考,自己完成知识的学习,而且这对于学生在数学上的长久发展来说是大有裨益的。  [关键词]化归能力 小学数学 倍数和因数 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9-032  化归能力,就是指转化和归结的能力,即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
[摘 要]为了落实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小学高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应该在指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中,有意识地向他们逐步渗透画图、列表、列举、从简单情况入手找规律、假设、转化等解决问题的策略,并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促使这些策略内化为学生的数学素养,以强化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 解决问题 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
[摘 要]复习课作为提高学生知识系统性的一个过程,地位十分重要。以“万以内数的认识”复习教学为例,剖析导致复习课缺乏灵活性的原因,提出“梳理知识,构建网络”“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任务驱动,自主复习”等改进策略,旨在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真正让数学复习课“活”起来。  [关键词]小学数学 复习课 教学策略 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构建网络 任务驱动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