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联合国与贸易发展会议(UNCTAD)《2008年世界投资报告》为基础,根据报告所给出的大量数据资料分析了跨国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投资进入方式的选择越来越倾向于以跨国并购为主,接着从对关于跨国并购动因理论回顾和对两种不同的国际直接投资进入方式的比较中得出跨国并购近年来快速增长的原因。最后对中国企业在当前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进行跨国并购给出一些政策性的建议。
关键词:跨国并购;新建投资;发展趋势;政策
中图分类号:F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5-0-03
一、发展趋势及特点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信息化的加快,世界直接投资规模不断增加,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迅猛发展,国际直接投资总额不断增加。如果简单的把国际直接投资流入量看成是新建投资与跨国并购的总和,则从资料上我们可以分析出,近10年来,跨国并购在国际直接投资中的比例迅速上升,和新建投资相比并购已经成为最主要的跨国直接投资的方式。
世界跨国企业购并投资在2000年达到峰值(11438亿美元)后,2001年起便逐年出现大幅度下降趋势,2001年比2000年下降48%(降至5940亿美元),2002年又下降了40%(降至3698亿美元),2003年再次下降了20%(降至2970亿美元)。这主要是由于美国经济从2000年下半年起转趋减速、2001年起欧、美、日经济全面衰退、世界股市价格趋向下跌、国际市场信息技术产品需求疲软、各国的消费与投资信心普遍下跌等原因造成的。2003年下半年起随着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出现复苏,世界跨国企业购并投资的下降幅度有所缩小,出现走出谷底、趋向回升的征兆。进入2004年,世界经济复苏力度加强、企业利润率上升、股市价格上涨、跨国公司调整投资战略,世界跨国企业购并投资额从下降趋势转向回升,2004年比2003年增长了28%,增至3806亿美元;2005年又比2004年增长了88%,增至7163亿美元。
其中大型跨国企业购并投资件数(投资额在10亿美元以上的投资件数)的增多及其平均投资规模的增大是2004年、2005年跨国企业购并投资转趋大幅度回升的重要动力(见表一)。
根据UNCTAD所发布的《2008年世界投资报告》,2007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再增30%,达到18.330亿美元,其中跨国兼并和收购(并购)达到16.370亿美元,比2000年的创记录水平增长了21%。从整体上来看,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对2007年全球跨国并购没有产生明显的削弱影响。相反,2007年下半年出现了一些很大的交易,包括银行业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交易――苏格兰皇家银行、富通银行和西班牙国际银行组成的银团以980亿美元收购荷兰银行控股公司,以及力拓矿业集团(联合王国)收购加拿大铝业集团(加拿大)。从1991年算起,至2008年跨国并购每年的增长速度平均为40%。这种趋势表明跨国并购已经成为当前企业进行国际化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
与前几次跨国购并浪潮相比较,当前跨国购并呈现出一些新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购并的动因出现了新的变化。当前促使大型的国际企业进行跨国并购的主要因素则是公司战略目标。这种战略目标的内容包括获取战略性的所有权资产赢得市场霸权和市场主导地位,实现联合的好处多样化和风险的扩散转移。为了捍卫和增强其在日新月异的环境中的竞争实力进行跨国购并的公司必须作出战略反应。
(二)购并环境的新变化。当前跨国购并的环境大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技术的变革,技术变革的迅猛发展加剧了跨国公司的竞争压力,它们意识到,只有通过与其他具有互补性的跨国公司的合并,企业才能够分享创新成本,获得新的技术资产,增强它们的竞争力。二是规则框架政策方面的变化,各国对FDI的限制有所放松或撤消,通过跨国购并的国际生产体系得到进一步的扩散和深化。贸易自由化和地区一体化为更加激烈的竞争提供了舞台,促进了地区企业的重组和整合,有力地推动了跨国购并的发展。三是资本市场的自由化,资本市场自由化和随之而来新的购并融资方法的迅速增加使跨国购并变得更加容易。
(三)跨国购并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和发达产业。全球跨国购并大部分发生在发达国家。英国、瑞典、德国和荷兰是最大的目标国家,而德国和法国是仅次于英国的最大收购方。美国继续成为最大的单一目标国家。如今,跨国购并成为外国直接投资进人美国市场的主导模式。日本的海外购并购买额在年也迅猛增长。汽车、制药、化工、食品、饮料和烟草等行业是全球跨国购并活动涉及制造业部门的主要产业。这些国家大多数的购并是水平式购并,在水平式购并活动活跃的大多数产业,集约比率进一步提高在汽车行业。
二、跨国并购发展趋势理论分析
(一)跨国并购动因理论回顾
笔者认为传统的跨国并购理论如Hymen和其导师Kingdelberger的垄断优势论、Buckly和Casson为代表的内部化理论和以Dunning提出的国际生产折中理论已经不能完全解释新时期所发生的跨国并购现象,在这里,我们将介绍跨国并购几种主要新的理论研究成果。见表2。
从表2可知,一般来说,并购主要是为了减少成本和提高收入获得经济利益的交易费用,另外也是对市场实行长期控制的战略,对股东利益和管理者利益等的战略考虑。总之,并购绝对不是由于某种单一的要素所导致的,它是受多重原因交叉所影响,它是在宏观、行业与企业特定环境下情景主义的产物。
(二)两种进入方式比较分析
从分析并购的优势的角度,也可以解释近年来跨国并购成为主要投资方式的现象。本文以跨国并购和新建投资在八个方面的差异性进行分析,见表3。
两者的比较说明了跨国购并的优势,笔者认为这也是越来越多的世界跨国企业选择跨国并购的主要原因。
三、中国企业进行跨国并购的政策性建议
和世界上大多数跨国企业一样,面临竞争压力、自由化浪潮和新投资领域的开放,中国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也将跨国并购作为自己参与全球化竞争的核心战略,以保护、巩固和增强自己的国际竞争力。笔者认为当前中国企业进行跨国并购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特别是在当前全世界经济危机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经济严重衰退,至今仍然未见转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大背景下。中国企业在实施并购战略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修炼内功。要增强中国企业消化、利用现有知识的能力,提高企业组织管理技能,自己的企业集团拥有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和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能更好的控制在对外并购中所产生的风险。
(二)选择经济发达地区市场进行并购。因为这些市场发育较为成熟,对外开放度大,因而政府和社会公众对并购的态度和认识积极。另外,经济发达地区也必然存在众多的目标企业可供选择,各种保障制度健全,企业管理制度规范,使得并购整合中有关资产剥离、安置退休职工、裁减多余员工,甚至企业文化冲突、组织结构冲突等比较容易解决,风险较小。
(三)并购投资选择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进入与退出壁垒高的产业领域。这不仅可以使中国企业快速进入市场,削减目标市场上的竞争对手,而且可以分摊产业领域巨额的研究与开发费用,或在采购、生产和销售等方面实现规模经济。
(四)注意购并策略。面对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世界大部分国家实体经济开始受到冲击,一些国家出于国家经济安全的考虑,贸易保护主义开始抬头,为了避免中国企业在实行跨国并购中陷入纠纷,中国企业必须认真分析并制定好策略。
参考文献:
[1]韩硕果.理论综述:跨国公司进入方式的选择[J].财经界(下旬刊),2007,(03).
[2]李晓红.并购与新建投资的选择策略分析[J].商业研究,2006,(19).
[3]何慧书,吴江.跨国并购与绿地投资的选择——兼论东道国FDI政策取向[J].经济师,2006,(08).
[4]张自如,刘春生.外资在华跨国并购发展趋势分析[J].兰州学刊,2004,(06).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关键词:跨国并购;新建投资;发展趋势;政策
中图分类号:F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5-0-03
一、发展趋势及特点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信息化的加快,世界直接投资规模不断增加,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迅猛发展,国际直接投资总额不断增加。如果简单的把国际直接投资流入量看成是新建投资与跨国并购的总和,则从资料上我们可以分析出,近10年来,跨国并购在国际直接投资中的比例迅速上升,和新建投资相比并购已经成为最主要的跨国直接投资的方式。
世界跨国企业购并投资在2000年达到峰值(11438亿美元)后,2001年起便逐年出现大幅度下降趋势,2001年比2000年下降48%(降至5940亿美元),2002年又下降了40%(降至3698亿美元),2003年再次下降了20%(降至2970亿美元)。这主要是由于美国经济从2000年下半年起转趋减速、2001年起欧、美、日经济全面衰退、世界股市价格趋向下跌、国际市场信息技术产品需求疲软、各国的消费与投资信心普遍下跌等原因造成的。2003年下半年起随着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出现复苏,世界跨国企业购并投资的下降幅度有所缩小,出现走出谷底、趋向回升的征兆。进入2004年,世界经济复苏力度加强、企业利润率上升、股市价格上涨、跨国公司调整投资战略,世界跨国企业购并投资额从下降趋势转向回升,2004年比2003年增长了28%,增至3806亿美元;2005年又比2004年增长了88%,增至7163亿美元。
其中大型跨国企业购并投资件数(投资额在10亿美元以上的投资件数)的增多及其平均投资规模的增大是2004年、2005年跨国企业购并投资转趋大幅度回升的重要动力(见表一)。
根据UNCTAD所发布的《2008年世界投资报告》,2007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再增30%,达到18.330亿美元,其中跨国兼并和收购(并购)达到16.370亿美元,比2000年的创记录水平增长了21%。从整体上来看,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对2007年全球跨国并购没有产生明显的削弱影响。相反,2007年下半年出现了一些很大的交易,包括银行业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交易――苏格兰皇家银行、富通银行和西班牙国际银行组成的银团以980亿美元收购荷兰银行控股公司,以及力拓矿业集团(联合王国)收购加拿大铝业集团(加拿大)。从1991年算起,至2008年跨国并购每年的增长速度平均为40%。这种趋势表明跨国并购已经成为当前企业进行国际化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
与前几次跨国购并浪潮相比较,当前跨国购并呈现出一些新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购并的动因出现了新的变化。当前促使大型的国际企业进行跨国并购的主要因素则是公司战略目标。这种战略目标的内容包括获取战略性的所有权资产赢得市场霸权和市场主导地位,实现联合的好处多样化和风险的扩散转移。为了捍卫和增强其在日新月异的环境中的竞争实力进行跨国购并的公司必须作出战略反应。
(二)购并环境的新变化。当前跨国购并的环境大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技术的变革,技术变革的迅猛发展加剧了跨国公司的竞争压力,它们意识到,只有通过与其他具有互补性的跨国公司的合并,企业才能够分享创新成本,获得新的技术资产,增强它们的竞争力。二是规则框架政策方面的变化,各国对FDI的限制有所放松或撤消,通过跨国购并的国际生产体系得到进一步的扩散和深化。贸易自由化和地区一体化为更加激烈的竞争提供了舞台,促进了地区企业的重组和整合,有力地推动了跨国购并的发展。三是资本市场的自由化,资本市场自由化和随之而来新的购并融资方法的迅速增加使跨国购并变得更加容易。
(三)跨国购并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和发达产业。全球跨国购并大部分发生在发达国家。英国、瑞典、德国和荷兰是最大的目标国家,而德国和法国是仅次于英国的最大收购方。美国继续成为最大的单一目标国家。如今,跨国购并成为外国直接投资进人美国市场的主导模式。日本的海外购并购买额在年也迅猛增长。汽车、制药、化工、食品、饮料和烟草等行业是全球跨国购并活动涉及制造业部门的主要产业。这些国家大多数的购并是水平式购并,在水平式购并活动活跃的大多数产业,集约比率进一步提高在汽车行业。
二、跨国并购发展趋势理论分析
(一)跨国并购动因理论回顾
笔者认为传统的跨国并购理论如Hymen和其导师Kingdelberger的垄断优势论、Buckly和Casson为代表的内部化理论和以Dunning提出的国际生产折中理论已经不能完全解释新时期所发生的跨国并购现象,在这里,我们将介绍跨国并购几种主要新的理论研究成果。见表2。
从表2可知,一般来说,并购主要是为了减少成本和提高收入获得经济利益的交易费用,另外也是对市场实行长期控制的战略,对股东利益和管理者利益等的战略考虑。总之,并购绝对不是由于某种单一的要素所导致的,它是受多重原因交叉所影响,它是在宏观、行业与企业特定环境下情景主义的产物。
(二)两种进入方式比较分析
从分析并购的优势的角度,也可以解释近年来跨国并购成为主要投资方式的现象。本文以跨国并购和新建投资在八个方面的差异性进行分析,见表3。
两者的比较说明了跨国购并的优势,笔者认为这也是越来越多的世界跨国企业选择跨国并购的主要原因。
三、中国企业进行跨国并购的政策性建议
和世界上大多数跨国企业一样,面临竞争压力、自由化浪潮和新投资领域的开放,中国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也将跨国并购作为自己参与全球化竞争的核心战略,以保护、巩固和增强自己的国际竞争力。笔者认为当前中国企业进行跨国并购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特别是在当前全世界经济危机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经济严重衰退,至今仍然未见转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大背景下。中国企业在实施并购战略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修炼内功。要增强中国企业消化、利用现有知识的能力,提高企业组织管理技能,自己的企业集团拥有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和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能更好的控制在对外并购中所产生的风险。
(二)选择经济发达地区市场进行并购。因为这些市场发育较为成熟,对外开放度大,因而政府和社会公众对并购的态度和认识积极。另外,经济发达地区也必然存在众多的目标企业可供选择,各种保障制度健全,企业管理制度规范,使得并购整合中有关资产剥离、安置退休职工、裁减多余员工,甚至企业文化冲突、组织结构冲突等比较容易解决,风险较小。
(三)并购投资选择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进入与退出壁垒高的产业领域。这不仅可以使中国企业快速进入市场,削减目标市场上的竞争对手,而且可以分摊产业领域巨额的研究与开发费用,或在采购、生产和销售等方面实现规模经济。
(四)注意购并策略。面对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世界大部分国家实体经济开始受到冲击,一些国家出于国家经济安全的考虑,贸易保护主义开始抬头,为了避免中国企业在实行跨国并购中陷入纠纷,中国企业必须认真分析并制定好策略。
参考文献:
[1]韩硕果.理论综述:跨国公司进入方式的选择[J].财经界(下旬刊),2007,(03).
[2]李晓红.并购与新建投资的选择策略分析[J].商业研究,2006,(19).
[3]何慧书,吴江.跨国并购与绿地投资的选择——兼论东道国FDI政策取向[J].经济师,2006,(08).
[4]张自如,刘春生.外资在华跨国并购发展趋势分析[J].兰州学刊,2004,(06).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