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4式简化太极拳是高校体育教学的主要部分,其动作复杂,技术难度大。因此,教师必须提高学生对学习太极拳认识,在教学方法上要有一定创新.尤其是在组织教学活动过程中要做到,示范动作要优美,讲解要精炼、有序、形象。结合民办高校学生特点,因材施教,科学合理的组织教学活动,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等,这样才能使太极拳的教学顺利开展。
关键词:民办高校;太极拳;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5-0-02
太极拳运动有着悠久历史,一直以来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主要是由于其具备较强的保健功能,是目前国内外开展较为普及的体育健身运动之一。作为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主要部分的“24式简化太极拳”,起着弘扬我国文化遗产,为广大人民造福的作用。由于太极拳运动复杂,动作技术难度大,又是一个中老年人热衷于参加的传统体育项目.而太极拳教学对象都是“90后”出生的年轻人,这就给高职院校太极拳教学带来一定难度。这些问题的存在对于太极拳教学的顺利开展。弘扬我国体育文化精神形成了阻碍,因此,结合自己多年来对太极拳运动的感悟和教学体会,对独立院校太极拳的教学做出分析如下。
一、民办高校太极拳教学的现状
(一)大学生对学习太极拳缺乏正确的认识
太极拳是我国一个传统的运动项目,目前在校大学生大都是生于90后,对民办高校1000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收上来996份,统计结果(见表1)。
调查表明,大多数大学生对太极拳教学缺乏兴趣。分析其原因是现在的大学生正是血气方刚,活泼好动,喜欢快节奏。而太极拳给人的印象则是缓慢,缺乏阳刚之美,是中老年人运动的项目。学生普遍认为,太极拳没有街舞时尚,也没有散打的防身功效。不符合他们的个性特点,自然会觉得太极拳课程索然无味。
(二)教师在教学方法上缺乏创新
作为我国的一个传统体育项目,太极拳参加的人群大多是中老年人.那么在高校中作为一门体育课程,如何让“90后”的年轻人接受它?通过调研,目前的太极拳教学上还存在一定问题,例如,教师大多是采用“填鸭式”教学,学生只能机械记忆动作,不能领会其内涵,也很难掌握动作的技巧,学生一般是过眼即忘,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改变大学生对太极拳运动的成见,树立正确认识
大学生对太极拳运动的认识是有成见的,他们的认为太极拳运动是中老年人消磨时光的一种手段。对于太极拳的文化内涵、运动特点和运动功能基本不了解,这就阻碍了太极拳运动作为一门体育课程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开展。所以,要想使太极拳课程教学顺利有效的进行,必须使学生对于太极拳运动正确的认识,让学生了解、认识太极拳,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一)了解文化内涵,领悟太极精神
从文化内涵方面看,太极拳运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蕴含的文化底蕴给习练者以独特的文化熏陶,将我国博大精深的体育运动文化和辩证的养生之道潜移默化的传授给习练者。习练者在太极拳运动中会逐渐体会到动静结合.寓动于静的运动特点,对于习练者更是一种意志品质的锻炼。通过太极拳的习练和不断的思考,动作要领的琢磨,技术上不断的进步,会培养习练者坚韧的人格力量。同时,对民族文化精髓的深入了解,增加民族自豪感,这是单纯通过说教所无法达到的。
(二)了解太极拳运动特点,掌握运动技巧
从运动特点方面看:太极拳运动是一种全身运动,讲究全身各部分同时参与活动,身体各个部位做到协调动作,柔和统一。太极拳动作变化多样,动静结合,动作中讲究动作和呼吸的规律性配合.灵敏和沉稳是其矛盾而又统一的特点,表面看起来矛盾,实质正是这一特点使太极拳魅力无穷,灵敏能够提高习练者的动作敏感性,沉稳则能够磨练人的性情,消除浮躁。太极拳运动要求习练者必须精神高度集中,做到眼随手转,步随身移,动作连贯、圆活、稳健、协调。通过对太极拳的学习,可以培养大学生动作的协调性,驯服不良情绪,锻炼意志品质。
(三)了解太极拳运动功能,使之成为强身健体的一种手段
从运动功能来看,太极拳的强身健体功能还是不可小视的。它结合了中医的精髓,在健身方面有着明显的作用。它对于缓解神经紧张,调节大脑机能有着良好作用。这是因为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必须要做到集中注意力,动作连贯,一气呵成,所以对大脑和神经系统是一种训练;同时,太极拳对于增加肌肉的力量、骨骼的稳固性和关节柔韧性和灵活性等方面也有着重要作用。
三、结果与建议
综上所述,民办高校太极拳运动的特点决定了它在教学上不同与其他课程,“90后”出生的这些年轻人的特点又决定了他们不能象中老年人那热衷于太极拳运动,因此,在组织教学活动中要充分考虑这两个特点。
(一)示范动作要优美
太极拳动作要做到头部保持正直,下颚微收,虚领顶劲,立身中正,心静体松,呼吸自然,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表现出悠雅、含蓄的自然美。所以,授课教师要严格按照标准示范,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解要精炼有序
太极拳属于内家拳法,强调动作的舒缓,例如,在42式太极拳中做“掩手肱捶”这一动作示范时,要求蹬地、转腰胯、含胸、松肩、出拳等动作一气呵成,同时要将太极拳“松,活,弹,抖”的特点充分展示,做到动作连贯,用力自如,肢体舒展.各部位关节高度协调配合,内形、外神和谐。有序理顺技术动作,将动作按顺序讲解出来。
(三)因材施教,科学合理地组织教学活动
在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分解练习与完整练习相结合。太极拳动作的复杂性决定了在练习过程中不能急于求成,应该把动作进行分解,逐一示范、演练。例如,在24式太极拳中可以把“右野马分鬃”拆解分为“左脚左撇”、“上体左转丁步抱手”、“上体右转上步”、“弓步分手”让学生逐一练习,当学生把各部分动作都掌握之后,再使其将动作组合,进行完整练习,从而降低了学习的难度,有利于学生掌握。然后还要注意的是速度,太极拳动作要求柔缓。只有当动作放慢了.才能做到心静体松、自然地呼吸、以意行气、以气运身、达到动作协调自然。教学开始阶段,教师通过口令控制学生练习速度,随着技术的掌握和提高,过渡到口令结合音乐指导练习教师可以在练习中,有针对性的选用乐感舒缓,具有特色的民族音乐,用来代替口令,一方面提高了教学质量,放松了学生的紧张心理,提高课堂的学习气氛.避免了单一口令的枯燥乏味。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的乐感素质。
(四)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太极拳教学应遵循一般教学规律,即由易到难。遵循循序渐进。教学初期,多安排基本功练习。先教给学生基本动作,比如起势,收势,野马分鬃,手挥琵琶,楼膝坳步等。随着学生运动能力的提高,再安排一些简单套路练习,如4式、8式、16式、24式。不同年级.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选择相适应的套路动作。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克服学生的畏难心理,培养学生兴趣,系统掌握技术动作要领。太极拳理法缜密,极为精奥。高职校太极拳教学应先练身,后练神,先基本功和简单套路,后身形合一。同时要结合高职生的特点,循序渐进,科学合理的安排教学,有效的利用教学器具,使学生能在快乐中学会太极拳。
(五)持之以恒.勤学多练
俗话说“拳练百遍其义自现”,学习太极拳重在练习,不能只学不练。长时间不练往往会导致学了一段时间后只知道曾经学过太极拳,但是动作要领全忘的结果。因此当学生掌握基本动作要领之后.教师要充分利用一切时间如:早操、间操和课外活动、大型集会表演等,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练习,互相评比。在促进学生熟练掌握动作技术、不断提高动作质量的同时也丰富了校园体育文化生活,提高了学生的自身素质,加强了综合素质。应该说,太极拳已成为一项全民健身的运动。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更应该掌握这项本领,进而培养终身体育思想;作为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理应承担起这样的责任。
参考文献:
[1]闰英.对普通高校太极拳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探究[J].搏击(武术科学),2008,(1).
[2]吴宝忠.太极拳的渊源及教学特点[J].太原科技大学学报,2006,(1).
[3]石先彬.对普通高校24式简化太极拳教学的几点探讨[J].内江科技,2008,(4).
[4]孟汉滨.浅谈高职院校太极拳教学[J].才智,2008,(8).
关键词:民办高校;太极拳;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5-0-02
太极拳运动有着悠久历史,一直以来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主要是由于其具备较强的保健功能,是目前国内外开展较为普及的体育健身运动之一。作为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主要部分的“24式简化太极拳”,起着弘扬我国文化遗产,为广大人民造福的作用。由于太极拳运动复杂,动作技术难度大,又是一个中老年人热衷于参加的传统体育项目.而太极拳教学对象都是“90后”出生的年轻人,这就给高职院校太极拳教学带来一定难度。这些问题的存在对于太极拳教学的顺利开展。弘扬我国体育文化精神形成了阻碍,因此,结合自己多年来对太极拳运动的感悟和教学体会,对独立院校太极拳的教学做出分析如下。
一、民办高校太极拳教学的现状
(一)大学生对学习太极拳缺乏正确的认识
太极拳是我国一个传统的运动项目,目前在校大学生大都是生于90后,对民办高校1000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收上来996份,统计结果(见表1)。
调查表明,大多数大学生对太极拳教学缺乏兴趣。分析其原因是现在的大学生正是血气方刚,活泼好动,喜欢快节奏。而太极拳给人的印象则是缓慢,缺乏阳刚之美,是中老年人运动的项目。学生普遍认为,太极拳没有街舞时尚,也没有散打的防身功效。不符合他们的个性特点,自然会觉得太极拳课程索然无味。
(二)教师在教学方法上缺乏创新
作为我国的一个传统体育项目,太极拳参加的人群大多是中老年人.那么在高校中作为一门体育课程,如何让“90后”的年轻人接受它?通过调研,目前的太极拳教学上还存在一定问题,例如,教师大多是采用“填鸭式”教学,学生只能机械记忆动作,不能领会其内涵,也很难掌握动作的技巧,学生一般是过眼即忘,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改变大学生对太极拳运动的成见,树立正确认识
大学生对太极拳运动的认识是有成见的,他们的认为太极拳运动是中老年人消磨时光的一种手段。对于太极拳的文化内涵、运动特点和运动功能基本不了解,这就阻碍了太极拳运动作为一门体育课程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开展。所以,要想使太极拳课程教学顺利有效的进行,必须使学生对于太极拳运动正确的认识,让学生了解、认识太极拳,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一)了解文化内涵,领悟太极精神
从文化内涵方面看,太极拳运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蕴含的文化底蕴给习练者以独特的文化熏陶,将我国博大精深的体育运动文化和辩证的养生之道潜移默化的传授给习练者。习练者在太极拳运动中会逐渐体会到动静结合.寓动于静的运动特点,对于习练者更是一种意志品质的锻炼。通过太极拳的习练和不断的思考,动作要领的琢磨,技术上不断的进步,会培养习练者坚韧的人格力量。同时,对民族文化精髓的深入了解,增加民族自豪感,这是单纯通过说教所无法达到的。
(二)了解太极拳运动特点,掌握运动技巧
从运动特点方面看:太极拳运动是一种全身运动,讲究全身各部分同时参与活动,身体各个部位做到协调动作,柔和统一。太极拳动作变化多样,动静结合,动作中讲究动作和呼吸的规律性配合.灵敏和沉稳是其矛盾而又统一的特点,表面看起来矛盾,实质正是这一特点使太极拳魅力无穷,灵敏能够提高习练者的动作敏感性,沉稳则能够磨练人的性情,消除浮躁。太极拳运动要求习练者必须精神高度集中,做到眼随手转,步随身移,动作连贯、圆活、稳健、协调。通过对太极拳的学习,可以培养大学生动作的协调性,驯服不良情绪,锻炼意志品质。
(三)了解太极拳运动功能,使之成为强身健体的一种手段
从运动功能来看,太极拳的强身健体功能还是不可小视的。它结合了中医的精髓,在健身方面有着明显的作用。它对于缓解神经紧张,调节大脑机能有着良好作用。这是因为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必须要做到集中注意力,动作连贯,一气呵成,所以对大脑和神经系统是一种训练;同时,太极拳对于增加肌肉的力量、骨骼的稳固性和关节柔韧性和灵活性等方面也有着重要作用。
三、结果与建议
综上所述,民办高校太极拳运动的特点决定了它在教学上不同与其他课程,“90后”出生的这些年轻人的特点又决定了他们不能象中老年人那热衷于太极拳运动,因此,在组织教学活动中要充分考虑这两个特点。
(一)示范动作要优美
太极拳动作要做到头部保持正直,下颚微收,虚领顶劲,立身中正,心静体松,呼吸自然,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表现出悠雅、含蓄的自然美。所以,授课教师要严格按照标准示范,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解要精炼有序
太极拳属于内家拳法,强调动作的舒缓,例如,在42式太极拳中做“掩手肱捶”这一动作示范时,要求蹬地、转腰胯、含胸、松肩、出拳等动作一气呵成,同时要将太极拳“松,活,弹,抖”的特点充分展示,做到动作连贯,用力自如,肢体舒展.各部位关节高度协调配合,内形、外神和谐。有序理顺技术动作,将动作按顺序讲解出来。
(三)因材施教,科学合理地组织教学活动
在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分解练习与完整练习相结合。太极拳动作的复杂性决定了在练习过程中不能急于求成,应该把动作进行分解,逐一示范、演练。例如,在24式太极拳中可以把“右野马分鬃”拆解分为“左脚左撇”、“上体左转丁步抱手”、“上体右转上步”、“弓步分手”让学生逐一练习,当学生把各部分动作都掌握之后,再使其将动作组合,进行完整练习,从而降低了学习的难度,有利于学生掌握。然后还要注意的是速度,太极拳动作要求柔缓。只有当动作放慢了.才能做到心静体松、自然地呼吸、以意行气、以气运身、达到动作协调自然。教学开始阶段,教师通过口令控制学生练习速度,随着技术的掌握和提高,过渡到口令结合音乐指导练习教师可以在练习中,有针对性的选用乐感舒缓,具有特色的民族音乐,用来代替口令,一方面提高了教学质量,放松了学生的紧张心理,提高课堂的学习气氛.避免了单一口令的枯燥乏味。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的乐感素质。
(四)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太极拳教学应遵循一般教学规律,即由易到难。遵循循序渐进。教学初期,多安排基本功练习。先教给学生基本动作,比如起势,收势,野马分鬃,手挥琵琶,楼膝坳步等。随着学生运动能力的提高,再安排一些简单套路练习,如4式、8式、16式、24式。不同年级.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选择相适应的套路动作。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克服学生的畏难心理,培养学生兴趣,系统掌握技术动作要领。太极拳理法缜密,极为精奥。高职校太极拳教学应先练身,后练神,先基本功和简单套路,后身形合一。同时要结合高职生的特点,循序渐进,科学合理的安排教学,有效的利用教学器具,使学生能在快乐中学会太极拳。
(五)持之以恒.勤学多练
俗话说“拳练百遍其义自现”,学习太极拳重在练习,不能只学不练。长时间不练往往会导致学了一段时间后只知道曾经学过太极拳,但是动作要领全忘的结果。因此当学生掌握基本动作要领之后.教师要充分利用一切时间如:早操、间操和课外活动、大型集会表演等,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练习,互相评比。在促进学生熟练掌握动作技术、不断提高动作质量的同时也丰富了校园体育文化生活,提高了学生的自身素质,加强了综合素质。应该说,太极拳已成为一项全民健身的运动。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更应该掌握这项本领,进而培养终身体育思想;作为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理应承担起这样的责任。
参考文献:
[1]闰英.对普通高校太极拳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探究[J].搏击(武术科学),2008,(1).
[2]吴宝忠.太极拳的渊源及教学特点[J].太原科技大学学报,2006,(1).
[3]石先彬.对普通高校24式简化太极拳教学的几点探讨[J].内江科技,2008,(4).
[4]孟汉滨.浅谈高职院校太极拳教学[J].才智,2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