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五四时期,反对文言,力主白话,无如鲁迅坚定者。其散文名篇《二十四孝图》的开篇即言:“我总要上下四方寻求,得到一种最黑,最黑,最黑的咒文,先来诅咒一切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即使人死了真有灵魂,因这最恶的心,应该堕入地狱,也将决不改悔。”一贯主张“辱骂和恐吓绝不是战斗”的鲁迅这回竟出以恶语,对反对白话者咒天诅地,其决绝态度可见。
然与胡适对白话身体力行不同,鲁迅自己写文章,每逢要表达比较深刻的思想和比较深沉的感情的时候,必借助文言的语汇和句法,这恐怕不是“积习”二字可以解释得了的。1927年9月,鲁迅为自己校订的《唐宋传奇集》写《序例》,文末照例交代写作的时间与地点:“中华民国十有六年九月十日,鲁迅校毕题记。时大夜弥天,璧月澄照,饕蚊遥叹,余在广州。”“大夜弥天,璧月澄照,饕蚊遥叹,余在广州”曾被解释成“国民党发动四一二事变,使中国陷入更深的黑暗,而鲁迅面对黑暗显示了大无畏的革命气概”云云;哈哈,其实,“璧月”者,许广平也;“饕蚊”者,“情敌”高长虹也。十六字文言把“抱得美人归”的志得意满,表达得含蓄蕴藉,不露痕迹,可谓尽得风流!若出以白话,则恐难免浮薄轻佻,既授人以柄,复伤己尊严,素爱惜羽毛的鲁迅当然不可能做此“折本”的买卖。更典型的例子也许是三十年代京、海派之争中,以“栾廷石”的笔名发表在《申报·自由谈》上的《“京派”与“海派”》:
“北京是明清的帝都,上海乃各国之租界,帝都多官,租界多商,所以文人之在京者近官,没海者近商,近官者在使官得名,近商者在使商獲利,而自己也赖以糊口。要而言之,不过‘京派’是官的帮闲,‘海派’是商的帮忙而已。但从官得食者其情状隐,对外尚能傲然,从商得食者其情状显,到处难于掩饰,于是忘其所以者,遂据以有清浊之分。而官之鄙商,固亦中国旧习,就更使‘海派’在‘京派’的眼中跌落了。”
这段文字要言不烦,于京、海派各加针砭,有理、有力、有度;然又能如老吏断狱,着着掐肤见血,几深刻到让人难以腾挪,显示了鲁迅非凡的思想洞见;然若非借助文言的语汇和句法,还会有如此一语解纷,一言息讼的表达效果么?
我意,五四先贤掊击文言不遗余力,或并非因为文言不好,而只是因为文言太难,有碍教育的普及,且难以之进行社会的动员故。同为五四白话文运动先驱的刘半农晚年的一段话或可为证:“十年前,我们对于文言文也曾用全力攻击过,现在白话文已经成功了气候,我们现在非但不攻击文言文,而且有时候自己也要做一两篇玩玩。”
文白之争中林纾(琴南)“非读破万卷(古书),不能为古文,亦并不能为白话”一言,我看是包含了合理的成分的,可惜他说得过于笼统,宜乎被鲁迅等人揪住辫子。鲁迅对林纾的驳论做得诚然漂亮,但他自己的文章白纸黑字具在,是抵赖不去的。白话文主张者的一大误区是把白话与文言对立起来,新旧之分遂尔有死与活、进步与落后竟至革命与反动之别,台湾学者汪荣祖的批评我看是击中了百年来白话文的要害:“雅言(文言)为白话的根底与资源”,“百年来写白话文的能力,无不从古文泉水中获得滋养”,“白话文能否精致与能否取法古文大有关系”。
我是固执地主张若专就表现力而言,文言非但不输白话,反有白话所不逮处;弃绝了文言的白话必显枯竭之象。我课上常举的一个例子是,拜伦致情人某情书中有一段:
Everything is the same, but you are not here, and I still am. In separation, the one who goes away suffers less than the one who stays behind.
钱锺书先生以浅近的文言译为:“此间百凡如故,我仍留而君已去耳。行行生别离,去者不如留者神伤之甚也。”若纯以白话,复能有此蕴藉风流,沁人心脾的表达力否?不知鲁翁若在,将何以回应我这后生小子的固执?我想他的驳论还是可以做得“诚然漂亮”,但恐怕却无法说服我,因为如前所言,老人家自己的文章具在,白纸黑字,如何抵赖!
然与胡适对白话身体力行不同,鲁迅自己写文章,每逢要表达比较深刻的思想和比较深沉的感情的时候,必借助文言的语汇和句法,这恐怕不是“积习”二字可以解释得了的。1927年9月,鲁迅为自己校订的《唐宋传奇集》写《序例》,文末照例交代写作的时间与地点:“中华民国十有六年九月十日,鲁迅校毕题记。时大夜弥天,璧月澄照,饕蚊遥叹,余在广州。”“大夜弥天,璧月澄照,饕蚊遥叹,余在广州”曾被解释成“国民党发动四一二事变,使中国陷入更深的黑暗,而鲁迅面对黑暗显示了大无畏的革命气概”云云;哈哈,其实,“璧月”者,许广平也;“饕蚊”者,“情敌”高长虹也。十六字文言把“抱得美人归”的志得意满,表达得含蓄蕴藉,不露痕迹,可谓尽得风流!若出以白话,则恐难免浮薄轻佻,既授人以柄,复伤己尊严,素爱惜羽毛的鲁迅当然不可能做此“折本”的买卖。更典型的例子也许是三十年代京、海派之争中,以“栾廷石”的笔名发表在《申报·自由谈》上的《“京派”与“海派”》:
“北京是明清的帝都,上海乃各国之租界,帝都多官,租界多商,所以文人之在京者近官,没海者近商,近官者在使官得名,近商者在使商獲利,而自己也赖以糊口。要而言之,不过‘京派’是官的帮闲,‘海派’是商的帮忙而已。但从官得食者其情状隐,对外尚能傲然,从商得食者其情状显,到处难于掩饰,于是忘其所以者,遂据以有清浊之分。而官之鄙商,固亦中国旧习,就更使‘海派’在‘京派’的眼中跌落了。”
这段文字要言不烦,于京、海派各加针砭,有理、有力、有度;然又能如老吏断狱,着着掐肤见血,几深刻到让人难以腾挪,显示了鲁迅非凡的思想洞见;然若非借助文言的语汇和句法,还会有如此一语解纷,一言息讼的表达效果么?
我意,五四先贤掊击文言不遗余力,或并非因为文言不好,而只是因为文言太难,有碍教育的普及,且难以之进行社会的动员故。同为五四白话文运动先驱的刘半农晚年的一段话或可为证:“十年前,我们对于文言文也曾用全力攻击过,现在白话文已经成功了气候,我们现在非但不攻击文言文,而且有时候自己也要做一两篇玩玩。”
文白之争中林纾(琴南)“非读破万卷(古书),不能为古文,亦并不能为白话”一言,我看是包含了合理的成分的,可惜他说得过于笼统,宜乎被鲁迅等人揪住辫子。鲁迅对林纾的驳论做得诚然漂亮,但他自己的文章白纸黑字具在,是抵赖不去的。白话文主张者的一大误区是把白话与文言对立起来,新旧之分遂尔有死与活、进步与落后竟至革命与反动之别,台湾学者汪荣祖的批评我看是击中了百年来白话文的要害:“雅言(文言)为白话的根底与资源”,“百年来写白话文的能力,无不从古文泉水中获得滋养”,“白话文能否精致与能否取法古文大有关系”。
我是固执地主张若专就表现力而言,文言非但不输白话,反有白话所不逮处;弃绝了文言的白话必显枯竭之象。我课上常举的一个例子是,拜伦致情人某情书中有一段:
Everything is the same, but you are not here, and I still am. In separation, the one who goes away suffers less than the one who stays behind.
钱锺书先生以浅近的文言译为:“此间百凡如故,我仍留而君已去耳。行行生别离,去者不如留者神伤之甚也。”若纯以白话,复能有此蕴藉风流,沁人心脾的表达力否?不知鲁翁若在,将何以回应我这后生小子的固执?我想他的驳论还是可以做得“诚然漂亮”,但恐怕却无法说服我,因为如前所言,老人家自己的文章具在,白纸黑字,如何抵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