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为啥总不理解我们?

来源 :当代党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2899527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辑同志:
  我在涪陵区新村乡人民政府当副乡长。如今,我很为社会上一些人对我们乡干部的看法苦恼,甚至有些寒心。
  我是农村娃,小时家境贫寒,后来发奋苦读当上了教师。但我对父老乡亲以及那一片土地一往情深。我以为,以我的知识、能力和聪明才智,定能为家乡的脱贫致富使一把力。于是,我通过考试,转行干上了行政工作。
  为老百姓尽快脱贫致富,作为乡干部的我们可谓绞尽脑汁。然而,我发觉迎接我满腔热血的是兜头而来的一盆盆冷水。2003年?熏乡上争取到一个产业结构调整项目——建高产蚕桑示范园。群众最初也很积极。育苗期间,5位乡干部轮番跑育苗地,比对自己的幺儿还上心。建园工作似乎一直很顺利,然而,到栽植时,许多农民“反水”了,将规划的土地你留一块,他留一方,全然不顾高产示范园的“集中成片”要求。这可把我们急慌了。因为32床的苗子都育出来了,如不按要求栽,2.4万元项目资金不能到位,我们就无钱支付给育苗户。热血沸腾干了几个月的事情眼见要成为一个烂摊子,干部们懊恼极了:“为群众好,结果编根绳子把自己拴了,唉!”
  然而,说归说,工作还得做。作为负责人,栽桑7天里,我一直在现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嘴巴说干,喉咙说哑,还要“洗耳恭听”一些农户的谩骂,说我组织栽桑是整他们,说我搞项目是想捞钱、出政绩。有个星期天,是我的生日,我同样坚持在现场。这个生日,我收到的“礼物”是挨了乡亲们一天的骂。
  在许多老百姓眼里,我们干部做任何事似乎不是想捞好处,就是心放得不正。前不久,我调解处理一起纠纷。当事人李家和该村主任是连襟,为避嫌,我们尽量不与该村主任接触,而是调查证人,实地查看,公公正正开展工作。然而,另一当事人吴家还是见我们就骂:“晓得你们都是官官相护,他连襟是村主任,你们当然要偏向他啰……”为了把事情处理好,为了证明我们干部不是“官官相护”,我通过村主任做工作叫他连襟作出让步。这样的处理结果,吴家是满意的,但他仍然有话说:鬼晓得暗地里给了李家多少好处。
  最让我哭笑不得的是,今年苎麻春管时,我逐户提醒农民抢时强化管理,以提高产量。而我前脚走,后脚就有农民说:“莫管理,他们想钱想出成绩,偏要让他们遭扣工资。”这话尽管幼稚得可以忽略不计,但,我听在耳里,还是疼在心上。
  这种内心的委屈似乎无处诉说,从我当上乡干部后,我的一些同学、朋友看我的眼光也不同了。每每同学、朋友聚会,他们都理所当然要我做东,完全一副“你当官了,反正是撕票报账吃公家,我们不吃白不吃”的样子。事实上,现在乡上财力十分紧张,莫说请客吃饭,就是不少为公事而垫支的钱也是“瘸子的脚——垫起就垫起”。
  但这些是很少人知道和理解的,当今社会,很大一部分人说起干部就是“洪桐县里无好人,贾府石狮也肮脏”。
  我承认,乡干部中有社会上所说的那种人。但是,那的确是少数。至少,我拍得起胸膛讲得起硬话:我从未贪污公款克扣群众,更没损公肥私铺张浪费,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人清清白白的“官”。我所在的乡政府,我耳闻目睹的乡干部们,也都不是社会上所说的那种人。我认为,如果以乡干部中的个别现象以偏概全地认为乡干部都是坏人,干部们尽力付出总得不到肯定和回报,那么只会极大地伤害干部的自尊心和人格,他们会灰心,甚至寒心。
  我知道,“打铁还要自身硬”,每个乡干部有责任认真反省自己,做个好人当个好“官”。但干部也是人,干部的工作更需要支持和肯定,而我们怎样才能得到广大群众和社会的理解、接受呢?
   涪陵区新村乡人民政府陈政权
  2005年6月6日
其他文献
38岁的云阳县双水乡青山村农民、共产党员颜锦财,拥有着众多的桂冠:云阳县十佳优秀党员、致富带头人、云阳县优秀人才……去年,他又做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新举动:投资160余万元,筑坝拦断流经家乡的裕溪河,修建一座蓄水60万立方米的中型水库。  “太阳三天苗发黄,一场大雨土冲光。”这是青山村的真实写照。家门前虽有裕溪河流过,但一遇干旱就断流。  颜锦财10岁那年,母亲带着他上山挑水,母子俩走了近10里路才
期刊
渝东南经济发展迈大步,令人欣喜。但是,我们也还应当清醒地看到,与其他发达地区相比,渝东南还有一定的差距——该地区集老少边穷于一体,工业化、城市化水平低,生产力总体水平还不够高。  建国以来直至1980年代末,国家及省(原属四川省)对该地区极少投入,近40年国有固定资产投资仅2.17亿元,年均人平不足2元。划入重庆直辖市后,该地区得到迅速发展。但是,2004年该地区人均GDP还是只有3342元,低于
期刊
2002年初,正当綦江县三角镇中坝村村委会主任朱忠元雄心勃勃,准备带领群众连续作战,修建全村9个村民小组中惟一未通的冷浸沟公路时,他却因积劳成疾倒下了。  到医院一检查,是直肠癌,已经到了晚期。害怕丈夫接受不了这个事实,朱忠元的妻子一直隐瞒着病情。朱忠元自己也根本没有往这方面去考虑。他想的是,如何尽快把公路修好。  第一次手术,直肠被切除,大便的排泄道被改到了左腰部。从此,朱忠元无论走到哪里,腰间
期刊
时间回到25年前,1980年初冬的一个上午,忠县涂井乡望江村一组,一个特殊的社员大会。  会议主题只有一个:土地即将下放到户,队里的五保户张大秀、牟其武娘儿俩不再由集体供养,他们将分得相应的土地,并选一户为他们承担土地耕作和赡养义务。  张大秀的女儿已60多岁了,无力照顾盲人母亲和兄弟。组长牟一登希望能有人担起这个担子。  他的话刚落地,大家就议论纷纷:“两个都是瞎子,不能做事不说,照家防偷儿都不
期刊
常言道,“久病床前无孝子”,共产党员周忠泽,却凭着一个女人的善良、真诚、执著和一颗水晶般美丽的心灵,20多年来无微不至地照料患精神病的夫舅和患病7年的公公——  53岁的周忠泽,中等身材,齐耳的短发,一双眼睛明亮有神,浑身上下显得精明干练,洋溢着活力。  现任璧山县广普镇计划生育协会秘书长的她,多年来无微不至地精心照料公公和一个患精神病的夫舅。她的感人事迹,深深地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去年,她被评
期刊
6月21日7时20分左右,距离巫溪县中梁乡政府7公里的银水村青岩洞,近半匹山15万立方米岩体在一声巨响中轰然崩塌。该地连接南北两岸的一座公路桥顷刻间无影无踪,代替它的是一个横跨河道长约100米、高出河床30米的落石形成的“坝体”,坝内水位以1米/小时的速度陡然上涨,形成库容150万立方米的“堰塞湖”险区。崩坝溃堤随时都可能发生!洪水、泥石流虎视眈眈!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  紧急关头,党和
期刊
在璧山,有5辆出租汽车格外引人注目,因为它们的挡风玻璃的右下角,都有一块红底黄字的标牌,上面写着5个字——“共产党员车”。璧山县道路运输管理所让党员“的哥”亮出党员身份,主动接受群众监督,也引发了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临时调解员    “这次,要不是遇到热心肠的党员‘的哥’戈师傅,要在异乡顺利救出我们的侄女不知有多麻烦。”这是来自贵州省仁怀市的一位黄姓残疾人,寄给璧山县道路运输管理所领导一封感
期刊
2004年8月,重庆市政府出台《重庆市财政资金直接补贴农民发放暂行管理办法》,改变过去层层下拨的传统做法,取消了中间环节,将6项支农资金纳入直补范围,统一委托金融机构直接发放给农民。  财政资金直补政策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耕地撂荒现象明显减少。  但是,据我们今年4月对丰都县5个行政村的调查发现,财政直补农民政策落实得不够好。一是宣传不到位。由于村民居住分散,很难组织召开村民大会
期刊
入夏,橡皮艇在阿蓬江峡谷漂开了。从罾潭下水,一路高天深谷,激流险滩,在波峰浪尖上经历了惊心动魄的三四小时后,游客终于体验到了什么是激情。而旅游公司老板,30出头的罗小波体验到的,则是大把大把赚钱的滋味。  罗小波的公司有10艘橡皮艇,每艘可乘坐10人,每人每漂一次收费80元,每年从4月开漂,10月结束,6个月可净赚十几万元。除了阿蓬江漂流,罗小波还经营着乌江画廊游和龚滩古镇解说、旅游商品经销等业务
期刊
丰都县移民蓝明国万万没想到,2004年底,他将寿衣加工小作坊从董家镇搬到新县城仅2个多月时间,在政府部门的协调下,他就融资320万元,办起了公司,日子越过越滋润。蓝明国今天的幸福生活,得益于丰都县实施的“移民安稳致富工程”。“‘移民安稳致富工程’帮扶队的同志四次上门动员我搬迁,没想到这一搬,还真让我搬进了福窝窝!”蓝明国开心地说。  “‘移民安稳致富工程’是被形势逼出来的!”丰都县委书记沈文彪向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