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崩当前,有1208名共产党员……

来源 :当代党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ZHAO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6月21日7时20分左右,距离巫溪县中梁乡政府7公里的银水村青岩洞,近半匹山15万立方米岩体在一声巨响中轰然崩塌。该地连接南北两岸的一座公路桥顷刻间无影无踪,代替它的是一个横跨河道长约100米、高出河床30米的落石形成的“坝体”,坝内水位以1米/小时的速度陡然上涨,形成库容150万立方米的“堰塞湖”险区。崩坝溃堤随时都可能发生!洪水、泥石流虎视眈眈!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
  紧急关头,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严防死守,万无一失,不伤一人,不死一人。”市委领导发出了命令。145个基层党组织的1208名党员组成145个应急队,一个个钢铁卫士,英勇地谱写了保卫人民利益的一曲曲英雄壮歌。
  
  “群众的生命财产更要紧!”
  
  山体崩塌,中梁乡河口村20户农民一下子陷入惊恐之中,离灾害现场仅100米的戴习光家首当其冲受到洪水威胁。情急之下,他骑上摩托车就往位于上游的乡政府跑,还一边高喊:“青岩洞垮岩了?选”。乡党委书记胡绍学听到喊声,马上召集全体党员干部,5分钟内迅速赶往现场。
  山路陡峭逼仄,溃堤危险随时可能袭来,26名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深一脚、浅一脚,冲在抢救队伍的前面。
  “先救人,再抢贵重的财产。”胡绍学大声说,“女同志们负责搀扶老人孩子,壮劳力搬运重东西!”他和副乡长韩仁俊抬起冰箱就走。床、被子、腊肉、生猪,还有老人十分看重的棺材,一件件被有序搬走时,洪水已经到了地坝。
  刘大顺家、刘吉安家、刘吉太家、汤大银家……胡绍学和党员干部在崎岖难以成行的山路上,在齐胸口的洪水中,一家家抢救群众的生命财产,直到将人员、牲畜、财产安全转移,到天亮时,20户80口老小以及两个工程队的450人全部安顿妥当。
  6月22日,天刚麻麻亮,坝外指挥部的同志发现一个人从坝上下来了。是哪一个不怕死的?原来是浑身上下满是泥水只看得见两只眼睛在转的胡绍学。他组织完群众撤离就独自攀悬崖翻大坝报告情况来了。
  “你的行为太冒险了?选”指挥部的领导对他进行了严厉批评,“不死一人,不伤一人,你记不住?”胡绍学淡淡一笑说:“没有人出来报告,外边怎么知道险情?怎么部署抢险?危险是危险,可这么多群众的生命财产更要紧。”报告完情况,胡绍学又返回坝内,组织干部职工为灾民送粮食、燃料和照明用品。
  
  “我这点小病算得上什么?”
  
  6月21日19时许,胃痛难忍又发着高烧的西宁派出所所长冉伟在家人的搀扶下,刚到县城住院打上点滴,突然接到辖区中梁工程导流洞工地打来的紧急报警电话。非常熟悉情况的他一激灵爬起来,拔掉针头,急匆匆地跑出了医院,完全不顾妻子在后面的焦急的呼喊。
  20分钟后冉伟赶到了派出所,带领10名民警紧张地投入抢险战斗。
  临近现场,冉伟发现河道里到处闪着手电筒和火把的光,还传来了阵阵喧闹。原来由于“堰塞湖”的形成,下游河道几乎断流,水面上漂起了白花花的鱼,不少群众全然没有感觉到危险正在逼近,正兴高采烈下河捞鱼。“青岩洞垮岩了,危险!所有人统统上岸!”冉伟鞋都没脱就趟进河水,帮老人拾背篼,拉娃娃上岸。他的声音很快沙哑了,汗水浸透了全身衣服……
  在划定警界线,安排好民警在河道边巡逻后,冉伟又冒着生命危险摸黑翻过由岩体形成的坝进入险区一线疏散群众。
  冉伟和民警小李在手电筒微弱的光线照射下,深一脚浅一脚地在乱石和泥泞中摸索前行,临近“坝体”前,“咚”地一声,一砣石头砸在冉伟的旁边,好险!但他们没有丝毫犹豫,挽起衣袖就又往上面爬,翻过30米高的坝,他们整整用了半个小时。此时已全身无力的冉伟稳了稳神,坐木筏参与到人员疏散和主要财产转移之中。这一夜,冉伟乘着木筏到了20户村民的家,当群众及财产基本疏散,东方已露出了鱼肚白,他又一次挨家挨户检查,确认没漏一人,才坐下来短暂休息。
  水位继续以每小时1米的速度上升,一旦溃坝决堤,下游的危险更大,冉伟又乘坐木筏,攀援岩石,在“嗖、嗖”擦过的飞石和泥流中,返回到下游的执勤点与县公安局派来的增援队并肩战斗。此时,淹没区上游交通中断,5个乡的3万名群众的生活物资无法调运,群众情绪极不稳定。情况非常紧急,县武警中队派出抢险救灾的10名战士到了,急需一个人带路指挥。公安局长杨平对冉伟说,“你病成这个样子,再进险区身体肯定要垮!”冉伟说:“还是让我去!我最了解情况。在群众的利益面前,我这点小病算得上什么?”……
  6月24日,险区水位涨到537.26米,离中梁小学教学楼近在咫尺,可该校有50多名小学毕业生必须如期参加毕业考试,冉伟和学校领导一起细致地研究制定了撤退疏散方案……教室外,洪水滔滔,操场上,冉伟带着武警执勤巡逻,教室里,50多名小学生安静地做着答卷……
  截止6月27日18时,冉伟和战友们在险区奋战了132个小时。共疏散上游险区群众300余人,护送共50余人次工作人员通过险区,组织搬运群众生产、生活必需品20多吨,阻止群众到险区200人次。
  当冉伟从一线撤离下来时,面对等候他的泪水涟涟的妻子和120急救车,他说:“我累了……我想睡觉……”
  
  为了三个病危群众
  
  “我是天元乡卫生院,有一个孩子鼻子大出血,已经挺不住了!”23日上午11点,抢险指挥部接到求救电话!指挥部命令卫生院院长王基翔立马护送孩子往中梁坝上赶,120急救车到坝外等候。副县长姚雪峰、中梁乡人武部长刘继滨和县武警中队班长张玉龙三名共产党员则负责到坝上接应。
  三人立即穿上救生衣跳上木筏,过湖上岸,爬上在近80度的山坡上抢修出来的便道……头上是不断滚落石块的危岩和如火的骄阳,脚下是淤泥乱石以及奔腾咆哮的洪水,三人的眼睛不敢往别处看,身体贴在岩上,十指紧抠岩石,一步步小心翼翼地往前挪,终于来到坝上。
  此时,12岁的王丛光也在医生的陪护下从17公里外乘车赶到,孩子血流如注,呼吸微弱,情况异常危急?选张玉龙连忙背起孩子,刘继滨走在便道的前头,为两个人当拐杖,姚副县长在后面,托住孩子的腿。河道两岸,多少双眼睛在关注这一支神圣而奇特的队伍?选他们每挪动一步,都牵动着人们的心?选
  下坝必须经过爆破产生的一个约10米高的坎,两名武警战士象叠罗汉一样站在坝体下,三人将孩子放在上面战士的肩上,下面的战士再靠在岩石上慢慢地往下蹲,小心地接应下来。强健的张玉龙咬紧牙关背着孩子跳过了4块大礁石才到了对岸。孩子的血染红了他的衣服,孩子手上一直握着一瓶没有舍得打开的矿泉水,他用细若游丝的声音反复说一定要给叔叔喝。
  120救护车载着孩子来到县医院时,他已经完全昏迷,医生说,再晚一点,也许,任何抢救对他而言,都不再有意义。
  而此时,有消息说,天元乡卫生院又连续接到重病妇女,三人小组又立刻返回。
  天元村45岁的黄善碧,腹涨如鼓,痛得死去活来,休克了几次,已经不能行走。三人用担架抬?选杨坪村30岁的妇女杨世凤出现流产先兆,她有习惯性流产病史,以前几个孩子都流掉了。三人用担架把她送到了安全的地方。
  坝上坝下来回攀爬三趟,姚副县长的腿被划出一个大口子,血流不止,张玉龙因脱水昏倒在地。
  经历灾难的大山一定不会忘记,2005年6月23日这一天,我们的党员用汗水和鲜血挽救了三个群众的生命;与死神擦肩而过的群众一定永远不会忘记,党员群众血肉相连,危难当前,党员当之无愧是群众生命安全的保护神。
  当150万立方米积水在三天里分10多次爆破经大宁河泻入长江时,特大险情警报解除,经历了五天五夜激战,危险的阴云终于从巫溪上空飘散。
  五天五夜里,1208名党员干部以赤子之忠心,砥柱之豪情,力挽狂澜,化险为夷,为父老乡亲交上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其他文献
1944年底至1945年初,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急剧变化。国际反法西斯战争取得了很大胜利。日本统治集团更急于谋求迅速解决所谓“中国事变”,一面再次发表“对中国国民政府的声明”,加紧对蒋介石的诱降活动,一面再度调兵遣将从军事上给蒋介石以强大压力,逼蒋就范。继陷洛阳、衡阳之后,日本又西犯广西,攻陷桂林、柳州、南宁,打通了所谓大陆交通线。1944年12月,日军侵入贵州,攻陷独山,摆出从侧背包抄重庆的战略态势
期刊
与同龄人相比,去年7月从重庆大学人文艺术学院毕业的陈翠有太多的不幸:55岁的父亲陈庭平在2000年就下了岗;母亲嫌这个家太穷,5年前与父亲离了婚;今年5月24日,76岁的婆婆离开了人世;自己大学毕业后艰难地寻找工作却一次又一次地失败……  23岁,正值青春年华的陈翠,心开始失落。  陈翠曾是一个出色的学生。9岁时,她就梦想当一名画家。在重庆市第一师范学校读书的时候,她的绘画作品就曾获过奖。在重大,
期刊
地处渝东南边陲的黔江和酉阳、秀山、彭水、石柱5个区县,重庆直辖以来尤其是近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温饱基本解决,农村贫困面显著减少;非农化进程开始起步,城镇建设日新月异;基础设施步伐加快,交通状况明显改善。2004年,渝东南地区生产总值103.4亿元,比直辖市设立之初的1997年增长83%。粮食总量由1977年以前长期在77万吨左右徘徊,2004年达145万吨;人均粮食由长期不足300公斤,
期刊
秀山是边区,就得敲“边”鼓。6月10日,笔者在秀山县渝东南边贸综合批发市场见到这样一幕——  “嗨,刘老板,这种电扇多少钱一台?”“这个呀,160块。这是电控开关的,性能可靠得很呢。”“价格上有没得优惠?”“我喊的是价,你还的才是钱呢,你开个价嘛。”一翻讨价还价后,电扇以150元成交。  刘老板叫刘木元,湖北省荆州人,先后在湖南和重庆其他一些区县做家电生意,但都没有挣到钱。2000年,刘木元辗转来
期刊
“务必牢记‘三个六万’”    每天中午,成群结队的职工走进宽敞明亮的餐厅,享受公司免费提供的工作餐……一个濒临破产的纺织企业,而今一派祥和。  “海康”变为“如意海康”,3000多名职工也从下岗的“怨海”中走向了“如意”。  原重庆海康有限公司走过60多年的辉煌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陷入了“死海”。去年11月,企业进入破产程序后,职工上访不断……  紧要关头,区委、区政府领导知难而进,与职工对话
期刊
38岁的云阳县双水乡青山村农民、共产党员颜锦财,拥有着众多的桂冠:云阳县十佳优秀党员、致富带头人、云阳县优秀人才……去年,他又做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新举动:投资160余万元,筑坝拦断流经家乡的裕溪河,修建一座蓄水60万立方米的中型水库。  “太阳三天苗发黄,一场大雨土冲光。”这是青山村的真实写照。家门前虽有裕溪河流过,但一遇干旱就断流。  颜锦财10岁那年,母亲带着他上山挑水,母子俩走了近10里路才
期刊
渝东南经济发展迈大步,令人欣喜。但是,我们也还应当清醒地看到,与其他发达地区相比,渝东南还有一定的差距——该地区集老少边穷于一体,工业化、城市化水平低,生产力总体水平还不够高。  建国以来直至1980年代末,国家及省(原属四川省)对该地区极少投入,近40年国有固定资产投资仅2.17亿元,年均人平不足2元。划入重庆直辖市后,该地区得到迅速发展。但是,2004年该地区人均GDP还是只有3342元,低于
期刊
2002年初,正当綦江县三角镇中坝村村委会主任朱忠元雄心勃勃,准备带领群众连续作战,修建全村9个村民小组中惟一未通的冷浸沟公路时,他却因积劳成疾倒下了。  到医院一检查,是直肠癌,已经到了晚期。害怕丈夫接受不了这个事实,朱忠元的妻子一直隐瞒着病情。朱忠元自己也根本没有往这方面去考虑。他想的是,如何尽快把公路修好。  第一次手术,直肠被切除,大便的排泄道被改到了左腰部。从此,朱忠元无论走到哪里,腰间
期刊
时间回到25年前,1980年初冬的一个上午,忠县涂井乡望江村一组,一个特殊的社员大会。  会议主题只有一个:土地即将下放到户,队里的五保户张大秀、牟其武娘儿俩不再由集体供养,他们将分得相应的土地,并选一户为他们承担土地耕作和赡养义务。  张大秀的女儿已60多岁了,无力照顾盲人母亲和兄弟。组长牟一登希望能有人担起这个担子。  他的话刚落地,大家就议论纷纷:“两个都是瞎子,不能做事不说,照家防偷儿都不
期刊
常言道,“久病床前无孝子”,共产党员周忠泽,却凭着一个女人的善良、真诚、执著和一颗水晶般美丽的心灵,20多年来无微不至地照料患精神病的夫舅和患病7年的公公——  53岁的周忠泽,中等身材,齐耳的短发,一双眼睛明亮有神,浑身上下显得精明干练,洋溢着活力。  现任璧山县广普镇计划生育协会秘书长的她,多年来无微不至地精心照料公公和一个患精神病的夫舅。她的感人事迹,深深地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去年,她被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