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血栓通(冻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来源 :生活与健康·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_spid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注射用血栓通(冻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1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被随机分为注射用血栓通(冻干)治疗组(A组)和常规治疗组(B组)两组均进行UAP的常规治疗。A组加用注射用血栓通(冻干)静脉滴注,治疗2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A组的临床疗效高于B组。结论:注射用血栓通(冻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肯定。
  [关键词] 血栓通;不稳定型心绞痛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冠心病的一种,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其临床症状急重,易导致急性心肌梗死(AMI)或猝死。现将我院收治的1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并与西医常规治疗进行比较,取得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11年6月至2011年10月我院共收治1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其中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在46—74岁,平均年龄57.4岁。病情严重程度:低危组12例,中危组18例,高危组20例;对照组50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在42—78岁,平均年龄58.2岁。病情严重程度:低危组15例,中危组13例,高危组22例。两组年龄、性别、病情严重程度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入选病例均参照实用内科学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标准分型[1]。各组研究对象均排除脑血管疾病或周围动脉疾病、感染和全身免疫性疾病、肝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病、心肌炎等其他心脏疾病。
  1.2方法
  两组基础用药相同:均给予硝酸酯类、抗凝、抗血小板凝集、调酯、平稳降压等治疗。治疗组加用血栓通冻干粉400mg(广西梧州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加入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一次,疗程14天。
  1.3观察指标
  记录心绞痛发作频率、程度、持续时间、硝酸甘油消耗量以及治疗前后心电图变化。
  1.4疗效观察
  疗效标准按“心血管系统药物研究指导原则”评定[2]。显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消耗量减少80%以上,静息心电图恢复正常;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消耗量减少50%不及80%,心电图ST段低平或T波倒置有所纠正;无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消耗量减少不及50%,静息心电图与治疗前无明显变化。
  1.5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构成比采用x2检验,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与对照组心绞痛改善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后心绞痛改善情况比较
  注: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两组病人治疗前后各组积分基本相同,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组治疗后各组积分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优于对照组治疗后。
  2.2心电图疗效比较 治疗组与对照组心电图改善情况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后心电图改善情况比较
  注: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两组病人治疗前后各组积分基本相同,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组治疗后各组积分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优于对照组治疗后。
  3 讨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病理基础是动脉斑块的不稳定、破裂与血栓形成引起的一系列病理与病理生理的变化与相应的临床表现。不稳定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容易在外来应激作用下发生破裂。斑块破裂释放的组织因子和炎症因子促进血小板的激活与聚集,并激活外源性凝血系统形成凝血酶,裂解的FIB形成纤维蛋白血栓。如果斑块破裂严重,形成的血栓闭塞冠状动脉,冠状动脉血流完全中断,临床上表现为急性心肌梗死。如果损伤较轻或者体内清除血栓的机制活跃,则只在损伤表面形成附壁血栓,临床多表现为不稳定型心绞痛[3]。
  血栓通冻干粉有效成分为三七总皂苷,三七总皂苷可能通过多种途径发挥作用:1)抗血栓形成:通过抑制二磷酸腺苷(ADP)、花生四烯酸、血小板活化因子及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刺激内皮细胞分泌t—PA,起到抗血栓的作用。2)抗组织缺血性损伤。通过调节一氧化氮(NO)的合成,清除氧自由基。阻止细胞钙离子内流,抑制脂质过氧化,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等起到抗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4]。3)降低血浆中白细胞数量,减少白细胞聚集,抑制炎症反应。炎症是动脉血栓形成各阶段的特征,是斑块形成和急性破裂而导致急性闭塞和梗死的关键病理生理学机制。而急性期反应物CRP现已成为主要心血管危险因素之一,它不仅仅是简单的炎性标志物,而且也可以通过几种机制影响血管易损性,从而增加血管内血栓的形成,研究显示三七总皂苷能减少兔动脉硬化斑块的面积及血清CRP浓度达到抗炎的目的[3]。
  本研究结果显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栓通冻干粉,能有效缓解心绞痛症状,改善心电图缺血表现,且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故认为血栓通冻干粉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有确切疗效。
  参考文献:
  [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第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429-1447.
  [2]心血管系统药物研究指导原则,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政局:新药(西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汇编,1993:49-51.
  [3]祈宏,董彦文.血栓通粉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1,19.
  [4]李天威,孔乐凯,熊文等.人参皂苷对培养大鼠神经细胞O2-和H2O2损伤的保护作用,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1998,24(2):130-132.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的选择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者48例(54眼),观察手术前后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及视野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随访时间3个月。结果:术后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前显著提高;术后随访1~3个月平均眼压比术前明显降低(p<0.01);中央前房深度较术前明显加深(p<0.01);视野未有进一步损害
期刊
[摘 要] 目的:评价骨肽联合葡萄糖酸钙治疗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62例患者分为治疗组32例(骨肽联合葡萄糖酸钙)和对照组30例(口服α-D3组),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总疗效,积分,骨密度和血生化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46.88%,对照组为30%,有显著性差异(P0.05)。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两组用药后骨密度均有上升,治疗前后治疗组股骨颈、股骨粗隆骨密度有非常显著差异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对于体内新鲜肌腱、骨外露的治疗结果。方法:选取我院骨科2007年3月~2010年9月收治的60例新鲜肌腱、骨骼暴露的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7~14d的VSD治疗,负压选择为40~50千帕。结果:54例经过7d治疗,6例患者经14d治疗,肉芽组织生长正常,经缝合处理或植皮治疗后愈合,无感染患者。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能够有效预防肢体创伤后的感染,对于新鲜
期刊
[摘 要] 21世纪是多重耐药时代,抗生素临床应用60多年,越来越多的院内感染和多重耐药菌感染已成为当前临床抗菌治疗的难题,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A、MRCNS)、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与Amp C类诱导酶(IB)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和多重耐药(MDR)的革兰氏阴性杆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菌……等)是主要热点。本文就常见抗生素的临床应用和疗
期刊
[摘 要] 目的:了解社区卫生服务的现状,寻求和探讨社区医院水平低、能力弱、吸引力差的原因,为政府制定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从温州市文成、泰顺、瑞安县随机抽取30个社区进行整群抽样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内容包括社区居民的人口学资料、健康状况、社区卫生服务需求和利用情况等。同时对6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了实地考察与个别访谈。结果:对社区卫生服务项目的需求与利用情况不平衡,购药、医疗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外伤性胰十二指肠损伤的处理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对本院1991年3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18例外伤性胰十二指肠损伤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确诊5例,疑似诊断4例,术中确定诊断13例;治愈16例(88.9%),死亡2例(11.1%);发生并发症7例(38.9%)。胰瘘、十二指瘘是主要的并发证。结论:简单而合理的手术方式是治疗胰十二指肠损伤的重要措施。早期手术
期刊
[摘 要] 目的:验证洛美沙星注射液对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用氧氟沙星作对照。结果:洛美沙星注射液和氧氟沙星注射液对敏感菌株引起的尿路、肠道感染的细菌清除力分别为86.9%、79.3%有效率分别为89.5%、82.6%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和13%无明显差异。结论:洛美沙星注射液是一种新型、广谱、高效、安全的抗菌药物。  [关键词] 洛美沙星;氧氟沙星;细菌感染  L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运动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203例患者根据身体情况对其实施运动管理,包括指导运动、调理饮食、稳定情绪、健康知识的指导等。结果:运动前后体重、血压、血糖、血脂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疾病防治知识、服药依从性等干预后较干预前明显提高。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实施运动干预效果显著,提高其心功能。  [关键词] 运动;干预;高血压  高血压是常见心血管病,其患病
期刊
我国是HBV感染流行区,一般人群的HBsAg阳性率达9.09%,其中母婴传播的途径危害尤其明显,慢性化机率极高,乙肝疫苗0,1,6接种程序被证实能有效阻断母婴传播,但对于HBVDNA阳性的孕妇,则期望寻找更有效的方案,我们就此做了相关研究,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 本组106例(筛除早产儿),为2006年出生的新生儿。其中男58例,女48例;剖腹产22例,顺产82例,产钳助产
期刊
[摘 要] 目的:对应用氩离子凝固术对患有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86例消化道出血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氩离子凝固术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消化道出血症状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出现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症状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应用氩离子凝固术对患有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进行治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