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治理打出“组合拳”让小康生活更美妙

来源 :现代苏州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wk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区环境越来越好、社区活动蓬勃开展、垃圾分类工作有序推进……随着社区治理“组合拳”的实施和深入,姑苏区白洋湾解街道领秀金品社区的“金品”小康生活已经融入到了社区生活的方方面面,不断提高着居民生活品质。
  “微更新”让楼道有了家的温馨
  楼道里的垃圾不见了,牛皮癣小广告没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美丽的饰品和充满艺术气息的字画作品……最近,领秀金品社区的居民楼道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走进楼道里就像走进了自己家,住在这样的小区里,我可舍不得搬!”今年52岁的张云妹阿姨住在领秀金品花苑2幢,在见证了美丽楼道打造的全过程后,她对这个“家”更添了一份感情。
  确实,如今领秀金品社区居民楼的楼道里,可“装”着不一样的风景。“闲聊区、健康角、展示墙‘微更新’都让楼道有了家的温馨。”一走进楼道,装饰在玻璃窗上的垃圾分类、居民公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映入眼帘格外醒目。透过窗户,墙上展示着志愿者与居民们一起参加各种活动时的照片,每一张都让人倍感亲切。墙的另一面是健康养生书架,好几本养生知识小册子摆在里面,供居民领取阅读。右手边的墙上挂着楼道改造前后的对比图,还有居民参与共商共治的照片,拉近了居民之间的距离。
  “新招”频出,垃圾分类深入人心
  为了在社区形成“人人督导垃圾分类、人人参与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领秀金品社区成立了由党员、居民骨干和社区培育的领秀先行志愿服务队组成的垃圾分类督导队,深入开展垃圾分类入户指导。社区以“秀品荟”为平台,开展党员学习日、志愿者分类学习日、居民学习日“垃圾分类”专场学习,并对垃圾分类志愿者进行专门培訓,让他们成为了社区垃圾分类的“先行军”和“精锐部队”。
  如今,每天早上,身穿蓝色志愿服的垃圾分类志愿者都会准时出现在社区各个角落进行巡逻,并在垃圾桶边进行指导。看到有人垃圾投放错误,志愿者会热心上前指导,看到路上有散落的垃圾,他们会第一时间弯腰用钳子拾起来放进对应的垃圾桶。除此以外,志愿者每天还会定时定点帮助居民分捡垃圾,在垃圾分类前期工作中为居民保驾护航。
  同时,社区还组织党员、社工和居民骨干持续开展垃圾分类“邻里帮带、网格织网”按户宣传和指导。发放垃圾分类宣传册的同时,在投放点定时查看每户居民家里的垃圾分类情况,有分类错误的,及时进行指导和指正。
  为了让垃圾分类工作可以更有序推进,社区还投入使用大件垃圾和建筑垃圾临时堆放点,把散乱的垃圾统一归集,设置一定高度的围挡用图文形式宣传垃圾分类,并设立有害垃圾分类点,居民到此投放有害垃圾可以兑换日用品。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小区开始垃圾分类,原先的垃圾亭被改造成了党建、安全、精神文明等相关内容的宣传栏,部分垃圾亭还安装了休闲椅凳,物业还加装了300余个电瓶车充电桩,旨在让小区居民的生活更便利。
  “红色”身影,让居民倍感暖心
  自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深入开展以来,党员志愿者们纷纷化身为“小区治理多面手”。他们化身保洁员,清洗小区内楼道的玻璃;化身秩序维护员,引导小区车辆规范、有序停放;化身文明劝导员,配合社区做好文明工作;化身政策宣传员,宣传文明创建知识等工作。
  党员志愿者们还利用业余时间,开展政策宣传、环境整治、法律援助、信息咨询等志愿服务活动,轮流值班,为群众提供服务。同时,他们还充分利用微信群、公众号等社交工具,实现“面对面”与“键对键”相结合,为居民提供更高效、更便捷的暖心服务。针对社区中失独家庭、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生活困难等问题,有能力的党员进行“ 一对一”或“多对一”的结对帮扶,制定帮扶计划,给予帮扶对象情感上关心、精神上激励、物质上资助。
  为了提高社区群众办事效率,让社区生活更丰富多彩,领秀金品社区“红马甲”党员志愿者们全身心地投入到社区管理的每一件事情上,温暖着社区每一位居民的心。
  “五心”工作法,精准服务居民
  白洋湾街道领秀金品社区不仅有“红马甲”,还经常能看见一群“蓝马甲”网格员忙碌的身影。
  网格员是化解社会矛盾,服务社区居民的群体,了解社情民意是网格员的主要任务,他们的日常工作有网格巡查,入户走访,发现并排查隐患等……据了解,领秀金品社区目前有7个基础网格,2名网格长,7个副网格长,29个网格员,真正实现网格对社区的全覆盖,能够与居民保持“零距离”,了解民情、转达民情、解决民情,帮助完成好社区的管理与各项服务。
  在工作经验的积累中,领秀金品社区网格员总结出一套“独门秘诀”——“五心”工作法,即细心巡查、耐心沟通、热心助人、爱心护学、贴心服务。领秀金品社区党支部书记王怡表示,“五心”工作法只是社区网格工作的开端,今后,网格工作将秉承该套工作法,并在过程中不断完善、持续创新,为创建温馨、安全、有趣、整洁、便利的美好社区助力。
其他文献
如同一件巨大的艺术装置,吴江东太湖度假区(太湖新城)的地标型建筑,也是苏州最大、全国第三大的剧院综合体苏州湾文化中心12月在大众视野里横空出世,吸引八方瞩目。  苏州瞩目的地标性建筑  占地约160亩,总建筑面积约21.5万平方米,苏州湾文化中心西临太湖,位于东太湖度假区核心中轴线上,有两个悉尼歌剧院那么大,总投资约30.9亿元,是太湖之滨集文化创意、信息交流、休闲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标志性文化建筑
期刊
在刚刚落幕的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苏州的镇湖刺绣再度引起关注。继2018年、2019年苏绣作品惊艳亮相进博会之后,今年,苏绣小镇不仅“走进”繁忙的虹桥高铁交通枢纽,为旅客带来一场特殊的“太湖苏绣体验之旅”,还开辟了两条苏绣特色旅游线路,邀请参会嘉宾与上海市民到苏绣小镇实地体验。  而11月20日,苏州高新区与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签订框架协议,开设联通进博会与高新区之间的苏绣主题商务接待旅游线路
期刊
原本缺乏绿化的背街小巷焕发出生机,昔日卫生死角因景观小品成了“美丽街角”,独居老人通过“一键呼叫”功能呼叫“安全管家”到家排除险情……“有了贴心周到的‘管家们’,住在这里,我们也能有安全感、幸福感和收获感。”家住三茅观巷的居民柴淑敏说。  一流城市要有一流治理,要在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上下功夫。  “先手棋”主动出击治理难题  三茅观巷是中街路片区的一条支巷,以中街路为中轴线,北至东中市,南到干
期刊
晨雾在深秋初冬的乡村尤其有烟雾朦胧的味道,清晨的田间地头,笼罩在浓雾里,朦朦胧胧,涤荡着喧嚣与芜杂。  乡村最美的时光,还要属金灿灿的丰收时节。  走在乡村嗅着稻谷清香,最容易滋生幸福的感觉。银杏金黄,树下孩童的欢声笑语和银杏叶子一起飘荡。因为明媚和喜悦的金黄,绿水蓝天更显得深邃,粉墙黛瓦在金黄的映衬下也更觉意境悠远。  在吴江乡村,静静地感受岁月静好的气质与神韵。  关于乡村的记忆,一定还有萦绕
期刊
留在苏州,沉溺于一口甜食,迷恋苏州话特有的软糯,以及那些陪伴多年的近邻们……姑苏区白洋湾街道金色里程社区藕巷新村的大部分居民,都是土生土长的老苏州人,他们许多人一辈子没有离开过家乡。在他们心中故土难离,从面朝黄土到住进高楼,生活环境变得越来越好,但那一水一山、一花一食的浓浓乡情,从未改变。  难离舌尖上的苏州味道  民以食为天,家乡的味道总是胜过外面的万千美食佳肴。  冬至的团子、元宵节的汤圆、重
期刊
罗马不是一天建好的,城中村也不是,它是在一次次膨胀中长成了今天的样子。  城中村给我们的感觉总是杂乱无章、复杂多变的,对于城市人来讲,城中村似乎是一个不该有的存在。然而从另一角度观察,带动一座城市经济发展较为关键的是流动人口,而这些外来人口基本住在城中村里。  这段时间以来,吴门桥街道针对辖区城中村较多、安全隐患突出的问题,持续开展集中整治系列行动。“原来城中村也可以很美!”当昔日管线乱搭的“空中
期刊
干净整洁的工地、安静的施工环境,有条不紊的施工现场……这些表象的背后,有一个运筹帷幄的“大脑”,正在掌控着工地全局。这个智慧大脑,“听得到”工地噪音,“看得到”工地扬尘,“感应得到”工地的危险和违规行为,被高科技加持的“智慧工地”正成为大势所趋。  12月11日下午,由张家港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主办的“2020年张家港市‘智慧工地’示范建设展示观摩活动”,在江苏德丰建设集团的阳光新城项目拉开帷幕,活
期刊
崇文重教,山高水长。  今天我们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说的不仅仅是教育本身,因为教育,是落实到一个个学校的。今天,苏州教育的发力点有很多,但其中一个最核心的力量源泉就是校长。教育大家陶行知说:“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校长的思路决定一座学校的思路,一个好的校长能够带领学校找到个性发展的路径,并且把个人对教育、对学校生活的理解融入其中,使一所普通的学校得以超越体制化时代千人一面的模式,而
期刊
中国银行是中国唯一持续经营百年的银行。岁月无痕,斗转星移。如今,中国银行迈着稳健的步伐,穿过百年时光,推动苏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血脉融入全球经济的大潮,诠释中国的复兴梦想。  《现代苏州》杂志书刊策划工作室,历时一年,从编辑、设计到印刷出版,将苏州中行百年的奋斗历程、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载入《百年记忆》丛书中,阐释出一家中坚大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每一本书都有它独特的温度,再次翻开这册《百年记忆》
期刊
关于形,我们最多说的是象形,中国文字就是象形文字。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古人观天察地,而成文字。文字初成,夜鬼哭,天雨粟。然而要了悟其中的奥妙,必须由学开始。  学天文,学人文,是为了最终了悟大道。前人给了我们很多的终极的指向,儒释道说三教合一,一团和气。西哲马克思说,人类营造世界最终用的是美的规律。但是什么是美,什么是终极,古人语焉不详,或者说中国的圣贤将终极指向清清楚楚写在碑版与典籍里,你看得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