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用数学典型错题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来源 :新基础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学生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学习”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明确目标。而学会自主学习是学生必备的一个重要素质。那么,怎样借用数学错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谈几点认识。
  一、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错题
  恩格斯认为:“无论从哪方面学习都不如自己所犯错误的后果中学习来得快。”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从错题中分析原因。
  由于学生的知识基础、领悟能力、思维能力等的差异,发现、分析错题的能力也不尽相同。例如,书本中的相对难的题(包括星号题),《学法》上的拓展题和单元测验卷中的附加题。能力强的学生,教师不提醒,由他们自己选择分析;中等及中等偏下的学生,建议在作业讲评后或者试卷讲评后再选题进行分析,这样可以促进这些学生消化教师上课讲过的内容。下面举的例子都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找到的典型错题(学的都是人教版教材)。
  L在学完第一册第六单元后找到了一个这样的典型错题:10个小朋友捉迷藏,如果其中1人已经找到另外3人,还有几个小朋友没被找到?很多小朋友直接写10-3=7(人),错误地认为还有7人没有被找到。
  Z在学完第三册第六单元后找的错题是:同学们进行队列展示,每行人数同样多。小林从前数是第4个,从后数是第3个,从左数是第5个,从右数是第2个,队列展示的有多少人?Z的錯误答案是3+5+2=10人。
  W在学完第六册第四单元后找的错题是:淘淘家离学校800米,他每天往返两次,一共要走()米。①1600②3200③2400
  二、指导学生自主分析错题
  学生做错题的原因虽然很多,但归根结底不外乎两点:从知识层面来说,是对所学知识掌握不全,理解不够,不能灵活运用;从习惯层面来讲,则是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那么,上述几位同学分别是怎样分析自己的错题原因?
  L认为:只算了被找到的3人,没有把找的1人算进去。应该首先想到捉迷藏需要1个人来找其他人;一共10人,减去找人的1个人,再减去他找到的3个人,即10-1-3=6(人),所以还有6人没被找到。
  Z认为:对“队列”没有概念,没有从条件中找到小林的位置与队形排列的关系。他认为要这样做:先画图理解题意,“小林从前数是第4个,从后数是第3个”,那么每一列的人数是4+3-1=6(人),“从左数是第5个,从右数是第2个”,说明有5+2-1=6(列),所以,队列展示的有6×6=36(人)。
  W认为:没有正确理解“往返”二字的意思。“往”是“去”的意思,“返”是“回”的意思,往返一次就是800×2=1600(米),而往返两次就是1600×2=3200(米),故选②。
  从学生的错题分析可以看出,他们都是从知识层面来分析错误原因的。最开始分析时,学生常出现“粗心、没学懂”等错误原因,并不知道从知识层面来分析,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有针对性。
  例如,在学完《圆的周长》这节课后,有人就错了这样一道题:把一张周长为62.8厘米的圆形纸片对折后得到一个半圆,这个半圆的周长是(31.4厘米)。
  学生误认为“圆周长的一半=半圆的周长”,没有想到圆周长的一半是一条曲线,而半圆是一个封闭图形,它的周长比圆周长的一半多了一条直径。学生混淆了含义相近的两个数学概念而出现了类似错误。
  这说明,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深化数学概念的教学。什么是深化数学概念教学?就是在学生认识概念的基础上,对概念进行分析,以达到透彻理解并掌握概念的目的。教师在教学较难、较复杂的概念时,要突出关键词并逐层剖析。如教学“周长概念”时,应突出“封闭”“一周”这两个概念的结合;同时可以把“圆周长的一半”和“半圆周长”这两个相关的概念结合在一起进行比较教学,引导学生进行类比分析,以加深对此概念的理解,如,比例和比值,平均速度和速度平均值等。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不但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有针对性,让学生知道从知识层面分析自己的错误原因,还要注意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故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创设情景,形成问题,使学生愿意学。问题可由学生提出,也可以由教师在情境中提出。但是,提出的问题要击中思维的燃点,这样能迅速唤醒全体学生的认知系统,从而提高单位时间里的学习效率。例如,教学分数大小的比较时,我采用讲故事激发学生提问题:孙悟空分西瓜。悟空说:“我分给沙师弟1/3个西瓜,分给八戒2/6个西瓜……”孙悟空的话还未说完,沙师弟就大叫起来:“猴哥这样分不公平!”听完这个故事后,请同学们来评评理:“孙悟空分得公平吗?”故事激起了学生心中的疑团:“沙师弟分得份数少,是否分得少呢?”“两个分数谁大谁小该怎么比较呢?”这样,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学生心里想提的问题就多了,学习的积极性也就调动起来了。长期下去,学生会越来越喜欢数学,从而主动学习数学。
  著名教育家约翰·杜威认为:失败是有教导性的,真正懂得思考的从失败和成功中学得一样多!借用数学学习中的典型错题,进行认真分析,实现对错题的反思,不仅能让学生在此活动中不断获得成长,而且还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其他文献
发散思维之所以能够具有很大的创造性,就是因为它可以使人在遇到问题时使思维迅速而灵活地朝着多个角度、多个层次发散开来,从给定的信息中获得新颖性的答案。但是,发散思维的创造性又离不开辐合思维,只有通过思维的辐合才能从对各种答案的分析、比较中选择出其中一种最佳的答案。把握问题实质的前提下,关键是要能够打破思维的定势,改变单一的思维方式,运用联想、想象、猜想、推想等尽量地拓展思路,从问题的各个角度、各个方
期刊
引言  作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思维品质是指人的思维个性特征,反映其在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水平和特点。思维品质包含了一个以逻辑性为起点、批判性为过渡、创新性为终点的三维立体化结构体系(黄远振,2014)。英语教学中的很多活动能够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WatersA.,2006),而作为高中英语最富有特色的一个教学环节—阅读教学,更是一个充满了积极思维的过程
期刊
一、背景分析  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培根铸魂、启智润心。”为更好地落实思政课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体现思政课在为解决为谁培养人的问题上发挥的重要作用,努力探索在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明理、增信、崇德、力行。在东城区“关键课程培根铸魂”东城区党史学习教育暨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系列研讨会上,我设计并完成《党的阳光育花
期刊
曹禺创造的《雷雨》是中国话剧史上一部经典的悲剧,关于该剧的主题意蕴,历来众说纷纭。在笔者看来,《雷雨》的诞生是源于作者对时代呼喊的响应,《雷雨》的内核则源于作者对运命叩询的思考。悲剧是什么?鲁迅说“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在《雷雨》所呈现的故事中,曹禺以一种极端的夏日雷雨般狂飙恣肆的方式,“发泄被抑压的愤懑,毁谤中国的家庭和社会”,一切难以言喻、难以言明的人和事,都在阴沉、郁热的氛围
期刊
少先队是一个光荣的组织,少先队员肩负着中国的伟大复兴梦。然而,曾几何时戴上红领巾的那份荣耀感逐渐消散,有些人眼中,“少先队员”成为了一个干瘪的称谓,“红领巾”了一件毫无精神价值的附属品,如何让少先队组织更有吸引力影响力和凝聚力,如何在新时代让少年儿童以少先队员的身份找寻存在感和认同感,让红领巾成为每个孩子人生路上的精神坐标,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要求我们培养出合格的少先
期刊
中学物理课程标准已明确提出:要开展新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中学物理教学的核心素养,包含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以及科学态度和责任四个方面,旨在通过物理教学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必备品格和能力。[1]笔者认为,物理观念是指构成物理知识体系的物理概念、原理、定律或定理,是核心素养的第一要素,也是培养科学思维、提高实验探究能力、培养科学态度和责任的基础,只有完善的物理观念,才能进
期刊
小学阶段针对的是6-12岁的儿童,此阶段的学生有必要进行“深度学习”吗?  审视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依然存在几点现象:教学内容缺少对学生具有挑战的核心问题;过度进行教学预设,缺乏开放性,学生思维受限;学生分组合作是为了合作形式而合作,没有因为合作而变得更加积极主动;教师缺乏思维训练的目标意识和可实践技能;过于重视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忽略了学生的学习探索过程,不能抓住教学的本质;学生缺少探索的时间和空间
期刊
儿童阅读是指儿童通过文字,经由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对信息的提取、整理、内化、输出。在这一过程中对信息的处理能力称为阅读力,它直接影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感悟、分析记忆、迁移运用等能力,是保证其高效、高质学习的关键能力。然而阅读力的培养离不开思维,因为任何一种语言都是思维的工具,是思考内容的凭借、展现和载体,成功的阅读都需要边读边思。因此,恰当的阅读策略可以帮助学生在阅读中更具互动性和思
期刊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该意见指出: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能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将学校美育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陶冶高尚情
期刊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师德问题倍受社会关注,也是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保证。多年来,宁阳县实验小学高度重视师德建设工作,认为“师德就是教学水平,师德就是教育质量,师德就是学校发展力”。学校努力提高教师师德水平不断推进教师队伍建设,构建出了健康和谐的育人环境。教师的师德水平、业务素质、工作责任心得到了极大的加强和提升。  一、学政策,修师德  学校把“以德立校”放在办学思想的首位,坚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