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高中语文教学的兴趣缺失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966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罗杰斯在《自由学习》中写道:真正的学习“就是青少年在源源不断的好奇心的驱使下,不知疲倦地吸收自己听到、看到、读到的一切有意义的东西。真正在“学”的学生是从真实生活中有所发现,然后把这发现变成自己的财富的人。作为一名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的农村高中的英语教师,我对此深有体会,可是什么才能够真正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之持续学习下去呢?
  从最初小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到初中生对知识的习以为常,现在的高中学生大部分似乎不再有学习的激情,转而对学习感到了厌倦和疲惫,是什么使得他们丧失了学习的能力呢?当然其中存在着高中课业重,负担大,或是学生正处于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阶段等等原因。这里,我想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体会谈谈自己的一些肤浅的体会,在这之中,有自己一些细微的想法,同时对一些问题也感到了困惑。
  (l)享受不到学习的乐趣。就英语这门学科而言,从小学,甚至幼儿园,我们的孩子们就开始学习英语。我翻看了初中各年级教材,发现高中绝大部分单词和语法都在初中都作为重点出现过。高中生再次学习这些时,并没有新的内容进行补充,是否就会失去对探索知识的好奇?在教学中我发现一些从没有接触到过的内容,比如强调句,同位语等语法点,或是一些旧词新意,比如:从熟悉的短语be interested in到interest名词和动词用法;star从名词星星,明星到动词出名,主演;fine作为罚款之意,等等,对此学生学习的劲头更大。
  而对于某些学过的知识点,就感觉索然无味。体会最深的是对于定语从句的学习,学生表现出来学习过该知识点,却没学透彻,一知半解。高中生一方面不想学,自认为懂了,另一面又不理解含有定语从句的大部分复合句,实际应用能力低。我个人认为新课程目的在于让学生在初中阶段通过广泛的、积极的阅读和听说,培养对英语学科的兴趣,对大量的英语词汇和语法现象熟知,在情景篇章中体会其用法,并有意识的记忆背诵感兴趣的、优美有价值的段落,进行量的累积和实际的运用。在高中阶段再侧重于有逻辑性的、系统的学习。
  (2)感受不到学习的回报。各年龄段的学习目标、方法等都不同,如果在小升初,或是初生高的关键段没有尽快适应新的学习内容和目标,不及时调整学习方法,很可能跟不上教学进度。很多学生刚进入高中都雄心勃勃,以崭新的面貌开始新生活,非常努力地学习过一段时间。但是由于对自身没有一个合理的评估,忽略了自身基础不扎实,知识脱节过多的等现实,妄想一口吃个胖娃娃,结果考试成绩不理想,付出的努力没有得到回报。很可能走上松懈甚至放弃学习,成绩更是一落千丈的恶性循环。
  (3)教学方式的陈旧:尽管教改已经开始几年了,然而对于教师的培训多是表面的形式上的,很大一部分是侧重于教学方法的培训,理论为主,实际操作太少;教师的专业素质、教学态度、教学水皮、管理水平都对学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而对于教师个人素质的提高,特别对于农村高中的教师而言,这太有必要了。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们大部分任然还在沿用以前的、老式的教学方法,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太少。对于该怎么上好一节课,甚至于感觉到了一丝迷茫。我感到了改变的迫切,却不知从何改起。单词用法讲解,短语搭配,语法规则,这些是每个单元必不可少的内容,怎么使之生动有趣呢?满堂灌亦或是像小学生那样碰碰跳跳?什么才是适合高中学生的,合理有效地方法,既不呆板又充满智慧?我们还停留在语言词汇层面,离真正地欣赏优秀的英文还差很远。在Book l module 6 reading里有这样一句话:the World Wide Web is a computer network that allows computer users to access information from millions of websites via the Internet.我不想简单的分析这个句子所包含的主从句,也不想讲讲allow doing sth /allow sb. to do sth.,更多的,想让学生体会allow在这个句子中的意思,让学生多想想,为什么不用make,permit,怎么样翻译才更符合母语的习惯。我想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学生对课文的”赏”上面,体会作者的遣词上面;学生能一边读一边发自内心的感叹:写的真妙;看到某个单词能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个用法,传神!渐渐摸索到英语的妙处,是否学习就更快乐,更有动力。但是,如果不讲搭配语法,连我们老师心里都没底,让学生怎么上考场?学生一路读来,早已经习惯用成绩说话,或许成绩的上扬才是最大的动力。
  (4)学校环境和班级环境的影响:高中实行非义务教育,好的生源大多流向了大城市的重点学校,而农村高中的生源质量确实逐年下降。大多数人抱着“混”高中文凭这样一种心态进入高中学习,在这样的心态下,学习更加困难。“在南为桔,在北为枳”,什么样的环境造就什么样的人。一个班级放弃学习的人越来越多,这就会造成班级学风不浓厚,使得一些有能力学习的学生,在整个环境的影响下,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人仅仅依靠毅力和理性是很难支撑很长时间的,更何况是这些正在走向成熟的学生。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孩子“越大越不听话,越来越不爱学习了”。他们已经过早的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因此,我们更应该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使他们充分体会到学习英语的乐趣,逐步培养他们对于英语的兴趣和增强学习的信心。
其他文献
摘 要:文化背景对语言教学的影响一直是外语界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 ,本文通过相关案例阐述只有在英语教学中介入文化背景知识,才能有效的进行英语课堂教学,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学生文化的敏感性,激发学生的学习英语的兴趣。  关键词:文化背景;文化渗透;英语教学;学生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而英语是大部分西方国家的母语,既承载着西方文化,又是一种文化现象。由于中西方地域文化不同,人类进
摘 要:课堂教学作为师生活动的中心环节和基本的组织形式,是学生获取知识、锻炼能力和提高各种技能的主要途径。那么,如何构建优质高效课堂是每位数学教师理应思考、探索的主要课题。学生不再是消极、被动的知识的接受者,不是程序化的机器,而应是主动、积极的知识的探索者、是课堂的主人。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的时间、空间、学习过程都还给学生,课堂教学不能再“涛声依旧”,教师应是课堂的组织者、引领者、参与者
备课就是教师为课堂教学做准备的过程。从广义上说,教师的学习、生活都应该是这个过程的一部分,因为教师也是以自己的所有生活感受和知识储备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思索的。从狭义上说,备课是为课堂设置预案,设定程序,以完成教学任务,其书面表现形式就是写教案。  传统意义上的备课仅是狭义的一部分,把备课等同于写教案,设计的教学过程不是帮助学生解决生字词和梳理文章脉络,就是逐句逐段的分析,或是总结文章特色之类,
口语交际能力是每个人都应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应注重培养,使他们懂得与人交际的礼貌、方法与技巧,在社会生活中能文明得体地表达与沟通。在教学中,如何上好口语交际课呢?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收集资料,做好知识储备  口语交际得以进行的必备条件是交际双方应该具备必要的知识、信息,所以教师在口语交际教学之前,应指导学生做好所缺知识的准备。如:口语交际《夸家乡》这一课要求学生夸
摘 要:要针对小学体育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采取有效的方法教学,通过一系列创新方案的实施,使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达到优化,实现教育教学的高效目标,即一方面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优化  新课标背景下,教育教学活动要围绕发展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而开展,因而,教师应当将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
美术的学习就是要让学生能提高审美能力,发展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形成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促进个性的形成和全面发展。学生对美术学习的效果如何,不仅受美术学科冷暖特征的影响,还与师生在教学时感情投入程度有关。如何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在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这是新课程改革中值得探讨的课题。  一、教师因素  在构成美术教育系统的诸多因素中,教师和学生是最活跃、最基本的因素。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
摘 要: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大力提倡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教学模式也成了许多教育工作者的研究方向。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提出了"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并以课堂的具体教学案例进行实践研究。  关键词: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方法,在教学中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究也是学
“书声朗朗”是语文课堂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的一大特征。真正要让学生的朗读达到“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问也”的程度,仅仅靠传统的“读书百遍”是不能奏效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言的系统和完整。因此,语文教学应该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在宝贵的40分钟课堂教学中对朗读的指导起“引路人”的作
我国的中学英语教材一直在改革中前进,就其变化的频率和发展的速度来讲,远远超过了其他的学科。目前,教材的多样化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景象,形势喜人。教材中的练习也随之变化、发展,体现了教材的意图和目的,进步之大,变化之快,前所未有。教师必须设法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发展其个性。如何把素质教育与减负落到实处,并且做到减负不减质,就自然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