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列文:他懂得取舍,而不痴迷于“建立功勋”

来源 :音乐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nbvc1c2c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不久,意外得知安德烈·普列文(André Previn)去世的消息。说意外,其实也不算意外,大师享年八十九岁,毫无疑问是当代“老一辈人”的代表。那么,普列文究竟是指挥家、钢琴家、作曲家,还是爵士音乐家呢?也许兼而有之,并且是真正的兼容并蓄。相对于布列兹(Pierre Boulez)这样的作曲家、指挥家而言,普列文无疑更接近于伯恩斯坦(Leonard Bernstein)。他们都是涉猎最宽广且高度平行的典范,因此或许也只适合被称为“音乐家”。



  我听普列文的录音并不算多,但在他离世的日子,想着还是听一张纪念一下吧。结果发现自己最熟悉的一张,便是勃拉姆斯的《德意志安魂曲》(Ein Deutsches Requiem,Op.45),那是2000年,普列文指挥伦敦交响乐团及其合唱团,同美国抒情花腔女高音布莱克维尔(Harolyn Blackwell)和男中音威尔森-约翰森(Dav id Wilson-Johnson)合作的现场演出,唱片由伦敦交响乐团的自主品牌发行。在指挥方面,普列文获得最多肯定的成就,并非德奥作品。他灌录的拉赫玛尼诺夫的交响曲、协奏曲以及柴科夫斯基的三大芭蕾杰作,都被人们奉为珍宝。但是,普列文灌录的德奥古典与浪漫派交响曲唱片,你又是否熟悉呢?
  后浪漫派理查·施特劳斯(Richard Strauss)的作品,普列文倒是与维也纳爱乐乐团合作过,其中《英雄的生涯》(Ein Heldenleben,Op.40)极受日本乐评人推崇,但终究没有像拉赫玛尼诺夫和柴科夫斯基的作品那样,成为普列文的“音乐名片”。不过,纵观普列文的作为指挥家的录音事业,我不得不对他产生强烈的敬佩之情。这是因为普列文确实是一位懂得取舍而不痴迷于“建立功勋”的指挥家。一言以蔽之,那就是他仅仅选择自己真正有把握的作品。而作为一位成功的指挥家,又是在音乐界影响最广泛的人物之一,他原本可以拓展古典与浪漫派的更多曲目,但他并没有这样做。



  普列文也曾系统灌录过贝多芬的交响曲(由RCA发行),但莫扎特、舒伯特、门德尔松和舒曼的交响曲,他基本都没带进过录音室。在后浪漫派,指挥家对于马勒几乎过分地浅尝辄止,仅留下了《第四交响曲》的唱片,布鲁克纳也不在他的世界里。你能否想象,一位柴科夫斯基的著名演释者,需要怎样的勇气来抵挡灌录《第六交响曲(悲怆)》的诱惑(曾有影像版,但并未灌录唱片)?然而,普列文始终明白他“该干什么”,因此他宁可耕耘理查·施特劳斯不那么有名的杰作,也不想在马勒、布鲁克纳的领域开疆扩土。正如他宁可将自己对莫扎特的热爱停留在钢琴键盘上,或灌录像《剧院经理》(Der Schauspieldirektor,K.486)这样的冷门歌剧,也不追求让人们的唱片架上再多一套《费加罗的婚礼》(Le Nozze di Figaro,K.492)。
  我一直认为,普列文同德奥曲目之间最深的关联,其实是勃拉姆斯的音乐。这次听《德意志安魂曲》的唱片来纪念他,我对此更加确定了。很明显,那是因為普列文几乎从来没有像对待勃拉姆斯这样对待其他任何一位作曲家。作为指挥家,他灌录了勃拉姆斯的交响曲和宗教音乐作品,也就是《德意志安魂曲》,还灌录了两首钢琴协奏曲;作为钢琴家,他弹奏了勃拉姆斯的《F小调钢琴五重奏》(Piano Quintet in F minor,Op.34),并先后留下两次录音(分别由EMI和Philips发行)。此外,普列文还同著名歌唱家蓓克合作,灌录了勃拉姆斯艺术歌曲的唱片。欣赏伦敦交响乐团发行的这张由普列文指挥的《德意志安魂曲》的现场录音,我们终会发现他的取舍何等可贵。这是如此精彩的演释!精彩就在于没有刻意的“演释倾向”,没有任何脸谱化,却分分钟显得卓尔不群。也许,这就是作曲家的思维贯通于一个异常全面的音乐家的生命所呈现的观点。
  面对这部极为庞大而又复杂的作品,普列文以惊人的清晰度强调纵向的、不同层次的线条结构。有时他所表现的清晰,居然让我的思维穿越到古尔德(Glenn Gould)的巴赫演释。指挥家所追求的音响也完全配合他的明晰构思,声音并不厚重,而是在乐队与合唱团高度立体化的结构编织中,凸显结构本身的分量。乐队确实呈现出了了不起的演奏技巧,但与此同时,这位指挥家并无意寻求那种乐队超技大师的犀利感。普列文的目标更多的是“一目了然”的音乐表现。所谓“手术刀般的犀利”,或通过节奏控制节节推高的紧张度,都不存在于他的演释当中。因此,这样的演释才更多地让我想到了“作曲家的演释”——他从创作的角度审视,透彻地梳理了如此丰富的层面,留意其中各种各样的细节,然后单纯地将自己的所见所感形之于外,已是信息量异常丰富的高峰演释。
  普列文展开音乐的手法,真是再自然不过了。而这样的自然,几乎是跳脱“演释风格”而存在的。二十一世纪的伦敦交响乐团,在科林·戴维斯(Colin Davis)与伯纳德·海廷克(Bernard Haitink)的手中呈现出了强烈的“复古”倾向,即浓重的老派德奥风。很多情况下,那两位大师都会做出老派的演释。而在普列文手中,演奏效果完全“判若两团”。没有德奥式的厚重与速度变化,乐句的塑造很流畅,但仅仅是配合着整体的明晰感所表现的一种恰如其分的流畅。没有现代化的“冷静”浮于表面,也没有借鉴于本真的奇巧风格。尤其是表现合唱的力度层次,指挥家几乎完全摒弃了那种通过“渐强”效果的苦心经营,堆积惊人气势的做法。他转而选择对比效果极强,力度变化也较为“阶梯式”的处理——换言之,就是一种完全不德奥化的方式。


年轻时的普列文

  或许这么说未必恰当,但普列文这次演出给我最直观的印象就是:对于传统勃拉姆斯演释风格的再思考,在约翰·艾略特·加德纳(John Eliot Gardiner)等人的本真演绎中基本发展到极限,而普列文采用“看上去”远远不那么具有挑战性的手法,却取得了异曲同工的效果。“作曲家的演绎”,很多也体现为通过当下的,或者说中立的手法(现代的乐器与表现方式),单纯地陈述其观点与构思。不过,同样需要着重指出的是,普列文把握音乐横向的流动和整体句法构思时,至关重要的“指导思想”就是依据文本,即唱词的内容来设计分句、各样连断的细节,以及一些特别的强调。这样的处理,在演释整体上异常透明的特质中,益发显现其敏锐的洞察力。宗教音乐作品原本就是以文本为基础进行创作的,普列文回归这样的核心来设计自己的诠释,也是非常符合“作曲家的演释”之本质的。
  正是在指挥家拥有高度的把握,却又不以高压来体现的情况下,乐队、合唱团以及两位独唱者都做出了最充分的发挥。哪怕这是一部听来多少有些耗神的作品,如此精彩的演释也竟然让我连听了两遍才感到满足!原先我对这张唱片也有美好的印象,不过绝没有像今天这样意识到它是如此的了不起!但无论如何,晚意识到,总比没意识到要好。
  再见了,大师!
其他文献
第一期“琴入心声,音爱有你”系列主题音乐会成功举办  “琴入心声,音爱有你”《音乐爱好者》杂志系列钢琴主题音乐会于2019年7月26日晚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英國布罗德伍德钢琴亚太艺术中心卡文迪音乐厅拉开了帷幕,来自北京、山东、河南、河北、甘肃等地的十一名琴童参加了演出。音乐会邀请到了钢琴演奏家、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附小校长陈曼春教授作为嘉宾,为每位参演者进行了现场点评。  参加演奏的孩子们在舞台上如
期刊
红醋栗,又名红穗茶藨、红加仑,是一种口感清甜的配食。它主要产在北欧,但亦在阿尔卑斯山东麓少量生长,灌木矮小、植株翠绿,五月开花、七月成熟,其间香馥山林。其赤色的果实好似节庆的灯笼,又宛若艳魅的粉底散落于森林与湖泊的妆奁。常言道野味为鲜,意指穷郊僻岭采摘之物品味最佳。奥地利农夫常在日落之前深入峦中寻果:暮霭之下,火炬般的枝穗方能映入眼帘,可谓晚霞之烈焰。  八月的萨尔茨堡热气依然逼人,奈何恰逢音乐节
期刊
炎夏的夜晚,我将书桌上一张名为《屋顶上的牛》的唱片放到CD机内。瞬间,音箱里传来渗透着地道法国气息的乐声,那琴音在给人以些许凉意的同时,也宛若要将听者带回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开设在巴黎的一家同样以“屋顶上的牛”命名的小酒馆中。那里曾是活跃于巴黎的一些艺术家们的乐园,是诗人、画家、音乐家云集的地方。  不过,这张唱片的主角却是一位成长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的法国钢琴家。他从小听着频繁出入于巴黎各个音乐场合
期刊
可能你也会认同,听音乐感到满意、惊喜是一回事,沉浸其中进而体验到一种幸福,又是另一回事。前者诚然宝贵,后者却更是可遇而不可求。尽管如此,聆听王健不同时期的三次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的演释,每一次都让我获得那样的幸福感。其中最近的一次,便是2019年大提琴家在上海大剧院的现场演奏。另外两次,是2013年王健在上海音乐厅举行的全集演出,以及他在DG录制的唱片。  两次现场版全集都分为两场,我只听了其
期刊
2019年10月4日是中匈建交七十周年纪念日,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欧洲一带一路文化促进会在布达佩斯克勒西·乔玛·山道尔文化中心联合举办晚会,邀请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民族歌舞团和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表演了一台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歌舞节目。演出受到了匈牙利听众的热烈欢迎,并被他们称为“跨越两千年的相聚”。为什么听众会这么说呢?这要从匈牙利人的族源说起。  匈牙利在欧洲是个特殊民族,其语言属于乌拉尔语系的
期刊
约翰内斯·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1833-1897),出生于漢堡的一个音乐家庭,逝于维也纳,葬于维也纳中央公墓。勃拉姆斯是一位影响深远的作曲家,由于他出色地继承和扩展了德奥古典音乐,音乐史上常把他与巴赫、贝多芬并称为世界音乐艺术上的“三B作曲家”。  勃拉姆斯是一位热爱民族文化、追求古典精神的作曲家。他的代表作品有:《德意志安魂曲》(Op.45)、《D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Op
期刊
2019年4月4日晚,“时空旅行者”张浩天钢琴独奏音乐会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上演。对于90后新生代钢琴家张浩天而言,此次巡演的主题和往年不太一样,之所以选择“时空旅行者”作为巡演的主题,是因为他希望将诞生于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多部经典钢琴作品在一场音乐会中带给听众,从古典、浪漫再到现代,就仿佛一次穿越时空的音乐旅行。巡演曲目包括贝多芬《月光奏鸣曲》、德彪西《月光》、巴拉基列夫改编的格林卡《云雀》、肖邦
期刊
意大利作曲家卢西亚诺·贝里奥(Luciano Berio)的音乐始终伴随着我的生活,从一种形式到另一种形式。贝里奥创作于1984年的《Voci》(可译作“声音”,但本文选择保持原文)可以说是一部与我形影不离的作品。  对于我个人而言,《Voci》能够使我在情感上与之产生极大的共鸣。我十分幸运,在作曲家贝里奥和首演这部作品的中提琴家贝尼奇(Aldo Bennici)面前演奏了这部作品。事实上,贝尼奇
期刊
2013年3月1日,草长莺飞,正值早春时节,刚刚结束了菲律宾旅行的我从马尼拉直飞香港,一下飞机便直奔位于港岛中环的香港大会堂,在音乐厅休息室采访了西班牙古乐大师、维奥尔琴圣手乔迪·萨瓦里(Jordi Savall),第二天晚上在大会堂音乐厅欣赏了他的个人独奏音乐会。之后,我的访谈实录文章《与乔迪·萨瓦里促膝而谈》就发表在了《音乐爱好者》当年5月的杂志上。  2019年3月24日上午,春雨淅淅沥沥,
期刊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马勒的交响音乐,你会想到什么?神经质?自怨自艾?还是富有创造性?在我看来,这些都是情感外化的体现。相较于海顿的乐观、贝多芬的斗争、莫扎特的诙谐豪迈和勃拉姆斯的坚定信仰,马勒的交响音乐更多地表达的是对“生与死”的思考。纵观马勒所有的交响曲,最突出的莫过于他对生命过程的追逐和回忆。这种回忆,可能来源于一个灵感,一首诗歌。这些乍现的“镜头”一露头就被作曲家自动存档,成为其创作的直接源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