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经验,在建模中形成解题策略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re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从条件出发解决问题的策略,对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课题进行了研究,让学生通过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实施解答及回顾反思等过程学会选择合理的方法解决问题。
  [关键词]解题策略;怎样解题;分析和解决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32-0036-01
  数学课程标准明確指出:让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因此,我在教学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时,在学生充分经历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实施解答及回顾反思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从条件想起分析数量关系”是解决问题的策略之一,培养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初步获得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一、在新知探究中形成策略
  数学知识的学习是循序渐进的,学生需要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思考才能获取新知识。
  【教学片段1】师(出示题目:小猴帮妈妈摘桃,第一天摘了一些桃子,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同学们,我们先一起来读一读题目,想一想题目中“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是什么意思?
  生1: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如果我第1天摘1个,那么第2天就摘6个,第3天就摘11个,第4天就摘16个……
  师:这位同学用举例的方法为我们解释了这句话的意思,可是只有这一个条件能解决问题吗?(不能)你能补充其他条件吗?
  (学生补充条件,教师完善题目的条件和问题后出示:小猴帮妈妈摘桃,第一天摘了30个,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小猴第三天摘了多少个?第五天呢?)
  教师让学生经历从不完整的题目到完整的题目的过程,帮助学生学会区分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在沟通条件和问题中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在解题方法中比较解题策略的异同点。
  二、在自我反思中体会策略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通过应用和反思,进一步理解所用的知识和方法,弄清所学知识之间的联系,获得数学活动经验。学生解决问题后的反思,有助于帮助他们找出解题过程中的错误,总结解题过程中的方法,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片段2】师(出示题目:一个皮球从16米的高处落下,如果每次弹起的高度总是它下落高度的一半,第3次弹起多少米?第4次呢?):皮球现在在哪里?你能读懂“如果每次弹起的高度总是它下落高度的一半”这句话吗?
  生1:皮球原来在16米的高处,第1次的下落高度为16米,弹起的高度为8米;第2次的下落高度为8米,弹起的高度为4米;第3次的下落高度为4米,所以弹起的高度为2米;第4次的下落高度为2米,所以弹起的高度为1米。
  生2:第3次弹起的高度是16-8-4-2=2米,第4次弹起的高度是2-1=1米。
  师:这两位同学清晰地展示了解决这道题目的过程。如果我们从条件“从16米的高处落下”开始想,第一次弹起的高度是谁的一半?第二次呢?第三次呢?……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提供了一道与之前的题目类似的题目,让学生明白,虽然题目的条件和问题已经发生变化,但是只要读一读条件,想一想条件之间的联系,顺着条件往下想也是同样能解决问题。
  三、在综合作业中巩固策略
  课堂作业是教师在教学新知识后为了达到启发、联想、类比、迁移、巩固等目的而设置的,它能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复习和巩固已掌握的知识。
  【教学片段3】师:请完成数学课本第73页的第3、4、5题(题目略)。
  生1:我来讲讲第3题,我是先画18个圆圈表示18个小朋友,然后从左往右找到芳芳,再从右往左找到兵兵,最后数出芳芳和兵兵之间的人数。
  生2:我来说第4题,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其中白地砖有8行,每行15块”,计算出白地砖有15×8=120块,再根据条件“花地砖比白地砖少70块”,计算出花地砖有120-70=50块。
  ……
  师:大家都讲得非常精彩,从题目中的条件出发,寻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这只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其实解决问题的策略还有很多,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中继续探索。
  学生在完成综合作业中应用了本节课“从条件出发”解决问题的策略,为后续学习“从问题出发”解决问题的策略找到了学习的模板。
  总之,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积累的数学活动经验,不仅能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还能让数学更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价值和乐趣。
  (责编 童 夏)
其他文献
教学片断一:体验与测量  师:我们已经学会测量圆的直径、半径了,请同学们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分别测量出直径为1分米、2分米的圆形纸板的周长及直径为3分米的圆形纸片的周长。  (学生分小组操作,教师巡视指导,然后小组汇报结果)  生1:我用滚动的方法测量出直径为1分米的圆形纸板的周长为3分米多一些。  (教师板书:直径1分米,周长3分米多一些)  生2:我利用细绳沿圆的周边绕一圈,然后测量绳子的长度
[摘 要]在开展探究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搭建合理的教学支架,以激发学生的内驱力,使探究式教学变得真实而有效。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 教学支架 扶 放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6-021  探究式教学作为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成为当下最受关注的教学方式之一。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教
[摘 要]语言是课堂上师生间交流的主要工具。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注重自身的数学语言,确保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实现学生自由、和谐、全面地发展。  [关键词]语言 说话 数学教师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08-054  语言是课堂上师生间交流的主要工具,教师主要是通过语言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
[摘 要]单元复习课,即在学生学习一个单元内容之后专门安排的复习课。以“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整理与练习”的教学为例,在“理” “练” “趣”上做文章,促使学生“学进去,讲出来”,真正实现复习课与“学讲”的有效整合!  [关键词]单元复习课;理;练;趣;学讲;做文章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32-0024-02  单元复习课,即指在
[摘 要]教育活动唯有在真实中发展,在朴实中创新,才是真正的基于学生立场,以生为本。在“分数的初步认识”的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开放的问题设计,启发学生思维,及时把握课堂中的生成性资源,在问题的不断生成和解决中有效推进课堂教学,真正基于学生立场构建本真课堂。  [关键词]学生立场;本真课堂;真实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35-
[摘 要]对学生数学作业中出现的错误进行深度剖析,发现除了学生个别的因素之外,教师对内容的理解和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影响学生出现错误的主要原因。在理解数学课程特点和要求及剖析学生错误原因的基础上,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优化习题设计,能够有效减少学生的错误,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关键词]小学数学 错误 干预 精讲 剖析 动态生成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摘 要]复习课上得好与坏,直接关系教学的质量,所以越来越多的数学教学研究指向了复习课。通过对“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复习课的探究,教师既要选好复习的素材,又要注重学法指导,让学生对数学复习课的整理与回顾变得趣味盎然。  [关键词]数学教学 复习课 温故知新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8-033  直视现状:复习就是整理与练
[摘 要]计算教学占据小学数学教学的半壁江山,所以简便运算是计算教学的“重头戏”。在市监测和学校普测的错例统计基础上,对学生的错因进行细致剖析,同时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简便运算教学的措施,以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简便运算 错例分析 对策 意识 技巧 练习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0-036  我非常有幸全
前不久,有幸观摩了黄彪老师执教的“中位数”一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课堂中黄老师积极运用现代教育理念指导教学,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悦,将枯燥的统计知识演绎得趣味横生。现撷取其中精彩的教学片断,与大家共同赏析,并谈谈自己的思考。  一、联系生活,精心选材  本节课教学黄老师从生活引入,让学生感受到中位数存在的必要性,最后回归生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现“数学源于生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高年级学生完全可以从整体上分析课题,并且思考一些探索性的问题。”何为探索性问题?我认为,那其实就是一个数学探索的大空间,是学生自己开辟出来的一个数学世界。那么,如何建构数学探索大空间,让学生发挥学习的主体性呢?我认为要从学生生成的动态资源出发,给予学生信心,允许其自主质疑和探讨。现将我在研讨活动中观摩“圆柱体的表面积”一课的教学与大家分享,并谈谈由此生发的一些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