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民的房子

来源 :中国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haiji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夏天,台北高温在38摄氏度上下躁动。我何其有幸,得以在城市中觅得一方远离尘嚣的小小净土。
  紫藤庐,台湾第一个古迹再利用的人文茶馆,因院子里的三棵紫藤蔓生屋檐,故而得名,也是台北的文化地标之一,历经几十个寒暑,到现在仍然是许多文化人记忆里的温暖的“家”。除了喝茶,紫藤庐内提供的餐点,亦如其名,看似简单,却又不简单,一碗沁凉的“红豆汤米苔目”入口,那滋味可让我唤起儿时和曾祖母相伴的旧时光的美好。
  正如手中《楼上的外婆和楼下的外婆》一书,作者汤米和他的外婆、曾外婆祖孙三代人之间互相关爱的成长背景,难得如此真诚的亲情书写,很有感受。
  1.
  这本脍炙人口且饶富生命教育意涵的绘本,是作者童年生活的写照,书中细腻的情感流转,生活化的故事情节交互映衬,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之情境,深植人心,铺陈出“家”是人们一直以来最重要的情感与记忆的归属。不过,对应我们现实生活周遭里,令人咋舌的高房价,让很多人几乎得穷尽一生的积蓄、背负庞大的房贷压力,才能拥有一个安身立命的家。这种现象不仅发生在台湾、大陆,甚至世界各地皆然,让人不禁有“何以为家”之感,以及兴起正如杜甫诗“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无寒士”之慨。
  对现在的青壮年人来说,“买房”俨然已成为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然而,“想要有间像样的房子住,真的这么困难吗?”甫获颁以人道主义关怀著称的“美国Curry Stone 设计奖”首奖的台湾建筑师谢英俊,却大胆提出“人民应该拥有建筑实践的参与权”之主张,强调盖房子是人类的本能,并非建筑商的专利,带我们看到解决未来居住问题的可能性。也对现今已被过度商品化扭曲的房市、居住不正义的社会问题,与我们对所谓现代化住宅的想象,给了一记当头棒。
  2.
  “我们的工作获得很多赞誉,都被以慈善或人道观点视之,但真正支持我们持续走下去的力量,主要是来自于对自己建筑专业技术的肯定,并且真正能感受到它对解决居住问题的重要性”。若非亲自走访了一趟《人民的城市-谢英俊建筑展》现场见真章,实在很难想象,这一解决人民居住的社会问题、看似文明重构的建筑实验,除了其自谦之建筑专业后盾外,这背后究竟需要多大的勇气与意志力支撑,才能办得到。
  “我们面对的都是人们迫切要解决的、最基本的生存问题,这与过去我们从事的设计工作,或一般建筑师的工作不一样,任何的作为能让灾民或自己立即感受到它的对与错、好与坏,没有任何含糊的空间。”
  1999年,谢英俊深入台湾9·21地震灾区,看到灾民无以为继的生活情况,重建家园谈何容易,而且要面对的不只是安置的问题,还有文化保存的问题。如此困境,如何解决?当时日月潭邵族部落的音乐文化传统,“祭典唱歌时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因为乐曲结构简单,任何音高都能找到共鸣点”,倒让谢英俊找到了建筑的灵感与出路。
  “这种音乐就是我们盖房子的基本逻辑”,此即“协力造屋”的概念的发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将建筑构法简化,结合群众的力量,让非专业技术工、农民、小区居民都可以参与施工,不论是木构造还是轻钢构造,这样可以有效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投入。其二,设计开放体系的建筑,建构属于公共体系的某些标准架构,再由家家户户随个人需求自由填充,让使用者、居住者参与选择与创作,才会出现丰富多样的传统民居。
  三个月后,新完成的“9·21邵族家屋重建案”房舍,不是“现代化”的钢筋水泥屋,而是轻钢架、局部混凝土、砖,搭配竹子、木材等材料构成的房子。这些房子抗震、通风又经济实惠,更重要的是,这是部落老弱妇孺一同“协力造屋”的成果。
  3.
  这十三年来,谢英俊参与过9·21地震、南亚海啸、四川地震-及8·8水灾等灾后重建,以及农村改造工程等。“在这里也让我感受到,从未有的强烈的责任感与对自我的期许,更肯定我们的专业并非虚无或不着边际的浪漫,是真正能为灾民、为农民、为一般人民大众带来直接好处,在大家认为高不可攀却对环境友好的建筑作为,人们不知不觉地完成。”谢英俊以低成本建筑、低损耗生态设计以及协力造屋的方式,帮助灾民及农民兴建家园。透过让居民自己动手,建立小区参与体系,并使用当地建筑材料方式,让非专业者亦能参与兴建绿色环保、节能减碳的现代化家屋。
  谢英俊认为可以将灾区重建的成功经验移植入城市之中,“现在绝大多数的城市居民,只能单向选择由少数建筑开发商所提供有限样式的商品房,作为自身一辈子的住宅。鲜少有为自己的房子、或周遭环境发声的权利。充其量仅剩在房屋内装修的机会,对于外部环境与景观,却是无能为力的失权者。”
  缘此,期许共建人人参与建筑实践,富含想象力、创造力的住宅空间,以呈现城市居民与城市生活多样性的面貌与个性,而不是形成大都相同的面貌。
  谢英俊的建筑思维与淑世精神,不是关乎于人道或慈善的自我彰显,而是体现了从“小家”到“大家”的平衡之美,可谓现代有巢氏的温柔复兴和一个我们值得期待的空间与未来。其实,“人民的城市应该是……”以及“城市的人民应该是……”这两个有意思的提问,就交给大家回答了。
其他文献
广州市天河城西门,人流如织。一位街头艺人在人群中卖唱,他倒立着,一边弹着吉他一边唱着歌,用脚为自己夹起了一把伞。由于五官受到压迫,他的脸被挤压出放射状的皱褶。  肖颖被这一幕打动了,她走上前向艺人提出,想用拍立得为他拍张照。  雨淅淅沥沥地下了起来,表演停下来,两位完全不相识的人各自打着伞,在路边攀谈起来。肖颖是广州美术学院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系的研究生,她正在创作毕业作品,而街头艺人玉和情,为了资
期刊
1987年1月,台湾《人间》杂志邀请几个作家一起探访台湾台南二仁溪两岸,并写下了一组名为《呜咽的二仁溪》的文章,详细描绘了1987年的二仁溪。  下午三点,在当地居民的带领下,沈文英坐在竹筏上,向二仁溪的上游划行,看到一个黑烟和火焰笼罩的河流惨象:“浓密的黑烟遮蔽了整个二仁溪上的天空……黑色粘稠的河水上,弥漫着一股令人恶心的臭味……二仁溪西方灰黑色的半个天空边缘上隐隐透出一层红光。逆光下,岸上人影
期刊
什么时候开始到中国农村来拍纪录片?  2001年,我就开始在中国农村拍摄,当时在中国留了三四个月,时间比较短,理解的东西也比较少。现在待久了,理解的东西就多一些。  为什么选择中国的农村作为拍摄对象?  农村和城市的差别太大,农村一直在改变之中,发生的事情很多,纪录片是一个很好的记录方式。  当时,中国乡村在你眼中是什么样子?  2001年的中国农村真的很朴实,我拍了一些很乡土的素材。现在再回去,
期刊
7月盛夏,粤北山区。  驾驶着军绿色的金杯小货车穿梭在乡野间,亚联农场场长黄文浩指着绵延的九连山脉说,山脚下那一片荒野都是亚联农场的土地,如果老板愿意出钱的话,这里将会是一个连片千亩的有机农场。但这样壮观的景象,黄文浩等待了8年也没有出现,这家正儿八经地躲进山里,不施化肥、不洒农药、以原生态方式种植有机蔬菜的农场,自2004年开垦以来从未赚过钱。  关于什么时候能盈利,市场总监龚路宜说:“现在搞有
期刊
地球的法则  斯图尔特·布兰德(Stewart Brand),斯坦福大学生态学毕业,他终身都是生态学家、未来学家。在他眼中,所有事情都是可以解决的设计问题。Stay foolish,stay hungry这句话最早由他说出,他是乔布斯年轻时的偶像,他的观念整整影响了一代人。这本书是一个告诉你如何有智慧地改变你的心智的短期课程。主要探讨了关于城市、能源、生物技术这三个话题,提出我们必须转变一些长期固
期刊
中国的民营医院最早出现于上世纪80年代,那是江湖郎中、赤脚游医到处攻城略地的年代。到了上世纪90年代,各地城乡接合部涌现出了不少终日拉着窗帘的小诊所。直至2001年,医疗市场开放,民营医院才算告别灰色地带,真正进入市场。  历经10余年的发展,时至今日,民营医疗已经摒弃了过去“短平快”的发展模式,转向品牌经营,不乏有硬件设施一流、规模惊人的医疗产业集团,亦有人性化管理、服务一流的私立医院。然而,由
期刊
同事去巴西出差,说在当地人眼里,他们生活在上帝之城,而不是什么贫民窟。与此对照的是,广州列出了上百条城中村的改造搬迁计划。舆论焦点所及,只是原住民的经济补偿,对寄居其间的流动人口少有涉及。谈论城中村,就像谈论自家的菜园子一样。  站在可以俯视最著名的城中村杨箕的楼顶天台,它已经成为一小块狭长的空地。拆除后的杨箕与我们记忆中外来人口混居的城市角落完全不同,有什么被永久抹去。  而在巴西的所谓贫民窟和
期刊
这几天,有个叫杰尼弗·泰瑞尔的美国妈妈,遇到一件伤心事。  泰瑞尔有个七岁儿子,参加了俄亥俄州布里奇波特的男童军。童子军是极具特色的美国传统,登上月球的12名美国宇航员,就有11名曾是童子军。孩子在这里得到集体归属感:小制服贴着各色标记,像个荣耀小军人。泰瑞尔在儿子的男童军做志愿者,成了分支领导人。可最近,男童军突然通知她“下岗”,理由如她所说,“我恰巧是个同性恋。”  美国怎么能容忍男童军的歧视
期刊
位于北京东城区北新桥三条胡同口的中国红十字总会,以往大楼外都有门禁,到访者也必须经过门卫的再三盘问,才可以进入红会办公楼。但现在,任何一位市民都已经可以轻松进入红会办公区。  这一变化最初来自于今年6月初的中国红十字总会公众开放日。这天上午,来自国家机关有关部委、新闻媒体的人员、专家学者、捐赠者、合作者伙伴以及志愿者等200多名社会各界人士,挤满了红会参观区。  建于1904年的中国红十字总会,这
期刊
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三合镇南塘村在地图上极不起眼。2008年10月深秋,南塘村敲锣打鼓、张灯结彩,村民们载歌载舞,用非一般的礼遇来迎接一个名叫袁天鹏的“海归青年”。因为袁天鹏给村民带来了一个叫“民主”的东西——一场关于“罗伯特议事规则”的培训。  这场培训带来了南塘村民主议事的开端,它对中国乡村的影响,甚至被人评价为,“南塘村的意义不亚于当年的小岗村”。南塘村突然被誉为中国乡村民主的发源地,让合作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