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古诗教学徜徉在美的殿堂里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ll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诗是我国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那么,如何实现古诗的审美化教学呢?可以从以下方面尝试。
  一、通过读、唱,感知诗歌的音韵美,产生愉悦的审美心境
  (一)在有章法的读中感知诗歌的音韵美
  在教学中,我们首先要让学生掌握古诗的节奏知识。比如,四言二顿,每顿两个音节;五言三顿,每顿的音节是“二二一”或“二一二”等。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古诗停顿知识之后,才能通过朗读感受诗歌的音韵之美。
  (二)在粤语朗读中感受诗歌音韵美
  由于粤语有九个调,所以听起来抑扬顿挫,层次感非常明显。如学习杜甫的《蜀相》时,用粤语读诗,特别有韵味,这就是用粤语读诗带来的独特美。
  (三)在唱中产生愉悦的审美心境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借鉴《经典咏流传》的节目形式,让学生把古诗唱出来,产生愉悦的审美心境。如《孔雀东南飞》《念奴娇·赤壁怀古》《琵琶行》等,均被谱曲吟唱过,可以让学生在唱中感受诗歌的音韵。
  二、从诗歌内外语境感知诗歌情感美、空白美、意蕴美
  诗歌的内语境是指文本语境,诗歌的外语境是指社会环境。利用诗歌内外语境去读诗,我们会发现许多不一样的美。
  对于诗歌内语境,我们可以针对诗歌语序颠倒现象,让学生感知诗歌音韵和谐美或情感表达之美。如王昌龄《从军行》中“孤城遥望玉门关”一句实际应为“遥望孤城玉门关”,突出强调在外守边的士兵想念家乡亲人的情怀。我们还可以让学生通过揣摩诗中字词、填补诗中省略信息等方式,感知诗歌的意境美、表意美。
  对于诗歌的外语境,我们更多的是通过知识背景和文化语境去感知诗歌内涵丰富之美。一位教师教学王维的《辛夷坞》时,先从诗歌的浅层次解读开始,然后让学生结合王维的生平经历再读诗,当学生得出“以花开花落,无人欣赏,写诗人自己对于生命流逝而才华不展的悲哀”后,适时展示“王维与佛学”的相关资料,通过进一步思考,最后得出一个新的认识,即辛夷花所引起的,是王维对于佛家禅境的思考:不随天时而变,不因人事而动,方得禅心。
  三、通过设疑或专题探究,深化学生的审美体验
  古诗教学时,在看似平常处设疑,让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度对话,可以深化审美体验。如学习杜甫的《蜀相》时,针对诗中对诸葛亮称呼的多样化,可以抛出问题:为何诗人对诸葛亮的称呼各不同,这是无意为之还是有意为之?
  此外,在诗歌教学时,我们还可以结合所学诗歌,让学生进行专题研究,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學生审美能力。
  四、通过创设活动,鼓励学生进行审美创造
  中国诗歌诗画一体,教师可以通过精心收集或制作的FLASH、图画,来缩短学生生活与古诗内容的时空距离,调动学生对诗歌形象、意境、情感等的理解。
  还可以通过改编诗歌、演诗歌、创作诗歌的方式,鼓励学生的审美创造。这样的改编、创作活动,既能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也能激起学生学习古诗和审美创造的兴趣。
其他文献
面对中考的压力,中学生名著阅读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有两点,即浅阅读盛行和教师指导缺失。因此,下面从读前、读中、读后三个阶段,就名著阅读提供一些策略,以供参考。  一、读前准备策略  科学制订寒暑假读书计划。教师应该对学生提出明确具体的读书要求,并且在开学检查落实情况,这样才能保证读书的效果。  下面以八年级下册名著《傅雷家书》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为例,浅谈我的教学过程。  放寒假之前我要求学生读完
期刊
一、实施方法  (一)画古字形,说文解字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给出了汉字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具体的定义。其中,象形字是最能让学生产生兴趣,也最容易理解的。在课堂中,教师通过象形字,说文解字,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够增加课堂趣味。当我们说自己的时候常常会指着自己的鼻子,那究竟为何会指着鼻子说自己呢?原来“自()”是象形字,最初就是画了一个鼻子。  语文课堂引入古字形,追本溯源
期刊
“形散而神聚”是散文的主要特点。“形散”既指取材广泛、包罗万象,写法多变,又指结构形式多样;“神聚”中的“神”则指贯串全文的线索,是散文的灵魂,这“神”往往是作者的真情实感。  在整个高中教材中,散文这种文体只占了一个单元。但在近年来的各地高考中,文学类文本阅读中散文考查的频率和分值都较高。所以,读懂散文,对于应对高考来说显得尤为关键。从散文的内容来说,无非是写人叙事、写景状物、阐发哲理三类。下面
期刊
一、选文依据  古诗文阅读题在高考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所以我们必须重视这部分内容的教学策略研究。通过对高中古诗文群文阅读研究成果的了解以及培训学习,并结合我校古诗文学习的实际情况,将课题研究的题目调整为“群文阅读议题选择及教学实际初探——以苏轼诗文为例”。然后按人文主题来分类,将苏轼作品分为“至真”“至美”“至善”“至爱”“至理”“至趣”六个议题。  二、选文来源  眉山一中校本教材《品读东坡》
期刊
冰心说过:“有了爱,就有了一切。”什么叫爱?给对方最大的思考和选择的自由才是真正的爱。  经常听有些教师慨叹:学生越来越不好带。而有多少教师年纪轻轻就已经产生了职业倦怠感?恐怕不计其数。那么,怎样让教育轻松起来?爱无疑是一剂良药。当我们对自己的职业感到迷茫时,不妨读读下面的文字:  “我不止一次地庆幸我是一个教师,因为与青春同行使我的心永远年轻;而且我特别庆幸我是语文教师,因为这使我能用一双‘文学
期刊
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插有课后补充知识的文章不多,仔细阅读、研究这些课后补充知识,你会发现它里面包含了许多“有用”的信息,对学习者解读文本有着很好的指导作用。下面以金圣叹点评《过秦论》为例,探讨课后补充知识对文本解读的指导作用。  金圣叹点评《过秦论》内容具体如下:“过秦论”者,论秦之过也。秦过只是末句“仁义不施”一语便断尽。此通篇文字,只看得中间“然而”二字一转。未转以前,重叠只是论秦如此之强;既转
期刊
【摘要】“互联网+”时代出现了一些家校互动育人新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家校互动效率,对学校管理和班级立德树人教育起到正面促进作用。  【关键词】家校互动;互联网+;育人模式  一、“互联网+”模式下的家校互动育人新模式  (一)改造以往的家长学校,构建家长学校网络平台  课题组认为在学校层面上构建家长学校网络平台势在必行,在学校层面搭建家长学校网络平台有很多优势。1.可以避免班级各自为政,便于管理。2
期刊
一、新教材修订注释之优  (一)表述更加精确  如《荆轲刺秦王》中“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课下注解为:“废,残废,伤残倒地。”而许慎《说文解字·广部》:“废,屋顿也。”可见“废”本义为房屋倒塌,引申之,则人因惊惧或伤痛倒地。新教材改为“倒下”是正确的。  (二)注释更加注重人文性  如《烛之武退秦师》中“以乱易整,不武”,旧课本注释为:“用散乱代替整编,这是不武的。”新教材解释为:“用散乱代
期刊
【摘要】现代互联网,让青少年的成长条件已经发生了非常突出的变化,他们在使用互联网和互联网本身作为一种新的学习载体、文化的载体和社会媒体,或许对他们的认识能力、概念及认知,对青少年的发展理念,尤其是对小学高年级的课外阅读能力的发展影响。利用信息技术,利用理论研究和实践来对小学在校学生扩大课外阅读,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信息技术;课外阅读   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在信息化教
期刊
现行统编版本的初中语文教材分教读和自读两类课型。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普遍的做法是教读作为重点多讲一点,自读就少讲一点,差别就是所用时间的多少。  其实教读和自读两种课型的区分,是有讲究的。教读课主要教师教,一般要求讲得比较细,比较精;而自读课,让学生自己读,把教读课学到的方法运用到自读课中,自己去体会。  统编版教材格外注重课外阅读延伸,这就建构了“教读”——“自读”——“课外阅读”组成的“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