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最美”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x07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校“最美”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应聚焦学校课程体系、学科课程体系、学校社团特色课程体系、学校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实施,立足学校办学理念的理性思考和学科核心素养。北京教育学院朝阳分院附属学校(以下简称我校)系统构建了“求真向善,以美育人”的学校文化理念体系、实践体系;研制了体现学校育人目标的学校课程建设方案和13个体现学科特质的课程建设纲要,打造了7门精品课程,形成了“北京文化”引领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探索出课程有效实施的五大路径,锻造了教师创新突破的气质,培养了一批素质较高的“最美学生”,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质。
  关键词:学校课程体系;“最美”课程建设;实践;思考
  中图分类号:G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24X(2021)39-0016-03
  一、问题的提出
  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把学校作为基本立足点,建立以学校持续健康发展为导向的工作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学校作为教育“细胞”的活力。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指出:“课程是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集中体现国家意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学校要建立好新课程背景下的课程体系,而现代学校治理理念又是课程体系建立的思想前提。
  二、研究的方法与过程
  新课程改革强调“以人为本”“开放民主”“尊重个性”“回归生活”,要求学校课程改革为学生提供全面、个性化、有选择性的课程。学校必须树立开放型、跨学科的课程观,建立以开放、多元、创生为特征的新课程体系。
  (一) “最美”课程设计指导思想
  为贯彻与实现“以最美教育培养幸福的人”的办学理念及育人目标,我校在注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前提下,将学校课程整体划分为基础层、拓展层、实践层三层,以及科学素养类、社会交往类、健康艺术类、人文素养类四类。我校通过让学生感知美、体验美、认识美、思考美、创造美,达到“以美育人”的目的,为每个学生的个性培养提供最有特色的教育,为学生创造幸福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課程建设目标
  1.对学校办学理念进行理性思考,构建学校文化体系
  笔者对学校的历史文化传统、核心价值观、育人目标、发展理念与愿景、硬件设施、课程基础、教师情况等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构建了学校文化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为学校课程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有力的保障。
  2.对学校的课程体系进行系统架构,形成体现学校育人目标的课程体系
  学校课程结构是学校育人目标的直接反映,是学校课程建设的顶层设计,统领着整个学校课程的变革,体现出学校的课程文化。
  3.探索学校课程实施途径,研制学校课程实施的策略,形成具有学科特质的特色课程、精品课程
  加大力度研究校本特色、精品课程,能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意识,显著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艺术素养和健康素养,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
  (三)研究内容
  笔者对学校办学思想、办学愿景、核心价值观、办学使命及培养目标进行了理性的分析思考,明确了学校课程目标,设计了学校课程结构,引领了学校课程统整,精心设计了学校课程实施及评价路径。本文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四部分:第一,学校办学理性思考;第二,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研究;第三,学校课程实施路径研究;第四,学校课程评价研究。
  (四)研究方法
  在研究过程中,我校组建研究团队,收集、学习文献资料,形成研究方案,明确课题研究的目的、任务,完成课题开题报告、课程体系的顶层设计;组织相关理论学习,开展学校文化体系的建设项目研究,完善、构建学校课程体系;撰写并修改学科课程建设纲要,开展对学科特色课程及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实施研究,完成课题中期检查;开展课堂教学改进项目研究,探索、梳理课程有效实施的途径;整理课程成果,完成课题总结。
  三、研究的结果与分析
  (一)构建了“求真向善,以美育人”的文化体系
  我校形成了“求真向善,以美育人”校园文化建设方案,构建了“最美教育”实践体系(如图1),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质,铸就了课程建设的灵魂,对形成学校的特色和品牌起到了重要的引领和保障作用。
  (二)形成了体现学校育人目标的课程改革方案
  我校课程建设继承了原有的“三层四类”课程体系结构(如图2),三层次即面向全体的基础类课程、面向群体的拓展类课程、面向个体的实践类课程;四类即科学素养类、社会交往类、健康艺术类、人文素养类。我校在原有的课程框架上实现了“求真 向善 优美 崇高”的育人目标,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学生书写“大美”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研制了13个具有学科特质的课程建设纲要,打造了7门学科精品课程
  我校对关于学科教学的一系列本质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和思考,运用学科整合的思想,形成“学科基础课程(75%)+学科拓展延伸课程(15%)+学科实践活动课程(10%)”的学科课程群,形成了中小学13个学科课程建设纲要及“悦读阅美”“数学活动”“粉画”“舞龙”“最美成长路”“CDS模块化活动课程”“美物析理”7门学科精品课程。
  (四)形成了“北京文化”引领下的“我在北京,我爱北京”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
  笔者以“我在北京,我爱北京”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例,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文化角度审视学校“最美教育”文化,为每个学生的个性培养提供最有特色的教育,为学生创造幸福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此课程立足于基础课程教学,配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引领学生的发展。课程体系如下。   体系一:“北京的城门”系列课程
  传承民族风貌,精神符号—北京传统工艺—自然风貌 经济环境 资源特点—中国龙 空竹 跳皮筋—京味文化 诗歌北京—建筑与数学—京剧赏析 北京曲艺—参观北京湿地和博物馆
  体系二:学科系列课程
  北京情 中国心 世界人(英语)—北京传统  北京魂(历史)—艺术北京(美术、劳技)—北京水土 北京人(地理)—动感北京(体育)—北京诗歌  北京味(语文)—科技北京(理科)—北京乡音  北京情(音乐)—行走北京(综合实践)
  (五)提炼出了五大课程实施路径
  1.管理机制创新
  我校本着“正向引导激励”的管理原则,不断尝试建立和完善“学科活动月”“社团成果展示”“校园系列文化节”“‘人人能示范’教育教学成果年度评选”等活动,为教师及学科组的教育教学实践搭建交流展示平台。为适应新中考改革需要,我校出台了《关于做好新中考改革研究的工作方案暨2019—2021年教育教学建设纲要》,重点实现基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及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目标,推动以“教师教学方式及学生学习方式变革”为主题的面向中小学的“课堂教学改进”项目实践研究。
  2.打磨精品课程
  任何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只有转化为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才能产生真切的教学效果。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化也是一种认知过程,人类认知的一般规律离不开如下过程:情境预设,问题提出(感性)—形象显现,唤醒情感(知性)—训练求精,思维提升(理性)—互动展示,应用创美(行动)。
  3.学科内容整合
  我校在系统梳理学科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对学科教学内容顺序进行适当调整、补充、增加、整合,强调学科与社会生产实践的联系。突出能力培养和思维训练,是建设高效课堂的基础,也是我校实施国家课程校本化的重要步骤。
  4.主题式跨学科项目学习研究
  我校打破学科界限,融合各学科知识,以开放的思想、开阔的视野进行研究,发展综合的、交叉的、新的领域的知识、概念及方法,开发新的课程。
  5.正向激励评价机制建设
  我校借助学分制理论,以《最美成长路  学生成长手册》为依托,从基础课程、校本课程、德育特色课程、班主任综合管理、奖励加分五个方面,进行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实现对学生的目标管理、计划管理、自我管理,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四、结论与建议
  第一,“最美教育”文化体系的建立提升了我校办学品质,对课题的研究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及其内涵。
  第二,课程建设增强了教师的课程意识和课程实施能力,教师从不同领域、不同角度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实际意义与理论深度的课题,增加了教师的专业智慧,提升了教师的專业能力。
  第三,我校课程满足学生学习差异的需要,完善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了学生的个性,更加灵活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四,教师和学生对“最美教育”的认同感、对自己学校的归属感得到了显著提升,我校走上了一条特色提升、品牌创优的内涵发展之路。
  第五,传播了“最美教育”的学校品牌与声誉,学校研究氛围浓厚,办学品质不断提升。“数学活动”“粉画”“舞龙”“CDS模块化活动课程”“美物析理”等课程代表了我校课程建设成果,在全区、全市都有极大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代蕊华.教育治理背景下的学校管理改进[J].中国教师,2015(9):9-11.
  [2]朱传世.论课程视野下的学校管理体系重构[J].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6(12):34-36.
  [3]于泽元,王金华.基于群文阅读的学校课程建设[J].教育科学论坛,2019(20):47-52.
  [4]石晓健.视域融合:优质学校课程建设路径[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7(12):17-20.
  [5]周姣术,朱 华.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学校课程建设路径探析[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7(11):36-38.
  [6]蔡其全.学校课程建设的区域推进[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7.
  [7]冯卫东,喻晓伶,张洪涛.学活于嬉  智启于动——“学会玩的动课程”初论[J].江苏教育研究,2015(10):54-58.
  [8]李臣之.活动课程对学校课程建设的贡献[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3):25-28.
  课题项目:本文系北京市朝阳区“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 “学校课程体系建设与实施研究”(XZ1351005),课题类别:校长专项。
  作者简介:王柏成(1971— ),男,北京人,中学高级教师,硕士,研究方向:教育管理、课程教学。
其他文献
天津海河综合改造后,横跨海河两岸的解放桥、大光明桥、北安桥等24座桥梁塑造了天津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在“一桥一景”的众多桥梁中,金汤桥最为与众不同。在1949年解放天津的战役中,金汤桥是人民解放军胜利会师的所在地,并以此成为天津解放、人民获得新生的重要标志性建筑。  津门地标 承载厚重   金汤桥始建于1906年,位于天津市河北区,用于连接海河两岸的建国道和水阁大街,是天津市现存最早建造的大型铁桥
期刊
乡村振兴,振兴的不仅仅是乡村   摆脱贫困再出发,中国乡村发展迎来新的历史起点。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也何尝不是城里人的心之所向?如何在乡村振兴中,推动各种资源要素流动,进而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浙江省之江乡村振兴研究院首席专家顾益康认为,互联网、现代交通等前所未有地缩小了城乡之间的时空距离,让城乡差异在碰撞中释放市场价值、孕育新业态,让农村特有的自然生态、文化底蕴等焕发生机,形成了驱动乡
期刊
期刊
摘 要:教育公平是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保障,城乡教育公平则是教育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国内教育亟待实现的教育目标。城乡之间存在教育资源、师资条件、办学条件等方面的差距,“数字鸿沟”横亘在城乡之间,主要表现为物理接入鸿沟、技能鸿沟和使用鸿沟。为缩小城乡差距,促进教育公平,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国家在教育方面的当务之急是完善相应的教育制度,调整地区间的教育投入,力求在政策引导和社会管治上双管齐
期刊
摘 要:以现代写作学、语言学为理论视角的微写作研究,多将微写作看作一种言语实践,以学生的习作范例、高考试题等为研究素材,集中探讨微写作的本体、客体、主体、载体和受体问题,缺乏对“为何这样写”和“写得如何”的研究。文章借鉴教育传播学的理论成果,结合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理念,希望构建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中学语文微写作教学框架,并设计、开发和应用微写作教学资源。  关键词:中学语文;微写作;教学框架  中
期刊
摘 要:文章作者通过对个案的观察与记录、访谈了解家长的诉求,确定个案现阶段存在攻击行为、抢玩具、玩水三个行为问题并对此同时进行了干预。首先,对个案的三个行为问题进行功能评估,运用正向行为支持策略从前事控制、行为教导、后果处理三个方面对个案的行为问题进行干预。其次,根据对个案的后续跟踪观察,发现个案的三个行为问题都有了明显改善且保持效果良好。最后,得出的结论为:正向行为支持能够有效地干预自闭症儿童的
期刊
摘 要:优秀传统饮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饮食文化引入学前教育中,能够培养幼儿的民族精神,增强幼儿的文化自信;同时,能够丰富幼儿的文化知识,促进幼儿全面成长。但是学前教育中的饮食文化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何发挥饮食文化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启蒙教育作用,是广大学前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文章将从饮食文化教育在学前教育中应用存在的问题、饮食文化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启蒙教育意义两方面展开论述。  關
期刊
摘 要:民族地区农村初中生辍学问题是一直困扰政府和学校的一大难题,对这一问题常规的处理方法是教师通过家访,设法劝辍学生返校就读,但这种方法效果不佳,劝返成功率比较低,最主要的是劝回来的学生留不住,甚至出现劝返生带走在读生的严重问题,这就无法从根本上降低辍学率。教师要在做好辍学生劝返工作的同时,对学习持久力不够的准辍学生进行科学筛选并锁定,对这些准辍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套餐式”科学干预,防止他们步入辍
期刊
摘 要:在新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聚焦终极目标、彰显时代价值。要想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育时代新人,就必须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结合个体思想的形成、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确立并实施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具体目标,即加强幼儿时期的个性教育、重视儿童时期的道德教育、关注少年时期的价值观教育、强化青年时期的信仰教育,一体化、循序性开设好思政课。  关键词: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期刊
摘 要:STSE教育是将科学、技术、社会、环境与学科知识相结合的教育理念,深度学习是指以批判性的高阶思维为核心、注重学生深入参与和知识迁移的一种主动学习。在STSE情境中构建深度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对培养新型人才、提高教育质量具有关键作用。  关键词:中学物理;STSE教育;深度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7;TP1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24X(2021)39-0014-0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