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学生主体意识 培养学生参与能力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ost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而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学生具有学习的天性,是学习的主体,学习应是学生自主的、能动的、创造的过程。因此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助学者、促学者,增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主体性参与意识,提高其主体性参与能力,使学生成为学会学习、学会合作,终生可持续发展的人。
  关键词:学生 主体性 教师 素质教育
  
  研究的背景与问题分析
  国家未来发展的需要
  党的十六、十七大提出建设学习型国家、创新型国家,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具有大量的自主创新型的人才,而自主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靠教育,靠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必须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培养,使学生成为自主的、有独立思想的、能动的、创造的主体。唤醒每个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主体参与的自觉意识,发展主体参与的能力,培养具有高度主体性的人才,才能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成创新型国家。
  学校教师内在发展的需要
  密云五中现有三十八个教学班,任课教师110人,其中县级以上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17人。首先是面对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教师整体的专业化水平需要提升,其次是教师发展很不平衡,优秀教师、合格教师、暂时不适应的教师之间差异较大,在课堂教学中仍存在以管代教、以教代学的现象,师生关系欠和谐,教师讲得多,学生思考少、动手少,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效率低下。该课题的研究有助于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更新教育现代教师理念,改进教师课堂教学方法,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主体性人才的基本途径。在初中学校中,加强培养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参与(主体意识、主体能力)教学方法的研究是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时代发展的呼唤!
  研究的基础和设计
  (1) 关键词的界定
  进行初中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参与教学策略的研究首先要明确什么是主体性、主体性参与的含义。
   “主体性”。马克思一再说“人始终是主体”,“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主体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人的最本质属性。人的主体性主要是指人作为活动主体在对客体的作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自为性、主体间性。人的主体性不是与生俱来的,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形成主体性,确证和表现主体性。主体能动地作用于客体,客体反作用于主体。现代主体性教育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是教和学双向活动。“就教的活动而言,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就学的活动而言,学生是主体,他们是学习这种认识活动的执行者,教师在这个意义上也是学生的客体。”其实,这是从两个不同维度来谈的。从教师在教学中作用来看,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发挥主导作用,是学生学习的助学者,促学者,从学生在教学中地位来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
  “主体性参与”主要是根据有关儿童学习与心理发展的科学研究成果提出的,它以儿童发展为本,充分尊重儿童权力,充分体现教育的民主化,教育的科学化,促进学生参与意识,参与能力的自主性发展。现代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一个发展的、独特的、有完整个性的独立人格的人。学生学习只有通过主动参与才可能是有效的,只有通过自身的情感体验树立的自信心才可能是成功的。
  (2) 课题提出的理论依据
  1、人本原理。人本原理指以人为核心,即“以人为本”,以人为考虑一切问题的根本,以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为动力来实现组织目标,是主体性参与的基本原理。校园文化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文化,重视和尊重人的因素在学校发展中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现代心理学和教育学。实现人的主体性发展,是古今中外许多著名教育家普遍倡导的教育理念,是当今先进教育理论主张。例如,皮亚杰提出的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认识是主体在其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的过程,正是主体借助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能动地建构起了关于客体的认识,从而,所有的知识都是我们自己能动的认识活动的产物”。从建构主义学习观看,学习不应被看作是对教师所教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以学生以有知识的经验为基础的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心理学研究认为,人的发展不是一个完全外塑的结果,而是一个在认识、实践中的主动建构的过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中指出,“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
  (三)国内相关课题研究现状
  主体性教育是二十多年来我国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界的一个热点,从20世纪70年代末教育“三体论”提出开始,经历了教育主客体关系争鸣、教育主体性的凸现、主体性教育实验等多个阶段。无论是教育理论界还是教育实践一线,主体性教育都是大家热切关心的主题。概括起来,对以下问题进行了有成效的探索,如教育主客体关系问题、主体性及其主体性教育的理解、主体间性与教育交往、主体性教育的目标、主体性教育的实施、主体性教育思想与理论的研究等。山东杜兰口中学、江苏洋思中学、北京实验二小等学校的主体性教育研究实践的成果对当代中国教育理论的丰富与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主体性教育研究,在实践上为实践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参与教育方法的研究奠定了比较坚实的实践基础,在理论上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对该课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研究的方法与过程
  (一)研究目标
  通过该课题研究唤起学校组织成员的主体意识,发展主体能力,促进主体发展。实现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和谐发展、科学发展,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展,让教师的专业能力得到充分提升,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探索初中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参与实践策略及方式方法,进一步形成学校组织成员主体性的教育、教学、学习、管理、发展的价值观念、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
  (二)研究内容
  本课题主要围绕学校课堂教学中主体性教学的目标、内容和方式方法等开展研究。包括主体性教学的远景、价值、理念、假设、规范、行为方式等。围绕着现代学校主体性教学的价值观念,反思当前的教学实践,探讨主体性发展的教学方法,确立主体性思维方式,实施分层教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自主度和参与度,为他们提供创造的机会,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进行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尊重差异,注重学生的个性和才能。针对不同的内容,不同类型的课,创建相对稳定的主体性发展的教学方式。提倡教师形成自己鲜明的教学风格,构建并形成学生积极的主体性心理,唤起学生的主体性意识,提高学生主体性参与的行为能力。创设自主学习情景,营造主体地位实现环境,尊重并充分实现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实现学生完善自我。
  (三)研究方法
  1、文献法:搜集整理有关理论文章,借鉴前人研究的成果以指导课题研究。
  2、行动研究法:明确主体性参与的价值取向,营造主体性参与的氛围,培育主体性参与的心理、养成主体性参与的行为习惯。
  (四)主要研究工作
  1、通过学生主体性评价,进一步推动、改进课题研究。为了增强《初中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参与教学策略研究》的针对性了解密云五中当前课堂教学实际,2008年4月我校邀请北师大专家组来密云五中开展学生评教调研,在专家组分析研究基础上,形成《密云五中学生评教结果报告》反馈意见,密云五中学生评教方法。
  (1)调查对象(被试)
  本次调研主要采取问卷调查并辅以小组访谈的方式对学校学生知觉到的教师专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解。在本次诊断中,我们对五中全校36个教学班,按随机抽取的方式在初一、初二、初三各抽取三个班,共九个班的学生(共450人),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了问卷调查。把每个班的学生分成2组,分别针对任教于该班的两位教师填答问卷,本次调查所涉及的教师共18人。学生们不仅从整体上反映了他们对教师教学工作的满意度,而且从课堂提问、作业布置以及小组活动等多个维度对教师课堂教学进行了细致的评价。
  小组访谈方面,按学校提供的学生名单在各年级随机抽取12人,分为2组进行集体访谈,结果作为评价学生知觉方面的参考性资料。
  (2) 调查工具
  本次调查所采用的“关于教师课堂教学情况的调查”问卷由北京师范大学赵德成博士编制,包括8个维度,80道题目。问卷使用4点量尺,先提供给学生一个简短的陈述,比如,“我感觉上老师的课愉快而轻松”,然后要求学生报告陈述符合他们实际情况的程度,在“1-非常不符合”、“2-比较不符合”、“3-比较符合”、“4-非常符合”等四个选项上划“√”。每个班的学生填答的问卷都特别针对某一位特定的任课教师,而不是笼统地评价教师,整份问卷的填答时间大约为20分钟。
  (3) 调查实施
  本次调查由课题组三位成员担任主试工作。问卷的发放和回收采取跟班的办法,一个项目组成员负责一个被试班级的问卷发放、填写指导、问卷回收。访谈是三位项目组成员分别对应三个年级的样本学生。
  密云五中学生评教结果与分析
  (1) 学生对教师的整体满意度
  在问卷中,学生对老师的整体满意度主要从课堂教学水平、对学生的学习指导、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教师的敬业精神以及与家长的沟通五个方面进行整体评判,分4个等级报告其满意度,其中,4分为非常满意,3分为比较满意,2分为有点不满意,1分为非常不满意,结果见表1。
  数据显示,被试学生对“老师的敬业精神”(M=3.73)评价最高,这说明学生对老师的敬业精神比较赞赏。其次分别是“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指导”、而排在后面的是“ 教学中的师生关系”(M=3.53)、“与家长的沟通与联系”(M=3.44),这说明学生对对师生之间的交流、老师与家长的沟通方面还不太满意,有待进一步提高。
  从年级上看,二年级(M=17.59)和三年级(M=17.61)学生对教师工作的满意度情况的评价要明显低于一年级学生对教师工作满意度的评价(M=18.34)。
  (2)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表现的知觉
  在本次评教诊断评价中,我们将所有题目分为课堂提问、作业布置、小组活动、学生课堂参与行为、鼓励与表扬、学习支持、促进探究和学生课堂情感体验等8个具体维度,试图让学生从这8个维度来考察教师的课堂教学表现。各维度上的最高分为4,最低分为1,得分越高,说明教师在这方面的表现越好。我们先计算了每个教师在各维度上的平均分,然后对教师整体在各个维度上的得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见表2:
  从上面的表2可以看出,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促进探究”维度上,学生对教师的表现评价最高,这说明学生认为教师在课堂中经常鼓励和引导同学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在“课堂提问”、“学习支持”、“鼓励表扬”这几个维度上的评价也比较好。而在 “课堂感受”、“课堂表现”这两个维度上,学生的评价则要相对差一些,这说明,教师在这两方面还或多或少的存在问题,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改进。
  2、发挥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参与。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性参与主要是通过“五导”加以体现
  第一是引导,教师要成为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的引导者,激发学生主体性参与意识。
  第二是指导,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者,提高学生的主体性参与的能力。
  第三是诱导,教师要成为课堂教学中和谐学习氛围的营造者。使学生在尊重、民主、平等的环境中实现自信、自尊,进行自主的、能动的思考、交流学习。
  第四是辅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成为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辅导者。在学生主体性参与、自主构建的基础上,教师成为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助学者、促学者。
  第五是教导,课堂教学是德育的主渠道,教师是学生形成高尚情操的教导者。
  3、通过创设绿色课堂活动体现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参与
  ①循循善诱,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②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发展; ③爱护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④承认个性差异,理解学生认知能力的不同水平,分层教学;⑤尊重每一个学生,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⑥教案设计应符合学生实际; ⑦语言有激情,表情亲切,实行情感教学;⑧每节课要给学生留出提问、练习、反思时间;⑨对学生的评价以激励为主;⑩发现学生有问题及时做好思想工作。
  4、落实《密云县第五中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和《密云县教研中心课堂教学十条要求》,使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参与的落实得到制度保证。
  5、利用教、备研组活动加强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参与教学方法的研究,教、备研组全体成员针对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方法,学生主体性参与的体现共同研究形成教案、课件、学案,集体生成,形成共享。即有利于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又有利于暂时不适应的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提高成长,使教、备研组活动同时成为课题研究互动与交流的活动。
  6、通过北师大eclass数字平台,做好课题研究的资料收集、积累工作。为落实“初中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参与教学方法”课题研究工作,每一个教研组要提前研究备出一周课,并将集体研究生成的每一节课的教案、课件、学案上传到北师大eclass数字平台上,为课题下一阶段的研究做好资料的收集和积累。
  7、加强教学反思管理,落实学生主体性参与。每位教师每上完一节课,针对课题研究要求,及时将每课时的教学反思传到北师大eclass数字平台上。
  8、在教师中开展评选“和谐使者”、“学生喜欢的教师活动”,为课题研究在校园内营造学生主体性参与氛围。
  四、研究的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的结论
  我校开展的这一课题研究刚刚进行到一个初级阶段,但在实施的整个过程中已经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
  各教研组从本学科的特点出发,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入手,在教学中,注重知识与生活、知识与能力的关系。提高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上学期末本学科的成绩情况及诊断反馈信息,具体分析本学科在教学中存在的优势与不足,针对不足之处,研讨其形成原因,并确定研究课题,制定具体的解决措施。教师的五导意识提高了(引导、指导、诱导、辅导、教导)。各备课组继续开展组内说课、评课活动,加强集体教研备课管理,根据学生实际和教材的具体内容,认真研究并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研究落实重点知识的有效方法、研究突破知识难点的具体教法,注重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备课组长组织本组教师进行集体说课、听课、评课活动,通过听课、评课及时发现问题,共同提高。继续探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有效途径,并将集体备课后的教案、课件、习题上传到eclass平台。在“密云县分片评优课”活动中,我校有王红云等12位老师分别参加了各学科的评比,其中王红云获得一等奖,王海珍获得二等奖,王玉金、卜晓菊、孙立君、齐红霞获得三等奖;另有12位骨干教师网页已经链接到学校主页上。
  上学期在中学、职成教教师多媒体课件评比好的中董荣军、袁晨光、赵建军、王淑云、高淑青获得一等奖,王红云、杨雁军、王海珍、丁爱军、解玉川获得二等奖,宗长奇、金丽艳获得三等奖。
   通过近一年的课题研究和实践,不仅增强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改革意识,而且更新了教师的育人观念,更重要的是课堂教学模式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在:教师说的少了,学生发言多了;师生问答的少了,生生讨论的多了;教师满堂灌的少了,师生互动交流的多了;死气沉沉的课堂少了,气氛活跃的课堂多了。2009年4月,密云县中学校本教研现场会在我校召开,我校在会上作了典型发言。
  (二)研究的建议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初中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参与教学策略的研究”,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终结的,是一个分阶段、长期的、不断深入的研究课题。下一阶段设想:
  1、修正完善课题实施方案,进一步深入课题研究;
  2、开展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参与教学评优活动(研究课、示范课、观摩课),整理相关录像等资料;
  3、召开课题研讨会,编辑论文集和研究报告;
  4、编写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参与教学策略课题研究教案集。
  
  参考文献:
  1、 王升:苏霍
  2、 姆林斯基主体参与与思想评价 《外国教育研究》2000年6月
  3、 何丽丽、李乐:试说参与性教学的实施策略 《现代职业教育》2006年19期
  4、 王孝红:关于实施主体性教育的思考《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01期
  5、 龚爱军:农村学校“主体性”教学模式的研究,6、 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7、 蒋士会:试构“主体参与”教学模式,8、 教育科学研究2003年10期
  9、 魏书生:《教学工作漫谈》 漓江出版社 2005年6月出版
  10、 李希11、 贵:《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2月出版
其他文献
DJS-K_1型直接控制机是一台集成电路和厚膜电路构成的控制用的小型计算机,可以应用于按给定值控制的生产过程。该机由南京工学院,南京航空学院,南京石油化工厂和江苏无线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知道圆各部分的名称,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在同一圆内直径和半径的关系,学会使用圆规,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2、通过观察、猜想、动手操作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意识以及抽象、概括等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渗透知识来源于实践,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的思想,体验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掌握画圆的步骤和方法。
金融危机源于债权人和债务人的信任危机,家庭危机源于家庭成员之间的信任危机,政治危机源于官民之间的信任危机,医患危机源于病人及家属与医疗机构之间的信任危机……同样,教育危机源于受教育者和教育者之间的信任危机。试想想,假如对地面不信任,我们怎么走路?假如对空气不信任,我们怎么呼吸?假如师生互不信任,我们怎么教学?怪不得大街上自己的脚被别人不小心踩一下,处理不好可能会引发吵架甚至斗殴,而对拿刀剖开自己肚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但是数学又是比较枯燥、单调的,尤其是对于孩子来说,数学的内容比较抽象而又具有严密的逻辑性,数学中的数量、时间、空间等知识,是幼儿难以理解的.如果教师
100余年前,香港就像—个孤儿,被生生割让出祖国母亲的怀抱,此后,“HONGKONG”便一直代表着耻辱、苦难与无奈……然而,仿佛是命中注定,这个苦难的孤儿将注定成为翻天覆海的小
随着电子工业的发展,我国造船工业各个船厂也相继开始了电子计算技术和数字控制技术在船体放样、绘图、切割、成型加工等方面的应用。去年,我组与有关单位共同研制了一台数
我们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我们培养的目标是什么,我们阿奎利亚学校应当培养什么样的人?作为一名新建的九年一贯制学校校长,我一直在思索着这些问题。我们的学生少的要在这里生活三年,多的九年,这几乎是孩子人生成长的最关键时段,他们如何健康成长,我们教育者应该如何去配合、去提供适合他们发展成长的平台呢?  一点思考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育应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就是告诉我们教育的根本是人,而不是分数;教育是要
据悉,国家广电总局通过对全国118家持有甲种电视剧生产许可证的制作单位和195家持有乙种电视剧生产许可证的制作单位统计,1999年全国总计划生产电视剧将近千部,共达15000多
在近日召开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北斗二号卫星工程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在这项工程中,有一位“医生”立下了汗马功劳.rn它有一双“千里眼”,可以穿越星海“望
期刊
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的生态环境。教育生态环境对教育的产生,存在和发展起着制约和控制作用。语言文化生态环境是教育生态环境的组成部分。影响着语言的使用与传播,语言教学作为民族教育的一部分受到语言文化生态环境的影响与制约,不同的语言文化生态环境对少数民族教育教学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少数民族地区对民族中学实行双语教学,在这种学校里汉语作为主流社会的通用语言有排挤学生本民族与(母语)学习与运用的倾向,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