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俄高层疗养胜地

来源 :特别健康·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fy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联建立之初,以列宁为首的苏共领导人对身体健康以及疗养、休假之事并不在意。当时的新政权面临粮荒、内战与外来干涉等内忧外患,根本没有财力,领导人也没有精力去考虑休闲度假。
  索契之所以被打造成疗养胜地,与斯大林有莫大关系。从1923年起,斯大林就开始抱怨记忆力下降,还担心左臂肌肉萎缩(斯大林少年时期得过败血症,左臂感染,从此落下病根)。索契依山傍海,雪山与沙滩相映,宜人的自然条件,令它迅速进入克里姆林宫的视野。
  有了斯大林带头,米高扬、莫洛托夫、伏罗希洛夫、古比雪夫等苏共高层纷纷效仿,在索契修建别墅。索契也因政治领袖们的光临,迎来了城市现代化进程的第一个黄金时期。
  斯大林在索契的别墅距市中心约十二公里,坐落于黑海岸边的一座山上,建于1937年,周围绿树环绕,建筑物本身也被漆成绿色,由此得名“绿树林”。
  穿过别墅前的庭院,进入正门,首先来到的是壁炉厅和游泳池。后者呈半椭圆形,四周镶嵌着绿色大理石。斯大林不喜欢在黑海里游泳,只爱在这个室内泳池泡澡。泳池里的水都是用卡车从黑海拉过来的,为了“钢铁领袖”的安全,通常只灌注一米深。
  通往二楼的台阶高度比较低,这同样是为斯大林特别设计的。斯大林患有风湿病,无法迈大步,较低的台阶走起来会更舒服。
  楼上的办公室并没有地毯,只铺了实木地板。据信,这样做是为了让主人更清楚地听到脚步声,以防有不速之客潜入。
  通过激烈政治斗争上台的斯大林,虽然手握无限权力,依然被深深的不安全感包围,这从摆放在别墅里的宽大沙发便可看出。美国《匹茨堡邮报-公报》称,这张沙发足有一般沙发的两倍长,而且特别高,身材矮壮的斯大林坐在上面,从背后根本看不到人。还有未经证实的说法称,沙发里填充着马鬃,因为别墅的主人相信这种材料可以抵挡子弹。
  除了“防弹沙发”,斯大林的不安全感还表现在可以藏人的空心墙、别墅内的秘密暗道以及夜间休息时经常换房间等方面。那条暗道直通黑海边的一个码头,确保别墅内发生紧急事件时,“大人物”能够顺利脱身,再登上停靠在码头的军舰远走高飞。
  这种谨小慎微并非毫无道理。1939年,斯大林在索契疗养时,日本军方的激进势力就策划过一场针对他的刺杀行动。所幸,暗藏在日本间谍机关内部的苏联特工及时将这一情报报告给了莫斯科。日军派出的暗杀小组,刚一跨过土耳其边境,就被击溃了。
  或许是为了避嫌,斯大林之后的苏联领导人,谁也不愿“继承”他的別墅。但这并不意味着索契从此被遗忘,相反,位高权重的苏联官员越来越喜欢到这里享受海风和阳光。
  赫鲁晓夫认为,去黑海之滨疗养有助于减轻工作压力。不过,正是在他到索契“减压”时,留守莫斯科的其他领导人经过串联,迫使赫氏不得不提前“退休”。
  新上台的勃列日涅夫废除了前任的许多改革措施,但他同样强调“工作与休养相结合”。勃氏掌权期间(上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苏联《国家疗养区法》中关于“疗养事业为劳动人民服务”的原则得到了进一步落实,索契的旅游业迎来了新的发展高潮。
  戈尔巴乔夫也对索契的山水钟情不已。然而,1991年8月,又是当他在索契度假时,莫斯科爆发“8·19政变”,昔日强大无比的苏联从此加速走向解体。
  时至今日,俄罗斯民间仍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国家领导人在度假期间屡屡“祸起萧墙”。所以,从普京开始,领导人来索契时,总统、总理往往同行,为的就是避免“后院起火”。
其他文献
舌尖的追求,无关乎绝对,全凭各人喜好。一个有趣的生理现象:味的重量,似与年龄有关。  儿童的味偏轻。人之初,有些东西是不吃的。比如,慈菇、药芹、芫荽,就不喜欢吃,有一种淡淡的苦味。孩子原本对味觉奢求不多。尘俗中那些经历,让他们品尝到成功或失败,得意或沮丧。品尝太多,味蕾就适应了各种各样的味道。  年轻人味偏重。臭豆腐,物极必反,臭中透出食物丝丝缕缕的醇香,是美女们的大爱。活泼开朗美女喜欢逐“臭”,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磐松楼六楼住院病房里,67岁的陈德华先生俯下身来轻轻吻了吻89岁、如今卧病在床的余安迪医生的手。余安迪是陈德华51年前的救命恩人。陈德华说:“父母之外,我一生中最感谢的人就是余医生。”  1962年,15岁的陈先生出现了血尿,经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检查,他患上左侧肾结核。住院治疗期间,他不止一次听到其他医生说:“左肾不行了,切除好了。”但时任主治医生的余安迪极力反对,提出尽量把左肾
20世纪70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好莱坞电影里的奢华生活似乎不再是遥远的梦。大量年轻人从农村涌入城市,“落后”的传统农业被“省力高效”的近代农业取代。与此同时,也出现了让人感到担忧的现象,工厂的浓烟随意排放,工业用水流入江河和海洋,人们的生活环境遭到极大破坏。  1974年,藤田和芳在报纸上读到了一篇名为《毒气研究中产生的肥料、矿物质让粮食增产》的报道。这篇报道中的主人公高仓熙
在我的个人感觉中,1976年以后的生活渐渐变得热闹起来。知青开始陆续回城,很多人找不到工作,个个闲得发慌。我也开始重新回到我的知青圈子。如果能把当时个人之间的闲聊记录下来,将会真实地再现一段历史。可惜,谁也不会自觉地对历史负责。在我的记忆里,聊天的内容是极其驳杂的,国际国内,无所不包。影响深刻的是,西方,当然包括美国,渐渐替代了越南、朝鲜和阿尔巴尼亚。在谈到西方的时候,也渐渐有了一种想象。对于普通
张宏驰是北京一所大学的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儿子张成年纪轻轻就成为中关村一家科技公司的总裁。1996年,张成的生母冯华去世。五年后,父亲忽然打电话来,张成和弟弟张敢匆匆赶回去一看,家里多了个陌生老太太!她衣着土气,一脸皱纹,满头白发,是从天津农村接来的,父亲准备和她结婚!兄弟俩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后来,父亲忽然去世,留下大笔遗产,张成为继母王秀珠代办遗产继承的手续。他来到王秀珠的老家天津市郊
乳腺癌是来源于乳腺组织的恶性肿瘤,在许多中国发达城市的发病率已上升至女性恶性肿瘤的第1位,随着乳腺癌发病年龄的年轻化,保乳术成为流行,保乳术后加辅助放疗可以控制局部
1976年,我在小学当民办教师,每月工资23元。女儿一岁,三口之家,日子紧巴自不待言。一个星期天,我攥着七角五分肉票去食品公司的肉档。一个星期乃至一个月就这么一个改善全家伙食的机会,岂能不严阵以待?我没有马上排队,先挤到肉档前去侦察。我的近视眼,忽然好用起来,鹞鹰一般凶悍,从人头的空隙穿过,搜索、掂量,务必在案板上找到目标:一块“三合一”猪肉!  我要它具备三个条件:一、连着瘦肉,女儿从出生到现在
九岁那年,忽然膝关节剧痛,不能行走,母亲带着他四处求医,找出病因,施行了手术。卧床好几年,终于能下地时,他成了瘸子。  他的瘸,不是一踮一踮的小小的不平衡,他双腿的长度相差七厘米,每迈一步,残腿都要往外翻一次。天空、房子、树等美景,在他的视野里都是摇摇欲坠的。50年,他所有的选择、努力方向、生活节奏,都是基于这摇摇欲坠的现状。当然,他没有屈服于命运,亦从不怨天尤人,他积极乐观,堪称自强不息的典范。
1938年3月,陈云和于若木在延安结婚。于若木说,她和陈云的婚礼特别简朴,因为陈云不喜欢铺张。结婚那天晚上,陈云花了一块多钱,买了些糖果、花生,请中共中央组织部的一些同志热闹了一下,就算是婚礼。  于若木作为一位营养学家,是怎样从营养学的角度照料陈云的呢?于若木告诉我,陈云的饮食其实很简单。陈云体弱而能长寿,除了大夫们的精心护理之外,可以归结为八个字,即“饮食有节,起居有时”。  陳云的菜谱,基本
二战期间,我是一个年轻的海军外科医生.1945年,我到了中国战场,被分配到一个秘密小分队,来到日军敌后的戈壁滩上和中国游击队战士们一起工作.当地村民不相信西医,不肯到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