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双语示范课程的实施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meitom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简要总结湖南工业大学双语教学建设背景及发展过程,介绍了“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课程双语教学的实践,从教学方法与手段出发,通过教材的选择、多媒体教学手段的采用、课堂设计的有效实施、“问—答”式课堂互动的设置等环节,探讨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总结了双语教学的效果,提出了强化双语师资培养、加强双语教材建设、全面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提高双语教学质量的关键的观点。
  关键词:双语教学;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教学质量
  作者简介:欧阳琴(1978-),女,湖南攸县人,湖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讲师;李灿(1968-),女,湖南娄底人,湖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湖南 株洲 412007)
  基金项目:本文系2009-2012年湖南省教改项目“地方院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特色课程和特色教材建设的研究”(项目编号:湘教通[2009]321号-220)、2007年湖南工业大学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2010年湖南工业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0D54)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02-0068-03
  
  教育部[2001]4号文件《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1]中要求积极推动双语教学,提出“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育”,“对高技术领域的相关专业,力争三年内外语教学课程要达到所开课程的5%~10%”的要求。湖南省教高厅[2004]21号文件《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以下简称《评估方案》)中将“双语教学”纳入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2004年修订的评估方案中,要求积极支持双语教学的开展,主要是提高双语教学的质量,继续扩大双语教学课程的数量。教高厅[2007]1号文件《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校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中鼓励高校开展双语教学工作,提高大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和能力。2007年开始在“211”工程建设院校建立100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008年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面向所有普通本科院校申报。
  一、双语教学的发展阶段
  湖南工业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双语教学工作的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成两个阶段。教育部[2001]4号文件《若干意见》颁布后,湖南省教育厅湘教高字[2001]9号文件《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意见》相继出台。为了响应文件精神,我校于2003年颁发《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简称《质量工程》)文件,立项了29门双语教学课程。此后的两年中,各门课程稳步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并于2005年全部通过校级评估。“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课程位居此列。
  第二个阶段始于2007年。教高厅[2004]21号文件《评估方案》颁发后,我校第二期“质量工程”启动,立项20门双语课程,“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课程继续获得立项。立项后课程各方面建设顺利开展,并已经通过学校中期评估。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双语课程目前已经连续开设6年,课程组累计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400余名学生进行双语教学,教学效果良好,以双语多媒体课件为主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网络教学资源,可供同行师生交流。同时,课题组的成员已经在教学及科研方面,获得多项省级、校级表彰及奖励,成绩喜人。
  二、双语教学的实施
  双语教学是一种特殊的教学模式,并不是学科教学和外语教学的简单叠加,旨在培养信息社会所需人才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用两种语言获取信息、处理信息、整合与加工信息的能力。[1,2]
  1.教学手段及方法
  (1)多媒体教学。教育部的《若干意见》提出的最低要求是从外文教材的中文讲授开始,经过多种形式的过渡与变迁,最后实行外文教材的外语讲授。教学过程中,全英文板书能够给学生更多的视觉冲击与持续的语言强化,[3]从而锻炼学生使用另一种语言获取信息的能力。但手写英文板书有两个弊端:板书耗费课时多,而且可能导致学生辨认困难。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后,这两个问题迎刃而解,同时根据“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课程的特点,需要较多的表格与图解来辅助教学,讲解专业原理与应用。多媒体课件中可以非常方便地插入图表,也可以插入音频、视频文件,使授课过程既流畅通顺,又形象具体。
  对“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课程实施双语多媒体教学遇到的困难是课件制作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如何让学生熟悉专业词汇,避免“单词关”给学生造成障碍。通常采用两种办法解决:一种方法是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将专业词汇表共享,并要求学生预习;另一种方法是在英语课件中对专业术语进行中文注解。
  其次英语素材的匮乏给课件制作带来许多不便。制作课件的素材主要是原版英语教材,《专业英语》教材及辅导资料、英语原版论文以及专业论坛等网络资源。鉴于“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课程是一门专业对象相对狭窄的课程,我校使用的英语原版教材的内容与中文教材大致接近,但章节很难配套。配合教学大纲的要求,笔者以中文教材的章节结构为基础来编制英文课件,同时结合双语教学的特点,尽量采用“原汁原味”的英语编写课件中的重要概念及术语,所以双语课件的制作关键在于整合中文教材的框架结构外加英文素材中的重要专业知识,这需要教师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英语功底,并且具备对素材进行精益求精的积累和提炼的功力。学生的英语基础存在差异,但由于师资有限,我校也并未根据其基础进行分班,也没有采用开设/不开设双语教学两种授课方式供学生选择,笔者处理的方法是,在网络平台上提供中、英文两种课件,以备英语基础不同的学生进行选择性预习与复习,全面加强学生在双语教学中的受益程度。
  进行多媒体教学的优点非常显著。表现为课堂教学秩序好、效率高,只要结合良好的课堂设计,师生均不易产生思维停顿和混乱。方便学生课前、课后共享资源,有利于学生预习与复习,扫除了部分学生阅读英文原版教材的障碍,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与效率。但是过分地依赖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也有弊端,比如容易造成程序化、灵活性差,课堂中遇到某些突发情况难以处理。譬如课堂互动环节发现学生对某个知识点的疑惑,需要进一步讲解时,教师就要灵活处理,甚至结合板书来讲解,才能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2)课堂教学互动。在“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课程的双语教学过程中,笔者使用较多的师生互动,主要以“问—答”式为主。教师用英语问,学生用英语答,教师可指定学生回答或由学生自由作答。有效的互动可以调节课堂气氛,增强授课效果。“问”的目的在于调动学生主动思考的积极性,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所以教师发问要清晰、明确。“答”的关键在于真实地反映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同时锻炼了学生使用英语思考问题和表达观点的能力。在不断地互动过程中,学生既能掌握专业知识,又能逐渐提升运用英语的能力。
  何时发问,怎样发问,一直是课堂设计中的关键。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一般每堂课发问次数为2~3次,时间控制在3分钟以内。教学过程好比蜘蛛织网,设问一般应在重点、难点等“节点”处,以方便学生通过巩固关键知识点,串通整个课程内容。
  (3)课堂设计。良好的课堂设计包括别出心裁的教学情境、丰富先进的教学手段、紧凑有效的教学环节、精准有趣的教学用语。[4]就其具体内容而言包括教学内容讲解、重点难点讲述、例题讲解与课堂练习等。课堂设计与多媒体课件有紧密的联系,可以说,制作完备的多媒体课件可以成为教学实施的“施工图纸”。当然,偶发因素或突如其来的变化总是会打破设置的原有框架,这时需要教师进行灵活变动。
  双语教学的课堂设计,有别于普通教学,特点如下。
  第一,积极有效的教学互动是课堂设计顺利实施的基础。这取决于教师对专业知识的熟练掌握和英语知识的娴熟应用以及对课堂节奏的准确把握。课程组在多年的双语教学过程中有深刻体会,即不但需要提问准确,而且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需要进行有效的鼓励与补充,使学生既获得知识,又获得信心。提倡学生使用英文作答,哪怕是用最简单的英文句子或者图表加以说明。这需要在课前做足准备工作,因为在补充学生解答过程中需要精准地采用关键术语,既能贴切地说明问题,又能让学生容易理解。
  第二,授课语言的比例需要根据课程内容对应确定。教育部的《若干意见》提出的最低要求是从外文教材/中文讲授开始,最后实行外文教材的外语讲授。由外文教材的中文讲授模式到外文教材的外语讲授,中间的跨度很大,双语结合的模式也很多。[5]显然,双语如何结合存在一定的模糊性,但是逐步增加外语讲授的比重是趋势。在这个过程中,应当根据课程性质、师资条件、教学目的,采用不同的双语结合模式。“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课程授课过程中,笔者采取的方式是:制冷的基本概念、制冷系统四大部件的结构及基本原理完全采用英语教授,对于首次出现的专业词汇可以用中文进行注解。对于压缩机、节流阀等相对复杂的设备,以英文教学为主,但会配合详细的图解来讲解。各部件及机房的设计,英、汉授课语言比例大致是1:1。制冷系统的流程与运行调节,则采用汉语教学为主,夹杂必要的英语术语的方式。
  (4)作业及考试的形式。“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课程的作业,大部分来自英文原版教材,题型以分析题和计算题为主。原版教材中有许多例题,学生可以参考其解题思路及表达方式。通过多次练习,学生已经学会理解题意,并能使用正规的英语“书面语”来解题。考试的形式,高达70%的原题是英语题,其中有50%的题目要求学生用英文作答。一般而言,通过对课堂与课后英语习题的有效练习,学生已经能够解决语言障碍,比例为50%以上的英文原题,不会增加考试难度。
  2.教材和参考资料的使用
  对于教材和参考资料相对广泛的学科,如工程热力学,可使用英文原版教材,[2]这符合教育部的《若干意见》的要求。鉴于学生使用第二种语言的障碍可能影响其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有部分教师不主张在双语教学中使用原版外文教材。[6]“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课程同时使用中文教材和原版英语教材,二者内容大致接近,但章节并不对应。中文教材选用的是彦启森教授编写的《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第三版),英文原版教材是由Jan F.Kreider等编著的《Heating and Cooling of Buildings》,同时提供多种网络渠道以便学生自主获得英语资源。在教学过程中,章节顺序遵照中文教材进行,将英文教材的内容灵活地编入多媒体课件和讲稿中,学生如有不理解之处,可查找原文释疑。实际上,学生对英文资料的“恐慌”是不必要的:原版教材表达得地道而正规,并不存在复杂的语法知识,能深入浅出地对专业知识进行讲解,只要对专业词汇掌握到位,学生甚至更容易通过查阅英文原版教材来解除对专业知识的疑惑。笔者不主张自编英文教材,因为在很大程度上,以母语为汉语且没有长期在英语国家游学经历的教师,对英语的深层次应用仍然笨拙,无法编出地道的英文教材;另一方面,教师对某些知识点的理解与表述一旦编入教材,极容易因为“不娴熟的表达”而误导学生,引起学生的定性思维。学生并不是流水线上的产品,而是各具特色的个人,提供相对丰富的原版教材和辅导资料,并且引导其使用多种网络资源,期望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培养出自主能力更强的学生。教育的宗旨是“授以渔,而非鱼”,这种“自助餐式”的教学效果已经初见成效。
  3.双语教学的效果反馈
  (1)成绩统计。通过统计2008~2009学年第2学期我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2006级的两个班共60位同学的成绩,(见图1)成绩分布合理,符合正态分布。与其它未开展双语教学的专业课程相比,并无明显差异。
  (2)对双语教学效果及教学因素的评价。对我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2006级的两个班共60位同学进行问卷调查,把学生对“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课程双语教学效果的反馈意见分成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一般、不满意、非常不满意5档。大部分同学认为从双语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主要意见反馈为:双语教学课程体系完整,多媒体双语课件内容丰富,能深入浅出地介绍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增强了学生查阅英文文献资料的能力。(如图2所示)但仍有7%的学生不能接受双语教学法,认为双语教学不利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反而阻碍了对专业的学习兴趣。
  学生对教师授课质量的评价,(如图3所示)涉及教学内容是否充实、教学条理性与重点是否突出、英语表述是否准确、是否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课堂互动与课后答疑及辅导是否充分等多个方面。[7]学生希望教师能够更多地采用工程案例辅助教学,并增加课堂讨论、师生互动等方式来活跃课堂气氛。
  就教学手段与考核方式展开问卷调查。近95%的学生支持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双语教学;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认可采用网络平台的方式共享课件、专业词汇、作业、试题库等资源。就考核方式而言,近85%的学生能够接受目前采用的中英文比例各占50%的闭卷考试方式,并愿意尝试更为灵活的考试方式。
  三、对双语教学的展望
  1.师资力量亟待加强
  师资水平是对双语教学效果影响最大的因素之一,双语教师需要具有深厚的专业功底、良好的外语驾驭能力及丰富的教学经验,还要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除此而外,需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与交流来提升、储备师资力量。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将有潜力的教师分期、分批选送至国外培训,或派送至国内其他双语教学成效突出的院校学习;[8]形成链式层进式教改课题,[7]由院至校、省乃至国家级课题推进,并加强双语教学经验的交流与推广;学校提供平台,组织双语教师的经验交流与信息互动;相关部门酌情实施合理的薪酬激励制度,鼓励双语教师为之付出劳动。
  2.加大教材及配套资料体系的建设
  短期之内,“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无法获得与中文教材体系结构接近的英文教材,改编英文教材也难以实现。可以将多途径获得的英文教材,拆分章节,在不破坏原文结构,不引起歧义的前提下,重组成“新”的英文教材或参考资料。同时引进更多与课程相关的英文教材与资料,以提高整体教学效果。
  3.全面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除师资水平及教材资料等影响因素之外,学生的英语基础、专业基础也在影响学生的学习热忱及学习效果。基于这些因素,笔者提议学校教学走“四年英语学习不断线”的路线,并强化基础英语学习过程中的听、说、读、写能力。通过多种途径增加学生对所学专业的热爱程度,加强专业基础课的教学效果。通过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凯英,廖明军,孟宪强,等.土木工程专业双语教学建设探讨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09,18(1):91-94.
  [2]蒋爱华,蒋绍坚.工程热力学课程双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1):132-133.
  [3]田秀淑,王建雷,杨丹.多媒体技术在双语教学中的应用[J].吉林教育,2009,(3):29-29.
  [4]宫世云.我国高校双语教学涉及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办法初探[J].黑龙江教育(高等研究与评估),2009,(1-2):130-131.
  [5]杨思留.论高校双语教学的规范性与模糊性[J].思想纵横,2008,(10):95-97.
  [6]陈卓,陈红荣,欧少端.高校专业双语教学思考与实践[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1):130-131.
  [7]钱春丽,赵五一.浅谈影响专业课程双语教学效果的因素[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9,(1):40-42.
  [8]莫理宁,蔡幸.金融专业双语教学经验在地方高校的实践[J].改革与战略,2008,(S1):66-67.
  (责任编辑:沈清)
其他文献
摘要:由于计算机的普及,人们获得知识的工具也由原先的书本这种传统的工具逐步转变为计算机,基于信息技术环境的教学新模式的研究日益成为人们关心的主题。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初步构建了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能力、研究性学习能力为宗旨,以实验教学为主要手段,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要评价方式的,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电子类基础课程教学改革设想。  关键词:信息技术;新型教学模式;教学改革 
期刊
摘要: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高等教育的一线工作者,也是宝贵的人力资源。高校辅导员人才队伍建设,应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重点遵循教育自身的规律、人力资源配置规律、人才成长规律以及辅导员职能不断拓展的规律。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可持续发展  作者简介:白永生(1980-),男,陕西清涧人,桂林理工大学党委组织部副部长,讲师;邱杰(1974-),女,山东诸城人,桂
期刊
摘要:实践教学是独立学院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特色在于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让学生在走入职场前就能与社会人才需求无缝对接。本文对独立学院“职场化”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综述和评论,明确独立学院“职场化”实践教学的研究现状、成功经验以及不足之处。  关键词:独立学院;职场化;实践教学  作者简介:马晓芸(1983-),女,陕西子洲人,浙江农林大学天目学院,讲师;程云行(1966-
期刊
摘要:中文本科师范生“三维立体,全程整合”师能训练模式立足于把汉语言文学学科专业实践活动、学科教育实践活动、课外社会实践活动三者有机结合,以学科教育实践为经,以学科专业实践和课外社会实践为纬,立体推进,系列整合,全程运行,使中文专业师范生的师能训练形成一个多层次、连续性、校内校外相结合的科学体系,充分发挥语文教育实践活动本身的人文性、综合性、活动性等个性特征,借助定向安排、整合提高、系统测评、反馈
期刊
摘要:以“内容为中心”构建课程学习团队,结合实际项目,建立“个人学习+课程团队学习+项目团队学习”的“三位一体”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法,将课程学习和能力培养有机结合,体现“需求驱动、技术引领、合作发展”的发展思想和自适应的创新人才培养策略。进一步加强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对高校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教学模式方面进行改革,完善了创新性人才的培养体系。  关键词:计算机类专业;课程教学;个人学习;团
期刊
摘要:能力目标是培养目标的载体,是教育目标具体化的体现。本文基于职业能力内涵的起源和发展,对职业能力和职业发展的关系以及构建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目标体系的必要性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提出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目标构建应该遵循理念先行、目标整合、兼顾现实性和前瞻性三大原则。  关键词:高职教育;职业能力;目标体系  作者简介:曾旭华(1968-),男,湖南邵阳人,长沙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动力工程系主任,副教授;李福
期刊
摘要:在教育部“宽口径、厚基础”的指导思想下,海南大学农产品质量与安全专业通过提高学科基础课程的覆盖面,合理设置专业课程,增加专业选修课程,改革教学内容,强化实习、实训等措施进行课程体系优化,寻找到一套适合农产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发展的课程体系。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与安全;课程体系;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骆焱平(1973-),男,湖北鄂州人,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副教授;朱朝华(1951-),
期刊
摘要:办学特色是一个学校的命脉及优势所在。针对安全工程专业特点和普遍存在的问题,结合石家庄铁道大学安全工程系实际情况,介绍土木安全工程实践特色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改革。认为在教学培养中必须加大实践教学比重,抓基础、重实践,以实践促进学生对理论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通过实践训练科学思维方法、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重点抓好课堂教学实践、课程设计实践、实习环节实践和毕业设计实践四个关键模块,提出了“1+4
期刊
摘要:介绍了基于THBCC-1软件的自动控制原理二阶系统时域响应分析的教学设计,利用该教学设计可以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和质量,增强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也可以培养学生独立研究与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和理解。  关键词:时域分析;THBCC-1软件;教学设计  作者简介:王瑞莲(1976-),女,河南南阳人,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电力学院,讲师;李君(1979-),男,河南商丘人,华北水利水电学
期刊
摘要:“化工原理”是高校化学工程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针对该课程的特点及目前存在的问题,通过将多媒体与传统教学相结合、计算机仿真与实验教学相结合及适当选用双语教学加强教材建设等教学实践,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关键词:化工原理;教学改革;实验;双语   作者简介:易聪华(1979-),女,江西赣州人,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讲师;伍钦(1953-),男,广东廉江人,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