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视域英美文学课程教学模式建构

来源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rewq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思政作为一种综合教育理念,将学生各类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充分结合,将思政教育潜移默化地融入各类专业课理论及实践教学,构建“大思政”教育格局,实现全方位教书育人.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核心,是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民族复兴伟业,深挖专业课程中的思政教育元素,整合后将其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在学生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时强化德育渗透.课程思政并非单独设立一门课程,或增加一项实践教育活动,而是重构专业课程教学结构、教学目标、教学方案,将整合的思政教育内容有机融入,实现专业理论知识教育、思政教育与实践能力训练充分融合.
其他文献
南仁东 1945年 2月 19日出生于吉林省辽源市龙山区,其父母都是当地普通的工薪阶层.南仁东是一个聪慧又可爱的男孩子,除了平淡的日常生活,还特别喜欢绘画、钓鱼,尤其喜欢对着天空胡思乱想.上初中的时候,南仁东读到地理课本时,他关心过“南半球看到的星星是不是跟我们看到的一样”;上高中时,他已经非常喜欢天文知识了,还订了本杂志叫《每月一星》,每期必读.他对科学知识的强烈渴望,从小就显露了出来.
期刊
素有“现代玄奘”之誉的谭云山,对印度诗人泰戈尔一直情有独钟.刘开生、胡玲玲撰著的《中印两大文明的金桥——谭云山》一书(兰州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对此多有涉及.rn谭云山年轻的时候,几乎读过泰戈尔所有翻译出版的小说和诗作,其中包括上海泰东图书局出版的《泰戈尔小说》、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泰戈尔短篇小说集》等.勤奋的目耕不仅令谭云山对这位印度诗人充满了敬仰与爱戴,而且还深深地触发了他的写作灵感.比如他在诗集《海畔》中写道:“我只一微笑,海面/便满浮着波纹了!/……我睡在明月底怀里/明月却嵌在我底心里.”有人
期刊
学校基层党建是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环节.党建工作质量与水平的提升,能够全面提高学校基层党组织思想认识,为国家建设积蓄人才.推动当代党建工作与思政工作协同发展,有助于在学校教育与管理中充分发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作用,进一步践行立德树人理念.
先说《辞海》,我心中总装着一段有“缘”得之的事.记得《辞源》重版时,我一位好心的朋友特地去邮购送我,那是1983年的事.而1999年版的《辞海》重版,也是别人赠我的,且是作为《辞海》编委之一的曾彦修送我的,那时曾正在上海参加编纂此典.所以,我更觉这部《辞海》的珍贵,我为之写过一篇小文《湖笔与辞海》.当读者看到这个题目时,似乎这二者没有任何可联系之处.殊不知我书橱中放的《辞海》之缘,却正是与“湖笔”联系在一起的.
期刊
关于严老师的学术研究成就,对学科发展的贡献,我都写了专文.今天主要谈谈我个人对严老师的感激,以及由此引发的一些思考.rn高远东曾经给我算过命,说我这一生“有惊无险”.在学术生涯的各个关键处,都不顺畅,总要有“事儿”,但最后也都平安度过,原因是总有“高人”相助.其中最主要的“高人”,就是严老师.
期刊
用马尔图切利在《现代社会学—二十世纪的历程》中的这段话来形容中国百余年来的社会发展进程基本上是吻合的,进而用它来描述“五四新文化运动”后的中国新文学史中的现实主义发展过程,也是符合历史逻辑的.然而,随着现代性渐行渐远,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会不会终结呢?
期刊
“始出西南道,川黔两日间.凿空纡一径,积翠俯千山.负挽看挥汗,驰驱有惭颜.怅然遵义县,未获叩君关.”1942年5月15日,叶圣陶由川入黔,乘车过遵义,其时好友丰子恺任教于迁来遵义的浙江大学.老友多年未见,此时亦不能相会,叶圣陶颇为怅然,作诗寄之.该诗凝聚了叶圣陶对朋友的深挚友情, 也是他蓉、桂之行的生动注脚.
期刊
“去群里看看.”rn“快去群里看看!”rn星期六(2021年 11月 13日)下午两点前后,军艺(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下同)同学郭木给我连发多条私信,惊得我从午睡的床上一骨碌坐了起来,以为发生了不可收拾的大事.
期刊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国家大力倡导高校课程思政改革,要求将思政教育融入各学科教学,实现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加快高校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建设,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经济学原理是我国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实行课程思政改革是顺应素质教育的必要举措.一方面,经济学原理课程理论成长于西方理论分析环境,与我国经济发展具有较大差距,仅灌输理论必然会造成与实践严重脱节;另一方面,实践课程相对有限,应试教育无法满足教学需求,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薄弱.因此,推动经济学原理课程思政教育改革发展,
施蛰存有四个妹妹,分别是大妹施绛年、二妹施咏沂、三妹施灿衢和四妹施企襄.她们因为施蛰存的缘故,有的与文学界作家如戴望舒交往,留下丁香的愁怨气息;有的曾署名发表外国文学小说,真实作者身份扑朔迷离;有的曾被上海报刊关注,是活跃在上海的交际名媛;有的长伴兄长身边,寂静无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