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驿道:走马镇的时光故事

来源 :农家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y_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驿站古道:入世多迷途,此去为正路
  驿道两旁,开满桃、梨、梅、油菜花,是走马镇古驿道主打旅游项目“走马观花”。沿坡,走上古老的石板路,再穿过一个门洞,又过一座过街楼,便踏进重庆九龙坡走马镇的老街,路面上铺设的石板上有几道深深的凹陷,那是当年驮马的蹄印和车轮留下的辙痕。走马镇,建于宋代,身在巴县,西看壁山,东望江津,“一脚踏三县”,1995年划归重庆九龙坡管辖。
  走马镇文化干事钟守维告诉本刊记者,穿过走马镇中心的这条老街就是成渝驿道了。古道全长1080里,从重庆佛图关迤逦而来,直抵成都。如果按照90里的速度行走,走完全程需要12天。走马镇是成渝古道中的一个小驿站,镇上铺着石板的道路,被雨水淋得透湿,反射着亮光。古道两旁构筑的老街房舍,为明清时期的古建,或挑出成阁,或过街起楼,极具巴蜀民居的特色。门楼之内一片空地,左为戏楼,右为武庙。戏楼建于清代,构件雕刻精美,经常有川剧演出和故事山歌讲唱,热闹之极。
  俗谚说,“识相不识相,难过走马岗”。走马岗是古镇所在的山岗,地势险要。旅人们清早出佛图关,过石桥铺,翻凉风垭,经白市驿,到达走马镇时刚好是傍晚,再往前行就是深山老林,盗贼蜂起,于是选择这里歇脚,饮马,留宿,翌日天亮启程入江津。明代中期,这里形成了集市——走马场。我走过的门洞两旁刻着一副对联:“入世多迷途由此去方为正路,现实讲团体关了门即是一家”,透着来自古道驿站里的些许安慰与温暖。
  魏氏兄弟的“故事篓子”
  戏楼在走马镇老街上,这座老戏楼,有两层,楼上是戏台,楼下是茶楼。村民们聚在这里一起喝茶、打牌、唱山歌、讲故事、演川剧。
  钟守维是“走马通”,说起乡村留存的文化头头是道:“在明代,走马镇的村民个个都是故事大王。”过去的古道上经常过往漂泊艺人,时不时会见到打尺梆梆(唱道情)、打花鼓、打金钱板(所用两块竹板上嵌有古铜钱而得名)等曲艺表演,当地乡民抬滑竿(竹竿上捆着竹椅的简易轿子)和打石头的号子更是随处可闻。走马镇流传的故事,大多与当地的风土人情有关。
  当地人把讲故事称为“冲壳子”,也叫做摆龙门阵。
  当地“壳子”“冲”得最多是魏显德,他是走马镇工农村人。工农村位于走马镇的西北部,原名垛子村。村民基本上是做手艺的,沿着成渝古道走向全国各地,回来后就在村里摆龙门阵,工农村是远近闻名的“故事村”,重庆10位著名的民间故事家中有8位出自工农村,后来因为建高尔夫球场,工农村搬迁,从此消失。
  魏显德已于2009年过世。钟守维在魏去世前夕曾拜访过他,当时魏已86岁,78岁的老伴扶着他,颤巍巍地出来,魏已口齿不清,因为几年前得了脑血栓,已经没法说故事了。老伴说,当年就是因为爱听他故事,所以嫁给他,希望下辈子还能听他讲故事,继续一起过日子。
  魏显德小学文化,父亲是村里的故事大王。6岁时,魏给同村的地主谢锡清家当牧童,谢锡清也喜欢讲故事,魏显德听了以后就回家讲给姐妹听。
  魏显德10岁出外谋生,因为善于讲故事、唱山歌,所以备受欢迎,能比别人揽到更多的活。12岁时,他跟着幺叔魏福禄到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卖草药,魏福禄能说会道,善摆龙门阵,绰号叫寡白嘴,是走马岗至白市驿一带有名的歌师。在卖草药的途中,他与幺叔找个茶馆歇脚,拉开场子讲故事,吸引众多听众。他一边攒故事,一边还学会了打金钱板、“连厢”(即打霸王鞭,用一根三尺多长、两端各掏空两对一寸多长的孔眼,每个孔眼内各镶有一对铜钱的竹竿,有节奏地击节身体的不同部位,亦歌亦舞演唱故事戏曲)、唱花鼓等民间艺术。
  十几年在外漂泊,直至抗战胜利。此时的他重新回乡,已经是能做到看见什么就唱什么,出口成章了。
  据魏口述,早些年村里没有通电,夜里睡着,突然想起一个故事,立即披衣起来,点着煤油灯,一个字一个字地记录下来。也因此,他被称为镇上最大的“故事篓子”,一天讲一个,讲5年,一个都不重复。
  和魏显德同样也是“故事篓子”的魏显发是其堂弟,只上过3年学,16岁被强拉壮丁,奔波于云南、贵州、湖南等省份,解放后参军。堂弟向堂兄学讲故事,多年下来,讲起故事也是信口道来,据说能讲1400多个。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曾走访过走马镇,称魏显德、魏显发为中国的“格林兄弟”。 魏显发在2000年病逝,连张照片也没留下。
  说故事的人成了别人的故事
  钟守维说,走马镇、成渝驿道和走马故事是不可分割的,三位一体。魏氏兄弟相继离世,说故事的人成了别人口中的故事。
  目前还在走马镇大摆龙门阵的有老故事家刘远扬,70多岁了,还经常在关武庙茶楼摆场子——
  刘的开场白通常如此:
  “下面的客官,请喝杯茶,歇个脚,听我给大家摆个故事。摆啥故事?”
  于是大批听众聚拢过来。
  刘远扬回忆,小时候上学路上,他总是去戏楼听过往客人讲故事,听得着迷,有时甚至翘课。后来几十年,讲故事的人走的走,死的死,散的散,戏楼一度变得冷清、空寂了下来。
  几十年务农,又苦又累又闷,刘远扬说,他因而很长时间不讲故事了。
  但在1986年,乡里的干部跑来,说乡里要准备文艺节目,让他登台表演。他一开始死活不肯。乡干部急了,说,算了,你给我砍根小竹子编个篓筐吧。刘远扬觉得这不好拒绝,上山砍了一根小竹子,回来一想,这个编篓筐是编,编故事也是编啊!于是他鼓足勇气,编了三个故事上台。
  岁月在流逝,说故事的人换了一茬又一茬,但走马镇的故事依然在继续。
其他文献
吃完午饭,杭州转塘回龙片74岁的村民赵阿琴准备去缴电费,走了两三分钟,来到回龙联合村邮站。她从衣服口袋里摸出20元钱,向工作人员郑秀美报上电话号码,十几秒钟后,一张打印的白纸条从终端机器里“吐”了出来,显示缴费成功。  “以前都是儿媳妇到农村信用社缴水电费,现在家门口有了村邮站,我自己也能来缴电费啦,蛮便当咯。”赵阿琴笑着说。  村邮站是2010年12月由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厅、邮政管理局
期刊
2012年2月5日至2月15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成果大展”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新馆举办。展览由文化部、发改委、教育部、科技部等13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以及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此次展览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为主,从全国精心选取了180多项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的传统技艺、传统美术、传统
期刊
“六十年代淘米洗菜,七十年代引水灌溉,八十年代水质变坏,九十年代鱼虾绝代,到了今天,癌症灾害。”民间顺口溜形象地勾勒出当前农村污染的尴尬与危机。据《农民日报》报道,我国农村有3亿多人喝不上干净的水,其中超过60%是由于非自然因素导致的饮用水源水质不达标;农村人口中与环境污染密切相关的恶性肿瘤死亡率逐年上升。这无疑是令人黯然的现实,不少地方出现癌症村,显然与农村环境不佳大有干系。  农民的粮袋子应关
期刊
水坝被视为人类开发的一个里程碑式的水利项目,在发电、航运、防洪、稳定水流量、灌溉、水转换等许多方面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据统计,1950年,全世界共有大坝5270座,到了二十世纪末,大坝总数已经超过了36500座。水坝的迅速扩张,为人类的工业文明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能量,但也使许多水域逐渐变得不再适宜物种生存,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当地居民的生活受到严重影响,传统文化也消失殆尽。  一端是日益增长
期刊
1985年,被历史尘埃湮没几百年的盂城驿在一次文物普查中被发现,犹如晨钟唤起人们对古代邮驿那已经远去的记忆。  作为曾经的“国之血脉”,古代邮驿在传播政令,飞报军情,沟通联系,运输物资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便是对驿吏“快马飞骑,八百里加急,驿路风尘,朝发夕至”的生动写照。  历代的文人墨客似乎也与邮驿有着不解之缘,从杜甫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到白居易的“数
期刊
每一个村落都有自己的独特之美,乡村之美,在于它的纯朴与自然,在于它的静谧与恬淡,在于它独特的风土人情,在于它悠久的文化传承,更在于它对人们绿色生活的奉献……温家宝总理在去年年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说,新农村工作的重点,是保持农村发展的特点,“保持田园风光和良好生态环境”,让乡村成为多数中国人生产、生活的幸福家园。  为了顺应现代人回归自然、寻求精神家园的潮流,全面展示新农村建设中的新思路、新模式、新
期刊
在浙江省邮政公司总经理鞠勇的构想中,村邮站的功能不仅在于实现普及邮政的基本服务,更要利用信息化村邮站的平台提升村民的生活品质。他说,村邮站的生命力在于信息化。不久的将来,信息化村邮站或许还能实现网上购物,代售适合农民的保险产品、体育彩票、福利彩票、火车票、各类演出票、工业品、非处方药品等。鞠勇表示,愿景比指标更重要,当愿景得以实现,指标则可同时完成。  记者:村邮站作为一站式邮政公共服务平台,如何
期刊
为了让这群处在城市边缘的打工子弟能够继续学业,两年来,燕兆时和伙伴们四处奔跑,凑钱、找校舍、找老师……这所公益小学终于有模有样地再次迎来了新学期的第一天,从简陋的教室里传来的清脆的朗读声:“我是燕京学生,我是打工子弟,我要感恩父母,我要感恩社会。”燕兆时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开学第一天  2月2日,是燕京小天鹅公益学校开学的日子。早上七点,天还未大亮。住校的周欢已经早早起床,简单梳洗后就拿着前一
期刊
那大概是朱家角古镇最好的年华。  作为典型的江南水乡,它横有漕港河,纵有朱泖河,前通黄浦江,后与太湖水系相接,在水运发达的清末民初,朱家角一时繁华似锦。十条老街,每个街口都有米行、钱庄、商铺、旅店更是遍布全镇。几乎各色各样的人都汇聚至此,开设百业,以此营生。尤其到了每年农忙的时候,漕港河上随处可见满载了一船粮食的江浙农民,叫卖声,迎喝声,好不热闹。至今都还有“朱家角米价跌一分,上海米市抖三抖”的说
期刊
一切的因果源于千年前的那个寒冷的冬天,生活拮据仍坚持寄宿在寺庙里埋头读书的范仲淹,茫然地将冻成冰块的稀粥划成四块:早上吃两块,晚上吃两块……  后来,大致是在北宋皇佑年间,某天晚上,范仲淹睡得很早,半夜惊醒。他做了一个噩梦,梦见苏州一带发生了饥荒,大片田地荒废,而自己的范氏族人生活潦倒,食不果腹,大家纷纷外出乞讨,一路上都是被活活饿死的年老体幼者。  范仲淹被吓出了一身冷汗,他起身到书桌前,把这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