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美走进语文课堂

来源 :园丁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ppconfi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感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和水平,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应注重于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中。即语文课堂教学不仅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主阵地,也是教师用来感染熏陶学生的大熔炉,通过语文的学习不仅能学到语言、文字、优美的文章,还能从这些散发着墨香的文字上发现美,感受美,再现美。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使他们成为渊博知识和完美人格的和谐统一体。
  1 借助文本,创设情境寻找美
  小学语文教材中,很多文章文质兼美,蕴含着大量的美学因素。有的展示了宏伟广阔的社会之美;有的揭示了自然奥秘的精妙之美;有的塑造了生动形象的人物之美;有的抒发了激动澎湃的感情之美。在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引导学生在文本中寻找美。
  电教媒体对于创设审美化的教学情境有着无比的优越性。在教学中适当地运用现代教育媒体和信息技术手段,把一些呆板的无法言表的内容予以跨时空地形象再现,让学生在文本中发现美。
  1.1 借助音乐,创设情境。如教学《荷花》一课时,教师可创设情境,学生随着轻柔的音乐来到“荷花池”边,通过画面的展示,再加上生动的配乐朗诵,把学生带入到课文所描写的意境之中,在美的意境中,学生心潮澎湃,激情荡漾,美的情操得到了陶冶。
  1.2 借助图画,创设情境。如在教学《草原》一文时,可根据课文内容的记述,让学生结合书中插图,让学生诵读与画面相关的段落、语句,然后引导学生结合图画与课文的相关内容,展开丰富的想像和联想,犹如身临其境,促使学生全身心地进入作品的境界之中,真切地感受和领悟草原景色美,草原人热情好客的精神美。
  1.3 借助语言,创设情境。如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儿童诗两首》中,教师可有激情地范读《我想》,然后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凭借语言如行云流水般优美的录音朗诵,通过美的语言形象诉诸情感,是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受。
  对语文教学来讲,学生为老师的讲授所陶醉就是感染。老师如果能在教学中创设情境,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感染力,充满激情地进行教学,就容易激起学生美的感受和学习的热情。因此,精心设计恰当的教学情境,这对于实现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具有重要作用。
  2 品味文本,拓展思维感受美
  在语文教学中教会学生感受美,既可以启迪智慧,激发创造思维,又可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想象是产生美的基础。如在教学《桂林山水》中让学生在欣赏中激发想象:“山围绕着水,水倒映着山,空中的云雾,山间的绿树红花,江上的竹筏小舟……”伴着美美地朗读,让学生闭上眼睛,展开想象,进入这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带着想象去体验“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乐趣。
  教会学生感受美,还要从推敲文中的优美词句、关键词句入手,深入挖掘教材的内在美和深层意蕴,让学生在体会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过程中提高准确用词的能力,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如在教学《鸟的天堂》中,“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在这里强调的是“一株”,而不是“我”说的“许多株”,强调学生在朗读的时候,重音应该放在“一株”上,进而体会榕树的大。通过理解“不可计数”体会这株榕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的原因是“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这样从关键词句入手,领会文本内容,挖掘教材深层意蕴,准确感受作者所描写大榕树之美,在头脑中浮现出“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3 领会文本,熏陶感染创造美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创造美是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和宝贵的心理特征。在教学中,只是引导学生在文本中寻找美、感受美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当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体会到美时,就会产生跃跃欲试的创作冲动和灵感,这时教师就要马上抓住这个契机,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把整个审美过程进一步提升,可根据文本内容的特点,用绘画表演等形式,让学生尽情展示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少年儿童正处于富有想象力的年龄,我们就要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自由的无拘无束的展开神奇的想象,创造出自己喜爱的美好事物,让学生在想象的世界中翱翔。
  优秀的文学作品语言各有特色,作者个性鲜明的语言在学生对文本的揣摩中都会受到影响,在感受作者生动传神的语言美时,配上或优美或感伤的音乐,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去体会作品的语言美、意境美、艺术美的同时,内在的潜能也会被充分激发,此时适时安排一些续写、仿写练习,学生便会按照自己的理解将文本中的内容、语言、作者的风格加以延伸,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独特的美文。
  4 走出文本,触动言行再现美
  “文以载道”,语文教学不仅具有传授学生语文知识的功能,而且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种品德教育是通过具体生动的形象来感染学生,陶冶学生的情操,这种思想教育实际上就是人性、人格美的教育。
  小学语文教材中,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通过各种艺术形象来反映人物的行为美、道德美、思想美和品质美。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的人物肖像、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细节描写来感知人物的美好形象,受到思想上的感染,通过作品的深入学习,学生对文中美好的人和事有强烈的认同感,从而进一步体会到人物形象美,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学生的灵魂完善自我。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课文写了周恩来从小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引发学生思考自己读书的目的,激励学生将自己的学习生活与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大业联系在一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在语文课本中不乏这样的优秀人物,这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无疑会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自然会引导学生拥有美的思想,做出美的行为,使文本中人物的品德美、行为美、心灵美等各种美好品质在学生身上得到再现。
  总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文本为依托,创设各种情境,使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拓展学生的思维,让美走进语文课堂,从而让学生寻找美,感受美,创造美,再现美,使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同时塑造完美的人格。
其他文献
反思是现代教育也是校本研究中最基本的力量和最普通的形式,同时也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它隐含着三个基本信念:教师是专业人员,教师是发展中的个体,教师更是教学研究者。因此对教师而言,没有反思,便没有感悟;没有感悟,便难以提高教师教育专业能力。反思来源于对教育教学实践中得与失的研究。反思性教学研究具有教师个体独立思考的特性,并且所思考的内容多为教学实践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但这种个体的研究
期刊
从教以来,我一直注意观察教学过程中学生在知识水平、认知水平、掌握程度等方面的差异,注重对学生自学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培养。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了学习兴趣,更大面积的提升了课堂效率,缩小了学生之间的差距。班级的差异合作活动进行得如火如荼,合作氛围越来越浓厚。  其实,每个学生都是带着自身的独特性和丰富性进入课堂现场的,因而课堂现场的学情是动态的,但同时也是各异的。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怎样把握学情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基础教育必须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全面转轨,已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所共识。所谓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和提高全体公民的基本素质为最终目的的教育。而小学的素质教育是指以开发儿童身心潜能,培养和提高儿童各方面素质为出发点和归宿,以社会文化(包括思想品德)的传播为宗旨,以心理品质培养为中介,以身体素质训练为基础的德、智、体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其最终目标是造就具有良好素质的合格
期刊
【摘要】中考历史复习,是学生对历史知识全面系统的整合。因为历史学科知识间的联系十分密切;历史概念多,涉及内容广;时间跨度大,中外历史时代特征复杂;且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显著。这就给初中毕业班的广大师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认真研读中考《考试说明》、《历史新课程标准》,引导学生全面准确地掌握基础知识,学会设计知识卡片、知识结构图,重要事件补充卡等,使学生初步形成运用历史知识分析、解决问题
期刊
自从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十二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深深地认识到班风在班集体的成长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良好的班风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它无形地支配着集体成员的行动和集体生活,培养集体成员的荣誉感、自豪感和对集体的尊重,对形成和发展集体起着巨大的作用,班主任要力争在以下几点有意识对学生教导和培养。  1 用爱心架起和谐的师生关系  热爱学生是教师师德的核心。作为一名班主任,更要用高尚的情
期刊
中学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水平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和综合素质水平的重要尺度。可是,农村学生由于受生活环境和学习条件限制,课外读物较少,学生受学习环境的影响,知识面窄,不善表达,导致作文大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话说不清,句子不通顺,无法确切表达自己的意思,能够让人顺畅地读完全篇的,是少之又少,要想找到一两篇句通意顺,情感丰富、表达生动的文章,那更是难上加难。那字里行间极难看出学生写作的
期刊
语文号称“百科之母”,如何搞好语文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语文教学是一个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过程,必须从平时、从每节课做起。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方面谈一谈对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认识。  1 课前要充分准备  语文教学的根本就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因此学生的学情是教学的出发点,学生的发展是教学的落脚点,这种理念在课前就应得以充分的体现。首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以学定教
期刊
探究性学习就是在学习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而是不将现成结论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发现和体会,学习对大量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判断,从而增进他们的思考力和创造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能力。而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的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并获得结论的过程。这种学习方式在培养学生能力、发挥学生特长、启迪创造发明、全面提高素质等方面要明显优于接受性学习的学习方式。  1 课堂教
期刊
新时代提出的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学生在积极学习的过程中,开动脑筋 ,学会学习。只有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逐渐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各方面素质得到全面发展,成为时代需要的合格人才。这就要求我们提高语文课堂的效率,为此,我谈谈关于语文课堂效率的几点感受。  1 更新理念,转变角色  要想提高课堂效率,首先要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首先要有责任感和神圣感,打破“
期刊
党十六大报告提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可见,在整个教育目的中,“德”的目标处于首要地位。因此教育部提出:“.加强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生活在于创造,没有创造的生活只能叫做活着;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要培养公民的创造能力,离不开教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