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课堂导学案,构建高效化学堂课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klfgkff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学习新的教学理念,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才能适应新课程的教学。我们学校作为市直属学校,理应走在教育改革的前面。
  课堂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每个教师孜孜不倦、不懈追求的目标。那么怎样才能真正上好一节高效化学课呢?以下就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际,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点滴体会与浅显认识。
  “高效课堂”就是在课堂一定的时间内获取最大教學效益的教学活动。高堂效率的构建,需要师生共同的努力,缺一不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全方位、多渠道为学生创造条件,营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努力使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进入乐学境界,切实提高教学效率。
  “学案导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教师的启迪引领为主导,“传业、授道、解惑”,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而“学案”是建立在教案基础上的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而设置的一种学习方案。从“教案”到“学案”的转变,其本质是教学重心由教师如何“教”转变为学生如何“学”,必须把教师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学习的目标,把学习目标设计成学习方案交给学生。
  我们以学案为载体进行教学,在经过备课组研讨,学科组探讨论证后,学校统一研究后决定在全校实行课堂导学案教学,学校组织所有一线教师设计导学案作为校本教材。
  一、课堂导学案的设计
  “学案”设计重点突出一个“导”字,引导学生去主动学习,自我探索,在深入思考中发现疑点,强化思维活动。在实践过程中我们遵循以下原则:
  (1)学案编写思路要和教材的思路吻合。学生预习的主要载体是教材,这决定了学案的编写思路要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教材教材相吻合。从整体上体现较教材的知识结构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学习目标,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方法导引”、“活动·探究” 、交流·研讨”等栏目,问题设置要层层深入,逐步引导学生去探究自己将要掌握的重点知识和要突破的难点知识。
  (2)学案中所设计的问题必须是有效的。学案中的问题要能够引起学生的回应,且这种回应或回答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预习和学习过程。学案的内容不能是简单的填空,应该多设置“理解型”和“应用型”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空间,使得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新知识在提问中升华和巩固。同时,还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重难点的突破、问题的梯度等。使学生就能真正从教师设计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在问题的解决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课堂导学案的的实施
  (1)动员学生动脑、动手,在导学案的指引下认真预习。鼓励学生在导学案上做标记,可以是预习知识的重点,可以是相关的已学的知识,也可以提出质疑,鼓励有能力的学生写出类似读书笔记的东西,把本节课在导学案上体现的重点,根据自己的预习进行简单的再现(例如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
  (2)及时掌握学生对本节课的认知程度。导学案有的是需要认真批改的,对于不需要批改的,老师要通过检查掌握学生的填写情况,同时可以利用课间时间有意识地与不同学习能力的同学进行交流和沟通。
  (3)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察言观色”,做“导演”,而不是“主角”。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课堂上有时候是大家的交流、研讨,也有时侯是各组间的质疑等等。对于学生交流中出现的问题,老师要耐心地去“倾听” ,关注学生的想法,但不能急于去解决,要交给学生自己去解决,即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老师绝对不多说一句话。
  (4)对于难点,以往我们总是放在课堂上重点讲解和突破,现在课时大量减少的情况下很难完成,因此我们将难点分散在导学案中(必要时给予一定的“知识支持”等,至少要让中游以上的学生有成就感)。通过批改或课代表的调查收集学生对难点的解决情况或症结所在,最终利用上课集中点拨。
  总之,我认为导学案的使用规范了课堂教学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有利于因材施教,对于自主学习能力差的学生有一定的帮助,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但每一个新事物的出现,总要经历不断的更新与完善,我想在今后的不断摸索与创新的过程中,我们一定会设计出更科学、更实用的导学案,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化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07
其他文献
学生的应用意识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信息,数学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二是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三是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积极主动寻求其实际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现在的数学教育材内容发生很大变化,普遍出现了数学知识的应用,目的是学生让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树立应用意识会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现象。那
期刊
杜甫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同时,规定了“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小学阶段为145万字。由此可见,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掌握课外阅读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当前学生面临的诱惑较多,如手机、电脑、游戏充斥着孩子们的生活,以至于学生不愿意花时间在阅读上,认为阅读是
期刊
语文课是在解读一篇篇课文的过程中学习、锻炼并掌握实际的语文实践本领,是以教师富有个性的具有实践智慧的解读实践向学生示范如何解读的过程。  语文教师不仅要做“学生的知音”,更要做“课程的知音”,还要做“文本的知音”。在钻研一篇教材时,我们一方面要强调创造性解读和个性化理解,一方面必须关注语文课程的“价值理性”,必须对“教什么”、能够开发出哪些有价值的语文知识进行选择,并站在学生如何读、如何写的角度进
期刊
内容提要:“课文就是指导你写作的最好范例。”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利用文质兼美的课文,以及文中蕴含的丰富人文精神,充分抓住并合理利用读写结合,通过仿写、续写、改写、以及写读后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文本教材 加强读写 写作能力 提高  笔者在近20年的教学生涯中,对指导学生的写作有一定的经验,这得益于个人在小学阶段语文老师的熏陶,上世纪80年代初,山区学校课外读物很少
期刊
今天,我要给大家讲的是读“观众”,品《华南虎》——《华南虎》创新教学设想。  一、導入  鲁迅《〈呐喊〉自序》:“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华南虎》中也有一群观众。  二、一群观众  (1)看谁?——华南虎(玩物)  (2)怎么看?——“砸”“呵斥”“劝诱”  (3)看的结果?——安详的卧在一个角落……/有人还苦苦
期刊
摘要:开发乡土美术,延伸教学,传承浓厚的文化底蕴,利用地方术资源,如何开以高粱秆制作為主的美术活动,扩大美术课程的范围,增加美术教育与生活的联系,探索富有乡土特色的美术教育,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高梁秆是无毒、无污染的环保材料,可塑性强,可作为美术课的线状材料、块状材料,运用于平面制作或立体制作,用于学生制作雕塑、编织和扎制。提高学生爱护自然环境,合理利用资源,提高环保意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
期刊
一、注重诵读文本选择  (1)做好课文诵读篇目的选择。小学生的语言处于低级阶段,理解力弱,决定了诵读篇目要浅显易懂、短小精悍。这样的选文易读易记易懂,使得学生不至于感到困难,能够比较容易的完成任务。从而增加小学生诵读的信心。  (2)选择优质美文。优质美文的选择,不仅包括课内,更包括课外。与此同时,优质美文的文体也要多样化,包括诗歌、散文、小说、科技文等等。学生涉猎的越多,越有助于诵读水平的提高,
期刊
教学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它以语言为媒介,通过情感的传递,使学生学习并掌握知识,形成能力。教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投入感情呢?我想从情感教学的角度谈一谈自己的认识。  首先,要做一个有情的语文教师。语文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文章(课文)又皆为有情物。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面对一篇篇文质兼美、才气横溢的精品,他不可能完全从知识出发,单纯的从文章的思路、结构、线索、思想,它本身应该充满激情,像一把火,把学生的热情点
期刊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书读得越多,便越能体会到读书的乐趣。”作为学校学习共同体中的一员,我和同事们一起读书、交流,幸福地成长着!  我们首先阅读的是《静悄悄的革命》一书,这本书是日本东京大学研究生院教育学研究科教授、教育学博士——佐藤学所写的一部专著。他在书中极其深刻地指出:这场“静悄悄的革命是从一个个教室里萌生出来的,是植根于下层的民主主义的、以学校和社区为基地而进行的革命,是支持
期刊
当今国际竞争是科学技术水平为代表的综合国力的竞争,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要靠科学技术水平来支撑,而科技的发展离不开人才,如何培养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就显得极为重要。从初中阶段就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结合我的教学实践,本文就来谈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教师要有积极的创新意识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物理教师自身必须具备积极良好的创新意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