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如新

来源 :对外大传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yiwen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有读者说:“一个作者写多样的人和事,或者多个作者写同样的人和事,这样的书都吸引人。”《日日如新—外国驻华大使夫人访谈录》一书讲述的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中国生活的故事。来自不同国家的大使夫人,她们看中国的视角和体验都带有新鲜感。
  当她们随着命运之船驶向久已向往的古老又现代的中国,所有的记忆正在成为她们一生的珍藏。在一路感受、一路收藏的过程中,她们通过自己的视角也向世界传递着中国文化的信息。
  本书由何秋菊编著,五洲传播出版社出版。现节选书中精彩部分,与读者分享。
  
  不知道旁人怎么样,但是我有一个特别的童年。我出生在中国,并且在这里一直生活到6岁。
  我的父母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来到中国的。1951年,他们是第一批来中国学习的罗马尼亚留学生。他们在这里见面,在打乒乓球的时候相识、相爱,并在这里结婚。不久后我出生了,我的父母当时分别在北大和清华学习,他们在靠近南池子的地方租了一间小屋子,并找到一位保姆照顾我。
  我管保姆叫奶奶。我的奶奶有慈祥的面孔和柔和的微笑,说话轻声细语。她没有自己的家庭,她的丈夫和唯一的儿子都不幸去世了,我们的家庭就是她的新家。她像祖母一样爱护我,大多数时间都是我们两人在一起,和她在一起我感到非常安全。
  那时北京城里很少有外国人,更别提北京郊区和其他省份了。我们的面孔和生活方式与当时的环境格格不入。冬天,驻华使馆的夫人们去王府井购物时,都穿着裘皮大衣和尼龙丝袜(因为当时女士穿长裤仍被认为不恰当的);中国人则穿得里三层外三层,外面还套着棉袄棉裤。所以,在大街上有的小孩子会跑过来捏女士们的腿,看看她们是不是光着腿。
  现在我们重回北京,迫切地想去看看我们喜爱的那些老地方,希望老房子能给我们带来甜蜜的回忆。但只有很少地方还保留着旧貌,大多都被拆毁或改造得认不出来了。时间的流逝,如此惊人!我们记忆犹新,不愿接受这种流逝,怀旧之情油然而生,久久不能释然。那时,我们的使馆在新侨饭店附近,那里是20世纪50年代的豪华场所,位于老使馆区,当时的地名叫反帝路,后来叫反修路。罗马尼亚使馆是一座法国风格的建筑,红砖建成,有白色装饰。它有一个巨大的庭院,一个鱼塘,一个优美的露台从大楼伸出,俯视庭院。
  10年之后我作为一名外国留学生重返中国。那是1973年12月26日,我们一行有十名学生。当时,中国正小心谨慎地向世界打开国门。有传言说这件事是在周恩来总理亲自监督下实现的。我们在语言学院学习了六个月之后,按照各自的专业被分配到不同学校。我被分到北大历史系。我是少数能直接和中国同学一起学习的留学生之一。大多数外国学生都上特别班级,与中国学生分开学习。除我之外,我们班还有一个来自乌干达的名叫彼得的男生、一个来自加拿大的姓黄的华裔女生和一个来自日本的女生。第一堂课是近代史,从鸦片战争讲起。
  历史总是不断重复自己。像我母亲一样,我也是在中国结识了我的丈夫。那是1973年的冬天,我从布加勒斯特来到北京,一下飞机就看到了他。然而,两年以后我们才意识到我们属于彼此。他在语言学院学完基础汉语课程之后,被分到天津南开大学汉语语言文学系。我们开始通信,最后,于1976年结了婚。婚礼是在老使馆大楼里举办的,我们发誓要白头偕老。我感到这是冥冥之中命运的安排,20年前我父母也是在同一屋檐下举行了他们的婚礼,而我寻寻觅觅、寻寻觅觅,从罗马尼亚一直寻到中国,才遇到我从少女时期就梦想的理想丈夫。
  12年过去了,现在我们又回到了北京。尽管这些年来我们一直以极大的兴趣关注着中国的发展和她为现代化所作出的努力,但就像中国人说的,百闻不如一见,中国在各个方面的巨大变化仍然使我们感到震惊。中国人民和政府在这些年中作出的巨大努力正在得到回报。中国正一天天强大起来,获得她在国际社会中应有的地位。通过中国人民的精神状态,我们感觉到他们都在有意识地为达到目标作出自己的贡献,他们勇敢地面对挑战,坚信未来会更美好。
  我童年和青年时期的北京已经消失了。北京的变化如此之大,以至于我几乎认不出她了。时间的流逝总是令人感慨,我们的经历慢慢成为历史,也成了我们的回忆。新的环境正以它极大的魅力吸引我们,并推动着我们向前。一个现代化的、充满能量和活力的北京正等待着我们。
其他文献
党的十九大报告站在时代和全局的高度,深刻阐述了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并提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将其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资源。  一、青年学生是中国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  自2014年以来,国家颁布了一系列纲领性文件,就加强新形势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出了部署。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
期刊
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临近,外媒对中国大庆前的社会动向越来越关注,涉华报道的题材范围也渐趋广泛。驻华外媒记者走入中国的大街小巷,观察采访一些我们熟悉得不认为是新闻的社会百态。这些报道用“镜头似的白描手法”展现社会景象,用深入的采访体现社会各阶层、各行业的人对当地生活的观感。这些文章读起来很轻松,能够在不经意中影响外国读者对中国的认识,很值得我们在对外宣传中借鉴。    关注身边事    “戴着红袖
期刊
英国计划2008年圣诞节前从伊拉克撤军    英国官员说,从2008年春季开始,英国将撤出近一半的驻伊拉克部队,但很可能继续提供飞机和特种部队保护美国人。英国无法保证能将驻伊英军保留到2008年底。英国首相布朗在访问伊拉克时说,英国将在今年圣诞节前从伊撤出约1000名军人,并在两个月内将巴士拉省的防务移交给伊拉克安全部队。英军最近把最后一个要塞从巴士拉市内迁移到了在巴士拉机场的主基地。英军称,伊拉
期刊
编者按:肩负全党的重托和全国人民的期盼,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2007年10月15日在北京召开。中共十七大不仅受到国人的瞩目,也受到世界的关注。媒体的介入是衡量世人对重大事件关注程度的“晴雨表”。来自世界55个国家和地区的310家媒体的1135名记者报名参加了十七大的报道。这个数字,远远超过了十六大时的859人。有人说:十七大不仅是“民生盛宴”、“民主盛宴”,还是“新闻盛宴”。据了解,大会
期刊
中国共产党召开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刚刚闭幕,人们很快又将迎来2008年新一届全国人大和政协会议的召开。如何组织报道好这些重要的会议,提高报道的质量,一直是媒介传播人士不断探讨的问题。在这方面,中央电视台2007年的“两会”报道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其中,CCTV-4央视中文国际频道着力打造的深度报道重点节目《中国焦点2007》尤为显眼。在策划思路上,此节目最富创新意义的特点就是“互动”加“联动”。 
期刊
地方新闻是我国新闻对外报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如果掌握不好外国读者兴趣和阅读习惯、目标受众针对性不强、写作手法平淡,地方新闻往往流于内容空泛、主题零散,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达不到中国新闻对外报道的标准。如何以全球视野挖掘地方新闻资源,从具体、典型的人物和事件中反映中国的社会生活真实状况,“以小见大”吸引和打动读者?英国《每日电讯报》的网站文章《面对危机,东莞并未放弃希望》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期刊
“一带一路”倡议自2013年由中国首倡至今,持续加速推进,已覆盖亚欧非大陆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信仰、不同意识形态、不同利益诉求的国家150多个。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中国日益成为世界舆论瞩目的焦点和中心,境外涉华舆论环境更加复杂,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氛围对中国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此背景下,本研究以在中东欧国家中较有代表性的捷克、波兰、拉脱维亚、罗马尼亚和匈牙利五国的涉华报道为研究对象,在充分了解以上国
期刊
党的十七大报告系统总结了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在中国对外关系方面的理论建树,在对外关系的表述方面出现许多引人注目新的亮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  首次写入党的代表大会  政治报告    “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近幾年来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这次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成为第十一部分的标题,占有突出的位置。  为什么
期刊
“最近,全世界的目光都转向了北京。十七大期间,代表们将对中国发展中的各种重大问题展开讨论,大会的每一项决议对于中国,乃至其他国家都是非常有意义的。‘中国网’世界语版和《中国报道》网络版十七大专题对我了解此次大会及中国有很大帮助。谢谢你们!我将继续关注有关报道。祝大会圆满成功!”  Helmut Matt(德国)  “感谢你们在‘中国网’世界语版和《中国报道》网络版开辟了‘十七大专题’。我从中读到了
期刊
作者的话:  中国在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她的发展足以令许多国家羡慕。由五洲传播出版社出版的《大若天下》一书,最早以法文出版,后来又分别以中、英、阿、西、俄、日和德文出版。书出版后,时间又过去了几年,我仍然生活在中国,中国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对一个用那么短的时间取得了那么大成就的国家,我们充满了乐观。如今,这种乐观是很多发达国家可望而不可即的奢侈品。     陕北,另外一个星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