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计划2008年圣诞节前从伊拉克撤军 等

来源 :对外大传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linema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国计划2008年圣诞节前从伊拉克撤军
  
  英国官员说,从2008年春季开始,英国将撤出近一半的驻伊拉克部队,但很可能继续提供飞机和特种部队保护美国人。英国无法保证能将驻伊英军保留到2008年底。英国首相布朗在访问伊拉克时说,英国将在今年圣诞节前从伊撤出约1000名军人,并在两个月内将巴士拉省的防务移交给伊拉克安全部队。英军最近把最后一个要塞从巴士拉市内迁移到了在巴士拉机场的主基地。英军称,伊拉克军队已经做好接管的准备。英国首相布朗10月8日说,英国决定明年春天将从伊拉克撤回2500名英国士兵,届时还会决定剩余部队的撤离时间,并计划2008年圣诞节前从伊拉克撤走全部军队。布朗此举,一方面为与布莱尔保持一定距离,免遭人们指责他不坚定;另一方面,他想尽快从伊拉克战争中解脱出来,转向阿富汗战场,目前在那里英国士兵已增加到7700名,但已丢失部分占领的地区。英国部队早把伊拉克作为一个失败战役放弃了,但认定阿富汗也不会取得胜利。《经济学家》2007年10月19日
  
  克里姆林宫为建立经济帝国插足非洲
  
  一些新兴市场大国如今正在非洲为石油、天然气和金属矿产而奋战。中国人是最积极的。据南非标准银行统计,有700多家中国公司活跃于50个非洲国家。中国目前是仅次于美国的非洲第二大援助国和贸易伙伴,自2000年以来与非洲的贸易额已增至400亿美元。俄罗斯紧追中国排名第三,虽然与非洲的年贸易额仅为30亿美元,但俄罗斯公司自2000年以来已斥资50多亿美元购买非洲资产,这还不包括将于2010年之前履行的35亿美元的石油勘探协定。中国通过发展银行已向非洲投入66.4亿美元,大部分资金用于电信、电力、水利、交通和农业等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出口国,金属和矿产资源丰富,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公司还在全世界购买资产,除了受利益驱动和克里姆林宫建立经济帝国热望的驱使外,更多的还是符合普京总统恢复该国国际地位的想法。《新闻周刊》2007年10月15日
  
  中国的增长需要从重视出口转向重视消费
  
  人们普遍认为,中国需要从重视出口转向重视消费。由于养老、医疗和教育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大,中国家庭正在把更多的收入储蓄起来。这一解释使经济学家把重点集中在鼓励家庭增加支出上。但在过去的10年中,中国的家庭储蓄率未升反降。据世界银行驻北京经济学家说,中国家庭储蓄在GDP中所占比例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21%下降到了2006年的15%。消费在GDP中所占比例下降并不是由储蓄增长导致的,而是由于家庭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例急剧下降,其中工资所占比例下降幅度最大。在一定程度上,这是因为中国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对工资的增长有所抑制。更重要的潜在原因是资本密集型的增长模式。低利率政策鼓励了资本密集型的制造业生产。这一切意味着,如果中国的增长构成要向消费转移,单靠家庭增加支出是不够的。政府应该将国民收入中更大的份额分配给家庭。经济学家认为,这需要将增长构成从资本密集型的制造业向劳动力密集型的服务业转移。《经济学家》2007年10月13日
  
  中国的通货膨胀会对世界经济产生影响吗?
  
  前美国央行主席艾伦·格林斯潘在他最近接受的采访中,一直强调中国出口商品的价格已经开始上涨,这将促进全球通货膨胀的复苏。苏格兰皇家银行的一位中国战略家说:“过去10年,中国是通缩势力,未来10年,它将是通胀势力。”尽管中国央行今年已5次加息,中国的消费品价格指数(CPI)仍在顽固地上升。2007年8月份,通货膨胀率攀升至6.5%,是10年以来增长最快的。到目前为止,中国已7次提高国内银行准备金率,以控制流通中的货币数量,但收效甚微。另一个问题是货币和财政政策与政治紧密相连。比如,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提出建立“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是提高工资、改善贫困职工医疗等公共服务,这些都受到了大众的欢迎,但可能削弱控制通胀的努力。经济学家指出,低价中国产品帮助稳定全球制成品的价格的时代即将结束。中国转向生产汽车等具有更高价值的制造品,这将在未来几年内对世界市场产生通货紧缩的影响。《时代》周刊2007年10月22日
  (信息反馈请至yumiao211@yahoo.com.cn)
  编译:乔萍责编:于淼
其他文献
“城市外交”是近年来学术界兴起的一个新概念,是在中央政府授权或政策指导下以城市这个次国家行为体为主体的国际交往活动,是国家外交的重要补充。其中,国际友好城市(International Friendship City)机制是城市外交的一个重要形式,是“世界各国地方政府之间通过协议形式建立起来的一种国际联谊与合作关系”,①有利于促进两个城市之间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上的交流,对于城市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城
期刊
作者史蒂芬·巴龙(Stefan Baron)曾任德国《明镜》周刊、《经济周刊》记者,研究中国问题30余年,其作品曾多次获奖。其妻尹广燕(Guangyan Yin-Baron)出生于中国,主修新闻传播学,1993年赴德主修经济学,现为中德企事业单位提供咨询服务。  作者通过自己和妻子多年来对中国的体验和理解,向世人展示了中国的文化传统、政治理念和经济发展等状况,该书是作者对中国的认知和总结。作者认为
期刊
近年来,媒体融合发展迅猛。传统媒体在媒体融合时代,受到更多的挑战。传统媒体如何在媒体融合中突围,需要在其有优势的领域中发力。纵观各报道领域,传统媒体在重大主题报道中有着天然的优势。具体到外宣媒体中,重大主题报道亦是外宣媒体增强自身综合传播影响力的重要一环。本文以《中国日报》近两年来的重大主题报道为研究对象,探讨外宣媒体如何更好地做好重大主题的对外报道。  一、做好重大主题对外报道的经验做法  《中
期刊
中国南部满是灰尘的商业城市广州,政府主办的社区组织正在挨家挨户地向市民宣传一些简单的文明要求:请勿随地吐痰;不要插队上车;不要在街上喧哗。  广州是中国经济排名第三的大城市。这个城市正在进行一系列活动,旨在赢得令人向往的全国“文明城市”称号。这个全国性活动每年评选一次。为了赢得这个称号,中国各大城市几个月来一直在进行疯狂的擦擦洗洗。  戴着红袖标的妇女在街道上巡逻,捡起地上的烟头。交通协管员挥着黄
期刊
黑龙江省与俄罗斯有2981公里的边境线,25个国家一类口岸和3个边境互市贸易区,是国家对俄开放的桥头堡和大通道。中俄两国人民除了贸易往来外,还有文化交流,表现在教育、体育、艺术、文学、民俗等方面。对俄传播一直是黑龙江省区域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媒介组织的黑龙江广播电视台进行了多年探索。黑龙江广播电视台是黑龙江省历史最长、综合实力最强、受众面最广的主流媒体,多年来在推动中俄双边关系稳定发展方面发挥
期刊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六年以来,在国际社会中引起了高度关注。从地理方位和地缘政治的角度看,印度都处于“一带一路”建设较为关键的位置,印度主流媒体如何报道“一带一路”倡议?又建构了怎样的“一带一路”形象?这些问题不仅关乎“一带一路”建设的顺利推进,而且与中印两国关系发展及中国国家形象在国际舆论场的呈现紧密相关。本文以世界各国报纸全文库(Access World News)为基础数据库,运用框架分析、内
期刊
我国改革开放各项事业的飞速发展,为新闻实践提供了广阔沃土,为讲好中国故事创造了丰富选题。新时代如何进一步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将“展形象”作为一项重要任务。他强调:“展形象,就是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
期刊
在中国生产中心地带的东莞,新世纪酒店的宴会厅中正在举行一次紧急会议,宴会厅墙壁上的金粉已经开始脱落,昔日的辉煌似乎正在衰败。  这个气氛似乎暗合了东莞工业支持会此次紧急会议的主题。那就是讨论如何渡过这场对中国出口业打击如此巨大的金融风暴。  由于西方市场对他们廉价、大规模生产的货物的需求量几乎一夜之间枯竭,过去半年内收入下跌40%。每念及此,房间内与会者毫无例外都是脸色灰白,额头上渗着汗珠。  东
期刊
党的十九大报告站在时代和全局的高度,深刻阐述了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并提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将其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资源。  一、青年学生是中国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  自2014年以来,国家颁布了一系列纲领性文件,就加强新形势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出了部署。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
期刊
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临近,外媒对中国大庆前的社会动向越来越关注,涉华报道的题材范围也渐趋广泛。驻华外媒记者走入中国的大街小巷,观察采访一些我们熟悉得不认为是新闻的社会百态。这些报道用“镜头似的白描手法”展现社会景象,用深入的采访体现社会各阶层、各行业的人对当地生活的观感。这些文章读起来很轻松,能够在不经意中影响外国读者对中国的认识,很值得我们在对外宣传中借鉴。    关注身边事    “戴着红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