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手写我心

来源 :今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ykw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52年出生,湖北仙桃人,当过农民、教师、政府公务员。1984年开始评论和杂文写作,1986年投身新闻界,现为南方报业传媒集团高级编辑、《南方周末》编委。已出版《中国的羞愧》、《早春的感动》等著作17种。2004年,以时评杂文集《一个人的经典》问鼎鲁迅文学奖,他因此成为“第三届鲁迅文学奖”唯一的杂文获奖作家。
  
  他以瘦弱的身体酝酿着燃烧的激情和不变的信念,以自己的能力最大程度地表达了来自民间的愿望,以顽强、坚韧的批判精神掀起了一股时评写作热潮,以公民的视角参与媒体的公共表达,并为民众争取尽可能大的公共话语权……他,就是知名杂文家、时评家、南方报业传媒集团高级编辑鄢烈山。
  在写作中,鄢烈山是一个个性张扬的文人,但在生活中,他是一个朴实的学者,更是一个低调的杂文大家和时评大家。人们只知道“鄢烈山”这个响亮的名字,但很少人知道他的个人经历,也很少人知道他的长相。打开网络,搜索出的大多是他的文章,很少有与他相关的个人资料。这就是在人们心目中有些许神秘感的“鄢烈山”。
  
  “烈山现象”——中国新时评专栏的开拓者
  
  1982年,北师大毕业,分到武汉,成为机关公务员。
  1984年,开始杂文、评论写作,随后进入《武汉晚报》、《长江日报》,担任评论编辑,开启杂文、评论写作的职业生涯。
  1996年,任职于《南方周末》。
  从1996年到2001年,鄢烈山连续5年在《南方周末》撰写时评专栏。这些评论文章,皆以针砭时弊、呼唤公民权利意识为宗旨。在那个社会情绪复杂的年代,鄢烈山的时事评论产生了很大影响,也使他个人获得了较高的声誉。
  鄢烈山是近年来一名活跃于中国新闻界、颇有影响力的评论作者,他自认为是个现实的理想主义者,愿做公民权利的捍卫者,不愿做任何意义上的殉道者。自1985年在《湖北日报》“大家谈”专栏发表第一篇评论《最佳配角》以来,鄢烈山近20年笔耕不倦,每年撰写百余篇评论,作品广布《南方周末》、《文汇报》、《中国青年报》、《中国经济时报》、《法制日报》等报刊,是新时期中国报刊新锐评论作者的重要代表。在长期的媒体工作中,鄢烈山积累了丰富的专栏评论写作经历。
  1996年至2001年4月的五年多,编辑《南方周末》“时事纵横”版的同时,撰写每周一篇的“纵横谈”,是鄢烈山的半职务行为。在鄢烈山的精心经营下,这个创办之初并不起眼的时评专栏,表现出强烈的平民性,发出独创的声音,显示出深厚的底蕴,在不长的时间里,引起大家的热切关注。
  鄢烈山杂文、时评的名声远播海内外,这种名声也是“鄢烈山现象”形成的前提之一,但它同样不是“鄢烈山现象”的主要成因。
  优秀的报人打造优秀的报纸,优秀的报纸成就优秀的报人。《南方周末》为鄢烈山提供了一展身手的平台,鄢烈山也以个人的努力为《南方周末》增添了光彩。
  鄢烈山的杂文多次被写进文学史教材。《二十世纪中国杂文史》(姚春树、袁勇麟著)就辟专节介绍鄢烈山杂文,《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金汉主编)也把鄢烈山作为新生代杂文的代表作家来介绍。这些是学术界对鄢烈山及其杂文创作的肯定和认可,鄢烈山由此而进入了当代文学史的叙述之中。
  创作数量和名声显然不是“鄢烈山现象”的主要成因。“鄢烈山现象”的主要成因同样需要从社会文化层面去寻找。
  鄢烈山一直坚持边缘化写作,2004年被《南方人物周刊》评为“影响中国的公共知识分子50人”之一。这次人物评选的标准为:一是具有学术背景和专业素质的知识者;二是对社会进言并参与公共事务的行动者;三是具有批判精神和道义担当的理想者。这种评选具有民间性质,体现的是正在成长的民间力量的价值取向和目标追求。
  2004年,他荣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散文杂文奖。这个奖项由文学界有影响的作家、批评家、专家学者联合评出,同时又以中国作协这个权威文学机构的名义颁发,从中可以看出文学界、知识界和权威机构对鄢烈山的共同认可。
  有人撰文指出,“鄢烈山现象”根本意义在于:“在这个新旧交替、破坏与建设并行的时代,都争相行使自己发言的权利,或者依托代言人来表达自己的心声。这种多元共生、众声喧哗的话语实践,是我们这个时代和社会的巨大进步,是改革开放的成果之一,其中伴随着激情、进取、满足,也包含着痛苦、迷茫、徘徊。”①
  
  “烈山形象”——牢骚要发但信心不能动摇
  
  时评和其它文体一样,也是一个自然状态下的优胜劣汰的文体。但鄢烈山认为,作为公民写作,时评与其它文体又有很大不同,它更多考虑的不是技巧、能力的问题,而是言论自由的问题。就当前的国内现实情况来看,人才多,写的人也多,自由表达的空间虽然也在不断拓展,但与这种状况还不太适应。
  鄢烈山大发感慨:“就我个人作为编辑和写作者的双重经验而言,发表出来的文章大多是二流、三流,甚至是末流的。我个人认为一流的,不是不愿搞无效劳动被‘自律’掉了,就是被‘把关’者给‘枪毙’了。”即使这样愤言,但在他看来,新闻舆论调控相对以前有了很大变化。以前,文章被认为有问题,有关部门会打击个人,而现在不同了,他们不会找作者个人算账,而只找媒体‘问责’。”这也可以算是“进步”吧。
  世界的大趋势是思想在进步,中国也在进步。社会进步是一种合力,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在鄢烈山看来,科技的推动作用是任何社会活动家、思想家和单个的政治家号召力的作用所难以比拟的。比如,网络媒体形成的社会舆论,已经代表了一种很大进步力量。可以说,它为公民意见表达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推动了很多社会事件的进展。孙志刚事件、刘涌案、嘉禾拆迁事件等,都很好地证明了这种新兴社会舆论工具的强大力量。
  面对种种公民表达权利难以实现的现实,发发牢骚显然是可以理解的。尽管这一方面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他相信,随着政治改革的推进,民主力量的壮大,将会有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个行业中来。那个时候,言论自由的空间也会越来越大。因此,我们没有必要,也没有理由悲观失望。
  在当前的媒介竞争中,人才竞争的重要性显而易见。而在有关传媒人才的统计中,新闻评论人才的缺乏是人们有目共睹的。
  如何才能做一个合格的评论人?鄢烈山坦言,新闻评论人才应具备4种基本素质:
  一是悟性,主要包括人的天资和思考习惯;二是知识积累,这就要多读书,最好是要能有一门专长,能够把这个领域的问题分析到位;三是生活体验,因为生活经历越丰富,观察、思考、分析问题也就越透彻;四是良知,这其实就是一个价值观的问题,主要包括价值取向和表达立场两方面。4个方面缺一不可,最后一点尤其重要。
  关于写作的技巧,包括结构手法、语言修辞等等,各人秉赋不同,各逞其能,本无定式。有争议的是,时评是否需要贯注以情感。在这一点上,鄢烈山的态度很明确:“我是相信情感因素的”。他说,文要直指人心、打动人心,必须有情,情理交融。梁启超的时评为什么能打动人?人皆有七情(喜、怒、哀、惧、爱、恶、欲),精神上相通;正是因为梁启超对中国现实的深切忧惧与对变法图存的热切期盼,便能打动每个尚有感觉的中国人的心。
  
  “烈山印象”——“再克隆几个鄢烈山”
  
  在新时期的中国时评界,时评作品能表现出自己的个性,并以这种个性在读者心目中建立起公信力的人,数量并不多,鄢烈山算是其中之一。
  2004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硕士生赵硕刚撰文指出,鄢烈山的“纵横谈”专栏评论的个性特征主要有以下3点:“一、强烈的批判性,积极提倡‘公民写作’;二、独特的勇气,选题立论触及‘雷区’;三、深厚的学养,纵论古今增强说服力。”②
  鄢烈山对自己作品的总结是:“我写时评的追求是:重大主题,独特视角,思辨色彩,文化意味。”
  鄢烈山认为,时评是公民写作,公民按照宪法和法律规定表达言论自由和社会意见。时评的兴起最直接的表现是公民想讲话,最本质的是政治民主化的强烈要求,这也体现了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
  之所以把自己定位为“公民”,鄢烈山对公民写作也有新的认识。他清醒地意识到,自己是作为共和国的一个公民在写作,就必须有自觉的权利意识、平等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我手写我心”,是“我”的权利和义务。
  “我”不比谁高尚,没有布道者的道德优越感,并不想居高临下地教诲任何人;也不比谁高明,既不想做“王者师”,也不想当启蒙塾师。“我”只是一个公民,是我所是,非我所非。
  “我”不比谁卑贱,一不稀罕待诏金马门“代圣上立言”的恩宠,二不想要“文死谏”留名青史的虚荣,更不是出入廊庙供主子解闷的优伶或奉旨骂人的家奴阉宦。“我”只是一个现代社会的公民,思我所见,言我所想。
  “我”不是当权派,也不是反对派,没有“彼可取而代之”的志趣,不愿跟着别人的指挥棒做“合唱”队员,也不想存心搅局与谁过不去。“我”只是一个公民,自认为依法享有个人权利的自由人,眼里容不得砂子,心里憋不住疑问……③
  鄢烈山很欣赏马丁·路德的一句话“我们的生命终止于我们对要紧事物沉默之时”。他甚至把这句话用到了他的新书《丢脸》的封面夹页上。如果说马丁·路德的一生是为此而活着,那么鄢烈山先生也是为了“思维”和“关注”而活。难怪鄢烈山曾说:“写这些多少对现实有所针砭的文字,不在乎它天长地久,只表示我曾活过,是一个渴望有思维有尊严感的人。”
  长期以来,鄢烈山都是一个备受社会、读者关注的杂文家、时评家,同时,他犀利的文笔、睿智的思想也受到了读者的厚爱。长沙读者刘木木1997年2月20日写给鄢烈山的信中说:“单读您某篇文章,觉得您使妙笔生花。连续读您多篇文章,觉得您是个‘大写的人’。”深圳读者罗亚菲在1998年3月13日写给鄢烈山的信中说:“很喜欢您办的栏目及文章,给人以振奋的感觉。谢谢您的出色工作,有时,我想就算是选择自杀,也要等到周五看过了《南方周末》上您的文章,不过,看了之后,又觉得人生还是有点意义的,还是应该继续。”
  著名都市文学作家池莉说:“再克隆几个鄢烈山吧。”即便鄢烈山个人不是中国思想者的象征,但至少他代表着一群“关注民生、为民分忧”的中国公民所走过的一行足迹和发出的一点声音。我们希望也期待这个逐步走向开放、宽容的社会能够真的缔造出更多的“鄢烈山”们!
  
  注释
  ①刘小平:《“鄢烈山现象”的形成及其意义》,《学术研究》,2006年10月
  ②赵刚:《鄢烈山与“纵横谈”》, http://column.bokee.com/print.84746.html,2004年8月17日
  ③鄢烈山:《21世纪的“新乐府”——我的“时评”观》,《青年记者》,2004年9月
  (作者系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博士后)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电视新闻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闻观念是一定的社会、一定的时代经济、政治、科学技术文化的反映。思想观念的转变虽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但对媒介从功能定位到性质、内容、形式、机制等多方面的改革都起到了“催化剂”作用,因此人们才会认为中国媒介改革是“由观念的变革来拉动的改革”。    改革开放初期电视新闻报道理念(1978年——1992年)    这个时期我国电视新闻报道的指导思
期刊
     
期刊
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方面来讲,一个企业要持续健康发展,必须依靠自身坚强的实力。这个实力则包括硬实力和软实力两个方面,两者都至关重要,相互促进,同步提高。硬实力是指资金、设备、技能、管理等因素,软实力则是指企业文化,包括经营理念、团队精神、价值取向、社会形象等因素。而随着市场经济和人们认知多元化的发展,良好的社会舆论和社会形象又不断成为企业软实力积累提升的重要方面,并逐渐形成在企业软实力中占据着主导地
期刊
“中国当代人物传播100家”终于正式推出了!这是创建人物传播学道路上的又一个阶段性成果,第一批“人物传播家”从此闪烁在中华大地。  “中国当代人物传播100家”由中国人物传播研究中心、中国新闻人网和今传媒杂志社、陕西省传播学会等单位联手推出。我们的目的是通过对1949年以来生活在中国(含港澳台地区)范围内、在人物传播领域作出贡献的各类人物的汇总、梳理、筛选,推出100位人物(按姓名的拼音字母顺序排
期刊
报纸是新闻纸加广告纸,阅读广告已成为市民的一种生活方式。 报纸广告是负有社会责任的“广告公民”,要彰显出推动社会科学发展、促进人民生活美好的职能,以提升报纸社会影响力、广告市场影响力。  广告审查员需具有很强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阵地意识,以把握政治导向和杜绝违法广告为原则,把涉及导向错误、内容虚假、格调低俗内容的广告作为审查重点来严格“把关”,从而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期刊
小郭一天忽然打电话给我,说他准备把这些年在各种传媒上发表的作品选编成书,邀请我写个序。并说选编的目录和文章都发到《今传媒》杂志的邮箱了,你抽空看看,写序时好有个针对。写序我不敢当,但为小郭出书祝贺,我倒真想说几句话。  和小郭认识是缘于《今传媒》杂志。2003年中办国办发出《关于进一步治理党政部门报刊散滥和利用职权发行,减轻基层和农民负担的通知》,由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新闻出版局共同主办、用
期刊
每一次看到郭远光,总会情不自禁地想两个问题。一是一个人的内心和外表差异有多大?二是新闻对于一个当代年轻人的吸引力有多大?这个看起来沉默寡言,清瘦文弱,似乎无缚鸡之力的年轻人,对于新闻的坚守和执着,却是磐石一样的不可动摇。  在我的感觉里,物质已经侵染了每一粒尘埃,“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千年前的古语想不到在现代得到了最为张扬的诠释和演绎。包括新闻,已经成为很多人赚钱的工具和寻租
期刊
“五一欢乐购相聚在徐州”是今年“五一”期间,徐州市委、市政府主办的以“消费者得实惠、企业得业绩、城市得名气”为目的的城市营销活动,4天时间共实现销售收入6.2亿元。商家赚的盆满钵溢,活动中众多知名品牌的集聚,对强化徐州区域中心城市的地位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徐州媒体在这次城市营销活动中主动融入的姿态和做法,为地方媒体服务当地经济发展,强化舆论权威形象,借势而上,彰显地方传媒魅力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期刊
2009年,著名书画家孙光做客中国新闻人网“新闻人访谈”,分绘画、书法和生活三部分进行专访,内容很精彩,视频在中国新闻人网播出后,许多视频网站纷纷转载,好评如潮。本期杂志,我们《中国名家》栏目刊出绘画和书法部分。  主持人:黄婧 嘉宾:孙光    孙光,当代知名画家、书法家、书画鉴定专家。国内外二十余家艺术团体、报刊、电视台艺术顾问。开现代仕女人物画一代风气之先,中国意彩仕女画派创始人,中国影视片
期刊
在21世纪初期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中国新闻学研究界应沿着“古代智慧现代化,西方智慧中国化,中国智慧全球化”的思路行进,古尊“温故而知新”,今崇“温故知新而创新”。温故——全面挖掘古圣先贤的智慧成果,做到古为今用;知新——全面掌握世界最新科技文化成就,做到洋为中用;创新——推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闻学术体系。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推动新闻传媒产业以超出想象的速度发展,既明显缩小了与媒体强国之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