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幼儿园绘本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幸福家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ic08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维导图以全脑学习理论为基础,将负责文字、顺序、推理等智力活动的左脑与负责情感、色彩等艺术活动的右脑有机结合起来,降低幼儿在语言认知与理解方面的难度,进而增强幼儿的记忆效果。绘本具有故事情节生动、人物栩栩如生、语言丰富多彩等特点,能有效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促使他们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教师在开展绘本教学的过程中,将思维导图融入绘本中,能发挥出两者的优势,从而达到“1+1>2”的效果,实现幼儿综合素养的提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書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由于年龄限制,幼儿思维水平有限,在阅读绘本时往往对色彩鲜艳的图画更感兴趣,对词汇、句子等难以理解的内容兴致平平。因此,教师在开展绘本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帮助幼儿找到绘本故事中的关键人物,梳理脉络结构,引导幼儿建构起完整的知识体系,让幼儿能真正做到读有所获。

一、思维导图应用于幼儿园绘本教学中的意义


  (一)激发幼儿兴趣
  幼儿喜欢用涂鸦、绘画等形式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并乐此不疲。而思维导图正是通过形象生动的绘画表达故事情节与内容,符合幼儿的学习习惯与特点,不仅能激发幼儿的兴趣,还能丰富幼儿的认知,促使幼儿发现阅读的魅力。当幼儿把阅读过程中的所见、所想、所思通过符号、线条、绘画等形式表达出来后,他们往往能记住更多的故事情节,并具有强烈的表达诉求,想要与同伴、教师分享,这有利于促进其想象力、创造力及理解力的发展。
  (二)加深幼儿理解
  在传统的幼儿绘本阅读教学中,一般以教师领读、幼儿跟读为主,整体的课堂气氛较为枯燥,幼儿的兴致不高,对知识的掌握也不够扎实。一段时间后,很多幼儿并不能有效提取脑海中的信息,甚至有的幼儿已经将所学知识全部遗忘。究其原因不难发现,一是阅读较为表面化,二是幼儿并没有真正理解绘本内容。思维导图的运用则能帮助幼儿理清思路,引导幼儿进行深度思考,并在回顾联想的过程中,进一步提升幼儿的阅读素养。
  (三)锻炼幼儿思维
  在开展绘本阅读活动时,大部分教师会先告诉幼儿所要阅读的主题是什么、绘本主要讲述了什么故事,这在无形中扼杀了幼儿的想象力,将他们的思维限定在了具体的框架中,导致幼儿只能按照教师的要求,按部就班地进行阅读,无法发挥自身的主动性,久而久之,幼儿便失去了阅读的兴趣。思维导图的运用则能帮助幼儿围绕绘本主题进行任意想象,他们可以想到什么说什么,不仅锻炼了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还有利于他们今后的学习。

二、思维导图在幼儿园绘本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借助思维导图引出关键人物
  幼儿分配注意力的能力有限,关注到绘本的故事内容,就关注不到其中的角色;了解了角色后,又会忽视故事所表达的情感。而教师借助思维导图的形式开展绘本教学,能引出关键性人物,并引导幼儿了解围绕这几个人物所发生的故事。当幼儿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被调动起来后,他们的阅读热情会更加高涨,能促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绘本《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中,一只小鼹鼠从土里钻出来晒太阳,这时一条长长的、好像香肠似的嗯嗯掉在了它的头上,鼹鼠很生气,它想知道到底是谁干的。对于为了寻找“凶手”,鼹鼠都遇到了哪些小动物的问题,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的形式,按照出场顺序的不同,引导幼儿将不同的动物标注或者画出来。教师还可以让幼儿在阅读的过程中,在小动物的旁边画上它们粪便的样子,让幼儿了解这些小动物粪便的区别。当思维导图构建成功后,幼儿能自主得出不能随地嗯嗯、要学会顾及别人感受的结论。
  总之,借助思维导图的形式能帮助幼儿引出关键人物,防止幼儿遗漏或者记错信息,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幼儿阅读的质量和水平。
  (二)借助思维导图梳理故事脉络
  传统的绘本阅读教学主要以教师梳理故事脉络为主,幼儿则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由于不是自主探究所得出的知识,幼儿的记忆效果并不理想,甚至会出现张冠李戴、丢三落四的现象。因此,教师在开展绘本教学时,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引导幼儿自主梳理故事情节,让幼儿在理解、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深入思考。
  例如,在阅读绘本《红色的小母鸡》时,文章通过红色小母鸡烤面包的过程,告诉幼儿世界上没有不劳而获的事情,要想获得蛋糕就要参与劳动。在阅读的过程中,幼儿脑海中有着各种各样的疑惑,他们会思考如下问题:为了做出香甜可口的面包,小母鸡都做了哪些准备呢?小母鸡向哪些小动物发出了求助呢?这些动物有没有帮助它呢?最后面包被谁吃掉了呢?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梳理故事脉络。有的幼儿会按照制作面包的流程梳理故事脉络,并在旁边备注上猫、鸭子、小猪的反应;有的幼儿则会按照小动物的表现梳理故事脉络,在制作面包时,它们没有伸出援助之手,但在吃面包时,它们却很积极地举起了手。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幼儿会意识到不能像故事中的小动物那样懒惰,应当学会勤奋、努力。
  总之,借助思维导图梳理故事脉络,能帮助幼儿构建可视化的阅读文本框架,让幼儿能更有效地阅读绘本,促使教学活动的开展更加顺利、高效。
  (三)借助思维导图自主复述故事
  绘本教学的重点在于理解故事大意,并能在此基础上进行复述。在开展绘本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帮助幼儿搭建语言框架,从而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例如,绘本《避开恶猫的方法》中,有15只聪明机智的小老鼠,它们住在农场的一角,仓库里不仅有充足的食物,还很温暖,小老鼠们生活得非常快乐。有一天意外发生了,农场主的猫不仅把老鼠的食物都搬空了,还写了一封恐吓信。对于老鼠们在担惊受怕的时候,想到了哪些躲避恶猫的方法的问题,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将具体的方法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描绘出来,并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讲述故事。幼儿喜欢与他人分享,他们在复述时会加入更多自己的语言,这种方式能有效地提高幼儿的阅读水平和口语表达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幼儿进行分角色表演,即教师选出较为优秀的思维导图张贴在教室内,让幼儿根据思维导图的提示进行表演。通过这样的方式,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下,幼儿的思维会更加活跃,会发现绘本中更多的“言外之意”,能为他们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借助思维导图复述故事,有助于幼儿提取文章中的关键信息,能让幼儿在理解字面意思的基础上进行深度推理,有助于促进幼儿阅读素养的全面化发展。
  (四)借助思维导图进行拓展延伸
  幼儿的生活阅历、知识基础等各不相同,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有的幼儿思维较为敏捷,能快速获取信息,并能自主总结阅读的内容;有的幼儿则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理解绘本内容,阅读效率偏低。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可以在开展绘本教学的过程中,借助思维导图进行拓展延伸,即对于基础较好的幼儿,让他们自主搜集同类型的绘本阅读资料,采取树形图、括号图以及圆圈图等形式表现绘本内容;对于基础较差的幼儿,教师则可让他们按照课堂上所学习的方法,阅读指定的绘本资料,以做到学以致用。
  例如,绘本《笨拙的螃蟹》中,螃蟹尼尼不喜欢自己的大钳子,因为不管它做什么事情,笨拙的大钳子总是碍事。但在一次救章鱼的过程中,螃蟹尼尼却爱上了自己的大钳子。由于故事情节较为起伏,幼儿在阅读的过程中,情绪波动也较大,他们对大钳子的看法会从不喜欢到喜欢。教师开展绘本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要求幼儿阅读与螃蟹相关的其他绘本,并引导幼儿自主构建思维导图。由于幼儿思维上的差异性,他们会创作出各种各样的思维导图,教师则应该以鼓励为主,培养幼儿的发散思维能力,提高幼儿的拓展能力。
  总之,借助思维导图进行拓展延伸,能帮助幼儿掌握同类型绘本的阅读方法与技巧,有助于幼儿发现绘本故事的独特魅力,促使幼儿在阅读的海洋中自由自在地遨游。
  (五)借助思维导图组织读后实践活动
  绘本的种类较多,所涉及的主题也较为丰富,包括亲情、友情、人与自然的关系等等,但幼儿的生活经验较为浅薄,他们只能理解周围的事物,对于非生活化的绘本,他们的阅读效率较低。因此,教师可借助思维导图组织读后实践活动,以开阔幼儿的视野,陶冶幼儿的情操,促使幼儿从绘本中挖掘出更多有价值的知识与技能。
  例如,绘本《蚂蚁搬西瓜》讲述的是一群蚂蚁发现了一块大西瓜,为了把美食带回家,它们想尽办法搬运西瓜的过程。由于幼儿缺乏对生活的观察,他们对蚂蚁搬运食物的过程较为陌生,理解绘本时难度较大。此时,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借助思维导图的形式,理解绘本内容,并让幼儿以小组的形式到幼儿园里观察蚂蚁搬家的过程,即有的幼儿负责观察,有的幼儿负责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描述,有的幼儿负责讲述与分享,在分工合作的基础上,调动幼儿的主观能动性。
  总之,借助思维导图组织读后实践活动,能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
  综上所述,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有效、便捷的思维工具,能在符合幼儿学习特点的基础上,促使他们深入探究绘本故事的背景、情感等,进而提升幼兒听说读写的综合水平。因此,教师在开展绘本教学的过程中,应积极发挥思维导图的优势,采取多样化的教学策略,以挖掘幼儿的潜力,逐步发展幼儿的抽象思维能力,促使幼儿朝着更加优秀的方向发展。
  (作者单位:南通市开发区小星星幼儿园)
其他文献
传统文化绘本作为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向幼儿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悠远的历史韵味。本文在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绘本的教育意义、历史发展及种类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外绘本的差异,进而提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绘本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方法,以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绘本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与发展。一、中国传统文化绘本的教育意义  (一)激发幼儿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绘本作为一种儿童文学形式,具有趣味性、故事
期刊
“农家小院”的黄瓜苗长大了,教师让幼儿尝试自己动手搭架子。在此期间,教师要顺应幼儿的需要,追随他们在活动中的问题情境,共同开展问题的探究。教师通过引导幼儿观察、支持生成行为和创造合作学习机会,帮助他们主动获得知识技能与情感体验。  幼儿园的“农家小院”里不仅有种植地,還饲养着兔子、鸽子,富有田园气息,俨然像浓缩版的农家乐。在这里,幼儿可以种菜、做饭、加工各种农产品等等。教师引导幼儿把农活当游戏玩,
期刊
社会交往能力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幼儿人格的形成和塑造奠定了基础。教师需要关注幼儿的心理状况,提高对自闭症幼儿的重视程度,通过游戏的形式模拟生活交往情景,从而培养自闭症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本文分析了角色游戏对自闭症幼儿的重要意义,并提出利用角色游戏提升自闭症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可行性方法。  为了有效培养自闭症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教师需要不断思考角色游戏对于幼儿能力培养的意义。角
期刊
音乐活动游戏化就是将音乐与游戏结合起来,赋予抽象的音乐知识以具体的形式,促使幼儿快乐、自愿地参与音乐活动,让幼儿感受音乐课程的强大魅力。教师合理运用游戏开展音乐课程教学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活跃幼儿的思维,提高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加深幼儿对音乐课程的理解,提高幼儿的音乐综合素养。因此,教师要意识到音乐活动游戏化的重要性,采取合理的教学措施,让幼儿在游戏中感知音乐、欣赏音乐,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
期刊
如何在自主性游戏活动中更好地发挥孩子的主体性,这一问题已成为越来越多幼教工作者的关注点。游戏是孩子个体经验的一种反映。游戏结束后,孩子们有的满足,有的尽兴,有的遗憾,有的意犹未尽。游戏结束后的分享和讨论是一种相互交流、相互比较、相互启发的社会化学习过程。这种分享交流需要师生共同参与,汇集活动信息,一起解决困惑,共同分享彼此的快乐。一、问题的提出  在自主游戏时,笔者班级中的小艾、陈辰两个小朋友来到
期刊
幼儿园作为学前教育的主要教育场地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人们对学前教育的重视度不断提升,许多家长越来越看重幼儿园户外活动空间的安全性和舒适度。幼儿园的户外活动环境会直接影响幼儿的成长与发展。因此,幼儿园必须要注重户外活动空间的景观设计,致力于为幼儿创设一个更加安全、舒适的活动环境,提高幼儿园的整体教学质量。本文针对幼儿园户外活动空间的景观设计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究。一、幼儿园户外活动空间景观设计
期刊
目前,幼儿教育逐步呈现出课程游戏化特点,这是因为游戏活动比较符合幼儿的认知发展规律,可以作为保护、解放幼儿天性的重要媒介,可以直接锻炼幼儿的行为能力,让幼儿在玩耍的过程中获取认知。并且,游戏活动还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因素,能潜移默化地改善幼儿的意识行为惯性,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幼儿能自觉遵守道德行为规范。乡土资源是实施幼儿教育的重要资源载体,是促进幼儿实现全面发展的资源保障。由于乡土资源具有地
期刊
幼儿园新学期开学之初,新入园的小班幼儿大部分都处于从家庭到幼儿园的适应、过渡阶段,存在着较严重的分离焦虑。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最著名、影响最广泛的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其创始人是德国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奥尔夫音乐是一种以节奏为基础的创造性儿童音乐教育,奥尔夫强调:“这体系绝不是单纯音乐形式,它是运动、语言与音乐的一体化,儿童在其中不是被动的听众,而是音乐创造的积极参与者。”大
期刊
幼儿教师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采用具有生命力的教学方法培育出灵活的幼儿。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差异制订不一样的教学方法,鼓励幼儿自主观察、融入环境、积极体验,培养幼儿的美术审美能力、创作能力,激发幼儿自主学习的欲望。一、兴趣是最强驱动力  激发幼儿兴趣需要幼儿父母和教师拥有善于发现的眼睛,要有灵活的教育方法。幼儿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和幼儿一起绘画、拼图、观看视频等,发掘幼儿的兴趣,鼓励幼
期刊
诗歌是一种重要的文学体裁,被称为“文学中的文学”,它因其诗情画意的语言、鲜明的音韵节奏、丰富的想象深受幼儿的喜爱。生活题材的诗歌能丰富幼儿的生活体验,语言优美和意境丰富的诗歌能培养幼儿的美感,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一、幼儿诗歌的常见类型  儿童诗歌是以儿童为阅读对象,以富有诗情画意、音韵节奏鲜明、想象丰富的语言,来表现儿童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分为儿歌和儿童诗两类。其中,儿歌是采用韵语形式的简短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