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的有效参与度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ilong123411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而学生又是学习的主体.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在“做”上教,以“做”为中心,“做”就是实践.他的这种实践教学理论,正是要将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在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的基础之上.实践表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的广度和深度,直接影响教学过程的优化,关系到素质教育思想能否在课堂教学上真正落到位.因此,学生有效地参与课堂教学成为学校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综合质量提升的关键.
  一、 课堂有效参与的含义
  有效参与是指课堂上全体学生积极主动、愉快地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学习,使思维得到更大限度的发展,在特定时间内取得最佳学习效果.布鲁姆曾将学习者参与学习过程的动机、态度和作用的程度等情感的前提特性作为影响教学效果的主要变量之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识的获得,技能的形成,都建构在学生的思维活动之上,所以有效参与的核心表现在思维的参与度上.在这个意义上,只要积极思维,即使安静地倾听也表示为主动参与,而相反如果不动脑筋,课堂表现得再热闹也只是形式上的参与而与.
  二、 课堂有效参与的特征
  陶行知先生说过:在“做”上教,乃是真教;在“做”上学,方是真学.可以说,课堂有效性应体现在“做”上,而特征又从师、生两方面得到体现:
  就教师而言,最大的特征应是主体性和主导型: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也是教学的主体.学生在构建新知识的同时,教师也在重建自己的知识结构,二者在认知上相辅相成.
  对学生而言,有效参与课堂教学的特征体现在主体性、能动性和全面性之上.教学过程就是学生对教师所提供的学习内容的认知过程,学生通过自身的活动,特别是创造性的思维和积极地动手动脑,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之中,从而使自己知识和能力得到发展.
  三、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参与的方法
  1.融洽师生关系,做到语言幽默、贴近学生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幽默是教师需要学习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态度和蔼可亲方能清除学生的畏惧感,幽默风趣、绘声绘色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数学课上可以用这样一些问题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实例:无论把门开多大,门始终与地面垂直;汽车的轮子都是圆的,为什么不会出现其他的形状呢?这样一些生活实例隐含的数学原理往往被大家所忽略,如果能加入幽默的贴近生活的语言,学生一定乐于去探索,从而也更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俗话说“知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只有对学习活动产生了兴趣,才能主动的参与学习,学生参与的有效性也会随之大大提高.教学中要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关键是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各种教学情境,通过情境的引领,不断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
  3.提供舞台,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设计
  要想提高学生课堂教学参与的积极性,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学案中给出二元一次方程组x y=122x y=23
  
  ,让学生参与问题的设置.学生就会依据自己的现有水平设计出一系列具有层次性的好问题,如:(1)对于上面的方程你最关注的是什么?(2)解这个方程你的依据是什么?(3)这个方程组的解是多少?(4)怎么求解呢?(5)如何检验呢?(6)有没有其他的解法等等.通过参与到课前学案的设计,学生的学习热情逐渐提高.而要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就是要分解教材中思考题的难度,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思考和研究中去.
  四、 课堂有效参与的思考
  1.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课堂的有效性应建立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础之上,脱离了学生的发展,一切就是空谈,也就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和价值.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把学生作为公民的数学素养与进一步学习对中学数学发展的要求作为依据,面向全体学生,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特点和生活经验来安排教学,使具有不同的数学学习状况、不同数学发展程度的学生都表现出自己的数学学习情况,力求公正、公平、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
  2.坚持陶行知的实践理论,关注教学实践和理论的研究
  陶行知先生的实践理论核心是“教、学、做合一”,而广大教师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做”上,这也是有所欠缺的.教师平时也应该加强学习,针对课堂有效参与的研究和实践,正是要打破“教师中心、知识中心、书本中心、应试中心”的评价体系,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积极、自觉地参与到数学教学之中.
  
  (责任编辑 黄桂坚)
其他文献
  心理学家研究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能激发人对事物的求知欲,兴趣是学习的催化剂。学生学习数学能否学得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数学是否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如何培养学生对数学课程的兴趣,使其产生学好该课程的强烈愿望,应该成为初中数学老师值得探讨的一个重大问题.本人在多年的数学教学中,认为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可以使学生爱上数学课.  一、创设教学情境  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
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提出:“高中物理课程应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新课标要求教师在物理教学中,要重视发挥知识形成过程的价值,鼓励自主探索,让学生亲身经历物理学习的探究活动过程,体会知识的产生过程,让学生“再发现”地学习物理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  2009年11月28日,这是一个难忘的日子,江苏省泗洪县雪枫中学一座新的教学楼开始动工了。刚建的新楼和旧楼之间只有十几米地之遥,这客观上给我们师生教育教学带来一定影响,但就长远考虑,这一举措又是十分必要的。因为我们的旧楼时间太久且是危楼,根据省教育厅指示必须重建。为了新楼保质、保量、如期完工,建筑工地引进许多大型机械,这些大型机械,我们师生是头一次看到,大家都感到新鲜好奇,而且这些大型机械的
现代教育理论提倡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要改革过分侧重于知识灌输的传统教学模式。现代教育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获取的过程。探究式教学既重视结论,又强调知识获取,既关注建构,又注重应用,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同时有利于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实施。   问题是创造之源。杜威根据思维能力的发展规律,提出了“问题教学五步法”,其具体过程是:设置
预习是许多学生都非常熟悉的一种方法。一种有效的预习,应该是课前的自学。既是自学,在预习中不仅要熟悉新课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巧妙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尽可能理解新课的基本内容,梳理出知识要点;尽可能多地质疑,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整理出难点和疑点。这样,带着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带着自己的难点和疑问走进课堂,去和同学讨论,去听老师讲解。如有位学生预习了“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后,对“催化剂”的概念提出了
一、主题背景我校是一所位于农村的省三星级高中,所以学生整体素质不高。化学课一般安排在下午,学生往往容易打瞌睡。因此教师如何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这也恰是在新课程理念下进行化学课堂教学的关键所在。现代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的本源在于问题情境,而且以解决问题情境为目的。问题情境,是指学生觉察到的一种有目的但又不知如何达到这一目的的心理困境。因此,新课程标准下有效
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有什么重要意义?在生物学课堂教学中怎样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促进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本文结合生物学特点和自己的教学实践,对此进行反思与剖析。一、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包括三种合作类型,即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和师师合作。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合作伙伴交往互动,激发灵感,思维的灵活性和广阔性得到增强;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合作伙伴们共享资源,互
对于生物课来说,生活的课堂是指生物课应该落实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整合的教育理念,让课堂成为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课堂。《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堂标准》多层面、多角度地强调了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教育的重要性,并明确指出,要“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关注和参与与生物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问题的讨论和决策”,“教师应该重视渗透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关系的教育,通过具体事例帮助学生认识生物科学与社会发
高中物理无论是在深度还是在广度上都比初中物理难得多,对部分学生来说,物理已成为他们成功路上的拦路虎。当前形势下,如何提高高中物理的教学成绩,使自己所教的班级在同类班级中脱颖而出,已成为广大物理教师认真探讨的课题。笔者认为,在物理教学中,如果在教学语言上狠下工夫,能灵活穿插丰富幽默的物理教学语言,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进而有效地提高物理教学成绩。  一、幽默语言是醒脑剂和兴奋剂,能消除疲劳,活跃
在新课标中,相对论的教育价值主要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上,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现代科学素养,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创新思想。教科版在相对论内容的编写方面独具匠心,密集安排的理想实验引领我们走进相对论神奇而美丽的时空。  对于理想实验我们并不陌生,教材中曾经介绍过的伽利略的斜面实验给我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理想实验是人们在头脑中构想的实验,又叫假想实验。理想实验因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在发现原有理论的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