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维梧投资是一家颇为独特的公司,尽管只有九位专业投资人,但却管理着七期共计超过10亿美元的资金,在中美两地投资了近百家生物医药、专科药及医疗器械公司。维梧提供的数据显示,在其投资的医疗健康类产品中,有34%获得了美国FDA认证,而在美国,能够通过FDA认证的比例仅为8%。维梧已进入中国市场六个年头、在中国投资了12家公司,其在华投资的第一家公司康辉医疗已经在纽交所上市,上市首日股价较发行价上涨18%。
五年内投资基金规模超十亿美元
准确的说,英葛明是维梧的掌门人之一。1996年,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病理学教授英葛明和硅谷生物制药的大腕人物孔繁建共同创办了BioAsia(维梧的前身)。两人最初相识于80年代前后,在多年的合作中,英葛明主要负责技术方面、孔繁建主要负责商业方面。
在斯坦福大学开始研究工作一段时间后,英葛明遇到了一个难题——如何将自己的发现转换为有形的产品,为病人所用?这时,英葛明认识了分子生物学博士孔繁建,并开始了至今30多年的合作。据英葛明回忆,从那时开始,孔繁建成了英葛明“创意和产品的接收者”,两人陆续共同创办多家公司,并于此后的1996年共同成立了BioAsia。
BioAsia在成立的前几年中相继成立了三四支规模不算大的基金,主要投资亚洲和美国地区。在成立五年之后,孔繁建和英葛明在总结其投资的项目以及投资回报时发现,BioAisa回报最好的投资有两个主要的共同点——治疗性的药物和医疗器械、投资于较成熟的产品,而这两点也随之成为BioAsia青睐的类型。
到目前为止,维梧共管理着七期基金:第七期基金于2012年1月宣布完成募集,基金规模3.75亿美元:第六期基金成立于2007年,基金规模2.81亿美元(合一支1亿元的人民币子基金):第五期基金成立于2005年,基金规模1.79亿美元。从第五期基金开始,维梧已陆续投资了12家中国企业。
看好中国市场投资比例逐年增高
在2006年进入中国市场以后,维梧对中国市场的资金配置比例逐年增高。据英葛明回忆,维梧的前四期基金并未投资中国市场,第五期基金中有5%-10%的资金配置在中国,第六期基金中有20%的资金配置在中国,新成立的第七期全球基金将有45%配置在中国。“医疗健康已逐渐变成一个全球性的产业,维梧可以帮助中国和美国的公司将产品带到对方的市场,”英葛明举例说。
维梧已在中国进行的投资包括药品、疫苗生产、医疗器械和原料药生产等多个方面。维梧管理合伙人赵晋表示,维梧的中国投资主题将集中在疫苗、治疗和服务三个方面。对于在中国选择项目的具体标准,英葛明列举说:1.有领先的、可商业化的产品:2.有一定的盈利:3.期待更快速的发展(有意在拓展美国市场,或需要美国的技术)。
如果选择一个维梧在华投资的典型案例,那么非康辉医疗莫属。康辉医疗是维梧在中国投资的第一个案子。2009年4月,维梧创投出资200万美元投资康辉医疗,2010年8月11日,康辉医疗登陆纽交所,发行价10.25美元每股,上市首日股价较发行价上涨18%。现今,维梧管理合伙人余诚明依然是康辉医疗的首席商业官,负责公司发展和投资者关系工作。
由于中美市场之间存在的差异,维梧在中国和美国之前的投资策略也略有不同。在中国,维梧倾向于投资那些有一定利润的、较为成熟的公司:而在美国,维梧则投资了很多较为早期的公司。对此,维梧如此介绍自己:“尽管侧重于晚期研发阶段产品的投资,维梧仍然愿意和不具有显著规模的企业合作。只要企业拥有有市场潜力的产品,我们可以参与所有阶段的投资(A轮融资到上市公司定向增发)。”
医生出身的基金掌门人
英葛明的职业生涯从医生开始,此后,出于对科研的热爱,他加入斯坦福大学开始从事研究工作,并陆续通过创办公司的方式将研究成果进行应用。1996年,应多年合作者孔繁建的邀请,英葛明正式加入到维梧的创办工作中。尽管在职业生涯中进行了如此多的角色转换,但英葛明一直坚持着自己的研究目标:“可以应用于临床、对病人有益的产品”。
如今,作为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一名病理学教授,英葛明拥有自己的免疫学研究小组,并且是斯坦福血液中心的负责人。由他领导组织研发的前列腺癌疫苗Provenge由Dendreon公司推向市场,副作用极小,能够显著延长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2010年,Provenge获得FDA批准,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个在FDA获批免疫激活药物。
英葛明对中国充满着热情,每年都会来中国314次,在采访中也多次流露出对中国近年快速发展的惊叹。对于维梧的团队,他开玩笑说:“维梧的团队中多数都是中国人,就我是个‘特例’。”的确,在维梧的九人投资团队中,有六位华裔面孔,均能胜任双语交流和沟通。在英葛明的家庭中,或许是出于他本人的鼓励,他的两个儿子也都可以讲中文。
斯坦福大学和维梧,前者给予英葛明探索科学世界的机会,后者给予他应用研究成果的平台。在研究工作和投资工作之间如何平衡?英葛明表示:“我非常热爱我的工作,也非常享受工作的状态。也许是遗传基因比较好——我101岁的父亲至今还全职工作,每天都自己开车去学校教书。”英葛明的父亲是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教授,其家中与大学之间的距离是大约40公里。
(本稿来源投资界,请作者联系本刊,以资稿酬。)
五年内投资基金规模超十亿美元
准确的说,英葛明是维梧的掌门人之一。1996年,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病理学教授英葛明和硅谷生物制药的大腕人物孔繁建共同创办了BioAsia(维梧的前身)。两人最初相识于80年代前后,在多年的合作中,英葛明主要负责技术方面、孔繁建主要负责商业方面。
在斯坦福大学开始研究工作一段时间后,英葛明遇到了一个难题——如何将自己的发现转换为有形的产品,为病人所用?这时,英葛明认识了分子生物学博士孔繁建,并开始了至今30多年的合作。据英葛明回忆,从那时开始,孔繁建成了英葛明“创意和产品的接收者”,两人陆续共同创办多家公司,并于此后的1996年共同成立了BioAsia。
BioAsia在成立的前几年中相继成立了三四支规模不算大的基金,主要投资亚洲和美国地区。在成立五年之后,孔繁建和英葛明在总结其投资的项目以及投资回报时发现,BioAisa回报最好的投资有两个主要的共同点——治疗性的药物和医疗器械、投资于较成熟的产品,而这两点也随之成为BioAsia青睐的类型。
到目前为止,维梧共管理着七期基金:第七期基金于2012年1月宣布完成募集,基金规模3.75亿美元:第六期基金成立于2007年,基金规模2.81亿美元(合一支1亿元的人民币子基金):第五期基金成立于2005年,基金规模1.79亿美元。从第五期基金开始,维梧已陆续投资了12家中国企业。
看好中国市场投资比例逐年增高
在2006年进入中国市场以后,维梧对中国市场的资金配置比例逐年增高。据英葛明回忆,维梧的前四期基金并未投资中国市场,第五期基金中有5%-10%的资金配置在中国,第六期基金中有20%的资金配置在中国,新成立的第七期全球基金将有45%配置在中国。“医疗健康已逐渐变成一个全球性的产业,维梧可以帮助中国和美国的公司将产品带到对方的市场,”英葛明举例说。
维梧已在中国进行的投资包括药品、疫苗生产、医疗器械和原料药生产等多个方面。维梧管理合伙人赵晋表示,维梧的中国投资主题将集中在疫苗、治疗和服务三个方面。对于在中国选择项目的具体标准,英葛明列举说:1.有领先的、可商业化的产品:2.有一定的盈利:3.期待更快速的发展(有意在拓展美国市场,或需要美国的技术)。
如果选择一个维梧在华投资的典型案例,那么非康辉医疗莫属。康辉医疗是维梧在中国投资的第一个案子。2009年4月,维梧创投出资200万美元投资康辉医疗,2010年8月11日,康辉医疗登陆纽交所,发行价10.25美元每股,上市首日股价较发行价上涨18%。现今,维梧管理合伙人余诚明依然是康辉医疗的首席商业官,负责公司发展和投资者关系工作。
由于中美市场之间存在的差异,维梧在中国和美国之前的投资策略也略有不同。在中国,维梧倾向于投资那些有一定利润的、较为成熟的公司:而在美国,维梧则投资了很多较为早期的公司。对此,维梧如此介绍自己:“尽管侧重于晚期研发阶段产品的投资,维梧仍然愿意和不具有显著规模的企业合作。只要企业拥有有市场潜力的产品,我们可以参与所有阶段的投资(A轮融资到上市公司定向增发)。”
医生出身的基金掌门人
英葛明的职业生涯从医生开始,此后,出于对科研的热爱,他加入斯坦福大学开始从事研究工作,并陆续通过创办公司的方式将研究成果进行应用。1996年,应多年合作者孔繁建的邀请,英葛明正式加入到维梧的创办工作中。尽管在职业生涯中进行了如此多的角色转换,但英葛明一直坚持着自己的研究目标:“可以应用于临床、对病人有益的产品”。
如今,作为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一名病理学教授,英葛明拥有自己的免疫学研究小组,并且是斯坦福血液中心的负责人。由他领导组织研发的前列腺癌疫苗Provenge由Dendreon公司推向市场,副作用极小,能够显著延长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2010年,Provenge获得FDA批准,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个在FDA获批免疫激活药物。
英葛明对中国充满着热情,每年都会来中国314次,在采访中也多次流露出对中国近年快速发展的惊叹。对于维梧的团队,他开玩笑说:“维梧的团队中多数都是中国人,就我是个‘特例’。”的确,在维梧的九人投资团队中,有六位华裔面孔,均能胜任双语交流和沟通。在英葛明的家庭中,或许是出于他本人的鼓励,他的两个儿子也都可以讲中文。
斯坦福大学和维梧,前者给予英葛明探索科学世界的机会,后者给予他应用研究成果的平台。在研究工作和投资工作之间如何平衡?英葛明表示:“我非常热爱我的工作,也非常享受工作的状态。也许是遗传基因比较好——我101岁的父亲至今还全职工作,每天都自己开车去学校教书。”英葛明的父亲是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教授,其家中与大学之间的距离是大约40公里。
(本稿来源投资界,请作者联系本刊,以资稿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