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只有针对课程的独特性和学生的特殊性,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达到教学要求。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介绍自己在《建筑识图》教学中的应用和教学体会。
关键词:建筑识图;中职生;教学;应对
一、课程的特征
1.课程的重要性。建筑工程图纸一直是被称为工程界的语言,凡是从事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管理、预结算等相关工作的技术人员,都必须要看得懂图纸,能识别图纸是上的每一个符号、每一个标记,明白这些符号、标记代表的是什么。这样设计人员才可以用统一的符号设计出图纸,施工人员也才可以根据图纸上的要求和标记,进行施工操作,管理人员也是通过图纸进行管理,这样建筑才能实现。
2.课程的难度性。既然是一个共同语言,就是大家都必须都能弄懂的一个“代码”,而不是特定一小群体的“小语种”。所以就出现了建筑制图的标准,这个标准就必须严谨、准确、统一、规范,而不能随意。也决定了课程的单调、教条、枯燥。所以也就出现了建筑识图教学的一個难度性。
二、面对的教学对象特征
我们的教学对象是中职学生,必须要了解我们面对的教学对象,才能找到合适他们的教学方法。
1.储备知识不够。中职学生,他们的基础就是初中三年的学习,识图的基础必须有一点数学和几何空间能力。再者,中职生的一个普遍情况是初中的成绩不是很优秀。初中涉及到的几何不多,而且都是平面几何,造成学生对识图的立体感较弱。这是在教学中一定要考虑的因素。
2.接受能力不强。基础差也决定了他们对新事物的认识和接受需要一定的过程,初中所接受的教育全是基础的语文数学等,对于一下跳到专业课的理解,还找不到一个方法。还存在一些答题式的学习,而不是专业技术上的学习。
3.学习的耐性不强。来到了中职学习专业课,很急于求成,很想马上就可以施工,马上就可以预算了。认为识图太慢了,识图不是专业的技术,是很累赘的枯燥的,“学这个有什麽用”,这是最常见的现象。学生不太肯耐心的学习,很想急于成果,没有认清识图的重要性。
4.学习积极性不强。这也是一个普遍情况,学生都是有情性的,尤其是在这样一个年龄环境里,对自己是没有太多规划的,很随性。在中职学校里,压力也不大,没有一个很强的意志力来要求自己去学习。不像高中,有压力,逼迫自己去学习。这也是在教学中必须要考虑的一个因素。
三、教学应对
针对《建筑识图》的特点,和我们所面对的中职生的特殊性,结合自己近年来的教学经验,下面谈谈自己的教学应对和体会。
1.上好第一节课。第一节课非常重要,《建筑识图》是学生接触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他们会很好奇,有新鲜感,要在这个时候趁热打铁,给学生看一些施工图纸,让他们知道,识图是技术性、专业性很强的一门课,需要下功夫才可以学好的。让他们知道这门课的重要性和关键性,调动他的积极性,要让学生一开始就喜欢和重视这门课程。
2.善于借用身边的实物,善于使用最简单最直接的言语。纸上谈兵很难让学生们理解一些空间立体,需要用到一些实物,这些实物最好是我们最熟悉的,可以随取随用的,从简单的再到复杂一点的。刚刚开始上课时不要使用太多深奥的词,这样不宜帮助他们理解抽象的空间事物,尽量用最简单、最通俗的词语表达。
上三面投影的时候,本人最常用到就是粉笔盒。把粉笔盒用不同颜色粉笔涂满三个面,举起粉笔盒,面对学生:“从上往下看,看到了什么颜色?”“从前往后,看到了什么?”“从左往右,又是什么?”,边问边在黑板上画出粉笔盒的三面投影。这样不断反复提问几次,学生印象就非常深刻了。
3.多让学生讲出自己的想法,共同参与教学
要让学生先谈谈自己的想法,学生对每一门课程都有他们自己的理解。不要在课堂上马上就教课本的内容,这样学生们也不会抗拒,但是这不能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也不能消除他们对课程的一些误解和偏差。
如果学生说得对的话就积极加以肯定及表扬。若有差错,就慢慢的引导、提出疑问,帮助他慢慢的把他的错误理解给自己否定掉。这样学生会更深刻的体会到内容的亲切感和真实感,感觉这些内容其实离自己很近,自己也可以参与其中的。感觉自己不是在听老师讲课,而是和老师一起研究、探讨一起解决问题。
4.要善于提出疑问
每一堂课都必须要设置疑问,要让学生带着疑问找寻答案。一上讲台,千万不要马上讲解课本内容,必须先让学生知道这节课要解决什么问题,怎么解决?他们感受一下如果自己现在就在施工或者预算的话,他们该怎么办?
来看看一下的一段对话。
老师:你在工地的话,是按照什么来施工的?
学生:图纸
老师:怎么看图纸呢
学生:上面都会写得很清楚的
老师:好,那你告诉我,在实际的工地,这堵墙,应该怎么定它的位置。
学生:……
老师:我们在工地上就是一个平整的场地,有很多碎石和泥砂,你怎么在这片泥土上砌筑这堵墙,在哪里砌,位置在哪里呢?怎么定位?
学生:嗯?有意思!
这个时候学生就有兴趣了,开始觉得是有学问的了,想知道答案,就自然的参与其中了。巧妙的提问,可以事半功倍。
5.课堂结束,检验学生的接受情况
课堂快结束时,一定要回顾,检验学生的接受情况,以便课后的补充和调整。这也是让学生又一次回顾了本堂课到底又学了什么内容,想了想觉得有了一点收获,没有荒废,有点成就感!
6.到实际工地参观学习
在工地,学生可以看到完整的真正的建筑施工图纸,这时结合正在施工的建筑现场讲解,学生还可以讲图纸和建筑进行比对,学生反映非常成好,都说达到课堂上无法达到的效果。到了工地,学生们也就发现其实自己学的真的不多!跟实际需要是有差距的,是需要好好的补充补充了!
最后,《建筑识图》的教学是不拘泥于形式、时间的,结合实践,在生活中观察也可以学习到很多的。可以让学生在教室、宿合、商场等等自己到过的任何建筑物,路过的正在施工的工地等等,都可以观察研究,学习可以无处不在,可以有很多乐趣!
参考文献:
[1]郑海兰,《建筑识图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几个能力》,重庆建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
[2]罗敏雪,《建筑工程图课程内容体系的改革与思考》,合肥学院学报,2005年
关键词:建筑识图;中职生;教学;应对
一、课程的特征
1.课程的重要性。建筑工程图纸一直是被称为工程界的语言,凡是从事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管理、预结算等相关工作的技术人员,都必须要看得懂图纸,能识别图纸是上的每一个符号、每一个标记,明白这些符号、标记代表的是什么。这样设计人员才可以用统一的符号设计出图纸,施工人员也才可以根据图纸上的要求和标记,进行施工操作,管理人员也是通过图纸进行管理,这样建筑才能实现。
2.课程的难度性。既然是一个共同语言,就是大家都必须都能弄懂的一个“代码”,而不是特定一小群体的“小语种”。所以就出现了建筑制图的标准,这个标准就必须严谨、准确、统一、规范,而不能随意。也决定了课程的单调、教条、枯燥。所以也就出现了建筑识图教学的一個难度性。
二、面对的教学对象特征
我们的教学对象是中职学生,必须要了解我们面对的教学对象,才能找到合适他们的教学方法。
1.储备知识不够。中职学生,他们的基础就是初中三年的学习,识图的基础必须有一点数学和几何空间能力。再者,中职生的一个普遍情况是初中的成绩不是很优秀。初中涉及到的几何不多,而且都是平面几何,造成学生对识图的立体感较弱。这是在教学中一定要考虑的因素。
2.接受能力不强。基础差也决定了他们对新事物的认识和接受需要一定的过程,初中所接受的教育全是基础的语文数学等,对于一下跳到专业课的理解,还找不到一个方法。还存在一些答题式的学习,而不是专业技术上的学习。
3.学习的耐性不强。来到了中职学习专业课,很急于求成,很想马上就可以施工,马上就可以预算了。认为识图太慢了,识图不是专业的技术,是很累赘的枯燥的,“学这个有什麽用”,这是最常见的现象。学生不太肯耐心的学习,很想急于成果,没有认清识图的重要性。
4.学习积极性不强。这也是一个普遍情况,学生都是有情性的,尤其是在这样一个年龄环境里,对自己是没有太多规划的,很随性。在中职学校里,压力也不大,没有一个很强的意志力来要求自己去学习。不像高中,有压力,逼迫自己去学习。这也是在教学中必须要考虑的一个因素。
三、教学应对
针对《建筑识图》的特点,和我们所面对的中职生的特殊性,结合自己近年来的教学经验,下面谈谈自己的教学应对和体会。
1.上好第一节课。第一节课非常重要,《建筑识图》是学生接触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他们会很好奇,有新鲜感,要在这个时候趁热打铁,给学生看一些施工图纸,让他们知道,识图是技术性、专业性很强的一门课,需要下功夫才可以学好的。让他们知道这门课的重要性和关键性,调动他的积极性,要让学生一开始就喜欢和重视这门课程。
2.善于借用身边的实物,善于使用最简单最直接的言语。纸上谈兵很难让学生们理解一些空间立体,需要用到一些实物,这些实物最好是我们最熟悉的,可以随取随用的,从简单的再到复杂一点的。刚刚开始上课时不要使用太多深奥的词,这样不宜帮助他们理解抽象的空间事物,尽量用最简单、最通俗的词语表达。
上三面投影的时候,本人最常用到就是粉笔盒。把粉笔盒用不同颜色粉笔涂满三个面,举起粉笔盒,面对学生:“从上往下看,看到了什么颜色?”“从前往后,看到了什么?”“从左往右,又是什么?”,边问边在黑板上画出粉笔盒的三面投影。这样不断反复提问几次,学生印象就非常深刻了。
3.多让学生讲出自己的想法,共同参与教学
要让学生先谈谈自己的想法,学生对每一门课程都有他们自己的理解。不要在课堂上马上就教课本的内容,这样学生们也不会抗拒,但是这不能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也不能消除他们对课程的一些误解和偏差。
如果学生说得对的话就积极加以肯定及表扬。若有差错,就慢慢的引导、提出疑问,帮助他慢慢的把他的错误理解给自己否定掉。这样学生会更深刻的体会到内容的亲切感和真实感,感觉这些内容其实离自己很近,自己也可以参与其中的。感觉自己不是在听老师讲课,而是和老师一起研究、探讨一起解决问题。
4.要善于提出疑问
每一堂课都必须要设置疑问,要让学生带着疑问找寻答案。一上讲台,千万不要马上讲解课本内容,必须先让学生知道这节课要解决什么问题,怎么解决?他们感受一下如果自己现在就在施工或者预算的话,他们该怎么办?
来看看一下的一段对话。
老师:你在工地的话,是按照什么来施工的?
学生:图纸
老师:怎么看图纸呢
学生:上面都会写得很清楚的
老师:好,那你告诉我,在实际的工地,这堵墙,应该怎么定它的位置。
学生:……
老师:我们在工地上就是一个平整的场地,有很多碎石和泥砂,你怎么在这片泥土上砌筑这堵墙,在哪里砌,位置在哪里呢?怎么定位?
学生:嗯?有意思!
这个时候学生就有兴趣了,开始觉得是有学问的了,想知道答案,就自然的参与其中了。巧妙的提问,可以事半功倍。
5.课堂结束,检验学生的接受情况
课堂快结束时,一定要回顾,检验学生的接受情况,以便课后的补充和调整。这也是让学生又一次回顾了本堂课到底又学了什么内容,想了想觉得有了一点收获,没有荒废,有点成就感!
6.到实际工地参观学习
在工地,学生可以看到完整的真正的建筑施工图纸,这时结合正在施工的建筑现场讲解,学生还可以讲图纸和建筑进行比对,学生反映非常成好,都说达到课堂上无法达到的效果。到了工地,学生们也就发现其实自己学的真的不多!跟实际需要是有差距的,是需要好好的补充补充了!
最后,《建筑识图》的教学是不拘泥于形式、时间的,结合实践,在生活中观察也可以学习到很多的。可以让学生在教室、宿合、商场等等自己到过的任何建筑物,路过的正在施工的工地等等,都可以观察研究,学习可以无处不在,可以有很多乐趣!
参考文献:
[1]郑海兰,《建筑识图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几个能力》,重庆建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
[2]罗敏雪,《建筑工程图课程内容体系的改革与思考》,合肥学院学报,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