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奇心来面对世界

来源 :财富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gjia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过医科,做了主持,出版书籍,收藏艺术,参演电影??在外人看来,已过“知天命”年纪的曹可凡,真正活出了生命的精彩。但他却依旧感到不满足,总是在不断尝试挑战新鲜的事。他笑称自己多少有些“不务正业”的嫌疑,可在我们看来,这个世界不正缺少太多对生活始终保持好奇心的人么!


  “电影表演让我感受到更多的活力”
  《财富堂》:最近您获得了中美电影节“最佳男配角”奖,当时是在什么契机下去参演这部电影的?
  曹可凡:其实早在十年前,胡雪桦导演就和我约定好了合作这部电影。当时我正在主持“好男儿”节目,其中有一个环节是我在密室里拷问选手。正巧胡雪桦到现场来看到这一幕,觉得我挺适合他电影中“师爷”这个角色的,就邀请我了。但直到2014年,这部电影才正式开拍。
  《财富堂》:您觉得这部戏对您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曹可凡:要演出人物的青年、中年和老年这三个年龄段,还是有一些难度的。尤其是老年时期,需要好好揣摩人物的心理才能把他演活。但好在整个团队,从导演到演员都是朋友,所以我还是感觉挺轻松的,气氛也很好。
  《财富堂》:对于在《上海王》中和您演对手戏的演员,有些什么评价?
  曹可凡:每个演员都有自己的演法。比如胡军的表演气场就很强大,有点类似舞台剧的表演方法,动作、音量都会很大;而余男则是好莱坞式的演法,表演幅度极微妙,我就算离她非常近也很难听清她的台词。因此和不同演员对戏时,就要适应他们的方法,好在可能因为我是主持人的缘故,适应起来还是很快的。可能就像李安所说的那样吧,拍电影需要一点street smart(街头智慧)。
  《财富堂》:对于张艺谋和胡雪桦两位导演,您怎么看?
  曹可凡:他们两位因为自己之前都演过戏,所以比较知道如何调教演员,尤其是新人。他们不会和你说什么表演技巧,只是让你从人性的角度去揣摩角色,这点对我们非专业演员来说是比较适用的。每个导演的方式也都不同,像陈凯歌就是要把演员所有的信心都全部打碎,让你跟着他的节奏走,那就要求演员有很强大的心理来承受。
  《财富堂》:通过这两次尝试,有没有对表演上瘾?在未来会继续接拍各种电影吗?
  曹可凡:我比较愿意去尝试之前没有做过的事,会觉得很好玩。表演是我近期很感兴趣的事,我希望未来在这方面能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前不久我在王家卫的《摆渡人》中客串了一场戏,那也是一个挺有趣的经历。
  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这个时代的文化历程
  《财富堂》:每年书展中,您好像都会推出一本《可凡倾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决定出版这一系列书籍的?
  曹可凡:我从年轻的时候开始和老先生玩在一起,后来他们慢慢凋零了,我觉得很可惜,所以一直想要找机会把他们的经历、感悟记录下来。2004年我开设了《可凡倾听》,当时就觉得光有视频还不够,如果有文字的话就更好了,所以就有了出书的想法。现在已经陆续出到第十二本了,我希望通过这个节目,这一系列的书籍呈现出一幅属于文化人物的清明上河图,过个十年、二十年、甚至半个世纪后再回头来看,能够让后人看到文化在时代中的变迁。


  《财富堂》:在《可凡倾听》节目中,您挑选嘉宾有什么标准吗?
  曹可凡:经常关注的朋友可能会发现,各个行业,各个年龄段的人都有可能出现在我的节目和书中。我既采访过像黄永玉、冯其庸、吴冠中这类的老一辈艺术家,也会和类似胡歌、孙俪、霍建华这样的年轻演员交谈。因此可以说《可凡倾听》包含了各种雅俗文化,但我对节目有一个“八字方针”:“雅人俗做,俗人雅做”。意思就是,将从事高雅艺术的人做得通俗些,将从事通俗艺术的人做得精致典雅些,这样可以更好地剖析人物,也让观众更加容易接受。
  《财富堂》:如今我们身处网络时代,年轻人都热衷于看手机,你如何看待传统文化的传承?


  曹可凡:我也是天天都在看手机(大笑)。我觉得这是每一代人的习惯不同,每一代都有它的历史,我们没必要太过悲观。每一段时期,文化的形态都会发生改变,但还是会有传承。我就认识几个很年轻的90后,他们有很深厚的古典文学的底子,十几岁就开始写旧体诗了,写得很好,但他们平时也爱看手机,听八卦。所以我觉得还是会有这样一批人存在的,传统文化仍旧可以流传下去,只不过可能是我们没有遇见而已,所以不用太担心。
  艺术一定能提升人的文化内涵
  《财富堂》:除了民国时期的海派画作之外,您收藏过其他类型的作品吗?


  曹可凡:之前受陈逸飞的影响,我买过一些油画。比如曾经有一次在他的陪同下,买过一件魏景山的画。陈逸飞会建议我买什么,并告诉我原因,这对于对西画不太了解的我来说,会好很多,也算是一种学习吧。我还曾经买过一张罗中立的小幅画作。
  《财富堂》:您和黄永玉私交甚好,老先生曾赠送给您什么有意义的作品吗?
  曹可凡:他第一次赠画给我,是我刚結婚的时候,他画了一幅《双荷图》。后来有一次他专门请我去他在凤凰的家中,为我画了一张肖像。最有意思的是,今年儿童节的时候,我在微信朋友圈上传了一些自己小时候的照片,两个小时候之后,黄老的儿子就发了一张图给我,说是老爷子看到我的其中一张照片,觉得很可爱,就立马动笔用漫画的形式创作了一番。我当时收到这件作品时,真的很感动。   《财富堂》:您平时收藏的渠道有哪些?


  曹可凡:我基本都是从画廊、拍卖行那里购买的,比较正规也安全。不过我从2012年后就不太拍畫了,一来是因为现在市场价格都比较高;而且竞价者和过去也都不一样了,很多基金会、机构等都加入进来,他们都不用“肉里分”在搏,那样竞争就变得很离谱,所以我慢慢也就不参与了。
  《财富堂》:您收藏了那么多画,自己平时会画画吗?
  曹可凡:我从来不画,因为知道自己永远达不到那种专业的要求,所以就没有去尝试。很多人画画都像是玩票一样,这在我看来是很不好的,我做任何事都希望秉持着专业的态度和要求,如果做不到那就索性不要去开始。
  《财富堂》:从您的朋友圈中,看到您的儿子经常会画画,您是有意培养他往艺术道路发展吗?
  曹可凡:我从来没有刻意去培养过他,都是他自己的兴趣爱好,我现在也没有找老师来指导他,就让他自己拿些作品去临摹。我觉得对于孩子的培养还是要以趣味为主,现在去框定他的未来还为时尚早,只要他喜欢的,我都愿意让他去尝试。
  《财富堂》:平时您会去参观博物馆,美术馆吗?
  曹可凡:当然,我是一个很喜欢逛博物馆的人。我最近去洛杉矶工作,但还是抽了半天时间去了盖蒂美术馆,挑了其中的几个场馆参观。我觉得现在好的展览实在太少了,所以有好的我都会去看。像之前在上海的毕加索、莫奈展览,我都是带着儿子一起去的,还让他在里面临摹了莫奈的作品。上次去蓬皮杜艺术中心,我也有带他去看,但那次时间太紧了,就随便逛了逛,前几天他要求我再带他去看一次,因为之前没看够。多去博物馆美术馆看展,对孩子的艺术熏陶也很大。
  《财富堂》:现在影视圈有越来越多的名人开始学习艺术,对这个现象您怎么看待?
  曹可凡:我觉得画画、写字这件事,如果要学,就一定要认真对待,从基本功开始。这点我很欣赏孙俪,她之前和我说想要学写篆书隶书,我就帮她找了童衍方老师,她很有天赋,第一次写就临摹得很像了。后来没过多久她要去拍戏,就把文房四宝都带着,拍戏间隙就继续练习。我觉得学习本身就是一件很私人的事,要很纯粹地为了兴趣和爱好去学,而不要为了别的什么目的。
  《财富堂》:您觉得多年的艺术熏陶,对您的事业和人生有什么帮助吗?
  曹可凡:我觉得更多的是心灵上的感悟吧,是那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会让你对人生看得更通透。我其实是一个悲观的乐观主义者,所谓悲观是指对于终极方向,因为毕竟人的寿数有限,再伟大的人最终还是会归于尘土,但在这个过程中我始终保持着乐观的心态,我觉得这个世界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坏。我在过去也曾无数次身陷逆境,被命运绊倒,但把这些都看作是生活所赐予的新的转机,关键看怎么去处理它。我通常的做法是,爬起来,掸去身上的灰尘,继续大踏步地往前走,对过去的失败没有一丝执念。因为唯有重新开始,才能收获更大的光明。
其他文献
2016年11月17日,香港巴塞尔艺术展亚洲总监黄雅君代表香港巴塞尔艺术展公布第五届展会日程和参展名单。2017年3月23日至3月25日,来自34个国家及地区的241间画廊将进入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参展,所展艺术品横跨二十世纪初的现代时期至最近期的当代作品。其中,29间全新艺廊属首次参展,而之中有10家来自亚洲的首度参展艺廊包括亚洲当代艺术空间、Bank、C-空间、蜂巢当代艺术中心、imura art
期刊
自去年8月在百老汇正式首演以来,《汉密尔顿》就场场爆满,如今更是一票难求,连2017年的票子都已售罄。那么,这部打破提名纪录的音乐剧到底有什么魅力,一举捕获了大众以及专业评审的心?  第70届托尼奖于6月12日晚在纽约落下帷幕。托尼奖与奥斯卡、艾美奖、格莱美齐名,是美国戏剧领域的最高奖。而在当晚的众项被提名作品中脱颖而出的音乐剧《汉密尔顿》,不仅在提名阶段就获得了十六项提名,更是在颁奖当天斩获包括
期刊
当下中国的艺术理论所取得的成果其中就有,当丹托说艺术终结以后,我们说丹托们已经终结,因为今天的艺术不仅仅是丹托所强调的艺术史宏大叙事的终结,而且是艺术家的彻底终结,艺术不再必须从艺术家当中或者像艺术史那样从博物馆中找到研究对象,或者是对画廊、艺术中心、美术馆里看到的作品的评论了。  而我们现在一直看到的作品直接就在社会新闻事件中,或者是新闻事件的各种因素和人物形成了今天的各种作品,所以任何的阐释学
期刊
今年11月去看了中国当代艺术最受人瞩目的并且几乎同期开幕的大展:南京国际美展和上海双年展。这两个大展风格迥异、方向不同,实际上也提出了一个问题:今天中国的当代艺术的方向到底在哪里?我以为,上海双年展提出了问题,却没有答案,只是用问题来掩盖问题;南京国际美展则提供了当代艺术该何去何从的清晰答案——中国当代艺术只有面对本土的现实问题,才能抵抗全球化浪潮中的西方中心主义与文化殖民的侵蚀。  如果不立足于
期刊
本文开篇是版画艺术家力群作品《鲁迅头像》。在30年代,鲁迅先生作为“新兴版画运动”的提倡者,加之其对左翼美术的支持,也算是美术批评家。如今,艺术批评已经完全不是当初的模样了。与文化批评、电影评论、文学批评等相比,艺术批评是个既低调又繁荣的另类存在。我以为,艺术批评的“低调”在于许多用专业名词堆砌的批评文章,只有圈内人才有兴趣阅读,对圈外毫无影响力;艺术批评的“繁荣”则在于,从来都不乏艺术家与画廊花
期刊
作为媒体关注的舆论焦点,大多数情况下媒体热衷报道的,都是拍卖公司那些听来令人咋舌或大跌眼镜的拍卖纪录。不过也时有例外,比如今年7月末一条吸引媒体眼球的新闻,是中国保险公司泰康人寿斥资2亿多美元成为全球知名拍卖公司苏富比的大股东。这条消息让大家注意到,那些在艺术品市场迎来送往、呼风唤雨的拍卖公司,还面临着另一条战线,那就是进行股权交易的资本市场。  陈东升出手:一石激起千层浪  苏富比,这家已有20
期刊
艺术圈不翻船之主要缘由  为什么艺术圈的小船不能说翻就翻呢?还不是为了那白花花的银子,翻船的结果常常会是损失背后好几个零啊!比如画廊大腕David Zwirner与迈阿密地产大亨Craig Robins 的官司,前脚土豪才告了Zwirner,后脚两人就开始又划起友谊的小船。  官司的起因在于Robins 买不到艺术家Dumas的作品。话说Craig Robins是Dumas的真爱粉,收藏了好几幅她
期刊
国风,是一个尴尬的词汇,它既是当代对我国历史文化精华体现的推崇,又是国际文化冲击下总是被遗忘的一种风度,在文化舞台上若有似无。太德励拓的团队一度想要完成一次接近完美的国风力作,但是苦于没有遇到契合这个词汇的品牌、天时、地利、人和,直到我们遇见中骏·天宸。  2016年仲夏,中骏·天宸作为中骏集团旗下“天”字辈的顶级建筑作品之一,完成了全球发布盛典,给与会嘉宾留下最深印象的就是一整晚久违的“中国礼仪
期刊
无论何时何地,看到丁雄泉的画,人们总是不由得能眼前一亮!他的艳丽色彩及大胆表达方式,令人过目不忘。大约在上世纪70年代,那个略显封建的年代,丁雄泉就曾自诩为“采花大盗”。而这个别名随后频繁地出现在他的作品中,成为他的标志,伴随其一生。  今年10月份,巴黎赛努奇博物馆(Musée Cernuschi)隆重呈现了“丁雄泉【采花大盗】回顾展”。展览包含了他在50年代的水墨作品,50、60年代与巴黎“眼
期刊
现在的巴厘岛是全球闻名的度假胜地,也是名人办婚礼的宝地。霍建华和林心如的梦幻婚礼,就在这里刚刚落幕。然而很久以前这里是什么样子?土著的男女老少過着怎样的美好生活?上世纪初中期,一批欧美和华人画家用画笔记录下岛上的缤纷情炽,从中可窥见商业化之前原汁原味的巴厘风采。  巴厘岛如今虽依然美如诗画,但那份曾经的淳朴与天然却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人工刻意设计后干干净净的商业气息。无处不在的高档酒店与各种SP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