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道路绿化景观改造设计中合理应用地域文化,增加绿化景观的观赏性与艺术性,切实发挥道路绿化景观的美化作用。文中以道路绿化景观改造设计为着手点,分析改造设计过程中应用地域文化的措施,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道路绿化景观。
关键词: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地域文化
现代化背景下城市景观设计出现较大改变,其中主要组成部分就是道路景观设计,也是城市形象标志性的文化符号。道路景观设计直接影响到驾乘着的心情,影响到城市文化发展,因此有必要做好研究分析工作,提高道路绿化景观改造设计质量。
1、道路绿化景观改造设计中地域文化的价值
道路绿化景观改造设计需要地域文化的人文性内涵,通过融合两者,可以提高景观改造设计的感染力,还可以提高景观改造设计的实效性。
1.1 丰富景观改造设计内容
道路绿化景观改造设计要想提高效果,需要全面落实“以人为本”原则,提高景观改造设计的感染力与吸引力。我国各地方都有着不同的地域文化资源,通过充分利用与挖掘这些资源,让具有鲜明艺术特色的地域文化成为景观改造设计的新内容。
地域文化内容众多,其中就包含诸多的艺术作品,在景观改造设计中融入这些内容,既可以提升景观的内涵,又能丰富景观改造设计内容。
1.2 拓宽景观改造设计渠道
地域文化可以多方面拓展景观改造设计渠道。
地域文化可以分为能看见的物质性文化及不可见的精神性文化,这种形式给景观改造设计提供新的启发,在对地域文化艺术的探索中可以增加景观的趣味性,满足城市文化个性化需求,提高道路绿化景观改造设计质量。
1.3 提高景观改造设计效率
道路绿化景观改造设计中融入地域文化,地域文化在长期的生发繁衍中不断的完善发展,以期更适用于本土的地域文化,在对地域文化的传承中有利于增强景观改造设计的效果。蕴藏在地域文化中的创新精神使本土文化更具艺术特色,景观改造设计中可以利用这部分内容,逐步落实到创新行动上。
2、道路绿化景观改造设计中地域文化的应用分析
2.1 结合自然环境特征
随着城市生活节奏加快,现代城市处于高速发展状态,越来越多的人向往田园生活。当前很多城市存在严重的环境污染,车辆尾气会产生刺鼻气味,人们怀念以前的环境,希望可以重新回到自然环保中。因此,道路绿化景观改造设计过程中需要眼前就如何让道路回归自然生态环境,合理利用现有空间与道路,与不同的道路景观结合起来,结合地方特色资源,依托现有空间找寻更多的自然景色,彰显地方特色,形成具有浓郁地方文化特色的道路景观。
道路绿化植物景观运用植物色彩时,通过配置红色、橙色及黄色植物,可以给人营造出热情、动感的和谐感,当人置身其中会产生一种无与伦比的兴趣。这些颜色的配置,会将彼此衬托的更为浓艳。这类景观需要与冷色调植物保持一定距离,因为两者并立时会显得突兀,冲淡对方的存在感。当道路绿化空间允许时,最好利用树篱或墙体围合区域范围内设置这类景观。实际中具有动感、鲜艳色彩的植物集中在春夏两季,这个时候就可以开始色彩设计。春季开始,球根花卉中风信子、水仙及与郁金香等,均可以形成鲜明的景观效果;夏季利用美人蕉属、百日草属,结合各种菊属植物与其他盛花期的花卉,双方组合形成绚丽多彩的效果。
2.2 选择合适设计手法
地域文化的重点在于独特性,道路绿化景观设计时需要在独特性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具象化,这对设计者来说难度在于如何跳出自我的文化设定,感悟当地的地域文化,領会其独特性,而道路景观设计的追求在于体现与保护这种独特性。景观造景的方法种类较多,各有特色,需要进行专门性学习与总结,结合当地民众的行为方式、审美层次等指标选择合适的表现手法。但借鉴不代表抄袭,设计者需要保持中立态度对待外来文化,使得地域文化处于成长状态,增强景观的生命力。如,日本京都处于日本国中部为内陆城市,这座城市之所以让大家熟知,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街道及建筑布局形式照搬唐代都城长安的城市格局。对日本来说汉文化就是地域文化的一种,通过完整复刻唐长安就是一种表现手法。但同样可以说明城市道路景观中地域文化的表达,如图2-1所示,
对传统地域文化来说比较抽象的部分,我们应当设法对其进行简化,使其和原本的文化载体分离,使文化要素作用在景观上时既保持对地域文化的代表性,又具有形象上的独特性,从而产生新的审美情趣。如图2-2所示,“曲水流觞”是古代中国的一种民间习俗,后来发展为文人墨客饮酒对诗的一种雅事,王羲之《兰亭集序》有云: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揣,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脇曲水,列坐其次。这个景观就是对“曲水流觞”的重新解读,以钢材作为表现材料,营造现代感十足的景观气氛,将原本应该圆直的水系变形,采用比较尖锐的流线对“曲水”进行抽象刻画,形成突出于地表之上的“溪流”。
2.3 做好后期养护工作
设计人员通过强化后期养护提高道路绿化景观建设的美观性,这也是施工过程中不能忽视的一个环节。完成道路绿化景观工程初步建设后,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定期做好园林植株养护工作。一旦发现绿化植株出现异常状态,及时采取救治措施,如果已经出现病虫害问题,则要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及时挺好枯枝败叶,避免病虫害扩散,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合理进行施肥。施肥的目的在于及时为苗木的生长提供营养。在造林前三年,可以在每年的五月中旬进行施肥,主要类型是氮肥。按照尿素与硫酸钾3:1的比例配施,同时配用10~15kg/667㎡的化肥,提升丰产效果。后期随着苗木的生长,需要根据土壤中养分的具体情况合理调整肥料。
第二,修剪管理。在苗木种植之后,管理人员为保证苗木的长势,需要及时进行修剪处理。为了进一步提升修剪效果,可以在夏季进行补充性的修剪,从而保证修剪的效果。
第三,控制杂草。树苗周边的杂草清除外,还应该定期对土壤进行疏松处理,提升土壤的透气性和保水保墒性,为后期苗木的生长提供良好的条件。
结语
总之,我国地域文化内容丰富,给道路绿化景观改造设计提供丰富的素材与灵感。通过文中一系列分析,可以发现要想实现地域文化与道路绿化景观改造设计的融合,就需要选择合适的切入点,挖掘具有艺术特色的地域文化,鼓励设计者主动探究地域文化,推动地域文化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婧一,孟祥怡,王浩年.地域文化在城市道路绿化景观改造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大众文艺,2020(03):115-116.
[2]黄奕.基于地域性特征的城市道路绿化研究框架和基本思路[J].现代园艺,2020,43(22):170-172.
[3]李美娟.浅议北方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及植物配置分析[J].居业,2019(05):28-29.
[4]王禹骁,闫永庆,王娜,王雅茹.基于地域性的东北边境城镇道路绿化设计——以抚远县泰山街为例[J].浙江林业科技,2017,37(02):81-87.
商丘市豫东公路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关键词: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地域文化
现代化背景下城市景观设计出现较大改变,其中主要组成部分就是道路景观设计,也是城市形象标志性的文化符号。道路景观设计直接影响到驾乘着的心情,影响到城市文化发展,因此有必要做好研究分析工作,提高道路绿化景观改造设计质量。
1、道路绿化景观改造设计中地域文化的价值
道路绿化景观改造设计需要地域文化的人文性内涵,通过融合两者,可以提高景观改造设计的感染力,还可以提高景观改造设计的实效性。
1.1 丰富景观改造设计内容
道路绿化景观改造设计要想提高效果,需要全面落实“以人为本”原则,提高景观改造设计的感染力与吸引力。我国各地方都有着不同的地域文化资源,通过充分利用与挖掘这些资源,让具有鲜明艺术特色的地域文化成为景观改造设计的新内容。
地域文化内容众多,其中就包含诸多的艺术作品,在景观改造设计中融入这些内容,既可以提升景观的内涵,又能丰富景观改造设计内容。
1.2 拓宽景观改造设计渠道
地域文化可以多方面拓展景观改造设计渠道。
地域文化可以分为能看见的物质性文化及不可见的精神性文化,这种形式给景观改造设计提供新的启发,在对地域文化艺术的探索中可以增加景观的趣味性,满足城市文化个性化需求,提高道路绿化景观改造设计质量。
1.3 提高景观改造设计效率
道路绿化景观改造设计中融入地域文化,地域文化在长期的生发繁衍中不断的完善发展,以期更适用于本土的地域文化,在对地域文化的传承中有利于增强景观改造设计的效果。蕴藏在地域文化中的创新精神使本土文化更具艺术特色,景观改造设计中可以利用这部分内容,逐步落实到创新行动上。
2、道路绿化景观改造设计中地域文化的应用分析
2.1 结合自然环境特征
随着城市生活节奏加快,现代城市处于高速发展状态,越来越多的人向往田园生活。当前很多城市存在严重的环境污染,车辆尾气会产生刺鼻气味,人们怀念以前的环境,希望可以重新回到自然环保中。因此,道路绿化景观改造设计过程中需要眼前就如何让道路回归自然生态环境,合理利用现有空间与道路,与不同的道路景观结合起来,结合地方特色资源,依托现有空间找寻更多的自然景色,彰显地方特色,形成具有浓郁地方文化特色的道路景观。
道路绿化植物景观运用植物色彩时,通过配置红色、橙色及黄色植物,可以给人营造出热情、动感的和谐感,当人置身其中会产生一种无与伦比的兴趣。这些颜色的配置,会将彼此衬托的更为浓艳。这类景观需要与冷色调植物保持一定距离,因为两者并立时会显得突兀,冲淡对方的存在感。当道路绿化空间允许时,最好利用树篱或墙体围合区域范围内设置这类景观。实际中具有动感、鲜艳色彩的植物集中在春夏两季,这个时候就可以开始色彩设计。春季开始,球根花卉中风信子、水仙及与郁金香等,均可以形成鲜明的景观效果;夏季利用美人蕉属、百日草属,结合各种菊属植物与其他盛花期的花卉,双方组合形成绚丽多彩的效果。
2.2 选择合适设计手法
地域文化的重点在于独特性,道路绿化景观设计时需要在独特性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具象化,这对设计者来说难度在于如何跳出自我的文化设定,感悟当地的地域文化,領会其独特性,而道路景观设计的追求在于体现与保护这种独特性。景观造景的方法种类较多,各有特色,需要进行专门性学习与总结,结合当地民众的行为方式、审美层次等指标选择合适的表现手法。但借鉴不代表抄袭,设计者需要保持中立态度对待外来文化,使得地域文化处于成长状态,增强景观的生命力。如,日本京都处于日本国中部为内陆城市,这座城市之所以让大家熟知,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街道及建筑布局形式照搬唐代都城长安的城市格局。对日本来说汉文化就是地域文化的一种,通过完整复刻唐长安就是一种表现手法。但同样可以说明城市道路景观中地域文化的表达,如图2-1所示,
对传统地域文化来说比较抽象的部分,我们应当设法对其进行简化,使其和原本的文化载体分离,使文化要素作用在景观上时既保持对地域文化的代表性,又具有形象上的独特性,从而产生新的审美情趣。如图2-2所示,“曲水流觞”是古代中国的一种民间习俗,后来发展为文人墨客饮酒对诗的一种雅事,王羲之《兰亭集序》有云: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揣,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脇曲水,列坐其次。这个景观就是对“曲水流觞”的重新解读,以钢材作为表现材料,营造现代感十足的景观气氛,将原本应该圆直的水系变形,采用比较尖锐的流线对“曲水”进行抽象刻画,形成突出于地表之上的“溪流”。
2.3 做好后期养护工作
设计人员通过强化后期养护提高道路绿化景观建设的美观性,这也是施工过程中不能忽视的一个环节。完成道路绿化景观工程初步建设后,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定期做好园林植株养护工作。一旦发现绿化植株出现异常状态,及时采取救治措施,如果已经出现病虫害问题,则要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及时挺好枯枝败叶,避免病虫害扩散,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合理进行施肥。施肥的目的在于及时为苗木的生长提供营养。在造林前三年,可以在每年的五月中旬进行施肥,主要类型是氮肥。按照尿素与硫酸钾3:1的比例配施,同时配用10~15kg/667㎡的化肥,提升丰产效果。后期随着苗木的生长,需要根据土壤中养分的具体情况合理调整肥料。
第二,修剪管理。在苗木种植之后,管理人员为保证苗木的长势,需要及时进行修剪处理。为了进一步提升修剪效果,可以在夏季进行补充性的修剪,从而保证修剪的效果。
第三,控制杂草。树苗周边的杂草清除外,还应该定期对土壤进行疏松处理,提升土壤的透气性和保水保墒性,为后期苗木的生长提供良好的条件。
结语
总之,我国地域文化内容丰富,给道路绿化景观改造设计提供丰富的素材与灵感。通过文中一系列分析,可以发现要想实现地域文化与道路绿化景观改造设计的融合,就需要选择合适的切入点,挖掘具有艺术特色的地域文化,鼓励设计者主动探究地域文化,推动地域文化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婧一,孟祥怡,王浩年.地域文化在城市道路绿化景观改造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大众文艺,2020(03):115-116.
[2]黄奕.基于地域性特征的城市道路绿化研究框架和基本思路[J].现代园艺,2020,43(22):170-172.
[3]李美娟.浅议北方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及植物配置分析[J].居业,2019(05):28-29.
[4]王禹骁,闫永庆,王娜,王雅茹.基于地域性的东北边境城镇道路绿化设计——以抚远县泰山街为例[J].浙江林业科技,2017,37(02):81-87.
商丘市豫东公路勘察设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