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思维课堂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lyxy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根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目标,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目标应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教学中应该关注学生的語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的全面发展。深度学习的教学过程应该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统一,引领全体学生自主发展,培养学生具有应对未来不确定的情境中真实问题的挑战时应具备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
  关键词:远景目标;结构化图式;问题化与情境化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1)01-0099
  根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小学教育应着重培养学生的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涉及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作为一线教师,该如何在常规课堂中引领学生自主发展、广泛参与,提升其核心素养呢?我尝试着把六大素养的育人目标付诸有深度的课堂教育实践中,从五个方面实现转变,为孩子未来可持续发展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一、教学目标:着重远景目标
  过去的教学目标比较注重短期目标,深度学习则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以学生未来成功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为旨归,即关注学生现在所学对其未来生活的影响。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体现了课程目标从关注学科知识到关注学生当下发展,再到关注学生未来发展的逐步嬗变。在《Unit 4 Feeling excited》一课中我是这样设定学生的远景学习目标的:
  1.培养学生多视角思考问题的能力
  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归纳等思维活动,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沟通能力。
  2.培养学生理解并欣赏他人观点的能力
  在尊重他人、理解他人的基础上进行有效沟通,能根据不同的情景调整自己的行为,尤其是用语。
  3.培养学生合作沟通的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会分享,提高情商。
  4.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让学生根据不同情景,结合专业医生的建议,想出各种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内容组织:着重结构化图式建构
  深度学习的课堂必须有利于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迁移融合,为此,需要在大主题建构下,将以往教学组织时碎片化甚至互不关联的知识进行融合、迁移。这些可迁移的知识最终发展成个体的核心素养。在《Unit 4 Feeling excited》一课中,我将学理内容(What)、认知过程(How)以及问题条件知识(Why)三者融合在一起,形成立体结构。这三者交互融合,形成结构化的图式,共同影响着新情境个体的问题解决过程。本课既有复习词汇:happy,worried,bored,angry;也有新授词汇:tired,scared,sad,excited及拓展词汇:nervous,upset,surprised, confused,proud,confident,shy . . .还要利用这些词汇解决实际交际问题“How to build good emotions?”。由三维知识所形成的认知图式能提高知识的表达水平,在记忆系统中形成一种特殊的检索结构(retrieval structure),便于提取和应用。
  我撇开了常规的vocabulary—target—story的基础学习,展开了“Emotions”情感的“深度学习”,把英语学科和心理学科相融合,通过巧妙利用video和music,创设真实语言情景,并借用医学博士的两篇关于Emotions的文章对学生进行大量的语言信息输入,帮助学生构建知识,顺利完成了理解情感(know Emotions)———处理情感(manage Emotions)———对待情感(treat emotions)———应用拓展(writing)这个看似简单然而极具挑战性的学习过程。
  三、学习任务:着重解决问题
  核心素养本质上是解决问题的能力,老师讲授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帮助有限,必须为学生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活动中逐渐地自主建构起解决问题的图式能力。在设计《Unit 4 Feeling excited》的学习任务时,我是这样设置情境,组织学生自主建构学习的:
  1.借学生熟悉的微信表情包激发情感
  以消消乐游戏让学生总体感知情绪词,再通过听、说、演引导学生根据人物的语言,思考判断人物的感受、心情,引导学生通过复述人物的语言模仿任务的表情、去感受对方的心情,多角度感知情绪。
  2.让音乐唤起学生情绪体验和思考
  情绪不佳时可以听什么类型的音乐缓解?让学生明白情绪是可控和可转换的,因此当遇到不好的情绪时,有多种渠道可以疏导情绪。
  3.以大量有关情绪的语料引导学生情绪疏导
  引导学生在所给材料中检索关键信息,找出情绪的主要种类,并通过案例,引导学生找出专业的疏导情绪的方法。
  4.辅以学生小组合作培养解决问题能力
  通过学生合作讨论案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在讨论中培养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进一步调动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5.以情绪分享活动让学生学会共情
  懂得与他人分享快乐、分担悲伤,培养共情能力,使学生交流产生同频共振的效果。
  四、对话方式:着重多向生成式
  过去的教学主要是教师单向权威性的输出。但在深度学习课堂中,教师不再是权威性的单向输出,教学范式由“传授———习得”模式向“互动———交流”模式转变。师生、生生对话成为最常见的教学形态,表现为提问、回答、小组讨论、发表见解、质疑、辩论等行为。新课程改革以来,为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期通过对话引发学生的深层思维、促进知识的理解和意义的生成。
  五、学习评价:着重“为了学习”
  过去的教学评价是“关于学习”的评价。着眼于提升核心素养的深度学习·思维课堂,转向“为了学习的评价”。这一评价方式的主要特征是促进学生的价值追求,突出教评一体的评价过程,其间师生共为评价主体。本节课我以如何科学地管理情绪为导线,根据“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回归问题”的主线展开,从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设疑引导学生探讨情绪管理的专业方案,由求知到获知构成评价环。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分享心情故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对解决问题的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评价,以此来实现“为了学习的评价”的转变。
  结语:教育由“知识本位”转向“核心素养”主打,是我们必须直面的一次历史变革。深度学习的课堂就是通向“核心素养”主打时代的必经之路。融情境、探究、合作、迁移等要素为一体的深度学习课堂,必能引发学生思维的碰撞和知识的迁移,以此形成学习型的课堂,成为有深度和广度的课堂。
  参考文献:
  [1]韩 宁. 从关于学习的评价到为了学习的评价[J]. 中国考试, 2009,000(008):17-21.
  [2]黄 斌.问题化教学[J].新课程:综合,2017.
  (作者单位: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会城城郊小学 529100)
其他文献
意象是诗人的思想、情感、意念或文化内涵;意象是物象、形象;意象是这种积淀着深厚文化内涵或寄予作家个人情感的物象。在古诗词中,意象是诗歌的核心,也是作者情感的凝聚,抓住了诗歌的意象,也就能更好地理解作者的观点、所要传达的情感了。那么,在高中诗歌鉴赏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把握住诗歌的意象呢?文章就结合教学实践和历年高考的相关诗歌鉴赏进行简单分析。  一、通过联想找相似点,融物、情、理于一体  把自己的情
据日本产经新闻网2016年8月28日报道,根据日本文部科学省的统计,2016年大学新生申请无利息奖学金的学生数增加了2.4万人,而文部科学省的财政预算不足导致这些学生暂时不能领取奖学金。  为确保这些满足申请条件的优秀贫困学子顺利拿到奖学金,日本文部科学省决定从有利息奖学金的预算中借一部分资金来补充无利息奖学金。  2016年,日本文部科学省新创设了给予型奖学金,将于12月底前讨论出具体的适用对象
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脍炙人口的名篇。自30年代起一直作为我国中学语文教学的经典教材。在海外,凡是有华文教育的地方都要选它作为教材,在华人世界里可谓耳熟能详。朱自清先生笔下那宁静、淡雅、朦胧的荷塘月色,像诗,像画。字里行间所流露出来浓浓的哀愁和那淡淡的喜悦感人至深。  长期以来,人们“颇不宁静”的原因和那浓浓的哀愁,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人从政治的层面去解读,认为表现了朱自清先
议论文有其相对于记叙文等体裁特有的文体特征,比如同样是叙事,记叙文要求叙事曲折完整、生动形象,而议论文的“叙事”其目的只是为了“喻理”,因此一般只要求“点到为止”。“摆事实、讲道理”的过程往往包括选例、引例、叙例和议例几个步骤,下面试就议论文写作的例证技巧解说如下:  选例贵在典型、新颖、得当。典型是指要选择能充分切合论点、论证论点的例子,而且要力求有代表性。新颖是由应试作文的性质所决定的,高考作
金岳霖先生是我国现代哲学界的一代宗师。著名学者张申府曾说:“如果中国有一个哲学界,那么金岳霖当是哲学界第一人。”金岳霖先生学贯中西,更为难得的是,金先生作为一个哲学家,身上却没有一般独守书斋学者常有的腐儒气,浑身散发着魏晋遗韵,魏晋风度所涵盖的率真、重情、独立、超越、重美等等品格无不在其身上呈现,真应了那句“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  苏教版和人教版语文必修教材均选用了金先生的学生——作
《荆轲刺秦王》是高中语文必修一中的一篇课文,当我饱含悲壮的激情讲完了这一课后,我问:“大家怎么看荆轲刺秦王这件事呢?你们是不是和我想的一样,觉得荆轲是在逆历史潮流而行,他的行为简直就是螳臂当车,不自量力,他这是飞蛾扑火,以卵击石,结果只是加速了燕国的灭亡,简直就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此时班里学生几乎全体深表赞同,又点头又恩的,我震惊了,我原以为总有学生会不顾一切地站起来驳斥我的观点,或是坐在那里
据加拿大统计局官网2019年5月2日消息,加拿大统计局发布了一则关于女性在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 and Mathematics,STEM)课程中表现的研究报告。该研究报告使用的数据源于加拿大教育和劳动力市场纵向统计平台内的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系统(Postsecondary Student Information System withi
散文教学,历来是初中语文教学的热点与难点。要进行有效的散文教学,首先要确定何为散文。韩向东教师说:“散文,是一种最自由,最散漫的文体,是作者真实情感的自然流淌,表达灵活而富有变化”,“散文多直面人生,抒写真人真事真情,亲切自然,是与读者心灵的沟通。”可见,散文有着展示作家情感世界、凸显自我个性、倾诉内心感悟的特点,因此散文教学,只有做到有效提问,并与散文本身特点相吻合,才能真正提高教学效率。下面笔
有一种油画技术,通过逐层叠加,使画出来的作品粗犷而有立体感。我读《林黛玉进贾府》,便真切地感受到这种技法的娴熟运用——为了塑造各种鲜明的形象,作者不是简单而集中地概述或描写,而是运用多层次、多角度、多次数等手段的描述,将艺术形象鲜活地凸现在作者眼前,让你获得艺术的快感从而过目难忘。  其方法灵活多样、五花八门、细细品味则奥妙无穷。  一曰“多角度” 如作者为了显示贾府的高贵,借黛玉之眼,依次观察展
《装在套子里的人》是十九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优秀的短篇小说家契诃夫的作品,小说给我们塑造一个心理病态的形象——别里科夫,现实生活让他总是感到心神不安,让他害怕,为了同世人隔绝,不致受到外界的影响,他总想给自己包上一层外壳,给自己制造一个所谓安全的套子:哪怕在艳阳天出门他也总是穿着套鞋,带着雨伞,他的雨伞、怀表、削铅笔的小折刀等等一切能包裹起来的东西都总是装在套子里,就连他的脸也好像装在套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