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建设单位在对工程造价的管理上始终应贯穿于项目的全过程。建设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投资控制的实质就是运用科学技术原理和经济及法律手段,解决工程建设活动中的技术与经济,经营与管理等实际问题。认真分析和充分利用建设周期中的重要信息,把握市场经济的脉搏,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节约工程资金,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建设资金的投资效益。
关键词:建设工程造价;存在问题;解决措施
1当前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
1.1政府政策性影响造价管理环境
市场经济的特点一般是通过价格机制从而来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政府不直接参与决定价格、管理经济,而是通过宏观经济政策、指引投资、生产等其它经济行为。在经济体制发展改变时期,为了新的经济运行机制能更快更好的建立,政府对工程投资做出了政策性的调整并起到了巨大的影响,自1992年以后,投资体制、财税体制、金融体制、对外贸易体制都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税率、利率、汇率、价格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动,这些变动已大大超出了市场决定价格情况下正常的变动幅度和范围,同样对工程造价增长预留费中估计的增长幅度也很难控制。
1.2主动控制工程造价意识不强
主要体现在对建筑工程项目事前不主动控制,事后被动控制反多于主动控制;施工图预算轻算,重点放在竣工结算;轻小项目设计概算,重大中型项目设计概算,有些项目既没编制,也不上报审批。施工图预算既没审定方案,也没报批程序,使工程造价完全失去了其重要作用,从而使施工图预算和竣工结算之间不能很好的连接,不但加大了工作量,更对工程造价的准确性埋下了隐患。
1.3工程造价管理的有关基础工作较薄弱
主要体现在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投资估算,有指标也满足不了工作需要;各有关部门对编制初步设计总概算时所需概算定额和指标都有所规定,但民用建筑的概算指标却缺少地方有关的相关规定;由于设备材料价格信息系统不够健全,以至于材料价格指数不能定期发表,对工程造价的预测和调整起不到相关的指导作用。
2加强工程造价管理控制的几点措施
2.1建立市场价格管理体系
我国现行的工程造价管理中实行的定额定价制度,即“量价合一”的计价方法,标底按定额编制,投标价高于或低于一定程度即为废标,其实是变相地管制了工程价格。以市场为取向的工程造价管理改革并不是反对定额中消耗标准部分,相反地,这部分是宝贵的成本资料,是政府、业主控制投资、承包商控制成本的重要依据。工程造价的确定与管理的改革目标,是建立市场经济的计价模式,这种模式就是制订全国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给出统一项目划分下的各项目的消耗标准,在招标时,由招标方提供工程量清单,各承包商根据自己的实力,按照竞争策略的要求自主报价,业主择优定标,以工程合同使报价合法化,施工中出现与招标文件或合同规定不符合的情况或工作量,据实索赔,调整支付,对工程建设项目实施的全过程实行有效控制、动态管理。
2.2科学预测,确定成本控制目标
在工程开始之前进行成本预测,对于提高工程造价的科学性、降低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成本预测的内容主要是使用科学的方法,结合中标价根据各项目的施工条件、机械设备、人员素质等对项目的成本目标进行预测。
(1)施工主材料的经费预测
工程造价人员要分析工程项目采用的人工费单价,再分析工人的工资水平及社会劳务的市场行情。其次,材料费占建安费的比重极大,应作为重点予以准确把握,分别对主材、地材、辅材、其它材料费进行逐项分析,重新核定材料的供应地点、购买价、运输方式及装卸费。机械使用费:投标施组中的机械设备的型号,数量一般是采用定额中的施工方法套算出来的,与工地实际施工有一定差异,工作效率也有不同,因此要测算实际将要发生的机使费。
(2)施工过程中的变性因素引起的经费变化预测
工程项目中标后,必须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技术上先进可行和经济合理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结合项目所在地的经济、自然地理条件、施工工艺、设备选择、工期安排的实际情况,比较实施性施组所采用的施工方法与标书编制时的不同,或与定额中施工方法的不同,以据实作出正确的预测。其次,对于施工过程中的一些变性因素,如临时设施的搭设、工地的迁移等因素还需要在造价过程中予以充分考虑,预留经费,以备不时之需。
(3)成本失控的風险预测
项目成本目标的风险分析,就是对在本项目中实施可能影响目标实现的因素进行事前分析,通常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分析:对工程项目技术特征的认识,如结构特征,地质特征等;对业主单位有关情况的分析,包括业主单位的信用、资金到位情况、组织协调能力等;对项目组织系统内部的分析,包括施组设计、资源配备、队伍素质等方面;对项目所在地的交通、能源、电力的分析;对气候的分析等等。成本预测是成本控制的基础。
2.3采取经济措施控制工程成本
这种控制是基于保证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的精减,包括:人工费控制。要从用工数量控制,有针对性地减少或缩短某些工序的工日消耗量,从而达降低工日消耗,控制工程成本的目的;材料费的控制。一般作法是要按量、价分离的原则,首先对材料用量的控制,实行限额领料制度,推广使用降低料耗的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其次是对材料价格进行控制,对市场行情进行调查,在保质保量前提下,货比三家,择优购料,并且合理确定进货批量与批次,尽可能降低材料储备。
2.4严格合同管理,减少工程变更与索赔
施工合同是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的依据。签订施工承包合同要严密,同时,在施工中加强合同管理,才能保证合同造价的合理性、合法性,减少履行合同中甲、乙双方的纠纷,维护合同双方利益,有效地控制工程投资造价。在合同签订后,要做好合同文件的管理工作,合同及补充合同协议及至经常性的工地会议纪要、工作联系单等作为合同内容的一种延伸和解释,必须完整保存,同时建立技术档案,对合同执行情况进行动态分析,根据分析结果采取积极主动措施。由于建筑工程风险大、周期长,不可预见的因素多,因此加强合同管理、严格执行合同就显得尤为重要。工程实施过程中,造价人员要做主动控制、严格审核工程变更,对必须变更的工程项目要做出工程量和造价增减的详细分析,计算出各项变更对总投资的影响,调整原合同确定的工程造价。同时,要正确预测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引起的索赔,对索赔要有前瞻性,有效避免过多索赔事件的发生。
3结语
总之,工程造价管理在工程项目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与建筑工程的质量、进度、成本等有直接的关系,工程造价相关单位必须改变传统思路,健全工程造价管理体系,加强对工程造价人员的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并形成有效的监督体制,才能不断提高工程造价的科学性、准确性,从而更好的促进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同喜.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策略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0(05)
[2]陈明书.建筑工程造价优化管理策略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0(15)
[3]王有青.浅议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1(02)
关键词:建设工程造价;存在问题;解决措施
1当前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
1.1政府政策性影响造价管理环境
市场经济的特点一般是通过价格机制从而来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政府不直接参与决定价格、管理经济,而是通过宏观经济政策、指引投资、生产等其它经济行为。在经济体制发展改变时期,为了新的经济运行机制能更快更好的建立,政府对工程投资做出了政策性的调整并起到了巨大的影响,自1992年以后,投资体制、财税体制、金融体制、对外贸易体制都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税率、利率、汇率、价格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动,这些变动已大大超出了市场决定价格情况下正常的变动幅度和范围,同样对工程造价增长预留费中估计的增长幅度也很难控制。
1.2主动控制工程造价意识不强
主要体现在对建筑工程项目事前不主动控制,事后被动控制反多于主动控制;施工图预算轻算,重点放在竣工结算;轻小项目设计概算,重大中型项目设计概算,有些项目既没编制,也不上报审批。施工图预算既没审定方案,也没报批程序,使工程造价完全失去了其重要作用,从而使施工图预算和竣工结算之间不能很好的连接,不但加大了工作量,更对工程造价的准确性埋下了隐患。
1.3工程造价管理的有关基础工作较薄弱
主要体现在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投资估算,有指标也满足不了工作需要;各有关部门对编制初步设计总概算时所需概算定额和指标都有所规定,但民用建筑的概算指标却缺少地方有关的相关规定;由于设备材料价格信息系统不够健全,以至于材料价格指数不能定期发表,对工程造价的预测和调整起不到相关的指导作用。
2加强工程造价管理控制的几点措施
2.1建立市场价格管理体系
我国现行的工程造价管理中实行的定额定价制度,即“量价合一”的计价方法,标底按定额编制,投标价高于或低于一定程度即为废标,其实是变相地管制了工程价格。以市场为取向的工程造价管理改革并不是反对定额中消耗标准部分,相反地,这部分是宝贵的成本资料,是政府、业主控制投资、承包商控制成本的重要依据。工程造价的确定与管理的改革目标,是建立市场经济的计价模式,这种模式就是制订全国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给出统一项目划分下的各项目的消耗标准,在招标时,由招标方提供工程量清单,各承包商根据自己的实力,按照竞争策略的要求自主报价,业主择优定标,以工程合同使报价合法化,施工中出现与招标文件或合同规定不符合的情况或工作量,据实索赔,调整支付,对工程建设项目实施的全过程实行有效控制、动态管理。
2.2科学预测,确定成本控制目标
在工程开始之前进行成本预测,对于提高工程造价的科学性、降低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成本预测的内容主要是使用科学的方法,结合中标价根据各项目的施工条件、机械设备、人员素质等对项目的成本目标进行预测。
(1)施工主材料的经费预测
工程造价人员要分析工程项目采用的人工费单价,再分析工人的工资水平及社会劳务的市场行情。其次,材料费占建安费的比重极大,应作为重点予以准确把握,分别对主材、地材、辅材、其它材料费进行逐项分析,重新核定材料的供应地点、购买价、运输方式及装卸费。机械使用费:投标施组中的机械设备的型号,数量一般是采用定额中的施工方法套算出来的,与工地实际施工有一定差异,工作效率也有不同,因此要测算实际将要发生的机使费。
(2)施工过程中的变性因素引起的经费变化预测
工程项目中标后,必须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技术上先进可行和经济合理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结合项目所在地的经济、自然地理条件、施工工艺、设备选择、工期安排的实际情况,比较实施性施组所采用的施工方法与标书编制时的不同,或与定额中施工方法的不同,以据实作出正确的预测。其次,对于施工过程中的一些变性因素,如临时设施的搭设、工地的迁移等因素还需要在造价过程中予以充分考虑,预留经费,以备不时之需。
(3)成本失控的風险预测
项目成本目标的风险分析,就是对在本项目中实施可能影响目标实现的因素进行事前分析,通常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分析:对工程项目技术特征的认识,如结构特征,地质特征等;对业主单位有关情况的分析,包括业主单位的信用、资金到位情况、组织协调能力等;对项目组织系统内部的分析,包括施组设计、资源配备、队伍素质等方面;对项目所在地的交通、能源、电力的分析;对气候的分析等等。成本预测是成本控制的基础。
2.3采取经济措施控制工程成本
这种控制是基于保证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的精减,包括:人工费控制。要从用工数量控制,有针对性地减少或缩短某些工序的工日消耗量,从而达降低工日消耗,控制工程成本的目的;材料费的控制。一般作法是要按量、价分离的原则,首先对材料用量的控制,实行限额领料制度,推广使用降低料耗的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其次是对材料价格进行控制,对市场行情进行调查,在保质保量前提下,货比三家,择优购料,并且合理确定进货批量与批次,尽可能降低材料储备。
2.4严格合同管理,减少工程变更与索赔
施工合同是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的依据。签订施工承包合同要严密,同时,在施工中加强合同管理,才能保证合同造价的合理性、合法性,减少履行合同中甲、乙双方的纠纷,维护合同双方利益,有效地控制工程投资造价。在合同签订后,要做好合同文件的管理工作,合同及补充合同协议及至经常性的工地会议纪要、工作联系单等作为合同内容的一种延伸和解释,必须完整保存,同时建立技术档案,对合同执行情况进行动态分析,根据分析结果采取积极主动措施。由于建筑工程风险大、周期长,不可预见的因素多,因此加强合同管理、严格执行合同就显得尤为重要。工程实施过程中,造价人员要做主动控制、严格审核工程变更,对必须变更的工程项目要做出工程量和造价增减的详细分析,计算出各项变更对总投资的影响,调整原合同确定的工程造价。同时,要正确预测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引起的索赔,对索赔要有前瞻性,有效避免过多索赔事件的发生。
3结语
总之,工程造价管理在工程项目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与建筑工程的质量、进度、成本等有直接的关系,工程造价相关单位必须改变传统思路,健全工程造价管理体系,加强对工程造价人员的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并形成有效的监督体制,才能不断提高工程造价的科学性、准确性,从而更好的促进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同喜.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策略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0(05)
[2]陈明书.建筑工程造价优化管理策略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0(15)
[3]王有青.浅议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