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知触感,以行激情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ke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我校进行了“绿色”系列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开发与实践。在此课程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对环保校本课程开发积累了一定经验,本文以系列主题中较有特色和代表性的《我给鸟儿安个家》为例进行探讨。
  关键词: 环保 校本课程 开发例谈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规定新课程的结构时指出: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3-6年级)》(草案)在阐述课程产生的背景时则指出“综合实践活动的产生既适应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又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
  根据这一要求,结合学校办学目标和区域特色,我校进行了“绿色”系列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开发与实践。《我给鸟儿安个家》是系列主题中较有特色和代表性的一个,在此案例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经验,产生了一些心得,故将此案例详述以供探讨。
  一、明确设计思路
  (一)教材分析
  我校综合实践活动核心主题为“绿色”,即围绕绿色、和谐、健康、向上展开,课程内容体系划分为四大模块,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人与文化,并以低、中、高年级纵向划分三个层次。本活动位于中年级单元“亲近自然”版块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从低年级注重学生走进自然、认识自然逐步过渡到中年级注意学生体验自然、感受自然。
  本活动包含三个层次四大版块内容。第一层次是引领学生识鸟,对应的活动内容为认识各种鸟类和了解鸟类的生活习性;第二层次是启发学生议鸟,对应的活动内容为议一议鸟类为人类带来了什么;第三层次是油然而生护鸟之情,包含两方面内容,首先是对鸟类生存现状的讨论,随后引出学生的护鸟行动,具体到其中之一——给鸟儿安个家。
  本活动内容设计是层层递进的关系,引领学生从认识到感悟再到行动,通过学生的合作学习,不仅掌握了相关的鸟类知识,而且培养了爱鸟、护鸟的道德情感,进而上升到护鸟的实际行动,在实际行动中增强了环保意识。
  (二)学情分析
  中年级学生对于身边的一些常见生物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但具体到某些动植物,掌握的信息是零碎的、不系统的。在本单元的前三课学习中,这一点已经很明显地显现出来。至于本课的鸟类,通过课前对学生概念的调查,学生关于鸟类的知识是不全面的、欠条理化的。
  学生的情感储备方面,中年级学生对于身边常见的一些动植物已具备了模糊的喜爱之情,但主要还是集中于身边的一些宠物上,尤其以小动物为主,对于鸟类的情感积累由于知识储备的不全面而相对欠缺,更谈不上更高层次的护鸟及环保意识的树立了。
  (三)设计意图
  根据对本课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本活动的大体设计思路是紧扣一条主线展开四个层次的活动内容。一条主线是指一条道德情感发展的主线,即知、情、意、行。引领学生认识鸟类信息,油然而生爱鸟、护鸟情感,坚定爱鸟、护鸟意志,实践爱鸟、护鸟行动,升華环境保护意识。
  二、落实具体活动
  本活动落实到具体活动,包括四个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的部分:识鸟、议鸟、订护鸟方案、践护鸟行动。
  (一)引领学生识鸟,通过收集整理、相互交流、老师介绍的方法帮助学生系统认识关于鸟类的知识,这其中以鸟的种类和鸟的生活习性为主。
  具体来讲,本环节首先联系学生的已有相关鸟类的知识经验,出示鸟类图片,初步观察并自由交谈感受,一方面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对学生原有知识经验进行了摸底。事实表明,学生多少具备一些粗浅、零碎的鸟类知识,并且确实存在着浓厚兴趣。
  然后,进一步有方向地引领孩子们分享各自关于鸟的种类、鸟的生活习性的资料,这些资料是让孩子们活动前有意识去收集的,这种收集与交流很好地培养了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
  最后,老师在同学们充分交换信息的基础上,适时进行了系统性、总结性的介绍,这种介绍有利于学生将刚刚零碎的信息有效地归整在一起。
  (二)让学生充分议鸟,在认识鸟的基础上,讨论鸟类对人类的益处,了解鸟的趣闻轶事,吟诵鸟的诗篇,不断激发学生对鸟类的情感。
  具体来讲,本环节分为四个部分。第一个部分,读鸟类趣闻轶事,让学生从另一个角度进一步认识身边这些既熟悉又陌生的小生灵,其实正是一种由知到情的微妙过渡过程;第二部分,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交流鸟类对于人类的益处,这种知情统一的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已经激发了学生对鸟类的喜爱之情;第三部分,学生情感已得到激发,再进一步让学生学会表达这种情感,此处利用了咏诗的文学形式和歌唱的文艺形式,这些也体现出了学科整合的思想;第四部分,在学生情绪激昂之时,思路急转,引导学生讨论鸟类生存现状,这种前后情境的强烈对比展示了突出的矛盾,推动了学生情感由爱鸟发展为自发护鸟。
  (三)引导学生讨论护鸟方案,在学生自发护鸟之情得到激发的基础上启发学生解决问题,即商讨护鸟方案。
  此环节活动主要包含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让学生针对鸟类生存环境危机,畅谈护鸟方案,实践证明学生们想说,并且说得很好,这得益于上一环节学生心理冲突激发的学生护鸟方案讨论的热情;第二部分,教师适时进行有效的引导,将人们已经开展的科学探索、有效的爱鸟、护鸟行动展示给同学们看,为同学们下一步开展护鸟行动有的放矢。
  (四)指导学生护鸟行动。引领学生选择操作性较强的护鸟行动——制作人工鸟巢,然后设计制作方案,接着指导实际操作,最后由爱鸟、护鸟上升到对整个自然环境的保护。
  首先,在老师介绍人工鸟巢的基础上,让孩子们小组合作以草图的形式展现了一幅幅充满智慧的设计构想,并展开了热烈交流,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护鸟行动选择制作人工鸟巢,因为其实际操作性强,且包含了完整的实践过程,在制作之前,就必须让学生心中有数,这种“心中有数”落于科学手段就是让学生学会制订方案。
  其次,才是真正的制作环节,学生们亲手选材,合理分工,共同完成了自己的爱心作品——人工鸟巢,老师在其中进行了适当的技术指导。同学们多数使用的是比较好处理的硬纸板,事实证明,同学们热情高涨,通过小组合作,每个人都出一份力,每组作品完成情况都很好。   最后,在制作完成后,启发学生思考:人类的朋友只有鸟类吗?这一问题的抛出,顿时激起了同学们热烈的讨论,而且同学们的讨论在不断延伸,不仅讨论了其他朋友,更讨论了它们的相类似的生存环境,老师加以提炼和启发,大家很快就得出这样一个认识,我们要爱护的不仅是一种动物,更需要爱护的是整个生态环境,爱鸟、护鸟的小主题升华为环境保护的大主题。
  三、反思与实践
  本案例围绕爱鸟、护鸟主题,利用两课时展开了四个紧密联系、环环相扣的系列活動,引领学生自主识鸟、议鸟、护鸟,增强了学生环境保护意识。下面就结合本案例题实践谈一谈我的体会。
  (一)以情感脉络为主线,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的三维目标体系说明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与“知识与技能”的并重关系。本课紧扣学生情感脉络这条主线,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渗透在学生的认知活动、实践活动之中。
  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一种主观选择,是学生对人生、对他人或社会的一种主观认识和主动反应,这种内在的发展是伴随着教学内容,渗透于其中的。本课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热爱动植物、热爱大自然的道德情操,提高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增强学生环保意识。这不仅是对我校绿色教育理念的体现,还是对新课程理念的执行,更是对人类社会本质的反思。
  因此,本课所有的教学内容都渗透于这一情感发展主线。识鸟环节,引领学生获得系统的鸟类知识,为学生主观体验铺平认知道路;议鸟环节,交流获取鸟类信息的同时,使学生积累感性体验,并不断地蓄积爱鸟情感;护鸟环节,伴随着鸟类生存现状的认知,学生的护鸟情感油然而生,这种责任感发展为具体的护鸟行动,是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内在发展的外部显现。伴随着学生的实践,这种对于鸟类的情感体验逐步升华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生的环保意识得以增强。
  (二)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以生为本,充分发掘学生自主学习潜能。
  教学是在教师的引导下,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过程。在这种新的教学观引领下,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越来越得到重视,本课注重学生的情感内化,需要强调学生知识技能的内化过程。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并不缺乏,只是不够系统,如何使他们更好地习得相关知识技能,最好的方法莫过于尊重其主体地位,在老师有效引领下进行一系列自主学习。
  确立了这一教学思路,在本课教学各环节中,我们有意识地放手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大组交流等形式开展合作学习,将收集的信息拿来交流,共同商讨,相互质疑,进行合理分工,齐心协力解决问题。实际教学中,学生的这种自主学习潜能得到了发展,如讨论护鸟方案时,学生说出的方案远超出教师课前预想的,而且通过组间交流,不断修改完善了自己提出的方案,最终归纳出一套相对完整、科学的护鸟方案。
  再如,本课的难点内容——制作人工鸟巢,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组内分工,在讨论确立人工鸟巢大体制作要求后,组内成员各显所长先进行人工鸟巢设计,再根据设计草图展开制作,最终的成果展示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注重学科整合,发展学生综合素质。
  我校综合实践活动的理念之一,就是打破学科界限,体现综合性与实践性,最终落实于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本案例中,将多项活动与其他学科有机结合在一起,拓宽了学生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使学生在跨学科的学习中,在不同内容和多种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了视野,提高了综合素质。
  具体说来,本案例中,有意识地整合了科学、语文、数学、美术、音乐、劳技等学科领域的内容与方法。识鸟环节注重了学生对鸟类相关常识性知识的梳理与认知,更多地侧重于科学学科领域的内容。议鸟环节引领孩子去读去说鸟类趣闻、咏鸟的诗篇、唱鸟的歌曲,更多地侧重于学生听、说、读、能力和音乐素养的培养,同时陶冶了情操。护鸟环节的一项重点内容是让孩子们自主设计人工鸟巢,并进行制作,更多地侧重于学生数学思维的训练、美术技巧的应用和动手实践能力的提高。
  当然,通过本案例,我们深刻感受到,学科整合并不是简单的“拼盘”,它们在某一环节可能有所侧重,但同时,它们之间也是相互渗透、融合在一起的,比如学生听、说、读、写这些语言文字素养的训练实际上在教学的每个环节都是有的,因而我们认为,这种多元化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相互渗透的学科性更有益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加强对职业学校学生的素质教育,越来越成为当前教育界的突出问题。本文以非智力因素培育为切入点,针对中职学生的特点,就如何在历史教学中进行有效的美感教育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论证,并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关键词: 非智力因素 历史教学 职业教育 美感教育    我试图以非智力因素中的理想、信念、世界观形成等对学习活动具有持久影响的层面为切入点,针对职业学校学生特点在历史教
摘 要: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着大量的活动,有老师教学、学生活动、师生互动等,不管是哪一种活动,相互作用的有效活动都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最明显标识。这就是在高效课堂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学 “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 可行性 实施途径    课堂活动不仅仅是教学信息的双向交流,不能简单理解为教学情况的及时反馈,它还有更深层次的内容,有其自身的
摘 要: 从先锋时代开始,余华就试图沿着非理性的内部轨道,深入人性最黑暗的地方。《兄弟》延续了对丑陋人性的批判与揭露,主要从李光头的纵欲和亲情破裂、刘镇群众的集体性窥视和围观这两个方面,充分展现了非理性、非常态下的丑陋人性,而且突破了个人和某个群体的局限,把国人推上了手术台,耐心细致地解剖了国人的灵魂,执著地探讨了国民劣根性和人性的困境。  关键词: 小说《兄弟》 纵欲 亲情破裂
摘 要: 《黛茜·米勒》讲述了年轻貌美、单纯热情的美国女子黛茜·米勒到欧洲大陆旅行,不顾欧洲世俗价值观,结识大批绅士,遭到欧洲传统文化势力诽谤,最后死于罗马热的故事。事实上,黛茜是欧美两种文化冲突的牺牲品。本文旨在从文化冲突视角探讨詹姆斯在小说中展现的“国际主题”。  关键词: 小说《黛茜·米勒》 文化冲突 “国际主题”    小说《黛茜·米勒》是亨利·詹姆斯的一部早期代表作,为他初次赢得了国际声
摘 要: 英国导演艾伦·帕克具有很高的知名度,他在创作过程中十分注重追求独创性,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同时继承了现实主义风格的英国电影传统。对他的多元化表达方式的探究,有利于加深对影片主题思想的把握以及对导演创作风格的总结。  关键词: 艾伦·帕克 英伦风格 主观色彩 通俗化表达 复杂叙事  由于英美两国的语种相同,文化相近,美国电影与英国电影的联系比其他任何国家都紧密,这种现状直接加大了区分英、美
摘 要: 熊贤君教授所著的《深圳教育史》是一部代表性地方教育史著作。《深圳教育史》详细梳理了深圳几千年的教育发展概况,并紧密结合全国历史背景,视野宏阔,体现了深沉的历史感和大教育观。作者在篇章布局、结构安排和内容论述等各方面都鲜明地体现了深圳的地方教育特色,深入挖掘了深圳教育的文化精神。这是地方教育史上又一部力作,填补了深圳教育史上的不少空白,为以后地方教育研究提供了良好范式。  关键词:
摘要: 本文阐述了民族中心主义在翻译学研究方面的深远影响,通过史料和文化阐释证明“tiger”并不是“亚洲四小龙”中的“龙”的翻译,而这种译“龙”为“虎”的臆断是中国翻译界学者们长期讨论的话题,并更进一步深入分析了“翻译作为改写”的现象,探讨了如何在翻译研究中避免民族中心主义的问题。  关键词: 臆断解读 译“虎”为“龙” 民族中心主义  一、引言  从20世纪60年代起,东亚的四个新
摘 要: 盐城工学院优集学院在教学改革过程中,紧紧围绕“卓越计划”实施的三个特点,构建并实施了“知行合一,能力为本”的人才培养模式。作者从“知行合一,能力为本”构建及实施两个层面进行探析,以期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研究提供新视角。  关键词: 卓越计划 知行合一 能力为本 人才培养模式  一、前言  在国家教育部“卓越计划”的启动实施下,我国高校尤其是工科院校开始注重从以知
摘 要: 为了了解河北省农村幼儿园的课程现状,提高河北省农村幼儿园的办学质量,本文通过问卷法、访谈法和文献法等方式,着重调研幼儿园课程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对策,以期促进河北省农村学前教育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 河北省 农村幼儿园课程 现状 对策  河北省政府一直十分重视学前教育的发展,“十一五”以来,河北省的学前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然而,我省农村幼儿园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相
摘 要: 徐迟抗战直至“文革”前创作的诗歌在内容题材、思想指向和艺术品质等方面与同期其他诗人同类诗歌存在着“与时代脉搏一起跳动的革命战士的风貌”、“以格律诗的形式来表达内心感受”、“唱着颂歌,使诗歌成为为政治服务的工具和载体”等明显的时代共性;与此同时,又葆有“幻想”、“唯美主义的艺术倾向”、“个人情感和时代情感相融合”等突出的审美个性。原因在于徐迟始终将个人的创作和祖国的前途命运、时代的脉搏紧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