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悬念 引“生”入胜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tianaim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常会看到一些电视或报刊书籍的预告,它往往只是给你展现几个精彩的镜头或者扣人心弦的片断,可就那么一瞬间就把你的兴趣和注意力牢牢地抓往了,以至于产生非看不可的愿望。其实教师也如同是一位站在讲台上的艺术家,如果能恰如其分地运用设置悬念的方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学生不就成了兴致浓厚的观众了吗?我在教学中就尝试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在讲读课文前采用“抛砖引玉”的方法
  
  在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之前,我先讲了一个故事:同学们,在联合国的历史上曾经记载着这样一件事。联合国的国旗一向是朝升夕降的不受任何影响,但是有一次,一个国家的总理去世了,联合国秘书长却破例宣布降半旗,以示哀悼。就在其他国家为此举动不理解时,秘书长说了这样一句话“你们见过一位拥有几亿人口的大国总理,自己却没有一个孩子;见过一个国土辽阔的大国总理,在银行里却没有一分存款吗?”联合国秘书长说的这位总理,他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大总理——周恩来。这样巧设悬念扣人心弦,激起了学生对周总理的深深敬佩之情,并产生想知道下文的急切愿望。由此因势利导:“可是就是这么一位全世界人民都爱戴的总理去世后,‘四人帮’却千方百计地阻挠人民悼念,但是人们仍是自发地前来送行。”简单的几句话使学生知道这节课要学这篇课文,兴趣一下子高涨起来,同时也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二、在讲读课文中采用“故作悬念”的方法
  
  1.打破常规
  故意违背事理,在“逆反”情境下带领学生品味课文,也会达到出乎意料的效果。如教学《太阳》一课时,我提出:“如果把最后一个太阳也射下来,那会发生什么?”从而引导学生自己去看课文,从中找出答案,并且充分发挥想象力。
  2.故错迷惑
  这种错并非真错,而是在特定的场合下故意错的语言技巧,是随机应变、因势利导的教学艺术。《只有一个地球》是一篇知识性很强的文章,在上课前我说道:“我把人类的好朋友——地球带来了,同学们是否发现今天地球不高兴了?是的,他病了。大家想不想为他治病啊?”显然,“带到教室”、“治病”这一连串的错言误语不仅给人以新鲜感,而且形象生动地强调地球和人一样都是有生命的,同样需要关心和爱护,突出要“加强环境保护”这一中心。
  3.险象横生
  针对情节比较紧张、复杂的课文,我是这样做的。《将相和》一文中“完璧归赵”的故事,就可抓住蔺相如与秦王一个个紧张的斗争设疑,让学生为蔺相如的危险处境提心吊胆,也为他的机智勇敢拍手叫绝。
  4.借词达意
  有时文章本身的艺术吸引力不大,例如说明文、介绍语法知识的文章,学习起来比较枯燥。教学这些内容时可以巧妙运用讲故事、说典故等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讲标点符号的使用和重要性时,我举了《阿凡提智斗巴依》的故事:一天,地主巴依和老婆要与阿凡提打赌,要是阿凡提能猜对他们下棋的结果,巴依就认输。阿凡提灵机一动,立刻写下“你赢他输”四个大字。结果三局分别是巴依赢一次,他老婆赢一次,和棋一次。只见阿凡提拿起笔随便点了几个标点,巴依就不得不认输了。原来标点分别是“你赢,他输。”、“你赢他?输。”、“你赢?他输?”顿时悬念起了效果,学生对标点都很感兴趣,同时也意识到标点的重要性。
  
  三、在课文结束时采用“余味无穷”的方法
  
  课文学完,除文中情节令人回味之外,若设下悬念犹如钟声不绝于耳,而不绝于耳的思考会给课文以生命的延续,也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思维能力。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结束时,讨论“为什么小女孩会在新年到来的时候被冻死在街头?”学生归纳出:小女孩悲惨的命运是资本主义的剥削制度造成的。老师趁热打铁,“如果小女孩生活在我们社会主义中国,她会是怎样的呢?”课文虽然结束,但这个悬念却久久不能让他们的思绪平静下来,学生自然地展开对比和联想,懂得两种社会制度的差别。又如《狼和小羊》,课文没有写出小羊最后的命运,但是老师可以问学生“小羊最后有没有被狼吃掉?”答案很多,学生是根据自己的思维、性格以及希望的不同,来体现他们的认知,这样既突出了善与恶的爱憎教育,也发展了思维,一举多得。
其他文献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如果能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渗透“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思想,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感受到生活趣味,领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点点见生活
美术活动是幼儿园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培养幼儿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同时也赋予了幼儿主动学习和发展创造能力的机会。而当前幼儿美术活动中存在一些误区,如教师常常把美术技能的学习、美术知识的积累作为美术教育的主要目标,忽略幼儿自主的感知与生活情感体验。那么,如何改变这一现状?笔者认为,幼儿美术教育要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为依据,正确把握美术活动的核心价值,强调通过
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门教学艺术。提问,可以及时检查学生,开拓学生思路,启迪学生思维,有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节教学进程,活跃课堂气氛,促进课堂教学的和谐发展。    一、提问的原则    1.启发思维的原则。教师的提问,应富有启发性。因为课堂提问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手段。“满堂间”其实是“满堂灌”的另一种翻版,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另一种负担。这与新课标“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
一个优秀的教师往往总是想办法让每一节课都有很好的效果。这必须建立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之上,必须建立在较好的师生互动的基础之上。实践证明,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学生积极性的课是最有效益的课,也是成功的课。  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让师生互动起来呢?这就必须具体研究和分析影响师生互动的一些因素。    一、情感因素    情感是影响师生互动最关键的一个因素,它可以决定教学的成败。小学教学的突出特点就是要重视情感交
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多给学生提供参与教学的机会,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主动探求知识。    一、培养学习兴趣,激发自主学习的动机    著名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欣赏树的造型,尝试运用镂空剪纸的方式剪出树的枝干和叶脉。  2.学会运用漏印版画的方式,表现心中的小树林。  3.幼儿能有序地进行操作,感受小树林的美。  活动准备  白纸、黑卡纸、复写纸、剪刀、铅笔、PPT图片、拓包、水粉颜料。  活动过程  一、欣赏树的造型和色彩  1.引导幼儿观察树的特点。  师:今天老师带你们来到了一片小树林,  (出示PPT)仔细看一看,树都长得
感悟是一种心智活动,一种情感经历,一种审美体验。《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可见,感悟在阅读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在《鸟的天堂》一课的教学活动中,借助声音、图像等多媒体手段,引导学生深入文本,走进具体的语言环境,有效地感悟了文本中渗透的意境美、流动美、自然美、和谐美。  《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在1933年乘
新课标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要求六年制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50万字,小学低段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但是由于汉字属于表意文字,不像表音文字那样简便易学,导致我国孩子学习文字的难度远远超过国外同龄孩子,造成了我国孩子阅读的起步远远落后于国外。如何在低段学生识字少理解弱的情况下让他们及早开始阅读,培养课外阅读
在教学《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一课时,对于“从玉米粒到玉米花”这一活动,我们是这样设计并展开教学的:  师:能用什么方法将生玉米粒变熟呢?  生:用火烤、用水煮、用油炸、用锅炒。  师:方法真多!这儿有酒精灯、烧杯、铁勺、玉米粒等材料,你们将选用什么材料,用什么方法把它变熟?实验中要注意些什么呢?  生:我们想用火烤,需要酒精灯、火柴、铁勺、牙签、玉米粒。实验时,手拿着塑料柄,轻微晃动铁勺,或用牙签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知识是不能被传递的,教师在课堂上传递的只是信息,知识必须通过学生的主动建构才能获得。”也就是说,学习是学习者自己的事情,谁也不能代替。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每个人都有着独特的情感体验与潜在的个性。《新课程标准》也积极倡导教学要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实际出发,去观察、体验、感悟、探究,鼓励学生有创造性的思考。因此,我在品德教学中确立生活化、探究性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创设探索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