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初中学生自主探索和研究、倡导课程向儿童经验和生活回归、追求课程的综合化、致力于初中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样式,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也是初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本地化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动态性、多样化、循序性、生活化等方面进行阐述,力求从源头上规范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同时又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展活动,以追求活动的实效性。
关键词: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8)02-021-1
部编版语文教材中的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初中学生自主探索,倡导课程向儿童经验和生活回归,追求课程的综合化,致力于初中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一种重要的学习范式。但是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不是可以率性而为,“跟着感觉走”,甚至不计效果呢?显然不是,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有其重要的设计策略。
一、动态性策略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学习过程、学习方式、学习手段都是动态的。因为学生不仅仅是静静地看书,还要调查、走访、表演等,在实践中亲身去体验语文,学习语文。学生也可根据自身实际、学习内容和环境特点选择灵活多样的方式。还可以走进现实世界考察,采访等,也可以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走进网络虚拟世界。
笔者在《看云识天气》课文教学完成后,继续展示天上各种各样云朵的图片,学生惊呼:像鱼鳞、像黑布、像鱼、像蛇、像大海……云的颜色之多,形状之多,变化之快,令学生目不暇接,兴致勃勃。此时,教师趁机引导学生:我们可以怎样记住这些众多的各种类别的云呢?有的说,我想写一首诗来记住它;有的说,我想编歌词,唱首赞美带给农业丰收的云之歌;有的说,我要画一幅速写,还要题个很美很美的名字来宣传它;有的说,我也想把这些图片,在电脑上制作一段幻灯片,取名为《看云识天气》,作为书本课文的补充学习资料……学生各做各的,很投入。
二、多样化策略
要使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必须注意活动的多样化。笔者认为,可以从活动组织、图书网络、模拟实践、虚擬角色、专题研究等方面进行策略化研究,使得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得以有效化。
比如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生活资源(校园、社区的文明创建等活动),引导学生融入社会,在观察与交往中体验社会生活。在实践“校园文化资源的开发拓展”活动时,我们可以设置“赛场点评”、“前景预测”、“今日英雄”、“介绍身边的运动员”等栏目,由学生主持,轮流发布信息;一周下来利用早读课或活动课开小小记者招待会。图书馆、互联网络是重要的学习资源,我们语文教师要充分指导好学生利用这两种资源,在语文学习中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循序性策略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应该要遵循学生语文学习的循序渐进的规律,因为在初中阶段,各个年级的学生有其各自的特点,不能用一个模式,或者胡乱地进行拼凑、堆砌一些活动。教师要根据每个年级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地设计,这样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
比如在初一起始年级,就可以在语文学习的习惯和积累方面多做点文章,如“课前背诵一首诗比赛”“办手抄报比赛”等,以利学生开阔视野、培养语感。而在初二过渡年级,就可以在思维的层次上,进行论辩、演讲、现场限时作文比赛、社会调查和专题探究等活动,重点培养学生的理性思考、辨证思维和写作能力。至于初三毕业年级,可以开展诸如错题备忘录展览、美文荐读、文言美译之类的活动,从而提升初三语文复习的效果。
四、生活化策略
生活即教育,生活就是重要的学习资源,各地的自然环境、风俗民情、传统文化、校园文化、节日文化都可成为有益的学习资源。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一定要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各种教育资源,把语文学习引向社会生活与实践,把社会生活与实践融入初中语文学习。
生活化的原则体现在教师作为平等的首席作用。笔者在教学初中语文七年级“民俗风情单元”《本命年的回想》一文时,结合课文中过年的习俗,向学生推荐朗读了自己所写的散文《年糕》“……每逢蒸糕前,爷爷起个大早,把早已精选出来的粳米,一遍又一遍地淘洗,然后放置在一个大缸之内浸泡上半天,在下午三、四点钟把米捞起装入袋中,拉到村口的磨坊中,磨成米粉备用,每每这时,我们小孩就迫不及待的吵着吃年糕,大人们都说快了快了。我们盼啊、盼啊……好不容易到了晚上,全家人围在大灶前,开始蒸糕了。奶奶烧火,而我父亲则是蒸糕能手。只见他熟练地将米粉一道又一道地均匀地撒在了架在沸水的锅子上的蒸笼里,蒸笼里的热气腾腾的冒出来,熏得他的脸上,满面红光,全写满了舒心和惬意。此时,灶前灶后则成了我们小孩的乐园,我们跑着、跳着,心中充满了对年糕的憧憬和享受。村子里到处弥漫着和着米香和温馨的气息……”让学生在对比鉴赏这一活动中,加深对作品的理解。这种富有浓厚生活气息的活动,实际上彰显教师作为教学活动中作为另一个教学主体的作用,是形成教师教学个性、风格的必要之举。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本地化设计,要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和学生的个性差异,体现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训练,以及整体发展,以及与其他学科的有机整合和课内外学习的有机结合,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
(本文系通州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适度性的操作研究》的成果资料。)
关键词: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8)02-021-1
部编版语文教材中的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初中学生自主探索,倡导课程向儿童经验和生活回归,追求课程的综合化,致力于初中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一种重要的学习范式。但是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不是可以率性而为,“跟着感觉走”,甚至不计效果呢?显然不是,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有其重要的设计策略。
一、动态性策略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学习过程、学习方式、学习手段都是动态的。因为学生不仅仅是静静地看书,还要调查、走访、表演等,在实践中亲身去体验语文,学习语文。学生也可根据自身实际、学习内容和环境特点选择灵活多样的方式。还可以走进现实世界考察,采访等,也可以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走进网络虚拟世界。
笔者在《看云识天气》课文教学完成后,继续展示天上各种各样云朵的图片,学生惊呼:像鱼鳞、像黑布、像鱼、像蛇、像大海……云的颜色之多,形状之多,变化之快,令学生目不暇接,兴致勃勃。此时,教师趁机引导学生:我们可以怎样记住这些众多的各种类别的云呢?有的说,我想写一首诗来记住它;有的说,我想编歌词,唱首赞美带给农业丰收的云之歌;有的说,我要画一幅速写,还要题个很美很美的名字来宣传它;有的说,我也想把这些图片,在电脑上制作一段幻灯片,取名为《看云识天气》,作为书本课文的补充学习资料……学生各做各的,很投入。
二、多样化策略
要使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必须注意活动的多样化。笔者认为,可以从活动组织、图书网络、模拟实践、虚擬角色、专题研究等方面进行策略化研究,使得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得以有效化。
比如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生活资源(校园、社区的文明创建等活动),引导学生融入社会,在观察与交往中体验社会生活。在实践“校园文化资源的开发拓展”活动时,我们可以设置“赛场点评”、“前景预测”、“今日英雄”、“介绍身边的运动员”等栏目,由学生主持,轮流发布信息;一周下来利用早读课或活动课开小小记者招待会。图书馆、互联网络是重要的学习资源,我们语文教师要充分指导好学生利用这两种资源,在语文学习中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循序性策略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应该要遵循学生语文学习的循序渐进的规律,因为在初中阶段,各个年级的学生有其各自的特点,不能用一个模式,或者胡乱地进行拼凑、堆砌一些活动。教师要根据每个年级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地设计,这样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
比如在初一起始年级,就可以在语文学习的习惯和积累方面多做点文章,如“课前背诵一首诗比赛”“办手抄报比赛”等,以利学生开阔视野、培养语感。而在初二过渡年级,就可以在思维的层次上,进行论辩、演讲、现场限时作文比赛、社会调查和专题探究等活动,重点培养学生的理性思考、辨证思维和写作能力。至于初三毕业年级,可以开展诸如错题备忘录展览、美文荐读、文言美译之类的活动,从而提升初三语文复习的效果。
四、生活化策略
生活即教育,生活就是重要的学习资源,各地的自然环境、风俗民情、传统文化、校园文化、节日文化都可成为有益的学习资源。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一定要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各种教育资源,把语文学习引向社会生活与实践,把社会生活与实践融入初中语文学习。
生活化的原则体现在教师作为平等的首席作用。笔者在教学初中语文七年级“民俗风情单元”《本命年的回想》一文时,结合课文中过年的习俗,向学生推荐朗读了自己所写的散文《年糕》“……每逢蒸糕前,爷爷起个大早,把早已精选出来的粳米,一遍又一遍地淘洗,然后放置在一个大缸之内浸泡上半天,在下午三、四点钟把米捞起装入袋中,拉到村口的磨坊中,磨成米粉备用,每每这时,我们小孩就迫不及待的吵着吃年糕,大人们都说快了快了。我们盼啊、盼啊……好不容易到了晚上,全家人围在大灶前,开始蒸糕了。奶奶烧火,而我父亲则是蒸糕能手。只见他熟练地将米粉一道又一道地均匀地撒在了架在沸水的锅子上的蒸笼里,蒸笼里的热气腾腾的冒出来,熏得他的脸上,满面红光,全写满了舒心和惬意。此时,灶前灶后则成了我们小孩的乐园,我们跑着、跳着,心中充满了对年糕的憧憬和享受。村子里到处弥漫着和着米香和温馨的气息……”让学生在对比鉴赏这一活动中,加深对作品的理解。这种富有浓厚生活气息的活动,实际上彰显教师作为教学活动中作为另一个教学主体的作用,是形成教师教学个性、风格的必要之举。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本地化设计,要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和学生的个性差异,体现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训练,以及整体发展,以及与其他学科的有机整合和课内外学习的有机结合,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
(本文系通州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适度性的操作研究》的成果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