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小肠肿瘤的X线及CT表现分析

来源 :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nnie_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原发性小肠肿瘤的X线及CT的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09年-2014年本院30例经手术或者病理证实的原发性小肠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具有完整的X线及CT检查资料,对所有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6例行插管法小肠造影;18例行CT扫描;14例行口服法;其中7例需增强扫描。结果:X线造影显示:肠腔狭窄、管壁僵硬、管内充盈缺损、黏膜破坏或受压移位、肠道蠕动较差、龛影、肠套叠及肠梗阻。CT征象:管壁增厚、管腔狭窄或受压移位变形,肠腔内软组织出现肿块影。增强扫描显示良性肿瘤强化较为均匀,恶性肿瘤表现为中度不均匀强化。在小肠肿瘤的诊断中,口服法的阳性率为35.7%(5/14);插管法阳性率为56.3%(9/16);CT阳性检查率为72.2%(13/18)结论:原发性小肠肿瘤具有典型的X线特征,再综合CT检查可以提高阳性检出率,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对发现早期病变评估肿瘤定性与分期具有重要价值,值得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原发性肿瘤;小肠;CT表现;X线
  在整个胃肠道中,小肠长度虽然占全长的70%左右,但小肠肿瘤却仅占消化道肿瘤的1%~5%左右。而且由于小肠整个是盘区在腹腔内部的,相互交叠,移动度极大,为影像学检查带来了极为不便。加之原发性小肠在临床诊断中并无显著特性,对其予以确诊也较为困难。随着现代影像学的高速发展,诊断小肠肿瘤最快速有效的方法之一是小肠双对比造影和CT检查相结合。本文通过对2009年-2014年经X线、CT以及手术或病理证实的30例小肠原发性肿瘤进行分析研究,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30例小肠原发性肿瘤患者,其中,男18例,女12例,患者年龄25-80岁,患者平均年龄45.5岁,病程3个月-5年。30例患者中,良性肿瘤13例(43.3%),其中腺瘤1例(3.3%),平滑肌瘤8例(26.7%),错构瘤2例(6.7%),脂肪瘤2例(6.7%);恶性肿瘤17例(56.7%),平滑肌瘤7例(23.3%),恶性淋巴瘤5例(16.7%),腺瘤5例(16.7%)。
  1.2临床表现
  小肠肿瘤患者主要表现出的症状为:腹部闷胀且长期伴有疼痛感、小肠梗阻、腹部出现包块、消化道出血等,多数在中期或者末期才表现出具体的症状。所有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中,有腹部包块5例,肠梗阻4例,消化道出血8例,并伴有不同程度的腹部疼痛。
  1.3检查方法
  所参与研究的30例患者都采用了插管法(16例)或者是小肠口服法(14例)的对比造影;另外还有18例患者进行了CT扫描检查,有7例患者予以了CT增强扫描。
  2结果
  2.1小肠造影表现
  2.1.1充盈缺损
  所有小肠原发性肿瘤都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充盈缺损的特点,并呈现出向腔内生长的趋势特征。在本组患者研究中,有6例患者的良性肿瘤表现为边缘光滑、界限清晰的充盈缺损,并多为偏侧性质。另外还存在15例恶性肿瘤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分叶状充盈缺损。但是也可能会遇到一些恶性肿瘤表现为边缘光滑,特别容易混淆,因此需要加以明辨。
  2.1.2肠腔狭窄
  在小肠肿瘤沿着肠壁生长过程中,肠管环形会逐渐的变窄,一般在恶性肿瘤比较常见。在本组研究中,在17例恶性肿瘤的患者中,出现管腔狭窄的患者有10例,腺癌狭窄的范围逐渐缩小的患者有8例,这种情况很容易引起梗阻。
  2.1.3粘膜改变
  恶性肿瘤的特征包括病变区域粘膜中断、破坏、消失,且管道比较僵硬,蠕动性也比较差,在本组17例恶性肿瘤患者的研究中粘膜出现破坏的患者有13例(恶性淋巴瘤8例,腺癌6例,平滑肌瘤3例)以恶性淋巴瘤为主。良性肿瘤其管道通常比较柔软,粘膜受压后容易出现变形移动的情况。
  2.1.4肿瘤性肠套叠、肠梗阻
  在本组患者中,在实际的检查过程中出现近端肠管扩张的患者有5例,其中腺癌3例,腺瘤2例,由于造影剂通过比较困难,其只能显示梗阻或套叠的现象,无法直接对肿瘤进行观察。
  2.1.5龛影
  9例病变患者中出现有大而不规则龛影的现象,包括5例平滑肌肉瘤,3例腺癌,还有1例患者出现小且光滑的龛影。
  2.1.6肠腔改变
  在远端小肠有病变时,出现近端肠管扩张、增大的患者有5例。
  2.2 CT显示
  2.2.1腔内肿块:肠腔内显示出软组织块影
  18例CT扫描的患者,有14例在肠腔内发现肿块,良性肿瘤13例,其中腺瘤1例,平滑肌瘤8例,错构瘤2例,脂肪瘤2例,恶性肿瘤17例,平滑肌瘤7例,恶性淋巴瘤5例,腺瘤5例。肿块密度:CT值为14-45Hu;肿块大小为:1.1cm-5.9cm,肿块的形态:恶性患者边缘出现不整齐或分叶的特征,良性患者边缘清晰,光滑整齐。
  2.2.2肠壁增厚
  出现肿块的临近部位肠壁呈现出不规则的软组织密度增高影。良性患者发生病变的肠壁增厚范围比较长,程度不严重,且其环壁均匀性普遍增厚,或呈现分层状增厚的状态。恶性患者发生病变部位的肠腔内部表现出模糊不清的软组织密度增厚影。出现肿瘤后,容易造成肠腔狭窄或受压之后变形的情况。
  2.2.3CT增强扫描
  3例平滑肌瘤,1例腺瘤经CT增强扫描后表现出明显均匀强化;2例腺瘤,2例平滑肌瘤经CT增强扫描后呈现出肿瘤已转至中度且不均匀强化。
  2.2.4其他CT征象
  肠系膜受侵4例;腹腔大血管淋巴结肿大患者3例;肠梗阻患者5例;腹水3例;另有2例出现远处转移。
  2.3小肠肿瘤X线和CT检查方法与阳性率的关系,
  小腸肿瘤X线与CT检查方法与阳性率之间的关系如表1所示:   3討论
  在临床中其实原发性小肠肿瘤并不是常见疾病,而且其发病率较低,漏诊率较高,只有到了晚期出现严重的腹痛或者是肠出血等临床症状时,才能对其确诊[3]。加之小肠在全部消化道中占据了75%左右的比例,且呈相互交叠的特性,有很大的移动性,这也为临床检查带来了诸多不便。
  在小肠肿瘤诊断过程中,CT可以观测到肠壁本身及其内外发展的具体情况,尤其是对侵犯肠道全层并向管道外延伸的肿瘤具有显著的诊断效果。CT自身具有很强的辨别能力,且可以清晰的观察到肿块的形态、大小等情况,对肠梗阻等病变检测率极高。在小肠恶性肿瘤可进行临床分期,对手术切除的可能性进行具体的评估,同时对复发病变也能做出很好的判断,在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上有着很重要的意义[4]。
  当前,就小肠病变的检查来说,还没有健全且有价值的检查手段,其中,影像学检查是使用最为普遍也是最重要的一项检查手段,在这其中又属钡剂X线影最为有效[5]。随着我国现今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CT也已经被逐渐的应用到小肠肿瘤的诊断中来,并取得了很大成效。因此,小肠钡剂造影在小肠肿瘤病变中应用效果得到了肯定,特别是对于小肠插管法来说,它以显示细微与凹陷性病变为主要优势,CT检查虽然在显示肠管蠕动或者是肠腔黏膜等早期改变的时候不如小肠造影,但是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提高,特别是将高分辨率螺旋CT应用到临床中来,其无论是对于在发现病变、显示小肠肿瘤肠壁增厚,还是在腔外病变、远处转移等术前的分期及手术切除评估等内容中,都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6]。
  参考文献:
  [1]陈群林,涂占海,陈潭辉等.原发性小肠肿瘤X线及CT表现[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5,21(5):745-747.
  [2]李玉升,杨红縻,王佳玉.恶性胃肠道间质瘤46例临床分析[J].实用肿瘤杂志,2003,(02):123-125.
  [3]许有生,吴传芬,王建良.胃肠道间质瘤的影像诊断(附15例分析)[J].放射学实践,2003,(08):598-600.
  [4]曹昆,侯振亚,蒋学祥.原发性小肠肿瘤的CT诊断[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3,(08):1072-1074.
  [5]陈九如,陈克敏,张依勤.小肠肿瘤的影像学诊断[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01,(02):93-101.
  [6]陈学军,高剑波,杨学华.螺旋CT对小肠肿瘤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1,(04):304-306.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究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特征,观察其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2月~2013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2010年12月~2013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重度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特征,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探讨重度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方法。结果:治疗组患者在腹痛腹胀、腹泻以及白细胞减少等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诊治出血型异位妊娠术中配合自体血回输的应用价值;方法:對63位出血型异位妊娠患者术中自体血回输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及效果评估;结果:63位出血型异位妊娠患者出血量分别为600ml~3700ml不等,回输血量为400ml~2800ml不等,无输血反应发生且痊愈出院;结论:自体血回输是出血型异位妊娠腹腔镜手术输血治疗的有效手段,具有安全、可靠、快捷等优点。  关键词:腹腔
期刊
摘要:目的:对腹腔镜手术治疗萎缩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将我院84例萎缩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2例患者行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42例患者行腹腔镜手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肠胃功能恢复时间,止痛药的使用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肠胃功能恢复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止痛药的使用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
期刊
摘要:目的 比較奥曲肽不同给药方法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抽取从2012年1月到2013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分成甲组和乙组,各29例,甲组患者进行奥曲肽微量输液泵持续滴注一天,乙组患者进行奥曲肽间歇静滴一个小时。结果 甲组患者淀粉酶的恢复时间5.9±2.1天,上腹胀痛消失时间6.5±1.9天,并发症出现3例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0.34%,住院时间24.1±7
期刊
目的:評价中心静脉压监测在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过程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3-01-01~2013-12-31我院东区ICU抢救治疗的23例感染性休克患者,对比分析CVP指导下的液体复苏28天实际死亡率与APACHEⅡ评分的统计学死亡率差别。结果:23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中,在中心静脉压监测指导下实施液体复苏,最终28天死亡8例,死亡概率34.8%。实际28天死亡率显著低于APACHEⅡ评分预
期刊
摘要:目的 探究在手术中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肝胆管结石的应用体会和效果评价,分析了常见并发症和防治。方法 运用回顾性方法分析我院2009-2013年60例肝胆管结石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用传统开腹治疗,实验组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将两组的各项术后指标进行比对。结果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而对于其他指标,如手术时间、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引起早产的高危因素,加强对早产的认识及处理,提高早产儿生存率。方法 对275例早产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妊高征、内科合并症、胎膜早破、双胎、羊水过多、前置胎盘等都可引起早产。结论 孕妇定期产前检查,早期识别早产的高危因素及病因,预防和治疗早产,可降低早产的发生率和围产儿死亡率。  关键词:早产;相关因素;预防  早产是指妊娠满28周至不足37周(196~258 d)分娩者
期刊
摘要:目的:通过我院临床耳鸣患者中药治疗效果,探讨中医治疗神经性耳鸣的方法。方法:采用中医中药治疗神经性耳鸣,根据每个患者的病因病情,采用不同的疗法。结果:疗效显著,且半年到一年内症状消失,无复发。结论:结合临床经验,采用不同的中医疗法治疗神经性耳鸣,收到了满意的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神经性;耳鸣;中医治疗  [Abstract]Objective:the clinical effect o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真菌性外耳道炎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将氟康唑和派瑞松乳膏综合运用并对90例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实行药物使用观察。结果使用药物两个周以后,这一部分病人的外耳道溢液现象基本好转,没有瘙痒不适现象,当然极个别患者会出现轻微耳胀满的感觉。耳窥下检查可见外耳道干,之前的灰黑、干酪样物和粘性分泌物基本不见。经过治疗,痊愈的有32人,有效果的为50人,明显好转的有8人,总有效率100%。结论氟康唑结合
期刊
摘要:目的 分析臨床心理护理开展的现状?方法 以2013.1.1.~2014.1.1.在我院接受救治的186例患者和95名护理工作者作为调查对象,对心理护理的实施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以上调查的95名护理工作者多数均能够认识到在护理工作中心理护理的重要性,然而由于患者的个体性差异和较高的心理护理需求,使得在实际的开展过程中,心理护理的开展成效不容客观?结论 虽然目前护理工作者已经认识到了心理护理的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