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互动的语文课堂张扬个性

来源 :教育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互动对话式教学。那么,怎样才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有丰富的情感体验,在交流中善于倾听,长于合作,不断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虚心地接受批评,正视自己的错误,乐于竞争,喜欢接受挑战,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不断有创新的火花迸发,让学生在互动的语文课堂张扬个性呢?
  1 激活“情商”营造互动氛围
   教学活动是一种社会性的交往活动,教学过程是师生间情感交流的人际交往的过程,在语文教学中,追求的最高目标就是实现师生间充分的情感交流和融合。要实现情感的交流,建立和谐共振的课堂氛围,教师就要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建立起一个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一个和谐、温磬、宽松的教学环境,使每个学生神采飞扬,心境舒畅,主动学习,乐于学习。学生心情愉悦,学习兴趣高涨,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更愿意积极参与活动中去。例如,课堂上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让学生充分自由的表达,自由组织活动,自由实验探索,自由合作学习,只有学生在开放、民主的环境中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人,孩子的个性才能得到全面、充分的张扬,学生学习的激情才能燃烧起来。这样无形之中,课堂的互动实现了和谐的共振,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
  2 关爱、激励、培养自信,实现有效互动
  自信心就像一个人的耐心、恒心、爱心一样,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同样需要唤醒与点燃、培养与锻炼、实践与坚持。在课堂上教师应运用多种激励方式点燃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并让它成为一个人可终身受用的能力、品格、素养。
  在平时自己的课堂教学中我也十分注意到关爱、激励每一个学生,不断地唤醒、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平等对话,不但有言语的沟通,还渗透着心灵的交融,使课堂充满了“人情味”。学生变得乐于回答问题,敢于回答问题,思维开放,智慧互相碰撞,实现了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其实老师的激励方式可以灵活多样的运用,诸如:眼神赞许、颔首、伸大拇指、微笑、抚摸学生的头等动作,也可用“你真行”、“真棒”、“好样的”等语言,还可以用评选“小能手”、“表现奖”、“创新奖”等。
  3 开展辩论互动研讨,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
  现代人才不仅要求具有内在的学识和较强的书面表达能力,而且要求具有敏捷的思维能力和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语文教师则肩负着培养这种既有深厚内才又有良好口才的现代人才的重任。语文教师应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积极创造让学生“说”的机会,有目的有组织地开展演讲活动和辩论比赛。为此,近三年来,我在语文教学中坚持开展“五个一”活动,即每天抄读一条名人名言,每节语文课前五分钟演讲,每周写一篇观察日记或随感、周记,每月举行一次语文竞赛活动,每期阅读1—2部中外名著等。不仅如此,在课文教学中,只要遇到恰当的时机,我就会引导学生进行互动辩论。如在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时,我提出了一个求异问题:你认为邱少云的做法对不对?绝大多数同学说,对,为了革命战斗的胜利勇于牺牲自己精神可贵;但也有同学说,不对,结果引来同学的哄笑和群起而攻之。我鼓励这位同学说:“别怕,老师想跟你握握手,因为你在课堂上发出了不同的声音。如果课堂上只有一种声音,那是多么单调!也许还有别的同学也会支持你,是不是?请支持这位同学的同学举手!”结果很快形成了“邱少云是英雄”和“邱少云是傻子”两个论辩阵容。在我的鼓励下,学生的争辩更趋激烈。这次辨论,不仅提高了学生思辨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而且更新了看问题的多样化视角。
  4 巧“预设”,重“生成”,追求课堂和谐有效
  当今,党和政府在创建和谐社会,同样,我们在创建和谐课堂。 和谐课堂的根本是学生的发展,是学生的主动发展,是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要创建和谐课堂,必须让“预设”与“生成”和谐共进。我们要“巧预设”,以有效为依据精心设计教学流程和方法,着眼、着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叶澜教授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不仅是知识的 “呈现者” 、对话的 “提问者” 、学习的“指导者” 、学业的“评价者”,更重要的是教学过程中呈现出信息的重组者。是的,我们要让“预设”有一定的弹性,为课堂上生成性资源的重组留有足够的时间与空间,并且灵活、妥善地去应对意料之中、之外的“生成”。我们教师应适时地把自己的地位由“太阳”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尊重学生大小不一的学习成果,及时鼓励、赞赏,适时引导、点拨,这样才能点燃学生思想的火花,拓展思维的空间,彰显生命的力量。这样,才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和谐、有效。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标下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主动掌握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与发展相统一的过程,而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要以教材为中介,教材把他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教材的编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法。  【关键词】体现生活;引进探索;化抽象为直观;丰富知识面  新课程标准的观念强调我们教师要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在传统教育观念下所
期刊
任何学科的教育教学都面临着一个创新问题。语文学科的教育教学自然更加没有例外。语文学科的教育教学历来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教育教学,所以离开创新根本不可能找到别的进路。但创新既需要激情和勇气,更需要不同观点的智慧火花的撞击,因此离不开跟教学同仁的交流、探讨甚至争鸣。在这方面我有一次亲身的经历和切身的体会。  “你们对《咏柳》的教法是怎么样的?”  那一次,几位同行聚在一起探讨语文教学和研究的问题时,一
期刊
【摘要】基于水电厂的计算机自动监控系统,就是将先进的通信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电子技术等应用于水电厂系统的全局控制,用以提高水电厂的自动化程度和经济效益,增加其运行的可靠性与稳定性。本文以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应用现状为切入点,通过分析水电厂的实际性能要求,明确相应监控系统的主要功能。并结合水电厂的实际情况,考虑当前主流计算机监控系统的软硬件技术,分析监控系统各组成部分的配置及性能要求。  【关键词】水
期刊
【摘要】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弊病的在于过分的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参与的情感与人格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学生需要的是 “指导”而不是“传授”。多年来在物理教学中,对习题的教学研究有过较多的探索与改革。  【关键词】浅谈;习题课;教法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科技的日新月异,如今知识将取代资本和能源成为社会最重的生产要素。知识更新也日渐缩短,在岁月的流河中,人们的观念、思维方法、学习方法也在不经意
期刊
新世纪的教育是全面创新的教育。不少教育者认为只有那些从事尖端科学的人才有创造力。这种观念是非常有害的,一方面漠视了学生的创造力,另一方面难于采取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激发并培养学生的创造潜能。研究表明,人都有一定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这个时代对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创新教育需要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中,语文学科也不例外。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把创新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呢?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我有这样几
期刊
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应用发展的眼光来衡量,要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笔者认为提升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可从以下“三步曲”进行。  1 了解学生、启发诱导、提高兴趣   了解学生、启发诱导、提高兴趣,是提高体育教学效果的根本途径。教师应善于了解学生,研究分析学生的不同年龄、个性、思维特点、心理状态等因素。一般说来,中年级学生的无意注意占优势,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容易被一些新异的刺激所吸引;中年级学
期刊
【摘要】本自实施素质教育以来,潍坊市教委下发了要求全市教师全面实施“345”教学模式的要求。并且把“345”教学模式的实施作为评价优质课和教学能手的唯一标准。  【关键词】“345”教学模式  自《345优质高效课堂 教学设计与评估》发下来伊始,我就把它扔在了抽屉的角落里了。不是我自大,而是在我的心里有一个基本的准则:任何一位优秀教师的课堂都是富有变化和生命力的,成熟教师不可能拘泥于一种教学模式而
期刊
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平面构成,主要是对学生艺术思维进行了训练,不仅能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而且还能让学生了解艺术创造中的艺术思维规律、形式表现规律和艺术的基本表现语言。如果教学得法,可以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观察力、高效的记忆力,从而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 因此,在教学中应特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1 利用有趣的图形,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兴趣  平面构成是设计基础课,是将点、
期刊
我们一线的数学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讲解例题或习题时,往往总是就题论题,照本宣书,不能很好地挖掘题目所含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以及对问题进行演变反思得到变式习题。其实对例题(习题)的演变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一题多解,一提多变的应试能力,同时还可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下面是笔者在平时教学中评讲的一例,供大家参考:
期刊
【摘要】“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新教育体制改革下的音乐教学,要求我们建立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要求我们尊重所有的学生,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使他们在无限欢乐中探索音乐天地的奥妙,在音乐美的艺术氛围中感悟人生,在师生和交融中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关键词】小学生;激发;音乐兴趣  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意义,早已被人们所认识,爱因斯坦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