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聆听,多重体验

来源 :江西教育B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chi7mom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感受与欣赏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是整个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与欣赏能力的形成,对于丰富学生情感、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教学中应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表达独立的感受和见解,养成聆听音乐的习惯,逐步积累欣赏音乐的经验。
  根据新课标理念,在我区第十一届“崛起杯”小学音乐教学竞赛之际,我选择了欣赏课为比赛主题,也借此引导全区音乐教师共同关注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包括音乐辨别力、音乐感受力和音乐记忆力。现撷取虢雯龙老师《乘雪橇》一课中的几个教学片段加以赏析。
  【片段1】改编与演奏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用演唱《小星星》改编版来进行上课问好。
  教师用小提琴演奏乐曲《铃儿响叮当》。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老师刚才演奏的是什么曲目吗?
  生:铃儿响叮当。
  师:答对了!老师刚才演奏的曲目就是《铃儿响叮当》,大家在什么时候听过这首曲子呢?
  生:圣诞节。
  师:圣诞节有一位派送礼物的可爱老爷爷,他是谁呢?
  生:圣诞老人。
  师:是的,我们想想圣诞老人是怎么样来给我们送礼物的呢?
  生:驾着麋鹿,乘着雪橇,冒着风雪而来。
  师:说得很好!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乐曲《乘雪橇》。(板书课题)
  【赏析】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教师首先一改传统的上课问好方式,用熟悉的音乐旋律与孩子们交流问好,让学生保持愉快而轻松的状态进入本节课的学习,然后通过教师精彩的小提琴演奏给学生带来更为直观的音乐感受。一系列的提问之后,引出本课课题,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与思考:“究竟是怎样的一首音乐来描述乘雪橇的场景呢?”
  【片段2】视听与演唱相结合,建立主题的听觉记忆
  (音乐主题的学习)
  师:下面老师用小提琴来演奏一段旋律,请同学听听在乐曲中是否出现过呢?
  教师用小提琴演奏《乘雪橇》的主题旋律。
  生1:乐曲中出现过。
  生2:在乐曲中听过,而且出现了好几遍。
  师:没错,老师所演奏的这段旋律在乐曲中出现多次,是乐曲的主题音乐。
  现在让我们一起用手跟着主题旋律感受一下雪橇是怎样飞驰的吧。(课件中圣诞老人乘雪橇飞驰的路径起伏与主题的旋律起伏一致,师生一起划旋律线。)
  师:现在再让我们用“la”来模唱这首乐曲中的主题。
  (老师弹奏钢琴,学生模唱主题旋律。待学生演唱熟练之后教师运用合唱的排练手法,通过指挥手势进行学生演唱力度的变化训练,模仿出整首乐曲中一、二、三遍主题逐渐加强、第4遍变弱的力度变化。)
  师:刚才我们在演唱的时候是不是每一遍都不一样呢?
  生:不一样。
  师:每一遍都有什么不同呢?
  生:强弱发生了变化。
  师:是的,同学们回答得很正确,音乐在每一遍重复时力度都有变化,我们能感觉到每一遍主题出现时音乐的情绪各不相同。比如第三遍就像高声的呐喊,仿佛我们是全世界最开心的小朋友,而第四遍就像轻声的呼唤,轻言细语地诉说着我们开心的故事。
  【赏析】主题旋律的记忆是音乐欣赏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学生能记住歌曲或乐曲的主旋律,就能在不同场合、时间再认出这首乐曲或歌曲。教师用小提琴来演奏主题旋律,能持续给予学生更为直接的感受,将多媒体中的音乐带到现实中来,在抓住学生积极性的同时记牢音乐的主题部分。通过划旋律线,让学生了解主题旋律走向,并且课件展示中的圣诞老人移动方向也与旋律线保持一致,从而加深了学生对雪橇飞驰旋律走向的印象。通过演唱主题旋律,加强对音乐的层次感知,通过四遍力度不同的演练,体验音乐情绪变化,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曲家的表现意图。
  【片段3】听辨与律动相结合,体验音乐情绪
  (爵士音乐主题的听赏)
  师:现在我们听一下音乐的第三段(播放音乐第三段)
  师:大家听,这一段与另外的三段有什么不一样?(引导学生发现节奏的摇摆,爵士小号的出现)原来,这一段作者添加了爵士音乐的元素,那么什么是爵士音乐呢?
  师:请看屏幕,爵士乐源自于美国本土音乐文化,即兴的发挥加上摇摆的节奏,让人们能够随着音乐尽情歌唱与舞蹈。
  师:现在我们听一首爵士乐,感受一下跟主题音乐的第三段特点是否相似?(播放爵士乐sleigh ride)
  播放音乐的同时带领学生跟随着音乐的律动,抓住摇摆风格的节奏,随音乐共同舞动起来,通过肢体的舞动加深对爵士乐的理解。
  【赏析】《乘雪橇》这首乐曲的核心就是爵士乐,教师引导学生抓住这个出现在整首作品中的核心部分来体验。爵士乐这一概念较大,学生又只有五年级,学习上有较大难度,因此抓住爵士乐摇摆风格的节奏,教师带着学生跟随音乐节奏摇摆,从而领悟到主题音乐的第三段与教师播放的爵士歌曲的共同特征。
  【片段4】讲解与聆听相结合,感受音乐风格流派
  师:《乘雪橇》是一首在圣诞节期间经常可以听到的乐曲,国外的小朋友们都十分喜爱这首乐曲。老师向大家介绍一下这首《乘雪橇》的作者,他是来自于美国的指挥家与作曲家安德森。安德森是一位善于发现,善于思考的作曲家,他喜欢捕捉日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来进行音乐创作。下面我们一起来听听他的两首作品,你们能听出作品模仿的是生活中的哪些事物吗?
  学生聆听音乐,并作出选择,说明理由。
  (1)a.《调皮的小闹钟》 b.《笨重的脚步声》
  (2)a.《风铃声》 b.《打字机》
  师小结:作曲家的音乐风格。
  【赏析】对音乐风格和流派的体验和学习,目的是增强学生对音乐文化多样性的接纳与包容意识,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感受与欣赏领域中就指出:“3~6年级能够聆听世界部分国家的民族民间音乐,感受不同的音乐风格。”作曲家安德森是美国近现代音乐史上最具代表性的音乐家之一,擅长旋律突出而又愉快的短篇小品。《调皮的小闹钟》和《打字机》是他的两首代表作品,同时也是学生在一年级和四年级学习过的音乐作品。老师选择这两首音乐作品旨在通过对作曲家的介绍和对其代表作的聆听,唤起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回忆,发展学生的听觉感受,积累听觉经验,巩固学生对作曲家音乐风格的认知。
其他文献
在教育国际化倾向不断深入的今天,各种文化观念越来越多地充斥着我们的视野,并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孩子的世界观及价值取向时,如何弘扬本土文化,从而将本土文化的种子根植于孩子们幼小的心田,使之知晓、熟悉、热爱本土传统文化,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著名教育家马斯基说过:“教育必须反映本民族、本地方的特色、精神、传统和特点。”因此,本土文化在学校的内涵发展中是尤为重要的。  本土文化主要是指扎根本土、时代传承、
期刊
关于教育的提法越来越多,诸如“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等等还值得商榷,但“缺乏幸福感的教师教不出幸福的孩子”应是不争的事实。有一位数学教师,据说是严重的“妻管严”,于是每天把在老婆那受的气发泄到学生身上。学生稍有闪失,就会被骂个狗血淋头或受到其他严厉的惩罚。于是学生每天上这位老师的课都提心吊胆,战战兢兢。偶有一天,老师的脸色多云变晴,学生就私底下议论“今天,老婆没骂他了”,大家便也跟着
期刊
现代教育论十分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更是教育教学的主体。小学语文学科是工具性和人文性高度统一的学科,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选择教育(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关系到素质教育如何更好地、全面地落实,对于主体性的回归、教育和人的现代化有很大的意义。  学校教育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实施选择教育也不例外,它的主渠道应该是课堂教学,只有真正的在课堂中落实教育选择,才能让学生在
期刊
“我们在高二接触了通用技术,这时候,我才发现技术的重要性……  半个学期过去后,老师开始要求我们自己动手设计一些东西,并且材料也要自己准备。我们听过之后都认为这简直比登天还难,根本做不到。我们遇到种种困难,如:用什么材料、如何做、怎样做更美观更牢固……这些都让人产生不想再做的念头。但是,我们也从中体会到了自己动手的乐趣。最后,我们都做出了一个个美观的作品。虽然这些做出来的作品有的不够好,甚至有许许
期刊
叙事性作品中如何分析人物形象?这个问题,我想很多人都能回答,无外乎是从人物的正面、侧面描写着手,抓住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等。然而,懂得这些方法并不代表真正能分析好人物形象。幸运的是,我在网上查找教学资料时,发现刘喜林老师(第二届“圣陶杯”课程教学大赛一等奖获得者)执教的《社戏》一课。他的这节课,立足文本,品读仔细,带着学生一起走进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片段一】开门见山 层层递进 
期刊
“互联网+”对学校传统教育的冲击是巨大的:时空已被打破,资源可以共享,移动化、碎片化学习风起云涌……如何引导学生用好互联网是摆在学校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引导得当,就会成为学生学习体验中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进化、认知力和灵感性强化的“深度学习”新机遇。引导不当,就容易造成表面上获取一些知识和信息的“浅层学习”。  网络教学必须是基于学生的自觉学习能力。所以,作为老师必须为学生的学习创设相对宽松的环境,提
期刊
从事教研工作起,我就常想,一张小小的试卷,如何发挥好服务教学,指导方向,促进反思的作用?综观当今国际各种流行的语文测试,尤其初高中已经越来越明显地显示:任何考试前的突击都无济于事。学生的视野、见识、知识面,灵活的思维、运用能力、分析表达能力,特别是思考、判断能力成为语文考试的重点……我们对命题确实要进行理性的思考,要想得更远才对。以下是我的浅薄之见,以求共讨。  一、基础题突出“活”  小学阶段是
期刊
“明德至善,立身立行,和谐共进,宜将讲堂变学堂;启智健体,乐学乐思,自主求知,且看校园成乐园。”正是秉持着这种理念,吉安八中求思求变,走上了高效课堂课改之路。  走进吉安八中,教学楼里高效课堂操作流程、行为准则、高效课堂22条、学生《自主学习公约》《自主管理公约》、各个班级的学习小组评价表、年级高效课堂日评分表等随处可见。办公楼走廊上,4块黑板格外醒目,上面张贴着督课巡课反馈意见和100多名教师的
期刊
前不久,笔者聆听了江西省学科带头人邱艳萍老师执教的“垂直与平行”一课,感悟颇深。垂直与平行是两直线在同一平面内的两种特殊的位置关系,它是在学生认识直线与角的基础上安排的教学内容,也将是今后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学习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以及学习几何学的基础,更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载体。邱老师的教学设计采用整体呈现、逐步建构、逐个突破的方法。首先让学生画图初步感知同一平面两条直线的位置关
期刊
“校本课程”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了。本文旧话重提,是想以一个实例来谈谈笔者对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的做法和思考。  永康崇德学校是一所非常年轻的学校。如果把她比作人,她只是一个两岁的幼童,学校目前招收的学生也只有小学一、二年级,近三百人。办学初期,校长林刚丰交给我一个任务:必须要开发出具有崇德特色的儿童文学课程。可是低年级的学生识字量少,如果用阅读的形式来实施儿童文学课程,难度太大,怎么办呢?这个问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