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导语——导好课堂第一幕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yiah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出戏要有紧锣密鼓的开场,一堂课要有扣人心弦、引人入胜的导语。导入是课堂教学重要的环节,导入是一堂课的开始。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新课的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课堂导入,是在新的教学内容讲授的开始时,教师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教学行为。主要作用有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的、衔接新旧情感。
  导语作为过渡,有时可先宕开一笔,欲擒故纵,用学生喜欢的形式如讲故事开始,这样能很快地把课堂导入到和谐有序的气氛中,使师生之间的知识传递融入和谐的情感交流,同时又能使课内和课外紧密结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收到“一石二鸟”之效。
  然而傳统的课堂,教学过程更注重教师的教学工作,一堂课上下来总是老师一个人在“喋喋不休”,学生在下面不知疲倦地听和记,学生跟老师完全是两个不同的群体。老师与学生之间没有平等、没有民主,只有权威和专制。老师教多少,学生学多少,不教则不学。这种缺乏情感体验的知识对学生来说,只能是死知识,假知识。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地被消磨,以致扼杀。在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课堂导语也存在严重的弊端,具体表现在:
  
  1.语言平淡,缺乏吸引力
  
  一般情况,教师设计的导语过于平白直叙,缺乏趣味,起不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作用。有的教师不太注重课堂导语设计,总习惯于千篇一律的陈词滥调,像什么“上节课我们学了什么,这节课我们来学什么。”或者干脆直截了当“今天我们将学什么”。这种毫无特色的开场白,常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削弱新课教学质量。
  
  2.方式单一,缺乏创新
  
  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单凭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一本书这些传统语文课堂教学手段来吸引学生确实有点勉为其难,好多学生已经厌倦这种上课方式,他们更想尝试一些新鲜的、流行的方式。在物质上,教师一上课就让学生把课本翻到多少页,很少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设备;在知识上,很少有教师精心设计一节课的导语,一般是上课首先就让学生看书,既没有问题设计,也没有自学要求,这种放任自流型的教学导入常常导致学生在这段时间里从事别的活动,学习显得无计划,无次序,学习效率低。
  
  3.教师为主,忽略学生
  
  以传授知识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教学,已经形成一种思维“定势”,形成一种强大的“惯性”。往往是在固定的时间和空间里教师讲,学生听,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不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习惯于在学生面前扮演渊博的师长角色,尽展“师者”之风采,却浑然不顾课堂的效益。特别是语文教师,那课文中生动的情节总会让一些教师产生不吐不快的冲动,但这博古通今、天马行空的只是老师自己,再精彩也不能代替学生的能力,它除了赢得学生佩服的眼光之外,实际上,学生可能什么也没得到。
  针对传统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国家教育部门经过研究调查,提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实施课程改革,制定学科新课标。其中语文新课标提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它要求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创造开放活泼的课堂环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启迪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课堂的起始环节——课堂导入,改变传统的导入,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应做到因势利导,吸引学生尽快进入学习氛围。
  
  1.语言新奇,启发性强
  
  课堂教学导语设计的方式要多种多样,教师要灵活地设计导入方案,经常变换导入方式方法,常用常新。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根据新的情况,不断地变换调整导语,以期达到良好效果,绝不可生搬硬套一种模式,导入语的设计应具有灵活性,根据教学内容而定,比如,有时是使新旧知识联系起来,有时是为了设置悬念引发学生对新内容的思考,有时想创设一种适合学生学习的情景,有时是解决学生对课题的疑问等等。
  教学导语的启发性,就是在教学时“用语言把学生的心灵点亮”,导入语设计要耐人寻味、发人深思,富于启发性,使学生能透过短短几分钟的开场白明确学习要求,把握学习重点,通过学生自己的思考、探索去掌握课堂的真谛。就像有人总结的:“教师的语言如钥匙,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如火炬,能照亮学生的未来;如种子,能深埋在学生的心理。”
  
  2.导入设计,灵活多变
  
  引进录音、电视、幻灯、投影以及互联网在内的信息化教学手段,使学生从单一枯燥的学习中解脱出来,去领略课堂里的精彩世界。“教有法,但无定法”,教学导入的方式多种多样,千变万化,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选用合适的导入,以取得最佳效果。对一些名师的导入要有选择地使用,绝不可把他们的模式原原本本地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否则,会造成自己的教学不伦不类,失去活力,学生不知教师所云,课堂也会失去控制。还有一种情况,教师精心设计好了课堂导入,等到上课时,发现课堂不像当初想象的那样,这时教师就要考虑改变导入方法,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把学生从课外带进课内,引发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一位老师在讲沈从文的《边城》时,本来前天已经设计好导语,等第二天来到教室,她发现学生在听音乐,她想:如果这时把音乐关掉,一定会引起学生不满,可马上就要上课,怎么办呢?这时教师想起她在查找资料时见到的黄磊根据《边城》演唱的歌曲《等等等等》,于是把音乐换成《等等等等》,歌曲听完,这位教师顺时把话题转到《边城》上,成功地把学生的注意力从音乐转移到课堂教学上来,过渡自然流畅。在教学导入上,教师只有不断创新、应时而变,才能达到最优化的教学导入效果。
  
  3.师生互动,共同学习
  
  新课程认为学生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是学生自主进行知识建构的过程;学生不仅是受教育者,而且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学生之间存在着差异,但在具体问题上却存在很大的互补、互助性……这些观念上的更新带来了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巨大变化。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想方设法组织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等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在活动主体上,既有教师讲,学生听;也有学生讲,师生听;既有小组合作探究,也有组间争辩对抗。一切变化都根据教学内容、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而定。
  课堂导入方法有千万种,但教无定法,导语的设计也无一成不变的方法。我们应根据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努力寻找导入新课的方法,并在“精”、“新”、“奇”上下功夫,为课堂教学准确地定音、定调,在和谐的氛围中,拉开教学的帷幕,将知识的绚丽多姿展示给学生。
其他文献
我是初一的学生,生活学习都比小学有了不少改变,初一有四门主课,难度不算大,但是作业却像一座小山一样压得我们抬不起头,喘不过气。多么可怕呀!记得那是元旦两天假期,放假前
期刊
摘要: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一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中学语文教材的选文应更进一步加强传统文化的含量,从而让学生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更充分地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关键词:语文教材 传统文化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历史的背影虽已渐行渐远,但经过岁月积淀而成的传统文化却一直传承到了现在,散发着永恒的魅力,它们是我们民族一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百家讲坛》曾播
在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我们力求通过对不同音乐作品的欣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获得情感的体验。那么,如何在新课标下使高中学生获得情感的体验呢?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创
余秋雨先生的一本《文化苦旅》影响了整整一代人,那些看似平淡的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国内外文化的考察和思考,从而生动鲜活起来。受此影响,文化寻迹这种更加注重人文化的旅行方式也
我国著名作家碧野的《天山景物记》是散文中的上乘之作。其中“野花”一节写得尤为精彩。作者成功地运用了虚(侧面描写)实(正面描写)结合的手法,写得熠熠生辉。文似看山不喜
期刊
友情,是一条铺满林阴的小路。曲径通幽,有浅吟低唱的潺潺溪流,有呢喃啁啾的林间小鸟,有遍山的林海松涛……友情,是用真诚和关爱织出的尘世间最圣洁最博大美丽的温暖如春的风
TOP是“奥林匹克全球伙伴赞助商计划”的英文缩写。即The Olympic Partner。在英语中,TOP作为一个词汇还有“顶级”的意思。这正切合了TOP计划的赞助商是奥林匹克运动的顶级赞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多次呼吁:"要变语文教学的自我封闭性为开放性,开发语文教育的空间,面向生活,面向社会,面向活泼的学生,不用机械训练消磨学生的青春。"要达到这个境界,就必须
雅鲁藏布江,地球之巅的天河!多少年来,人们总说黄河流淌着中华民族的血液,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炎黄子孙生命的载体,这些颂歌早已形成台词。东部平原上的人们,有谁会注意到
体育课堂的特殊性造就了学生课堂思维和注意力具有突发性和鲜活性,导致学生的课堂行为的多变性、多样化。在这种多变性和多样化的学生课堂行为中,有的有利于课堂教学,有的不利于课堂教学;有的贴近教学目标的达成,有的偏离了教学目标的达成等等。这种动态生成中的课堂里,要驾驭整个课堂,真正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保持学生的探索兴趣,对学生的课堂行为进行有效的评价和引导,实则不易。中学体育教师怎样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