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因文化研究的启示

来源 :管理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4440511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文化的学者有很多,但在组织文化的研究上,沙因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读一读沙因的书,有助于澄清组织文化的许多误解。
  相当多热衷于企业文化建设的经理人,都寄希望于运用文化手段使企业表现得更好。最一般的,是通过各种文化的外在形式,包括口号、厂训、提升士气的聚会、培训等,来振作员工的精神,增强凝聚力。按照沙因的分类,这种企业文化,仅仅停留在“人造物”阶段。那些企业文化建设做得相当好的企业,则要更进一步,通过文化手段训练员工的行为举止,形成符合企业要求的习惯,培育对企业有利的意识,塑造具有特色的文化氛围。这种企业文化,已经达到了价值观培育阶段。但是,揭示企业文化的无意识层次,发现隐藏在组织行为背后的基本假设,在国内的企业经营实践与管理理论研究中,似乎还没有看到。如果超越管理领域,从更广阔的社会领域看,吴思的“潜规则”研究庶几近之。然而,从学术的角度讲,仍有值得深入发掘的地方。比如,吴思所说的“潜规则”,从成文制度角度看是潜在的,而从组织行为角度看则是显现的,所以,从行为上看,“潜规则”实际是“显规则”。如果不“显”,也就不能引起社会上那么多的共鸣和反响。真正“潜”在行为背后的基本假设,还需要探究。这种探究是非常艰难的,在某种意义上是“吃力不讨好”的。这种不足不能责怪实践者,而是现实对学界的挑战。
  学界如何应对现实?这在中国一直是个重要问题。沙因在这一点上做出了很好的榜样。按照我对沙因的理解,他的《组织文化与领导》不仅仅是理论上和方法上进行管理学研究的典范,而且其中隐含着一个很重要的基本假设——学术只能解释世界,不能改变世界。沙因的所有研究,并不是努力去创建一种新的组织文化,也不是谆谆教导经理人怎样运用文化手段,而是在组织的现实行为中发现人们没有意识到的假设,并给出符合逻辑的文化解释。从这种解释中,人们可以发现组织文化的演变内在元素和发展趋势,可以使自己对文化的认知从无意识到有意识,甚至可以对文化的先进与落后、有利与不利做出更准确的判断。但是,不可能因此而去大刀阔斧地改造文化,也不可能像捏面团似的去新建一个文化。所以,假如某个企业要请沙因去给他们设计出一个文化策划案,那是找错了人。如果让沙因去仔细剥开这个企业的“文化洋葱”,展现出这个企业的文化内核,从而让它的经理人做个“明白人”,使他们能够采取更自觉更恰当的行动,这才是学术的正道。
  中国的管理学界,极少有像沙因那样在企业泡十几年时间不懈研究者,更缺乏沙因那种以学者眼光去考察追问无意识层次的探索者,正是这种研究,才能厚积薄发,形成深刻的学术见解。有些学者所谓的面对现实,往往停留在企业经理自己能做的层次,热衷于能够提供“刀下见菜”、“热蒸现买”的实施方案。更有甚者,在面对现实的旗号下,为了迎合非学术的需求,放弃了学术的基本追求。有些所谓研究,在企业管理领域,更为常见的是事后诸葛亮式的经验总结;在公共管理领域,更为常见的是为现行政策做注解。至于那种弄个问卷来发表文章,就更是沙因看不起的。沙因给我们的启示,就是学者要像个学者,经理要像个经理,在揭示组织文化的奥秘上协力共进,才能真正对管理实践做出贡献。
其他文献
一个企业的精神领袖到了一定年龄是该继续担当重任,还是退居幕后,取决于两个理论假设。一个假设是企业的持续成长与企业家领导力的延续存在必然联系,另一个假设是企业家的领导力是固定的还是可变的。  第一个假设毋庸置疑,探讨的是领导的有效性与持续性问题,但人们的思维可能有一个误区,那就是将企业家的领导力等同于某企业家个人的领导力。实际上,在企业创建和成长的早期,企业的战略基本上是企业家个人的价值观、目标、视
期刊
中国是一个崇尚英雄主义的国度,在商业领域也是如此。在一个个被奉为传奇的商业故事中,主人公大多力挽狂澜,担任着救世主的角色。而“第一团队”则向人们昭示,团队的力量是巨大的。因此,“第一团队”宣告的是团队的胜利。  创业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单打独斗是很难成功的。因此,为了抵御风险,提高成功概率,创业者需要“拉帮结伙”,共同开创一番事业。  当然,在创业实践中,很多人也是以团队的形式存在的,但为何总会出现
期刊
编者按:  “裂变:中国企业创始人分手调查”是《管理学家》2010年推出的专题案例,旨在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创始人分手的原因、失败因素及成功经验进行梳理和总结。为了让“调查”更具代表性,欢迎各位读者提出宝贵意见或提供研究素材,任何建议请发送邮件至guanljxuejia@gmail.com。  他们是一个奇妙的组合。他们所创办的企业在三年内两次登陆纳斯达克。虽然经历了多次人事震荡,但他们却没有
期刊
2010年9月10日,柯达在厦门举办了以《创新科技助力中国》为题的记者见面会,伊士曼柯达公司全球副总裁兼消费数码集团和图文影像集团亚太区总裁史帝夫格林(Steve Green)和柯达厦门厂区总经理彭博(Bob Price)与众多多年来一直关心柯达在中国发展的媒体记者一起回顾了柯达所走过的转型历程,尤其是厦门在柯达战略转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数码转型 初步完成    2003年,柯达勇敢宣布
期刊
人们往往认为领导必须沉着果断,具有号召力,高瞻远瞩,甚至能在别人提出问题的时候就已经想出了解决方案,而媒体也热衷于报道某某领导洞若观火的判断力和高深莫测的预见力。迈克尔·马奎特(Michael Marquardt)认为这是一个认识上的误区。他在《问对问题,做对事》(Leading with Questions)一书中指出,领导应有自己的解决之道,而不必提什么问题是一个司空见惯的认识错误。领导者经常
期刊
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AloisSchumpeter)是经济学家而不是管理学家,但他提出的创新理论,却在管理学界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1983年,为了纪念熊彼特诞辰100周年,管理学的泰斗彼得·德鲁克撰文,将熊彼特比做古希腊的苏格拉底,认为“他有大智慧”,必将“永垂不朽”。的确,现在看来,围绕着熊彼特的是数不清的荣誉和光环,然而,在他生前却没有如此荣光。正如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
期刊
企业精神领袖的传承往往导致企业伤筋动骨,我们认为,企业精神领袖传承虽然涉及诸多因素,但各种要素都是围绕传承时机或者说围绕精神领袖隐退时机展开的。企业精神领袖的退隐时机选择上要注意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    之一:企业精神领袖自身状态    企业精神领袖健康状况、年龄等因素一般是企业精神领袖隐退与否的考虑因素。一般认为年纪较大·身体欠佳的企业精神领袖应该尽早退隐,以便重塑企业精神领袖。比如,福特汽车
期刊
如果对电子邮件监管政策缺乏管理和沟通,不但会影响员工的士气,还会影响组织的盈利能力——员工一旦对企业不满,其个人生产力必然会下降     根据2006年的研究,拥有互联网入口的员工会把1/4的工作日花在电子邮件上。当然,并不完全是为了工作——80%的员工表示,他们会在工作时接收和发送私人邮件,而且有一半用的是公司邮箱。根据法律规定,使用公司邮箱发送的电子邮件属于公司资产,因此,雇主有权利进行阅读。
期刊
在现实中,德姆塞茨和阿尔钦所说的“中心签约人”对应的是企业的老板,而团队成员对应的则是企业的雇员。老板对于企业的雇员有监督的责任,所有老板能发现的问题就是工人的问题,而所有没有被发现的问题,就是老板的问题。  在经济学的发展中,有一些伟大的名字是绕不过去的。哈罗德·德姆塞茨(Harold Demsetz)无疑是这些伟人名字中的一个。他是新制度经济学的早期代表之一、著名的芝加哥学派的重要一员,也是管
期刊
自从克里斯滕森提出破坏性创新理论之后,出现在我桌上的每一份提案都自称是“破坏性的”。——比尔·盖茨  克里斯滕森的创新理论源于一个悖论:很多一直以来非常成功的公司,几乎在一夜之间遭受惨败。对这种现象,多数人认为,原因在于这些公司的管理层盲目自大,固步自封,丧失了前进的动力。与此不同,克里斯滕森没有就此止步,他认识到,只有少数公司失败的原因在于管理水平的下降,而其中的多数公司并非如此,相反,这些公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