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生难忘是师恩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ziq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育领域,我已耕耘了46年,读书,教书,写书,虽然谈不上什么成就,但总还算是个合格的教师。我所教的很多学生已经在祖国的各个领域发挥作用。每当他们来向我汇报所取得的成绩时,我便自然而然地想起自己的老师,想起那几位让我终身难忘的长者。没有他们,就不会有我的今天。可惜他们都已作古,我只能在清夜独坐,默默回忆他们对我的教诲,把他们在我身上所花的心血,投射到我的学生身上。
  一
  50多年前,我就读的小学是上海的“下只角”宝昌路小学。肮脏、杂乱、喧闹。我们这些孩子整天在外面疯、野。
  我们这个班原先是有名的乱班,先后换了两位班主任。四年级开学前,听说新来的班主任是个女的,我们更来劲了,心想这下有好戏看了。不料当她出现在讲台上时,我们这些顽童竟被她的美镇住了。
  顾家洁老师30岁左右,一件月白的短袖旗袍,勾勒出全身和谐而有节奏的曲线,脸上总是荡漾着甜甜的笑,说话轻声轻气。她一上讲台,像一轮明月升起,周围是一片静。
  从此,班级出现了奇妙的变化。我也觉得自己在变。本来,我的顽皮是出名的:哪里肮脏,往哪里钻;哪里生事,哪里有我在。有一次我在教室后的草丛中抓蟋蟀,为了抢夺所有权,被一个大同学打得头破血流。当我昂着头咬着牙跨出校门时,一只温柔的手抚着我的头,她没有训斥,没有责备。只是用她那双美丽的眼睛看着我,微笑着给我包扎、擦洗,看着她洁白的手巾上的黑印和血迹,我羞涩地低下了头。从此,我竟注意起清洁来,打架也少了,我生怕再弄脏她的白手巾,更怕看见她那双美丽而期盼的眼睛。
  顾老师上课慢条斯理,声音脆而润,仿佛要把我们带进诗境。忘了那天是上什么课,我听着听着,不知不觉在白纸上勾画起她来。她走近我,似有所察觉。放学后,她突然把我找去。
  “你爱画画?”她问。我不作声。
  “你在画我?——给我看看。”
  我想抵赖,但望着她美丽的眼神,还是乖乖掏出了那幅作品。
  “画得不错,线条挺柔和的。”
  端详了一会儿,她说:“送给老师行吗?”
  我点了点头。
  临别时,她又摸着我的头说:“你喜欢画画,就为班级出黑板报吧!”
  我受宠若惊,心想,我这样的捣蛋鬼竟会被委以重任。从此,每期黑板报上都有了我的“大作”。三年中,我的书画作品第一次贴在教室的墙上;我第一次独自看完了厚厚的科幻小说;第一次懂得去探望病人;第一次主动帮助邻居老太到几里外的邮局拿邮包……总之,这三年中我完全变了样。拿到中学录取通知书那天,顾老师送给我一支黑色的粗粗的博士铱金笔。而我画了一张风景画送给她,画面上是一个宁静的夜晚,里面有一轮皎洁的明月。
  二
  读书时,我也上过“国学课”“书法课”“图画课”,只不过那时的心情和今天苦不堪言地到处赶场子的孩子们不一样。
  我就读的上海市第六十中学,当时的校长叫宣仁。有一次,他到我们的教室里来,看到我们出的黑板报、墙报,便问,这字是谁写的?那天我不在,一位同学告诉他,是黄玉峰写的。他便对那位同学说,叫黄玉峰有空来校长室找我。我听到这个消息,不知出了什么事,惴惴不安地去校长室。宣校长知道我就是出墙报的那个后,便笑着对我说:“你的字写得不错,我也喜欢写字。你可以在学校搞一个小小的个人书法展,怎么样?”
  我当然是高兴得彻夜难眠。于是,利用晚上、星期日拼命地练习、创作。几个月后,我的十几幅作品,在学校橱窗里展出了。我成了学校的“名人”。后来,我还到校长室去过几次。他送了我一本字帖,王羲之的《黄庭经》,还指导我接着怎样练习。我的书法就在这个时候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文革”后,他已退休了,我还寻过校长的家,去看望他。当我做了教师后,常常鼓励学生搞展出活动,就是从宣校长那里得到的启发。
  我的初中语文老师叫文定国,他是一个很低调的人,平时悄悄地来,悄悄地走。但他的思维特别敏捷,学问功底深厚。常常和我们讨论出什么作文题,一旦定了题目,就要我们当堂写作,一面自己在黑板上写起来,常常是比我们快,整整齐齐写了一黑板。写完后,师生共同讨论。如果说我不怕写作,形成了写作的习惯,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他还常常对我说,有问题就去问。还约我星期天去他家,与我谈历史谈文学,帮我改文章。
  记得有一次,我到广东路古玩商店去玩。看到有一幅画,特别喜欢。画面上是一朵洁白亮丽、含苞欲放的荷花,画面上没有月亮,但右上角却写着“明月欲圆光难铸”几个字,下面还有两个小字落款“苦铁”。我不知道这苦铁是谁,也不知道这句诗与画面有什么关系。于是跑到文老师家去问他。他几乎不假思索地告诉我:苦铁是吴昌硕的笔名,“明月欲圆光难铸”不但点出月色之皎洁,而且赞美画面上的荷花,明月欲圆时,那就是十四,十四的月亮是最明亮的,但即使是十四的月亮,也难以铸造出这么圣洁的荷花。这样既赞美了荷花之美,又点出了画面外的月亮。这就是题画诗的妙用。30多年后,我在上海教育电视台主持《诗情画意》节目,就是得力于当年文老师的开导。
  但有一件事,我对文老师很有意见。那时我读了不少唐诗宋词,便偷偷地学着写,写了一百多首,自己订成一本小册子。我想请他为我的“诗集”取个名,题个字,便高高兴兴地拿了给他看,他居然不答应,还说这些东西读读可以,写就不必了。我百思不得其解。感到很委屈,就自己给这本诗集取名为《歧羊集》,意思是我是一只没人关心的歧途亡羊,不知路在哪里。以后,我再也没见到过他,现在想来很内疚。我仍还常回忆起坐在他家八仙桌前听他侃侃而谈的情景。
  我做了教师后,也常常邀请学生来我家,让他们登堂入室,做我的“入室弟子”。就是从他那儿学来的。
  三
  我还有一位老师不能不说。那年我已经36岁,为了补张文凭,我去上师大进修。课堂就设在一所初级中学里。开学第一天,当一尊尊早已发福的躯干艰难地塞进座位时,真是感慨万千。   新同学都是“天涯沦落人”,一见面就像老友重逢。先是相视苦笑,继则大发牢骚:自诩曾经沧海,还读什么书,混两年算了。
  不料,迈进教室的第一位老师就把我们这些老童生的桀骜之态、颓靡之情改变了。那是一位年已六十七八的长者,高高的身材,银丝根根直立,面色红润,双目瞿然,一身本白纺绸衫,大有飘然欲仙之感。他一上讲台,就把所有的人镇住了,我不禁暗暗叫好——这才称得上为人师表!他上课不看讲稿,大段大段地旁征博引,时而点评几句,发挥一下,时而联系现实,调侃一番,真是妙语连珠,精彩纷呈,把我们频频带到“悟”的边缘。他的讲话,抑扬顿挫,声如洪钟,拖着长长的韵脚,好听得很。那天,他讲的内容已记不真切,但他那一身本白纺绸衫的形象和动人的声调,却永远铭刻在我记忆中了。
  他叫骆正深。据消息灵通的同学说,他原是浙大高材生,是吕型伟的同窗好友。解放后在浦东的洋径中学当副校长,教高中语文。因为没有专著,还是一个老讲师。
  从此,我们便盼着他的课,就像小孩盼过年。骆老师上的是先秦到魏晋的文学史。每次上课他都是全身心地投入。在课堂上,我常常产生一种幻觉,仿佛站在我们面前的,就是屈原,就是司马迁,就是嵇康、阮籍、陶渊明……
  学期快结束时,我拿了自己写的一篇研究《文心雕龙》的五千言的文章去请他指点。他拿起稿子,仔细地翻阅着,慈祥的脸渐渐严肃起来,还不住地摇头,忽然勃然大怒,把文稿重重地往桌上一甩,涨红了脸,说:“什么东西,东抄西摘的。不好好读书,搞这一套!”我一下子被打懵了,一时不知如何是好。他继续冲着我问:“你读了几遍《文心雕龙》?背过几篇秦汉文章?书还没读通,就想写研究文章,这是做哪家的学问!”
  我实在无法忍受这刀刺斧劈般的斥责,抓起文稿,掉头就走。一面将它撕得粉粹,心里恶狠狠地骂着:“这倔老头,自己不写文章,也不让学生冒出来,难怪连个副教授都评不上,活该!”我甚至怀疑他是否属于那种只会讲不会写的人。
  过了几天,班长来通知我,说骆老师请我去一次。到了他家,骆老师拿出一叠硬面抄,说:“我也爱《文心雕龙》,有一点心得,你不妨拿去看看。”
  啊,整整12本!我拿回家,细细地翻阅起来:在这些硬面抄里,他与古今中外的学者驳难、讨论;在“龙学”的疆场上,他仿佛是一个冲锋陷阵的年轻战士,纵横驰聘。那挺劲的书法、丰富的资料、精彩的文笔、独到的见地,深深打动着我,我感到自己是那么浅薄,那么丑陋!
  两年的中年求学生涯很快结束了。临别时,骆老师在我的留言本上写了两句话“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还作了一首诗赠我,大意是说他愿作一座小桥,把我们引向彼岸。可惜因为搬家,一时找不到了。
  毕业后,听说骆老师在带研究生,不久又听说他退休了。临退之际,学校“照顾”了他一个副教授名额——但他仍然没有专著……我相信,他在坚守孔老夫子“述而不作”的教诲。
  好多年过去了,同学相聚,没有一次不提到他。然而,我却怕去看他,自己这么没出息,何况为了职称,又“违背师训”,写了一些所谓的研究文章,想起他老人家的训斥,便感到汗颜。
  有一年,不知为什么突然产生了一种非去看望他的强烈冲动,一见面,没等我开口,他已站起来,拖着长长的韵脚惊喜地叫我:“黄——玉——峰。”还是那么抑扬顿挫,声如洪钟,仿佛夫子在叫他没出息的学生子路。
  我的泪一下子涌了出来——
  面对师尊,我还能说什么呢!突然一个声音从遥远的历史深处传来,在我脑海中久久回荡:“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我的学生生涯,至此总算真的结束了。但我还常常去复旦听课,从比我年轻得多得多的老师们那里获取营养!不过这已经不能算我的学生时代了!
  骆老师前几年去世了,至今我还常常回想起他给我敲着警钟的斥骂。
  四
  39岁那年,我从松江调到了复旦附中。是姜拱绅校长把我调进复旦附中的。当时他已经退了,是复旦附中的名誉校长,但还关心着附中的一切。
  因为复旦附中的商调,我的身价一下子高了起来。松江方面拖着不放,姜校长几番修书松江教育局领导,还带病亲自去松江面谈。经过几番周折,我才来到了复旦附中。上班前一天,姜校长邀请我到他家里吃饭,作陪的是几位语文教师。他拉着我的手,向大家介绍:“这就是黄玉峰,大家今后多多关照。”坐下后,他亲切地说:“你来了,我很高兴,今天说是给你接风。你今年不满四十,可以为附中干上二十年。附中是你施展才华的天地。”
  饭后,姜校长与我单独作一席长谈,他给我介绍了学校特别是语文组的情况,要我好好与同事们相处,向他们学习,继承老教师的好传统,但也不必太拘谨,有好的想法大胆提出来。他说:“你是新鲜血液,希望你给附中带来新气象。”
  他还告诉我一定要练好班主任基本功。他说自己在“文革”前,整整六年与学生吃在一起睡在一起。学生心里想什么,都摸得一清二楚。学校来了新生他便逐一看档案,调查,家访,面谈,还没开学,三百多个新生的情况已了然于心。我相信他的话是真的,我从很多老教师那儿听到过这些动人的故事。临别时,姜校长给了我十六字赠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专心致志,奉献复旦。”
  我当时真是浑身是劲,摩拳擦掌,下决心不负所望。
  开学后,我一头扎进教学中,吃在学校,睡在学校。妻子为了支持我也搬到学校宿舍。我上课,开讲座,带小组,出报刊,做家访,带学生进行文化学旅,干得“不亦乐乎”。一年结束,学生写了一大本留言感谢我,我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为人师表”的乐趣。
  暑假到了,我又按响了校长家的门铃,向他汇报工作,想得到他的夸奖。然而没有,几句寒暄后,他问:“听说,你开了几堂公开课。”“是的。”我说。从他的表情看不出他的用意。“作为交流,公开课有它的作用,但不要搞那么多花花草草,像演戏那样。学语文,要引导学生自己多读书。”接着他又语重心长地说:“要多花点功夫在实处!”他的意思我明白:我的公开课,不无炫耀之意。我的睑一下子红了。   回家路上,我心里颇不平静,我看到自己的浮躁,浅薄,急于事功。我决心“从实处做起”。
  我不断努力着,探索着,经常去姜校长家请益,渐渐取得了教学工作的主动权。可第三年,我累倒了,肝病复发。怕给姜校长抹黑,出院后,没休息一天又投入工作中。这次是姜校长来找我了。他告诉我,不要在乎一城一池的得失,要注意身体,来日方长。临走时,他又给了我八个字:“韬光养晦,积蓄力量!”
  就这样,在复旦附中我渐渐成熟起来,被评为特级教师。感谢姜校长,我的每一个进步,都浸透了他的心血。我深深感到一个好校长对一所学校、对人才培养的巨大作用!我虽然不是干部,但我也学着姜校长的做法,发现和培养年轻教师。
  姜校长是1996年去世的,在他去世前五天,我为他编的《育人之道》出版了。当我拿到新书时,便向他的病房狂奔。令我有一丝安慰的是,他终于看到了自己的著作出版。
  五
  姜校长书的序言是吕型伟先生写的。巧的很,去年,我出了一本总结自己年教学经验的专著,书名叫《教学生活得像个人》。这本书之所以能问世,全是因为吕型伟老师的鼓励和督促。
  2010年4月的某一天,我接到一个电话,对方是一个很洪亮的声音。问我是不是黄玉峰,我说是的,他说他是吕型伟。我听到这个名字就肃然起敬。吕老师说他在编一套上海教育丛书,希望我也写一本。我说谢谢吕老的信任,但近来太忙,是不是可以再过一段时间,再做一点准备。他说:“不行,你一定要赶快写,而且一定要写好。”他说:“你的情况我很了解,把你自己的教育经历体会写出来,一定会很好看的。”
  我说自己实在没把握。他要我抽空去华东医院面谈。面谈中,他仔细地与我一起策划了写作提纲,给了我极大的信心,给了我很大的启示。临走时,他送了我几句话:“老生常谈不谈,人云亦云不云。”还向我提了一个要求,说这本书一定要让他亲眼看到。这个意思我是懂的。吕老已经是94岁的人了,这话对我的压力太大了。于是我日夜兼程,终于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赶了出来。这期间,他不断要我把已经写好的部分拿给他看,一面不断地给我提意见建议——从文字到内容。
  在定稿的时候,编辑因为我的文章太尖锐,要删削,我便去吕老那儿“告状”。吕老总是婉转地说服他们,尽量保持“黄玉峰的风格”。最后为了“书名”,又一次到华东医院的医生办公室当着吕老的面,开了“辩论会”。我的书原名是《让学生活得像个人》,但是出版社通不过,因为这个书名太刺激,意味着学生本来不像个人,要求改。改了很多书名,我都不满意。最后双方同意由吕老拍板。吕老以他的智慧,决定用《教学生活得像个人》,他说,这个书名有两层意思:要让学生活得像个人;教师的教学生活也得像个人。就这样,双方的矛盾圆满地解决了。吕老在看到我这本书后不久也去世了!
  这就是对我有重大影响的几位老师,我深感在人生道路上教师的重要。今天,我虽然早已超过了退休年龄,但我总想再多为学校做点什么,多为教学做点什么,至少是为了不辜负那些曾经关爱过培养过我的老师们!
  愿他们在地下安息!
  (选自《思想理论教育》)
其他文献
摘 要:新《课标》中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使其能够把爱国主义思想贯彻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提升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其树立正确的“三观”。  关键词:小学语文 爱国主义 “三观”  相较于人教
摘 要:农村地区初中的很多孩子因为缺乏实践、不善观察、不擅写作等原因畏惧作文,而活动体验式写作因为把活动体验与写作过程有机结合,注重写作指导与合作评价,可大大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与能力,有效地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农村 初中 活动体验 写作教学  一、农村地区初中写作教学现状调查及分析  (一)现状调查  新《课标》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形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
摘 要:相对于普通中学而言,中职教育更加注重职业技术能力的培养,以此为前提,对学生进行教育。但是,语文教学也是中职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得到学校及教师的重视。目前中职语文教学存在诸多问题,教学效率及教学质量长期偏下。要想改善上述问题,语文教师必须学會利用快乐教学法。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及学习积极性入手,创造活跃宽松的课堂氛围,为学生的学习与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实践证明,快乐教学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
摘 要:历史故事教学是一种综合教学模式,结合了问题法、情境法等教学方法,能更好地实现历史教学目标,完成教学要求。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历史故事教学法的具体教学策略。  关键词:历史故事 初中历史 教学应用  以史为鉴,博古方能通今,历史课程对学生未来的影响是巨大的,但是目前的历史教学存在课堂氛围枯燥、学生学习兴趣不足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摄取、历史思维的形成,客观上对
摘 要:一直以来,中华民族都是礼仪之邦。因此,无论是从传承文化的角度讲,还是从育人的角度讲,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都是十分重要的。当前的基础教育走进核心素养的新时代,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不只是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更要引导学生全面发展,成为社会需要的真正的人才。本文就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现状及有效教育策略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文明礼仪养成教育 现状 教育策略  礼仪是人修养的外在表现,古人言:
摘 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学生是教学主体,青春期的叛逆和网络的普及造成思想观念和个人意识存在较多的问题。在此情况下的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开展要注重内容和方式的转变,解决实际工作中的不足,在开展路径上重视自我管理、柔性管理、环境建设和方式转变,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初中生的综合认知、思想观念、行为道德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班主任 管理 自主管理  DOI:10.12241/j.issn.1009-725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以打基础为目的,高中语文教学以全面提升学生素质素养和综合能力为目的,初中语文则是小学语文过渡到高中语文的重要阶段,因此教师应该高度重视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方法。传统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方式单一、枯燥,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改实施后,多元化教学成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趋势。基于此,本文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多元化教学方法进行探讨,首先阐述了初中语文课堂多元化教学的特色,继而提出了初
摘 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德育拥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尤其是在中学时期,德育能够给予学生正确的道德指引,净化学生的心灵,约束其行为,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然而对于中学阶段的学生来讲,随着认知程度的加深,再加上一些社会因素等客观环境的影响,德育工作的开展陷入了困境,对此本文为寻求对策展开了实践探索。  关键词:中学生 德育 探索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
摘 要: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层组织单位,而班主任则是这个单位的领导者、组织者和管理者。良好的道德素养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古语“做事先做人”中的“做人”指的就是道德素养。然而道德素养的形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所以学生们需要班主任的正面督促和引导,从而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 德育 DOI:10.12241/j.issn.1009-725
摘 要:针对学生写字得分率偏低的问题,我发现学生的写字姿势存在着问题,为了改变这样现状,我思考要从抓“双姿”养成着手,训练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促进学生规范书写。从牢记“双姿”,养成习惯开始,重视练习,规范书写,并完善制度,组队监督,奖惩有据可依。  关键词:“双姿” 规范书写 书写姿势  缘起一次试卷分析,我班学生的书写得分率偏低,我仔细地查看了学生的试卷,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