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文学的历史发展问题探究

来源 :博览群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h56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古代汉语文学的历史发展是我国社会演变进程中人类智慧和文化的结晶,本文重点从古代汉语的起源、演变流程和文化定位三个方面综述了古汉语文学历史发展中的探究性问题,旨在进行专业学习之余能够提出、探究并解决相关的学科问题。
  关键词:古汉语;文学;历史发展;研究
  中国悠久的文明史是从有了记录语言的文字开始的,有系统的文字记载是从甲骨文开始的,至今已经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了。自从有了文字以后,我们才得以认识古代汉语的历史面貌。当然,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古代汉语是从形成汉民族时候就开始了,但是,史前时期的语言,我们已经无从认识,更谈不上学习和研究了,目前古代汉语研究的对象主要是书面语言。
  一、古汉语的起源和分类总结
  从汉语的起源上讲,汉语大致有两个系统:一个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以及后代用这种书面语写成的作品,即通常所说的文言;一个是六朝以后在北方话基础上形成的古白话。例如唐宋禅宗语录、唐五代变文、宋元话本等。这两种系统伴随着较深的政治渊源和民俗渊源,作为后代学习和研究内容而言,文言较之古白话有很广泛的应用。
  关于古代汉语的下限,目前学界的看法仍然存在分歧。一种看法认为,古代汉语的下限是“五四”以前,在“五四”以前悠久的历史时期内汉族人民所使用的语言都可以称为古代汉语。另一种看法认为,古代汉语的下限应该在晚唐五代。吕叔湘先生认为,古代汉语应该和近代汉语相衔接,而现代汉语应属近代汉语的一部分。他说:“以晚唐五代为界,把汉语的历史分期分为古代汉语和近代汉语两个大的阶段是比较合适的。至于现代汉语,那只是近代汉语内部的一个分期,不能跟古代汉语和近代汉语鼎足三分。”
  汉语有相当长的发展历史。古代汉语研究的分期问题是我们学习和研究古代汉语过程中所遇到的基本问题之一,也是目前争议较多的问题之一。现在目前大多数学者能够接受的看法是:以先秦、两汉书面语为代表的上古汉语;以东汉到隋末含较多口语成分的典籍语言为近代汉语;以晚唐五代至清代初年古白话为代表的近代汉语。西汉是上古汉语向中古汉语的过渡阶段;初唐、中唐是中古汉语向近代汉语的过渡时期;清代中晚期是近代汉语向现代汉语的过渡时期。研究汉语发展的历史,就是要研究汉语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语音、词汇、语法的基本面貌,了解汉语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变化,探索这些发展和变化的特点和原因,揭示出汉语发展的内部規律。
  二、古汉语的特色研究
  总体来说,学习和研究古代汉语,必须结合相应的朝代和习俗去揣摩和理解,专家和学术研究认为,古代汉语主要有音韵、词汇、语法和文字几个重要属性,了解这四个方面的应用,是研究古代汉语的基础,然后这四个方面也是随着历史进程而不断发展的。
  音韵方面,古代汉语音韵上的历史变化主要分为上古音、中古音和近代音,上古音是是指上古时期(周、秦、汉)的语音系统。这一时期的语音有以下几个重要的特点:没有轻唇音;没有舌上音;阴阳入三声配合整齐;声调分为平入两类等。上古音的代表音系是《诗经》的韵部系统和先秦的声母系统。因为当时没有系统的韵书流传下来,后代的拟音多不一致;中古音是指隋唐五代时期的语音系统。这一时期的语音以陆法言的《切韵》音系为代表。中古声母拟音及其发展方面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全浊声母的清化、轻唇音产生的年代和条件、知章庄组字的拟音及其发展等方面;近代音是指近代(晚唐五代至清初)的语音系统。元代周德清所著的《中原音韵》是近代音的代表作。这部书是周德清为了总结元曲押韵的规律,指导元曲创作而编写的一种曲韵韵书。它的音系是在归纳北曲押韵的基础上再审辨实际口语而建立起来的,记载了当时新兴起来的共同语语音系统,即大都话的音系。这个音系是北京话音系的前身,它正处在从中古音向现代音演变的中间站上,很多方面已经接近现代音,也还有一点近似中古音而不同于现代音。
  词汇和语法是在音韵基础上起到形象地描述作用的。就词汇来讲,由单音节词向复音节词发展,这是汉语词汇发展的内部规律之一。上古汉语词汇特点:以单音词为主,也有一定数量的复音词。有一定的同义词、成语、谚语等。从词的内部结构来看,双音词、复音词的数量大大增加,出现了多种有固定形式和能产性质的多音词结构;近代汉语词汇由于白话文学的普遍传播,口语词汇(包括方言词汇)大量进入文学语言;收西方文化的影响,吸收了大量的外来词,并根据外来的概念长造了大量的新词;曾经一度吸收某些蒙语、满语词。而语法方面,通常包括“词法”和“句法”两大部分。汉语语法的基本特点是用词序和虚词来表现语法范畴、造句规则和句型变化。这个特点在商代就开始奠定了。上古汉语语法特点:判断句一般不用系词;否定句和疑问句的代词宾语通常要放在动词的前面;被动句通常用“于”“见”等虚词表示;实词缺乏一定的词类标志。
  最后的文字方面,文字记录语言的方法有两种:一是表音;二是表意。汉字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汉字的历史十分悠久。现在我们能见到的最早的成系统的汉字,是1899年河南安阳出土的甲骨文,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汉字的形体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五种正式字体以及草书、行书等辅助字体的变化。总的来说,是向着便于书写和形体简化的方向发展。关于汉字形体的构造,传统有“六书”的说法,“六书”是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书是汉代人根据小篆的形体分析而归纳、总结出来的六条造字原则和具体的造字方法。
  三、结语
  我国是个多民族历史悠久的国家,古代汉语背后蕴藏的巨大文化魅力使得很多外国朋友来中国学习和交流,对于我们在校专业学生来说,更是不懈深入摸索的研究对象。
  参考文献:
  [1]俞明. 历史名胜与中国古代文学[D].南京师范大学,2003.
  [2]李素英. 中古汉语语气副词研究[D].山东大学,2010.
  [3]孙晓野. 古汉语文学语言的语言性质[J].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0,03:40-45+36.
其他文献
摘 要:创新意识是创新的前提和关键,新课改中明确提出课堂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把传授知识和逐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结合起来,使课堂教学富有创造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小学; 语文教学;创新意识;培养  创新,是社会主义新人的个性和能力特质,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时代的迫切需要。新课改中明确提出课堂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快速发展和革新,不仅使我国的工程勘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也与世界上的岩土勘察技术接轨,从而大大提升了我国岩土工程勘测技术的发展以及基础地质的研究。本文主要阐述基础地质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遵循岩土工程勘测的程序,科学有序进行基础地质的研究和科学、有效的改良,保证工程的正常、有序展开。  关键词:基础地质;岩土工程;勘察  地质勘察工作是我国基础
期刊
摘 要:罗尔斯是美国著名的政治学家、哲学家,他的代表作《正义论》探讨了社会制度的基本原则,其中提出的分配正义原则为我们思考当代中国社会的分配正义提供了另一种理论视角。相对于罗尔斯的分配正义理论,马克思则是一种更深刻的生产正义理论。尽管如此,罗尔斯的分配正义理论对我国推进“科学立法”仍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罗尔斯;分配正义;科学立法  一、罗尔斯分配正义理论的内容  罗尔斯是当代公认的最具影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荞麦黄酮对1型糖尿病小鼠心功能的影响。方法: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62.5mg/kg制成1型糖尿病小鼠。将成模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8只,正常组8只。对实验组灌胃荞麦黄酮药物400mg/kg,1次/天连续4周。最终测小鼠随机血糖及肌酸激酶等指标,并通过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实验组小鼠随机血糖较对照组低(P16.6mmol/L的小鼠确定为成模。
期刊
摘 要:民族自治地方的财政自治权是我国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权的重要内容。目前民族自治地方财政自治权还存在着以下问题:财政收入不足,财力与事权不相匹配,自治意识淡薄等,使得民族自治地方的财政自治权的行使得不到充分落实。要解决民族自治地区财政自治权的问题,必须要从增加民族自治地区财政收入,加强自治权宣传教育,进行民族自治地方法制建设等方面着手,才能有效解决民族自治地方财政自治权不足问题。  关键词:民族自
期刊
摘 要:中国山水画艺术之所以一直都能够在中国画坛上占据着主导地位,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它有着独特的意境创造。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意境表现的高雅与否,是区分山水画家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自古就有多位学者、理论家都对其详细的论述。本文是基于这些理论研究成果之上,重新审视中国山水画的意境表现,侧重于从理论基础到绘画实践方面的综合论述,详细分析了近现代画家对山水画意境表现的现状。  关键词:意境;中国山
期刊
摘 要:新中国成立之初,为了确立马克思主义在国家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取得知识分子的政治认同。中国共产党在不断地政治学习的过程中开展了对知识分子的思想影响深远的资产阶级思想的批判和清算运动。而1954年开始的对胡适唯心主义思想的批判则是对资产阶级唯心思想批判的顶峰。  关键词:批判;资产阶级;清算;意识形态  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就面临着如何确立马克思主义这一思想体系作为新国家意识形态的主导地
期刊
读中国哲学书籍,看到的总是寥寥数语,短短几行。不像西方哲学著作,长篇累牍的逻辑推理,实证分析。中国哲学思想,仿佛农民种田,都是直觉领悟,源自平常生活。而西方哲学思想,如商人苦心经营,精于筹谋,所以条缕清晰,逻辑严密。在阅读者看来,中国哲学书籍,彷如一些名言隽语,读来既富美感,朗朗上口,又便于记诵,有轻松的快感。而读西方哲学著作,则仿如面对汪洋大海,非耗尽心力,才可到达彼岸。然而,无论从思想的广度,
期刊
摘 要:老子提出“涤除玄鉴”的观道方法,要求人们排除主观杂念,保持内心的虚静,以此观道。《管子》四篇对此有一定阐释,在主客二分的前提下,以正确认识客体为目的,提出了“虚壹而静”的修养方法。而荀子对于管子“虚壹而静”则又有了进一步的诠释,本文试图通过两者不同观点的比较,来阐释两者对“虚壹而静”思想体认的不同之处。  关键词:管子;荀子;虚壹而静  一、《管子》四篇中“虚壹而静”思想  《管子》四篇提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从王维的传世佳作《辋川图》入手去探讨其在绘画风格,空间处理,绘画技巧方法论上对宋末元初山水画大师赵孟頫与钱选的复古影响。通过有据可考的文献资料和个人的生平经历来分析两位大师在“师古意”上各自的造诣。并罗列出他们绘画风格、构图安排,比例关系的异同和对后世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关键词:师古意;师造化;朴拙  提起盛唐时期大名鼎鼎的诗人,画家王维及其他的长卷画作——《辋川图》,真是无人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