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课堂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语文教学中能否开发并利用这些资源,课堂上能否有效地营造一种良好的德育氛围,让学生潜移默化提高道德修养,这也是新课改对我们语文教师提出的重要课题之一。
【关键词】文道合一 ;渗透;课堂;情感教育;综合性
语文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也称为文道合一的原则。早在一千多年前,韩愈就提出了“文以载道,文道合一”的文学主张。“道以文显,文道合一”,语文课堂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语文教学中能否开发并利用这些资源,课堂上能否有效地营造一种良好的德育氛围,让学生潜移默化提高道德修养,这也是新课改对我们语文教师提出的重要课题之一。
德育因素在语文学科中很少是显露的直接的,往往借助于文学形式间接地表现出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德育教育如何渗透语文课堂,我认为关键还是要找到文道合一的落脚点。这个落脚点在哪里?就在新语文的特点当中。那么,新语文的特点是什么呢?概括起来有如下“三性”。
一、综合性:在中学语文课的教学中,课文是综合的,各类文章体裁都涉及;训练也是综合的,听说读写都涵盖。可以说,所有这些几乎都综合了“道”教育的方方面面,两者之间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如《珍珠鸟》一课,文中写道,鸟本来和人是难以接触的,但通过“我”与珍珠鸟彼此关系的逐步建立,终于达到了人鸟之间的默契和理解。 学生学这课时,如果抓住了这些关键词,懂得了作者的匠心独运,便提高了阅读这类散文的能力。通过引导,还能说出这篇课文的“道”的教育:人与鸟尚且可以沟通,人与人还用说吗?关键在于彼此的信赖。
二、情感性:从第一个特点中,我们可以看出,现行语文课本中有极为广泛的教育内容,这些内容分别蕴含在每篇课文中,只要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懂,正确理解课文中“道”的内涵,学生就会受到感染和教育,这就是情感教育。因此,语文课中对学生进行“道”的教育,就应该以课本为依托,用课文本身的“道”的因素去获得审美意识,让学生从感情上懂得赞成什么、反对什么、避免什么,爱什么、恨什么。我们中学语文课本所选的课文几乎是精品,内容丰富,形象感人,读起来很受教育。如《背影》这篇文章,我们除了让学生赏析、理解文中父爱的伟大外,也可以让学生联系实际谈自己在家是如何关爱、孝顺父母的。
三、工具性:语文课的主要表达形式是语言,而语言正好是一种工具,它是思维的工具、交流思想的工具,也是学习各门知识和从事各种工作的基本工具。在我们的课本中,有很多课文是要学生复述的,如《故乡》中闰土和杨二嫂前后变化的情节,通过复述,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从而进一步加深了对当时社会的认识(即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衰败、萧条、日趋破产的悲惨景象),更加激起他们对旧社会强烈的恨,对新社会无比的爱。学生在复述过程中,能用同情的语气来表达对闰土的同情和半分同情半分嘲笑的语气来复述杨二嫂,本身就体现了“道”的教育内涵。
知道文道合一的落脚点在语文课中,那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德育教育如何渗透语文课堂,在日常教学中,我主要做了如下几个方面的教学尝试:
一、从作家入手,进行情感熏陶
在讲毛泽东诗词时,不能只局限于欣赏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还要让学生全面了解这位伟人非凡的人生经历,以及他的崇高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读“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使人树雄心,立大志,增强忧患意识;读“粪土当年万户侯”,使人冲破传统观念的罗网,淡泊名利;读“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使人顿生爱国豪情;读“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使你在与困难作斗争中感到乐趣———学生将从伟人的豪情中领悟一种富有感召力的道德力量。一股榜样的力量。
二、在课文中渗透德育
在语文课堂教学时,找准机会,适时点拨。语文课堂中的德育教育,不同于其它学科的关键在于:它的教育不再是呆板的说教,而是采用更形象、更直观、更易于接受的方法;而且教育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不拘泥于一个固定的模式;教育的时间也是随机的,只要找准机会,随时都可进行品德的教育。如学习《紫藤萝瀑布》,了解作者不仅对紫藤萝作了生动的描写。还应让学生懂得:人和花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在以后的生活中,要坦然面对生活中的挫折,笑对人生。学习《送东阳马生序》时,除了让学生积累文言知识和作者对马生的劝勉,还应加深对学生道德的教育:让他们在生活上不盲目跟别人攀比,在学习上要认真刻苦,虚心求教,坚持不懈,就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三、在名言警句中濡染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古今中外、历久不衰的格言或警句,对于这些闪烁着思想光芒的句子,我们应该紧紧抓住,围绕课文提供的语言材料和中心,加以重点分析和讲解。例如讲解《岳阳楼记》,不仅要让学生领略作者对洞庭景色的出色描写,同时也要让他们结合课文深入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千古名句的内涵,理解范仲淹那种“以天下为己任”的宽阔胸怀。讲解《过零丁洋》时,不仅要让学生体会到诗歌描写的内容,同时也要学生感悟到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民族气节,集中地体现诗人为国家利益而舍生取义的博大的胸怀和崇高的献身精神。这种精神不仅影响了一代代人,而且会永久地流传给我们的子孙后代。也可以由此联想到“感动中国”里的每一位人物,在他们身上都闪烁着人性最美的一面。
四、寓德于写
作文课是语文教学的特色课,也是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特色途径,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挖掘学生的内心世界,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首先作文命题时应契合学生身心特点,以唤起其心理感受,引发心理共鸣,以期写出发自肺腑的好文章。这同时也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思想倾向和潜意识,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如作文题目:战胜挫折;心灵的钥匙等。指导学生写作文时从小处着眼、从身边的人事着笔,讲真话、诉真情,歌颂美德,揭露丑恶,于点滴中培养学生求真、务实、严谨的生活作风和人生态度。讲评作文时也是进行德育渗透的好时机,特别是针对学生作文中中流露出的偏颇、消极思想,通过批语和讲评的方式进行矫正学生的想法是大有益处。
既然语文课的思想性强,那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无疑也是多方面的,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但不管用哪种形式,都应从实际出发,要有鲜明的针对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开拓作品中的意境,创设最佳教学情境,寓教于乐,寓德育于智育之中,把思想教育因素的渗透性和知识教育内容的趣味性巧妙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自觉地接受正确的思想教育,从而培养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必须在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二者不可偏废,应该有机地结合起来。教育家赫尔巴特说:“教育的起点在于个性,终点在于德性。”所以说,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的目标就是培养一个个既充满鲜明个性又具有高尚道德观念的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望语文课堂能在琅琅书声的同时,洒满德育的阳光!
【关键词】文道合一 ;渗透;课堂;情感教育;综合性
语文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也称为文道合一的原则。早在一千多年前,韩愈就提出了“文以载道,文道合一”的文学主张。“道以文显,文道合一”,语文课堂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语文教学中能否开发并利用这些资源,课堂上能否有效地营造一种良好的德育氛围,让学生潜移默化提高道德修养,这也是新课改对我们语文教师提出的重要课题之一。
德育因素在语文学科中很少是显露的直接的,往往借助于文学形式间接地表现出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德育教育如何渗透语文课堂,我认为关键还是要找到文道合一的落脚点。这个落脚点在哪里?就在新语文的特点当中。那么,新语文的特点是什么呢?概括起来有如下“三性”。
一、综合性:在中学语文课的教学中,课文是综合的,各类文章体裁都涉及;训练也是综合的,听说读写都涵盖。可以说,所有这些几乎都综合了“道”教育的方方面面,两者之间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如《珍珠鸟》一课,文中写道,鸟本来和人是难以接触的,但通过“我”与珍珠鸟彼此关系的逐步建立,终于达到了人鸟之间的默契和理解。 学生学这课时,如果抓住了这些关键词,懂得了作者的匠心独运,便提高了阅读这类散文的能力。通过引导,还能说出这篇课文的“道”的教育:人与鸟尚且可以沟通,人与人还用说吗?关键在于彼此的信赖。
二、情感性:从第一个特点中,我们可以看出,现行语文课本中有极为广泛的教育内容,这些内容分别蕴含在每篇课文中,只要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懂,正确理解课文中“道”的内涵,学生就会受到感染和教育,这就是情感教育。因此,语文课中对学生进行“道”的教育,就应该以课本为依托,用课文本身的“道”的因素去获得审美意识,让学生从感情上懂得赞成什么、反对什么、避免什么,爱什么、恨什么。我们中学语文课本所选的课文几乎是精品,内容丰富,形象感人,读起来很受教育。如《背影》这篇文章,我们除了让学生赏析、理解文中父爱的伟大外,也可以让学生联系实际谈自己在家是如何关爱、孝顺父母的。
三、工具性:语文课的主要表达形式是语言,而语言正好是一种工具,它是思维的工具、交流思想的工具,也是学习各门知识和从事各种工作的基本工具。在我们的课本中,有很多课文是要学生复述的,如《故乡》中闰土和杨二嫂前后变化的情节,通过复述,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从而进一步加深了对当时社会的认识(即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衰败、萧条、日趋破产的悲惨景象),更加激起他们对旧社会强烈的恨,对新社会无比的爱。学生在复述过程中,能用同情的语气来表达对闰土的同情和半分同情半分嘲笑的语气来复述杨二嫂,本身就体现了“道”的教育内涵。
知道文道合一的落脚点在语文课中,那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德育教育如何渗透语文课堂,在日常教学中,我主要做了如下几个方面的教学尝试:
一、从作家入手,进行情感熏陶
在讲毛泽东诗词时,不能只局限于欣赏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还要让学生全面了解这位伟人非凡的人生经历,以及他的崇高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读“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使人树雄心,立大志,增强忧患意识;读“粪土当年万户侯”,使人冲破传统观念的罗网,淡泊名利;读“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使人顿生爱国豪情;读“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使你在与困难作斗争中感到乐趣———学生将从伟人的豪情中领悟一种富有感召力的道德力量。一股榜样的力量。
二、在课文中渗透德育
在语文课堂教学时,找准机会,适时点拨。语文课堂中的德育教育,不同于其它学科的关键在于:它的教育不再是呆板的说教,而是采用更形象、更直观、更易于接受的方法;而且教育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不拘泥于一个固定的模式;教育的时间也是随机的,只要找准机会,随时都可进行品德的教育。如学习《紫藤萝瀑布》,了解作者不仅对紫藤萝作了生动的描写。还应让学生懂得:人和花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在以后的生活中,要坦然面对生活中的挫折,笑对人生。学习《送东阳马生序》时,除了让学生积累文言知识和作者对马生的劝勉,还应加深对学生道德的教育:让他们在生活上不盲目跟别人攀比,在学习上要认真刻苦,虚心求教,坚持不懈,就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三、在名言警句中濡染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古今中外、历久不衰的格言或警句,对于这些闪烁着思想光芒的句子,我们应该紧紧抓住,围绕课文提供的语言材料和中心,加以重点分析和讲解。例如讲解《岳阳楼记》,不仅要让学生领略作者对洞庭景色的出色描写,同时也要让他们结合课文深入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千古名句的内涵,理解范仲淹那种“以天下为己任”的宽阔胸怀。讲解《过零丁洋》时,不仅要让学生体会到诗歌描写的内容,同时也要学生感悟到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民族气节,集中地体现诗人为国家利益而舍生取义的博大的胸怀和崇高的献身精神。这种精神不仅影响了一代代人,而且会永久地流传给我们的子孙后代。也可以由此联想到“感动中国”里的每一位人物,在他们身上都闪烁着人性最美的一面。
四、寓德于写
作文课是语文教学的特色课,也是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特色途径,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挖掘学生的内心世界,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首先作文命题时应契合学生身心特点,以唤起其心理感受,引发心理共鸣,以期写出发自肺腑的好文章。这同时也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思想倾向和潜意识,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如作文题目:战胜挫折;心灵的钥匙等。指导学生写作文时从小处着眼、从身边的人事着笔,讲真话、诉真情,歌颂美德,揭露丑恶,于点滴中培养学生求真、务实、严谨的生活作风和人生态度。讲评作文时也是进行德育渗透的好时机,特别是针对学生作文中中流露出的偏颇、消极思想,通过批语和讲评的方式进行矫正学生的想法是大有益处。
既然语文课的思想性强,那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无疑也是多方面的,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但不管用哪种形式,都应从实际出发,要有鲜明的针对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开拓作品中的意境,创设最佳教学情境,寓教于乐,寓德育于智育之中,把思想教育因素的渗透性和知识教育内容的趣味性巧妙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自觉地接受正确的思想教育,从而培养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必须在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二者不可偏废,应该有机地结合起来。教育家赫尔巴特说:“教育的起点在于个性,终点在于德性。”所以说,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的目标就是培养一个个既充满鲜明个性又具有高尚道德观念的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望语文课堂能在琅琅书声的同时,洒满德育的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