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学地理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总是会遇到此类现象:一种情况是一些学生不想学或是不会学,可是在学校﹑家长以及社会等各方面的压力下又不得不学,这种长期的压抑使他们的身心健康受到了严重的影响,甚至会导致部分学生患上心理疾病。另一种情况,现在某些地区的个别中学地理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科学性有时又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这样,学生不爱学习,导致老师也出现教学懈怠现象,教学质量自然而然就不会提高了,进而师生关系也会不断的恶化,所以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这也是很多中学地理教师感到苦恼的原因。作为中学地理教师,如何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来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解决学生学习的科学性问题,进而有效地提高中学生地理课堂学习效率,是我们中学地理教师需要慎重思考的问题。下面我就分享一下我对提高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效率途径的一些想法。
一、尽量适应国家的教育体制
当下,我国仍处于严重的应试教育体制下,一切都在为提高成绩而开绿灯,所以,各种学科的课后辅导班、加强班、冲刺班等等一切可以提高成绩的教育机构都应运而生,教师和学生为成绩而奋斗,家长更是不惜一切努力赚钱送孩子去各种辅导班,这样违背了中学生自身发展的规律。虽然国家明文规定禁止这些机构对学生进行课后辅导,但是,在不改变这种应试教育体制的前提下,再多的明文规定也只是浪费纸张,起不到相应的作用,因此,生在这种教育体制下的中学生也只能是尽量去适应。
二、完善教师的各个教学程序
(1)准备阶段
I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教参、教材
①课程标准分析
中学地理课程标准要求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课标对每一阶段教师的教学任务都做了明确的要求。所以,作为一名中学地理教师,我们在备课的同时,一定要先认真研究中学地理课程标准,领悟现代课程理念,即是关注学生自身发展的地理、是关注贴近学生生活的地理、是关注学生实践与应用的地理、是关注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的地理。在课程目标中,设有“过程与方法”这个部分,因此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教师时刻要体现出学生是学习主体的理念,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应该从学生“学”的角度出发来设计,每个教学过程每种教学方法都应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考虑到学生是否能够通过教师设计的教学过程达到理解记忆的教学目标。这些都是地理教师在进行地理教学前应做的准备工作。
②教材分析
教材是最主要的教学媒体,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是体现课程的载体,课程是编写教材的航标,是教材的集中体现。教材与课程二者是密不可分的,所以中学地理教师在研读课标后还要对教材进行整体的分析,认真阅读教参及教材,了解每一章的主题以及每个章节在整本书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它们的编写目的,同时联系每一章节的内容和考察的重难点,进行构思备课。做到对每一章节的内容都了如指掌。仔细阅读每一章节后的思考题和活动题,对其设计意图了然于胸。基于以上的知识储备,再进行每一节课教学目标、重难点和教学方法的设计。我们中学地理教师一定要对自己严格要求,这样,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你就会发现成功是属于有准备的人的。
II该阶段对学生的学情分析
学生是施教的客体和学习的主体。所以,教师在备课时,无论是在确定教学目的,还是在确定教学内容和选择教学方法时,都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做到有的放矢。因此,备课时必须备学生,包括了解学生和研究学生。日常的备课,主要是了解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地理课题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明确学生对哪些问题难于理解和记忆,应该增减一些什么样的内容,如何突破教材的难点等。这样,中学地理教师在进行地理课堂教学时才能游刃有余。
III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①导入语要具有趣味性
导入语是地理教师整堂课的开场白,导入语设计的如何将直接影响到中学生的听课效果。所以,中学地理教师在进行地理课堂教学时应注意探寻导入语的技巧,尽量多的使用情景教学法,用绘声绘色的地理语言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浓厚兴趣,使之进入最佳的求知欲状态。
②课堂问题要深入浅出
课堂问题的设计属于一门艺术,是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精心提炼和过渡。在课堂上科学有效的问题设计,有助于学生积极思考,使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培养。课堂问题的设计,必须是课堂教学内容的精华体现,通过提问要着重解决本节课的重难点,从而使学生能够积极思考、积极探究,提高其分析知识、归纳知识的自主学习能力。课堂问题是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师生互动的最好环节,它是整节课的精髓。
③课后作业适时适量
课后作业是课堂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即地理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课本中的练习题或思考题,布置给学生在课外完成的作业题,题量要适中,其目的在于巩固新知。例如,在讲高中地理必修1“常见的天气系统”一节时,课后作业可以这样布置:列表比较冷锋、暖锋和准静止锋。
(2)实施阶段
I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中学生如果对某学科非常地感兴趣,他就会对相关领域的知识产生强烈的渴望,那么,他就会将其学习的潜能发挥到极致。我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自从地理恢复高考以来,地理的地位在不断的提高。但由于多数地区中考不考地理,初中阶段学校就不重视地理教学,而高中的地理教学又要求当堂学的当堂消化,不允许布置很多课后练习,目的是给学生减压。针对这些情况,我们要提高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地理的兴趣开始,这样就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达到最理想的效果。针对这一现象,我提出了几种可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观点:
II良好的课堂交流是提高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的保障
教学过程也是沟通和交流的过程,良好健康的课堂交流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条件,是提高中学地理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新课标指出:教学过程应是师生之间积极互动的过程;师生之间、学生彼此之间相互交流沟通,相互启发补充,交换各自的观点、经验及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与观念,不断地使教学内容得到充实,进而寻求新的发现,最终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中学地理课堂中的有效交流是当今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开发中学生智力和创新思维的创新教育的要求。
III课后反思阶段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和课堂教学实践作为思考对象而进行全面、深入、冷静的思考和总结,对自己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和课堂教学实践中所作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总结自己教学工作中的经验,发现缺点和不足,这对改进教学工作,进一步提高地理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反思应做到:反思所得,发扬长处,发挥优势;反思所失,汲取教训,弥补不足;反思创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在我的教学实践中,通常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反思:第一,新课导言是否引人入胜;第二,课堂教学环节是否呈现多元化;第三,课堂教学气氛是否动静适宜。通过不断地反思,不断地改进,使自己的地理教学过程逐步得到完善。所以,想要达到理想的中学地理课堂效率,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3)增加中学生地理课外实践活动
地理课外实践活动是中学地理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补充和延伸了地理课堂教学,同时也使理论与实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地理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的“师导生学”的教学活动,教师只作引导性讲述,不进行填压式的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一步来讲,社会为学生提供了视野更开阔、吸引力更强的大课堂,在地理课外活动过程中,可以充分体现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地理学科具有综合性强、涉及面广的特点,但是,中学地理课堂的教学受到时空的限制,对于教材中的地理知识学生不可能在课堂上完全理解消化,因而组织学生多进行课外实践活动是非常有必要的,例如,可以办地理板报、创办地理兴趣小组,特别是利用乡土教材组织学生进行野外考察、社会调查等活动。这些都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消化课堂知识,充分地体现自我、展现才华,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探索精神,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潜能,这将有利于“创造型”人才的培养,适应当代社会对研究型人才的要求。
一、尽量适应国家的教育体制
当下,我国仍处于严重的应试教育体制下,一切都在为提高成绩而开绿灯,所以,各种学科的课后辅导班、加强班、冲刺班等等一切可以提高成绩的教育机构都应运而生,教师和学生为成绩而奋斗,家长更是不惜一切努力赚钱送孩子去各种辅导班,这样违背了中学生自身发展的规律。虽然国家明文规定禁止这些机构对学生进行课后辅导,但是,在不改变这种应试教育体制的前提下,再多的明文规定也只是浪费纸张,起不到相应的作用,因此,生在这种教育体制下的中学生也只能是尽量去适应。
二、完善教师的各个教学程序
(1)准备阶段
I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教参、教材
①课程标准分析
中学地理课程标准要求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课标对每一阶段教师的教学任务都做了明确的要求。所以,作为一名中学地理教师,我们在备课的同时,一定要先认真研究中学地理课程标准,领悟现代课程理念,即是关注学生自身发展的地理、是关注贴近学生生活的地理、是关注学生实践与应用的地理、是关注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的地理。在课程目标中,设有“过程与方法”这个部分,因此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教师时刻要体现出学生是学习主体的理念,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应该从学生“学”的角度出发来设计,每个教学过程每种教学方法都应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考虑到学生是否能够通过教师设计的教学过程达到理解记忆的教学目标。这些都是地理教师在进行地理教学前应做的准备工作。
②教材分析
教材是最主要的教学媒体,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是体现课程的载体,课程是编写教材的航标,是教材的集中体现。教材与课程二者是密不可分的,所以中学地理教师在研读课标后还要对教材进行整体的分析,认真阅读教参及教材,了解每一章的主题以及每个章节在整本书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它们的编写目的,同时联系每一章节的内容和考察的重难点,进行构思备课。做到对每一章节的内容都了如指掌。仔细阅读每一章节后的思考题和活动题,对其设计意图了然于胸。基于以上的知识储备,再进行每一节课教学目标、重难点和教学方法的设计。我们中学地理教师一定要对自己严格要求,这样,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你就会发现成功是属于有准备的人的。
II该阶段对学生的学情分析
学生是施教的客体和学习的主体。所以,教师在备课时,无论是在确定教学目的,还是在确定教学内容和选择教学方法时,都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做到有的放矢。因此,备课时必须备学生,包括了解学生和研究学生。日常的备课,主要是了解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地理课题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明确学生对哪些问题难于理解和记忆,应该增减一些什么样的内容,如何突破教材的难点等。这样,中学地理教师在进行地理课堂教学时才能游刃有余。
III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①导入语要具有趣味性
导入语是地理教师整堂课的开场白,导入语设计的如何将直接影响到中学生的听课效果。所以,中学地理教师在进行地理课堂教学时应注意探寻导入语的技巧,尽量多的使用情景教学法,用绘声绘色的地理语言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浓厚兴趣,使之进入最佳的求知欲状态。
②课堂问题要深入浅出
课堂问题的设计属于一门艺术,是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精心提炼和过渡。在课堂上科学有效的问题设计,有助于学生积极思考,使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培养。课堂问题的设计,必须是课堂教学内容的精华体现,通过提问要着重解决本节课的重难点,从而使学生能够积极思考、积极探究,提高其分析知识、归纳知识的自主学习能力。课堂问题是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师生互动的最好环节,它是整节课的精髓。
③课后作业适时适量
课后作业是课堂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即地理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课本中的练习题或思考题,布置给学生在课外完成的作业题,题量要适中,其目的在于巩固新知。例如,在讲高中地理必修1“常见的天气系统”一节时,课后作业可以这样布置:列表比较冷锋、暖锋和准静止锋。
(2)实施阶段
I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中学生如果对某学科非常地感兴趣,他就会对相关领域的知识产生强烈的渴望,那么,他就会将其学习的潜能发挥到极致。我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自从地理恢复高考以来,地理的地位在不断的提高。但由于多数地区中考不考地理,初中阶段学校就不重视地理教学,而高中的地理教学又要求当堂学的当堂消化,不允许布置很多课后练习,目的是给学生减压。针对这些情况,我们要提高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地理的兴趣开始,这样就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达到最理想的效果。针对这一现象,我提出了几种可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观点:
II良好的课堂交流是提高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的保障
教学过程也是沟通和交流的过程,良好健康的课堂交流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条件,是提高中学地理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新课标指出:教学过程应是师生之间积极互动的过程;师生之间、学生彼此之间相互交流沟通,相互启发补充,交换各自的观点、经验及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与观念,不断地使教学内容得到充实,进而寻求新的发现,最终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中学地理课堂中的有效交流是当今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开发中学生智力和创新思维的创新教育的要求。
III课后反思阶段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和课堂教学实践作为思考对象而进行全面、深入、冷静的思考和总结,对自己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和课堂教学实践中所作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总结自己教学工作中的经验,发现缺点和不足,这对改进教学工作,进一步提高地理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反思应做到:反思所得,发扬长处,发挥优势;反思所失,汲取教训,弥补不足;反思创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在我的教学实践中,通常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反思:第一,新课导言是否引人入胜;第二,课堂教学环节是否呈现多元化;第三,课堂教学气氛是否动静适宜。通过不断地反思,不断地改进,使自己的地理教学过程逐步得到完善。所以,想要达到理想的中学地理课堂效率,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3)增加中学生地理课外实践活动
地理课外实践活动是中学地理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补充和延伸了地理课堂教学,同时也使理论与实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地理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的“师导生学”的教学活动,教师只作引导性讲述,不进行填压式的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一步来讲,社会为学生提供了视野更开阔、吸引力更强的大课堂,在地理课外活动过程中,可以充分体现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地理学科具有综合性强、涉及面广的特点,但是,中学地理课堂的教学受到时空的限制,对于教材中的地理知识学生不可能在课堂上完全理解消化,因而组织学生多进行课外实践活动是非常有必要的,例如,可以办地理板报、创办地理兴趣小组,特别是利用乡土教材组织学生进行野外考察、社会调查等活动。这些都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消化课堂知识,充分地体现自我、展现才华,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探索精神,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潜能,这将有利于“创造型”人才的培养,适应当代社会对研究型人才的要求。